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建议时间:40 分钟)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9 苏州)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汽油 C. 铁矿石 D. 大理石 2. (2019 北京)一些食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柠檬汁(2.03.0) B. 番茄汁(4.04.4)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3. (2019 郴州)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NaCl 溶液 C. 稀硫酸 D. KNO3溶液 4. (2019 广州)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2、) A. 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 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5. (2019 潍坊)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 pH1,厨房清洁剂的 pH1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 pH 升高 B. 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 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 D. 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6. (2019 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 溶液 B.NaOH 溶液 C.浓盐酸 D.石灰水 7. (2019 杭州)在氧化铁金属锌
3、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 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 B. C. D. 8. 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所以浓盐酸也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B. NaOH 和 KOH 都是强碱,二者都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 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选择填充题 9. (2019 江西模拟)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的 pH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醋可以除去
4、皮蛋的涩味 B. 牙膏是中性物质 C. 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D. 食醋的酸性比葡萄汁 (填“强”或“弱”)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 浓硫酸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上方出现 三、填空与说明题 11. (2019 自贡)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 C 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 。 12. (2019 滨州)某同学用下图总结 NaOH 的四类化学性质(即 NaOH 能够与四
5、类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 (1)为验证性质,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 成 。 (2)性质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 NaOH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 Na2CO3 B. CO2 C. FeCl3 D. Ba(NO3)2 四、实验与探究题 13. (2019 遵义)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并不断搅拌(如图一)。 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
6、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图一 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 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 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 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证明没有 NaOH 实验 2: 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 HCl 实验 3: 再取烧杯中的溶液
7、少许于蒸发 皿中,加热蒸干 有 产生 证明有 NaCl 生成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 2 得出“溶液中含有 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_。 . 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 H2O)处理废水中 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五、计算题 14. (2019 益阳改编)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 1 所示。 小张同学取 5 mL 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NaOH 溶液,
8、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 2 所示。 (1)小张同学所取的 5 mL 浓盐酸的质量为 克。 (2)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需要计算过 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当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小于 48 g 时,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满分冲关 15. (2019 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 pH7,则( ) A.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 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 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16. (2019 枣庄)向
9、盛有 50 mL 稀硫酸的烧杯中,缓慢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 至过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某些量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17. (2019 福建)t 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 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 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冰水冷却,恢复至 t ,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
10、淀生成 D. 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18.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的知识网络,A、B、C、D 是不同类别的无 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物质 C 应具备的条件是_。 19. (2019 长春)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Mg 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 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3)2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 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11、)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实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 KOH 与 H2SO4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写出滤液 a 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白色沉淀 A 一定能除去 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 用白色沉淀 B 能检验 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 用滤液 b 与适量的 K2SO4溶液混合,过滤,制备 KNO3溶液 D. 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或过量的 Na2CO3溶液都有明显现象 核心素养提升 20. (2019 常州)“化
12、学棋”游戏规则: 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 吃子: 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 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 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 子是( ) 化学棋 1. A 2. D 3. A 4. C 5. C 6. D 7. B 8. B 9. A 强 10. C 白雾 11. (1)BD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 12. (1)红色 (2)NaOHHCl= NaClH2O (3)C 13. (1)放出 (2)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 H OH= H
13、 2O) (3)无明显现象 (或无蓝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 【评价反思】.生成的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NH3 H2OH2SO4= (NH4)2SO42H2O 14. (1)6 (2)解:设 5 mL 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 HCl NaOH = NaCl H2O 36.5 40 x 48 g 5% 36.5 40 x 48 g 5% x2.19 g 该浓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2.19 g 6 g 100%36.5%37.5% 答:该浓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 36.5%,与标签上的数据不符。 (3)酸 15. B 16. D 17. C 18. (1)Fe2O36HCl= 2FeCl33H2O 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2)Ca(OH)2H2SO4= CaSO42H2O(或 HCl 和任意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 (3) 可溶性盐,且和 HCl、Ca(OH)2的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9. (1)Ba(NO3)2H2SO4= BaSO42HNO3 (2)能 (3)KNO3、Mg(NO3)2或 KNO3、Mg(NO3)2、HNO3 BD 2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