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江西中考化学核心母题 酸碱盐问题剖析 针对中考题型,我们设置了“专题研究”,各个击破,但其实各 个题型之间并非完全隔离,有些题型内在本质是相互联系的,为此我 们又针对酸碱盐设置了“核心母题”,横向整合,帮助同学们突破 Na2CO3(NaOH)、Na2SO4(H2SO4)、NaCl(HCl)陷阱大关,决胜中考。 【核心母题】 1 1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1)鉴别 Na2SO4和 NaHCO3可用_(填试剂名称)。 (2)除去 CO 中少量 CO2杂质,可用_(填试剂)。 2 2固体或溶质的检验 (1)某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 Na2SO4,可能含有 NaHCO3。取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向其
2、中滴加稀 H2SO4,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溶质 为_。 (2)某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 Na2SO4,可能含有 NaHCO3或 H2SO4。取两份 待测溶液, 向其中一份滴加稀 H2SO4, 另一份加入盛有锌片的试管中, 观察到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溶质为 _。 不进行滴加稀 H2SO4的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 结论。 直接测待测溶液的 pH,若_,也可得出相同结论。 将足量待测溶液加入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_(选填 “能”或“不能”)得出结论。 向待测溶液中滴加 NaHCO3溶液,_(选填“能”或“不能”) 得出结论;向待测溶液中滴加 BaCl2溶
3、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 向待测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_(选填“能”或“不能”) 得出结论;向待测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_(选填“能”或 “不能”)得出结论。,【母题剖析】 1 1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1)鉴别 Na2SO4和 NaHCO3,利用 NaHCO3能与 H2SO4反应生成气体等,而 Na2SO4不能与 H2SO4反应的性质。 (2)除去 CO 中的 CO2,利用 CO2能与 NaOH 反应且无其他气体生成,而 CO 不与 NaOH 反应的性质。 2 2固体或溶质的检验 (1)检验 NaHCO3,利用碳酸氢盐能与酸反应生成 CO2的性质(N
4、a2SO4无 干扰,)。 (2)检验 H2SO4,利用酸的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反应(Na2SO4无干扰,); 使酸碱指示剂变色(Na2SO4无干扰,);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Na2SO4无干扰,); 与部分盐反应(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生成气体,Na2SO4无干扰, ;与钡盐等生成沉淀,Na2SO4会干扰,); 与碱反应(只生成水无明显现象, ; 生成水和沉淀, Na2SO4会干扰, )。 总结: (1)物质的鉴别类似多组分分装, 每锅一料, 鉴别只需现象不同即可。 (2)物质的除杂类似多组分混装, 一锅多料(留主去副), 除杂必须“不 增、不减、易分离”。 (3)物质的检验是多组分混装,一锅
5、多料(无主副之分),检验某一物 质必须考虑其他物质的影响,即用鉴别方法确定存在,必要时用除杂 方法除去干扰。 应用一:物质鉴别情景设置应用一:物质鉴别情景设置物质鉴别推断物质鉴别推断 1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 NaHCO3溶液、稀 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色气体,乙 丙白色沉淀, 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明显现象;BaCO3、 BaSO4难溶于水,NaHCO3与 BaCl2不反应。试回答: (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2)写出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应用二:物质除杂情景设置应
6、用二:物质除杂情景设置分离提纯流程分离提纯流程 2 2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 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 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 (2) 步 骤 中 加 过 量 碳 酸 钾 溶 液 的 目 的 是 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_。 应用三:物质鉴别情景设置应用三:物质鉴别情景设置鉴别成分探究鉴别成分探究 3.3.操作和保存药品不当,标签常常易损毁。现有四瓶 溶液的试剂标签已破损(如图),但是已经知 道这四瓶试剂是 Na2SO4、
7、NaHCO3、Na2CO3、H2SO4溶液中 的一种, 某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四瓶破损标签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另外药品只提供酚酞溶液和 CaCl2溶液): 【提出问题】标签已经破损的四瓶分别是什么溶液? (1)第瓶试剂肯定是_(写化学式)。 (2)兴趣小组对三瓶溶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瓶溶液少 量于三支试管中, 、溶液都能使无色 酚酞变红;溶液不能 溶液为 _ 分别加入酚酞溶液 使无色酚酞变红 2 再取瓶溶液少 量于另外两支试管 中,分别加入 _溶液 加入了溶液的试管 中产生白色沉淀;加入 了溶液的试管中无 明显现象 溶液为 _, 溶液为 _
8、 (3)【反思与交流】为了防止标签发生破损,我们在倾倒溶液时应注 意:_。 应用四:物质检验情景设置应用四:物质检验情景设置反应后成分探究反应后成分探究 4 4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 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 _, 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 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 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 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
9、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 据结论完成下表中的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 照标准比色 卡,pH_7 _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 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 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 _ 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 B 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 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 的。请写
10、出你的实验方案 _ _ _。 应用五:物质变质问题探究应用五:物质变质问题探究 5 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老师进行实验室整理时发现一瓶身积有灰尘 的氢氧化钠溶液,当即质疑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在征得老师同 意后,对这瓶溶液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将少量该溶液和新制的澄清石灰水混合,发现产生 _ 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 化学方程式:_。 (2)同学们对这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进一步进行 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 乙同学取少量待测液, 向其中滴加
11、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认为猜想一成立。对此,甲同学不同意乙的观点,你认为甲的理由是 _ _ _。 【设计实验】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正确,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 中,滴加稍过量的_ _溶液 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 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_ _ 猜想二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保存。 参考答案 【核心母题】 1(1)稀硫酸(合理即可) (2)氢氧化钠溶液 2(1)Na2SO4 (2)Na2SO4、H2SO4 能 pH7 能 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母题应用】 1(1)Na2CO3 (2)2NaHCO3H2SO4=Na2SO42
12、H2O2CO2 (3)H2SO4 BaCl2=BaSO42HCl 2(1)加热 (2)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3)不严谨;反应后剩 余的碳酸钾没有除去 3(1)H2SO4 (2)Na2SO4 CaCl2 Na2CO3 NaHCO3 (3)标签应朝向手心 4(1)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实验探究】 无明显 现象 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 (1)方案 C 中 pH 试纸浸入溶液中 (2)硫酸钠和氯化钡 反应也能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 【总结提高】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 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则猜想三正确 5(1)白色沉淀(或白色浑浊) 2NaOHCO2=Na2CO3H2O 【猜想与 假设】 NaOH 和 Na2CO3 【进行讨论】 猜想二中的碳酸钠也能与盐酸 反应产生气泡(或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也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 泡) 【设计实验】 氯化钙(CaCl2)(或其他可溶性钙盐、钡盐)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色 【反思评价】 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