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2570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2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温馨提示:文言文(课标23篇)课文知识点梳理见教材精华相关内容第1讲理解词语揣摩句子2019泰州改编泰州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完成问题。任元受任元受事事母尽孝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老母有疾,其得疾其得疾之由之由,或以饮食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无毫发不尽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虽名医不迨 也

2、。也。”张魏公作都督张魏公作都督,欲辟欲辟之入幕之入幕,元受力辞元受力辞曰曰:“尽言方养亲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长年,必持以遗老母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魏公太息而许之。(节选自宋节选自宋陆游陆游老学庵笔记老学庵笔记)注释任元受:名尽言。事:侍奉。迨(di):及。辟:征召。辞:推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考点考点:理解实词的含义理解实词的含义】(1)未尝离左右()(2)或以语话稍多()(3)尽言方养亲()(4)必持以遗老母()答案(1)身边(2)很,太(3)正在(4)献给解析本题考查对

3、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如“未尝离左右”意思是“任元受从未离开过母亲身边”,所以“左右”可解释为“身边”。再如,“或以语话稍多”,意思是“(生病的原因)要么是讲话太多了”,因此“稍”可解释为“很,太”。2.改编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考点考点:把握虚词的意义和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用法】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以顺为正者B.以光先帝遗德C.策之不以其道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D

4、项,“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都可解释为“因为”。A项,把。B项,用来。C项,按照。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考点考点:停顿、断句停顿、断句】虽名医不迨也答案虽/名医/不迨也解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做此类试题,只要弄清句意,就能准确划分出朗读节奏。就本题而言,“虽名医不迨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即使是名医也比不上我”。据此可知该句的朗读节奏应为:虽/名医/不迨也。4.翻译下列句子。(4分)【考点考点:翻译句子翻译句子】(1)魏公太息而许之。(2分)译文:_(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2分)译文:_答案(1)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2)亲近贤臣

5、,疏远小人,这就是西汉兴隆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要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句子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文从字顺,不能只翻译大概而不求精准,特别是关键词语要翻译到位。本题(1)中,应注意“太息”“许”的翻译;(2)中,应注意“所以”的翻译。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出色刻画,得力于:阐释母“得疾之由”的语言描写;“入幕”和“养亲”对比映衬描写。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刻画的理解与把握。解答这类试题,应着眼于全文,通读选文之后,不难看出任元受“事母

6、尽孝”这一形象的凸显,主要表现在她对母亲“得疾之由”的具体阐释和为专心“养亲”而拒绝张魏公的征辟这两个方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参考译文任元受侍奉母亲孝顺到了极点,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从未离开过母亲身边。元受自己说:“我的老母生病了,她生病的原因,要么是饮食上的,要么是天气原因,要么是讲话太多了,要么是情绪波动太大了。我都早晚都侍奉在边上,没有任何细微的地方是我考虑不到的,母亲的五脏六腑的各种问题我都能看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用等到切脉之后才知道,所以我用药都必定会生效,即使是名医也比不上我。”张魏公当都督的时候,想要征辟他到自己幕中。元受坚决推辞道:“我正在侍奉我的母亲,假如我得到了

7、一颗可以使人长命百岁的神丹,我一定拿来献给我的老母,不会拿来献给您。哪里还能舍弃老母而来参与您的军政之事呢?”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技法精讲考点一理解实词的含义【常见题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下列句子中的“”和例句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不同的一项是()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错误的一项是()【答题思路】首先,对教材中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熟稔于心,积累词汇。其次,针对课外文言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应对:1.课内迁移法;2.组词法;3.语境推测法。1.课内迁移法课内迁移法课外文言文阅读其实是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的拓展延伸,大多数

8、的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容。只要认真学好课内字词解释,课外文言文字词解释便不足为惧。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2019天津”中“悉”字在桃花源记出师表中都有出现,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是“都”的意思,将“都”的意思代入“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烬”中,符合语境和选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本题的“悉”也可以理解为“都”。2.组词法组词法古代汉语简洁精炼,用词讲究,部分词语可以通过组词来解释。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计日以还”的“计日”可解释为“计算日子”。再如“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2019烟台”中的“行”通过组词法可以解释作“品行”。不过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这么解释,组词之后最好是将词语的含义代入原文中

