1、第十章实验探究第十章实验探究考点19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Z知识网络1.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1)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等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 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2)捕捉10只蚂蚁(或更多)置于玻璃槽内,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暗处,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将 蚂蚁进行饥饿处理12 d。(3)取一些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如10 g)的食 糖、食盐、酸牛奶、淀粉、食醋、菜叶、面包屑等食物;将装有食物的小培养皿摆放到玻璃槽内。(4)每隔30 min观察一次蚂蚁的取食活动,记录在每种食物附 近停留的蚂蚁数目,连续观察810次。(5)3天后,称量每个小培养皿中
2、剩余食物的质量,比较哪种食物的减少量多。(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Z知识网络2.探究:菜青虫总以十字花科植物为食,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吗?(1)将菜青虫的卵进行隔离饲养,把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来的 幼虫做实验。(2)取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卷心菜、萝卜、油菜)的叶,榨取部分汁液并将汁液涂在一块滤纸上,用未涂菜汁的滤 纸作对照。也可以用其他种类植物的叶子作对照,如芹菜 叶、菠菜叶、莴笋叶等。(3)把菜青虫放在滤纸和其他叶子之间,看它爬向哪里取食。(4)换去滤纸,重复做几次第三步,看结果如何。(5)换几条菜青虫再做几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Z知识网络3.探究:小鼠经历“尝试与
3、错误”的学习行为的次数与走出迷 宫所需时间的长短之间的关系。(1)用泡沫塑料板或纸箱构建迷宫。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为 宜,上面也可以盖上一玻璃板,在迷宫的出口处放置食 物。(2)从迷宫的入口放入经过饥饿处理的小鼠,同时马上计时,并在出口处等待。记录小鼠从入口到出口所需的时间。如 果在2 min内小鼠还不能到达出口,需要适当引导,使小 鼠到达出口处获得食物。(3)重复上述实验57 次,根据小鼠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 相应的时间填写到表格中(自己设计一份表格)。(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例1】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中,在侦察蚁侦察到食物返巢的路上放好一排纸片(如图甲),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
4、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形处(如图乙),再观察蚂蚁接下来的行动,据此图回答,蚂蚁将()A直奔圆心处,快速找到食物B不再回来寻找食物C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D无法确定D典例分析D典例分析解析:解析: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蚂蚁的通讯方式是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蚂蚁的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侦察蚁发现食物后,会在沿途(纸片上)留下特殊的气味,其他工蚁会沿着气味找到食物。如果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心处,结果蚂蚁沿着纸片上留下的气味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在偶然情况下找到食物。【例1】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中,在侦察蚁侦察到食
5、物返巢的路上放好一排纸片(如图甲),当它们走过后将小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并将食物放在圆形处(如图乙),再观察蚂蚁接下来的行动,据此图回答,蚂蚁将()A直奔圆心处,快速找到食物B不再回来寻找食物C绕着纸片转了多圈后,在偶然情况下找到了食物D无法确定D典例分析C【例 2】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
6、“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D典例分析(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你作出的假设是_;结论是_。(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行为的动物。(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_。(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典例分析D典例分析解析:解析:(1)根据题目的探究问题及过程,可作出的假设是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根据实验结果“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得出结论:蚂蚁是靠气味传
7、递信息的。(2)社会(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具有社会(社群)行为的动物。(3)蚂蚁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你作出的假设是_;结论是_。(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_行为的动物。(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_。(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A生
8、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典例分析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社会社会(或或“社群社群”)外骨骼外骨骼B BK考题回顾1(2019广东省)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的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A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C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
9、免实验误差D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上浮数/只死亡数/只甲20光照竖放 乙20光照横放(不统计)丙20黑暗竖放(不统计)K考题回顾2(2018广东省)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B孔雀开屏C鹦鹉学舌D金鸡报晓CK考题回顾3.(2015广东省)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C.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D.步骤4: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BB备考训练1.观察
10、蚂蚁时,适合使用的实验用具是()A.解剖剪 B.烧杯C.放大镜 D.显微镜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A.实验法与观察法有机结合使用B.先实验法后观察法C.实验法或者观察法D.先观察法后实验法CAB备考训练3下列关于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D DB备考训练4.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
11、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时间的柱形图。(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一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 的作用。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267秒第二次193秒第三次90秒学习学习信息信息B备考训练4.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图甲为“迷宫”示意图,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3)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 ,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次数找到食物的时间第一次267秒第二次193秒第三次90秒高等高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