9、,看句子翻译是否通顺,以此来检测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3.语境推测法语境推测法当课内迁移法和组词法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词语含义的时候,可以用语境推测法。如出师表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有“看”“回头看”的意思,这句表达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对诸葛亮的尊重,只用一个“看”表达不出这种情感,所以应该翻译成“看望、拜访”,表达对诸葛亮的尊重。【注意】应对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做到熟练掌握才能自如地运用课内迁移法,实在没有印象可以结合组词法和语境推测法临场发挥。考点二把握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题型】1.下列句子中的“”和例句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是()2.下列各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10、)【答题思路】1.句意分析句意分析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交换理解交换理解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3.词性界定词性界定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4.代入检验代入检验将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分别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中考的虚词题大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熟知的,再以此推断另一

11、个的用法。【注意】课内虚词的学习是关键,课内虚词掌握的扎实,那么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虚词的考查也就能迎刃而解了。考点三停顿、断句【常见题型】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处)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思路】“断句”属于句间停顿,解答此类题,需先读全文,了解大意,理清人、事、物、景之间的关系,然后尝试理解句子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可依据下面技巧准确断句。1.借助借助“曰曰”“云云”“谓谓”断句。断句。这些表示“说”的词语后往往要断开。2.借助名词断句。借助名词断句。名词作主语要在其前断开,作宾语要在其后断开。3.借助虚词断句。借助虚词断句。一些虚词往往用于句首(如“夫”“至若”

12、“盖”“若夫”等)或句尾(如“也”“乎”“耳”“焉”等)。4.借助句式断句。借助句式断句。如对偶句、排比句等。5.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考点四翻译句子【常见题型】1.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2.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答题思路】1.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1)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达通畅,语意流畅,没有语病。(3)雅有文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笔优美。2.明确选句的特点明确选句的特点(1)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等特殊语

13、法现象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句子。(3)有深层含义,对情节发展、文章中心或人物形象(情感)有揭示作用的句子。3.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其六个关键词是: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见下面的技法示例。翻译方法例句译文保留古汉语中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年号、时间词、人名、地名不用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官职名不用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远调巴陵郡做知州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都是些忠良诚实的人(续表)翻译方法例句译文

14、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来代替,以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侍候守卫的大臣在朝中不敢懈怠(续表)翻译方法例句译文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应注意。还有,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去处理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续表)翻译方法例句译文补充古汉语

15、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的现象省略主语:(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略宾语:此人一一为(其)具言所闻(我)如今即将离朝出征,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衰竭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续表)翻译方法例句译文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能谤讥于市朝。正常句式为:能于市朝谤讥(寡人)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

16、,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夫战,勇气也。(“夫”,句首发语词,无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焉”,句末语气词,不译)作战,靠的是勇气寒来暑往,季节变换,才往返一趟简要口诀:名词要留,无义要删,省略须补,倒装要调,更多时候,用换来整。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2讲理解内容分析概括2019天津改编天津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回答问题。(一)今诸生学于太学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

17、不告、求而不得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者也;凡所宜有之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生以乡人子谒余,撰撰长书以为贽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

18、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余之志也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岂知予者哉?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岁月B.不必若余之手录若:像C.生以乡人子谒余谒:拜见D.言和而色夷和:谦和答案 A解析“岁”应为“每年”。2.全品原创第一段画线句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考点考点:内容理解与概括内容理解与概括】答案强调了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解析抓住“业有不精、德有不成”和“心不若余之专”概括即可。3.改编结合全文,说说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19、分)【考点考点:把握作者把握作者的情感的情感】答案 宋 濂 叙 述 自 己 早 年 求 学 之 难 的 经 历,与 太 学 生 的优 越 条 件 对 比,有 力 地 说 明 学 业 能 否 有 所 成 就,主要 在 于 主 观 努 力,以 勉 励 青 年 人 珍 惜 良 好 的 读 书环 境,专 心 治 学。解析本 题 考 查 对 文 章 内 容 的 理 解。作 者 写 这篇 序 的 目 的 在 文 章 结 尾 已 经 点 明“余 故 道 为 学 之难 以 告 之。谓 余 勉 乡 人 以 学 者?,余 之 志 也“,即 告诫 马 生 自 己 求 学 的 艰 难?勉 励 同 乡 马 生 珍 惜

20、现 在优 越 的 学 习 条 件。(二)况况守时守时,府治府治被火焚被火焚,文卷悉烬文卷悉烬,遗火遗火者者,一吏也。火熄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况守出坐砾场上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喝使归舍,亟亟自草奏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死,况守叹曰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小吏何足当哉!”奏上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小吏如此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况肯代人受过乎乎?公之品公之品,于是不可

21、及矣于是不可及矣!(节选自节选自智囊智囊)注释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府治:府衙。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砾:小石,碎石。亟:急速,赶快。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1)文卷悉烬()(2)喝使归舍()答案(1)全,都(2)房舍,住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对于课外文言文中的实词解释,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法进行解答,即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该词词义进行解释,同时结合课外文言文的上下文进行验证。例如本题中“悉”和“舍”就可以联系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和“屋舍俨然”,“悉”应作“全,都”意,“舍”应作“房舍、住宅”意。分别代入文中句子,

22、即“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喝令(造成火灾的)小吏回到房舍中”,意思是说得通的。则可以确定。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译文:_答案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首先“也”为判断句,应翻译为“是”;根据上下句意思,抓住重点难点词语“固”(联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确定意思)作“本来”意,“何足”(联系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确定意思)作“怎么值得,怎么配,怎么能”意。据此进行翻译即可。6.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

23、章内容具体分析。(3分)【考点考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答案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注意“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的前一句“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意思是现在的人处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自己的罪责尚且想要推脱给下面的人,更何况代别人受过呢。这里的“代别人受过”即指况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在上奏皇帝失火事件时,一力承担全部责任,况钟自己则称“此固太守事也”,意思是这本来就是我该负的责任。因此可以总结为况钟的“品”在于不因畏

24、惧受到惩戒而逃避责任,即勇于担当。对小吏的过错,在呈奏皇帝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7.全品原创为了突出况钟品格,文章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考点考点:分析写分析写作方法作方法】答案“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文章将他人处在这种情况下的表现与况钟“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对比,从而突出况钟的品质。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注意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有哪些方法,参考现代文的表现手法,找到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二)参考译文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成火灾的人是一个小吏。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

25、小吏一百下,喝斥让他回到房舍中。(然后)赶紧亲自草拟奏折,把罪责归聚到自己身上,独立承担,又不使(这件事的)罪责连累小吏。最初小吏知道自己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况钟(将事情)上奏给皇上,论罪只被罚没俸禄。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这就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忿的原因。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技法精讲考点五内容理解与概括【常见题型】1.填空题。2.为什么要/的原因是什么?3.表达的观点是什么?4.简要概括【答题思路】1

26、.理解类理解类(1)整体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写景类文章要明白写的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2)搜索相关信息。看题干的提问是针对选文的什么内容,在选文中寻找问题的相关信息。(3)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将问题放在全文的范围之内,明确题干的问题是否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有关系,就要注意联系主旨来答题。(4)合理组织语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2.归纳概括类归纳概括类(1)审题干,明确概括范围。一定要看清题干,明确是在全文范围概括,还是在指定段落的范围内概括。(2)归纳段意、层意,明确文段所述事件。在全文范围内概括段意

27、,看各段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在段落范围内概括层意,看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3)注意时间词、地点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往往是两个事件的转换标志,不同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不同的。(4)“求同存异”,逐条列出。将文段讲述的各个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整理,讲述同一事件或方面合并为一,然后逐条列出各个事件、方面。考点六把握作者的情感【常见题型】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文中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对,作者为什么会(激动、忧愤等)?4.阅读第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赞扬/否定。【答题思路】1.从关键词判断。从关键词判断。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体现作者情感

28、态度的词语、句子。2.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判断。从人物的言谈举止中判断。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3.从关键句入手。从关键句入手。叙事类文章中那些议论与抒情的句子,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考点七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选文表现了怎样的品质?2.的哪些方面让人感动(钦佩)?请根据选文第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简要分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选文表现了的哪些特点?5.本文中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答题思路】1.了解设题特点了解设题特点围绕一个人物叙述的文言文通常会要求考生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优点。这样的优点大体包括:对现实的态度,如豁达、消沉;意

29、志特征,如勇敢、果断;情绪的感性特征,如热情、开朗;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逻辑性强。2.关注人物的思想和言谈举止关注人物的思想和言谈举止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均能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故分析人物情感应紧扣该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进行。3.关注评价性的句子关注评价性的句子我们还可以从他人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4.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人物的所作所为能够反映其性格特点、精神面貌。5.积累分析人物的术语积累分析人物的术语人物形象常用词汇正面人物帝王 善于纳谏、知人善任、体贴民情、爱民如子臣子敢于进谏、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精于谋划、为人

30、谦让、破案如神名士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骜不驯、多才多艺、博学多闻、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父母 勤劳、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视教育(续表)人物形象常用词汇正面人物小孩勇敢、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反面人物狡诈贪婪、趋炎附势、背信弃义、沽名钓誉、恃强凌弱、见风使舵、蛮横专断、表里不一、口蜜腹剑、无恶不作、忘恩负义、油嘴滑舌、卑鄙无耻、落井下石、投机取巧、乘人之危、欺上瞒下考点八分析写作方法【常见题型】1.本文开头从说起,有什么好处?2.文章是怎样写的?3.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手法)?4.选文是怎样表现的?【答题思路】1.明确文言文的体裁明确文言文

31、的体裁中考大多考传记、叙事、写景类文章,不同的体裁写作方法迥异。2.精读文本精读文本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如传记类的写了谁,他做了哪些事情。3.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有的中考题还会考查语言赏析类试题,这类题要注意辨析修辞方法。4.根据文体辨析写作方法根据文体辨析写作方法(1)叙事类的重点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对比、衬托、侧面描写。(2)写景类的注意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3)议论类的重点掌握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5.要认真组织语言要认真组织语言,做到文从字顺。做到文从字顺。第3讲比较异同迁移辨析2019深圳改编深圳改编阅读下面文段阅读下面文段,

32、完成问题。完成问题。甲初初,权谓吕蒙曰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孤?孤常读书孤常读书,自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与蒙论议,大惊曰大惊曰:“卿今者才略卿今者才略,非非复吴下阿蒙复吴下阿蒙!”蒙曰蒙曰:“士别三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友而别。(选自选自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33、)乙董遇字季直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遇不肯教,而云而云:“必当先读百必当先读百遍。遍。”言言:“读书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自见。”从学者云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渴无日。”遇言遇言:“当以当以三余三余。”或问或问“三余三余”之意。遇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选自三国志三国志王肃传王肃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及鲁肃过寻阳()(3)即更刮目相待()(4)人有从学者()答案(1)推辞(2)等到(3)重新(4)跟随,跟从解析本题考查

34、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要求掌握课内重点字词解释。建议同学们将教材后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类复习,特别是其中的多义词,每一个义项都从课本中找一个例子。2.改编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考点考点:辨析语言现象辨析语言现象】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C.孤常读书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掌握。A项“博士”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古代学官名,是古代教授经学的一种官职,一般由博学或具有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充任”,今义为“学位的最高一级”。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5、答案(1)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啊!(2)读书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了。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意,要求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重点注意“才略”“见”的含意。4.吕蒙和从学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孙权和董遇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3分)【考点考点:比较异同比较异同】答案吕蒙和从学者都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出自己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学习;董遇直接教导从学者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例如冬天、晚上和阴雨天。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的能力,要求读懂文章、归纳概括。甲乙两文均以劝学为主要内容。

36、甲文出自教材,考生相对熟悉,乙文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成语的出处。可借助甲文和所学的文言知识把握其大意。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从学者以“苦渴无日”推辞,都强调自己没有时间。孙权现身说法,希望吕蒙“但当涉猎”,董遇则用“三余”来劝导从学者。5.全品原创联系生活实际,两文中有哪些学习的方法可以借鉴学习?(3分)【考点考点:迁移运用迁移运用】答案 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有收获;利用一切闲散时间学习,可以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理解和迁移运用的能力,要求读懂文章、归纳概括。甲乙两文均以劝学为主要内容。学生可以以学习为主要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可以有哪些学习的地方。6.

37、全品原创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考点考点:文意转述文意转述】A.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对鲁肃一番话,表达了吕蒙对鲁肃的嘲笑和讽刺。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言辞恳切,没有轻视吕蒙,希望吕蒙能够增进学问,有所进步。C.董遇不教别人是因为学问可以从读书中增长,一定要自己潜心苦读,才会获益更多。D.董遇所说的三余时间泛指像这种情况的所有闲余的时间,他希望人们能够利用诸如“三余”一类的时间用心苦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理解和文意转述,要求读懂文章、看清题干,回到原文

38、,分析文意。A.鲁肃通过和吕蒙的交谈,发现吕蒙进步神速,于是吃惊感慨,吕蒙的回答只是表达了一种学业进步的喜悦、自豪之情,没有嘲笑和讽刺。乙参考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附近的读书人有要跟随他学习的,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一百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无法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技法精讲考点九比较异同【常见题型】1.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的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分析。2.两

39、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甲文中的能否用乙文中的解释,为什么?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答题思路】1.初读文言语段初读文言语段,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先浏览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析其关系,以求更准确地理解。2.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落实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3.联系全文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考查角度应考策略比较文章内容异同1.整体把握。在准确理解句、段、篇含义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及态度2.具体分析。在归纳内容要点时

40、,首先要把握文意,筛选、提炼信息。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写景类文章,要指出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续表)考查角度应考策略比较主旨情感异同1.正确翻译句子,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2.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做之事及文章内容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启示或总结道理3.把结论与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成答案比较人物形象异同从正面描写入手:人物的具体事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文段中简洁的人物特征概括语句从侧面描写入手:第三者的语言(评价);作者的评论等(续表)考查角度应考策略比较写作手法异同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其次要明确常见的写人叙事的手法。答题的基本形式是:使

41、用了,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主旨。也就是从“写法”“好处”“内容”“主旨”四个方面组织答案比较探究启示异同首先,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后,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考点十迁移运用【常见题型】1.结合选文,谈谈你在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结合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3.对于文中,你的看法是什么?【答题思路】1.迁移拓展类试题迁移拓展类试题这类题往往联系课文进行迁移联想。(1)熟悉课文是前提。这类题一般会针对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

42、,要对课文内容较为熟悉,才能顺利答题。(2)抓住相似点进行联想。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出课内外内容的相似点;或者根据课外选文的提示,在课文中寻找相似、相同、相反的内容。2.开放探究类试题开放探究类试题这类题或要求结合自身或现实,谈启示或收获;或者针对指定话题,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1)领会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倾向。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2)紧扣选文,观点正确。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所持观点、看法不能偏颇过激,甚至错误。(3)注意联系实际。要求联系实际生活的,要从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4)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据,道理充分,观点经得起推敲

43、,令人信服。考点十一文意转述【常见题型】此类题为选择题,一般为文中原句转述,或者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整合的转述,转述后有三种结果:(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答题思路】1.培养细心的审题意识培养细心的审题意识明确题目要求,看清是选择“不相符的一项”还是“符合的一项”。2.关注难点选项关注难点选项对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结合对选项的理解进行比对,得出答案。【注意】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话语。二比:比较原文句、段文意与选项表述是否一致。考点十二辨析语言现象【常见题型】1.

4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下列句子与文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答题思路】通假、一词多义常常在文言实词中考查,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有时候体现在句子翻译中。这些语言现象有时候也单独考查,一般针对课内选文部分。解答时须了解以下内容。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知识点知识储备通假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某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或者词义扩大,或者词义缩小,或者词义转移,或者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等。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词义缩小

45、,古义是指“妻子儿女”,今义仅仅是指男子的配偶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同一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如“寻”在“寻向所志”和“寻病终”中有着不同的含义;“观”在“予观夫巴陵胜状”和“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有着不同的含义(续表)知识点知识储备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本来是名词,在句中当作动词来用。如:公将鼓(击鼓)之名词作状语:本来是名词,在句中充当状语,修饰谓语动词。如:斗折蛇(像蛇那样)行动词用作名词:本来是动词,在句中当作名词来用。如: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也形容词作名词:本来是形容词,在句中当作名词来用。如:温故(旧知识)而知新(新知识)(续表)知识点知识储备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

46、词:本来是形容词,在句中当作动词来用。如:似与游者相乐(嬉戏,逗乐)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怎么样”。如:无丝竹之乱耳。乱:使扰乱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如:渔人甚异之。异,原为形容词,这里指“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续表)知识点知识储备特殊句式判断句。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宾语前置。倒装句的一种,如:“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倒装句的一种,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续表)知识点知识储备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倒装句的一种,介词“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如: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被动句。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如: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文言文阅读-2.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