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清单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论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
2、实践的发展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3.什么是阶级和国家?4.为什么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5.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哪些?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需要哪些基本条件?7.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是资什么?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制度的的确立是人类的进步?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11.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什么?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2
3、、应怎样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3.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有哪些?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和理论基石分别是什么?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7.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8.比较五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段划分:(参考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840至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统治1919至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4、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1949至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至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的活力的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2.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
5、3.“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人三大法宝是什么?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怎样表现的?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什么?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2.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的意义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 伟大的改革开放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分别是什么?2.列举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几个标志性事件。3.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是什么?4.对待改革开放
6、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和完善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什么?2.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7.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是什么?8.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是什么?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是什么?10.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什么关系?第四课只有
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3.伟大工程指和伟大事业分别指什么?4.为什么要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什么?2
8、.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什么?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5.怎样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2.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3.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什么作用?4.我国初级阶段采取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5.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和根本任务分别是什么?
9、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怎样体现的?8.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是怎样构成的?9.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是怎样体现的?10.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什么?11.国有企业的地位是什么? 12.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成分?1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什么异同?14.非公经济的地位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15.公有制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关系是什么?16.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什么意义?二 坚持“两个不动摇”1.什么是“两个不动摇”?2.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为什么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4.怎样发展壮大国有经济?5.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目标是什么?6.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
10、济?7.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什么形式?8.我国法定公司有哪些形式?9.公司组织机构一般是怎样构成的?10.公司制有哪些优点?11.怎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2.为什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3.怎样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6.企业经营成果的因素有哪些?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资源配置的手段有哪些?2.什么是市场经济?3.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什么?5.现代
11、市场体系有哪些特征?6.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7.市场调节有哪些缺陷?8.单纯市场调节会有哪些危害?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哪些下基本特征?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有哪些?3.政府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5.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6.最常用的两种经济手段是什么?怎样区分?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1.什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应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性是什么?二 贯彻新发展理念1.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各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什么是恩
12、格尔系数?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是什么?3.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出现了什么新变化?6.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7.实体经济的地位是什么?8.怎样发展实体经济?9.怎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0.怎样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2.什么是按劳分配?3.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是什么?5.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外还有哪些分配方式?6.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什么
13、意义?7.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有哪些方式?8.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9.怎样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什么?2.社会保障有几种类型?3.社会保障体系是怎样构成的?4.商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原因是什么?4.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5.“新中国”“新”在何处?6.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
14、四十年”分别指的是什么时期?各个时期有哪些典型事件?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是什么?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最高理想和最高理想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2.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提出了什么要求?3.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什么?4.什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2.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人为
15、什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4.为什么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 坚持党的领导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党的领导方式有哪些?3.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党的政治领导?4.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党的思想领导?5.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党的组织领导?6.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之间的联系是什么?7.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8.为什么在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什么?2.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严治党?3.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什么?4.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什么?5.怎样全面
16、从严治党?6.什么是科学执政?7.什么是民主执政?8.什么是依法执政?9.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10.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是什么?11.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是什么?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当家做主1.什么是国体?2.我国的国体是什么?3.我国国家政权为什么要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4.我国国家政权为什么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5.什么是民主?6.我国人民民主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体现的?7.怎样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二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3.国家性质、国家
17、职能和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一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国家权力的?2.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什么?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哪些职权?4.人大常委会的性质是什么?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什么?5.我国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6.人民代表和人民的关系是什么?7.我国人民代表行使哪些权利?7.我国人民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等。8.我国人民代表应履行哪些义务?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政体。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是什么?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
18、治制度?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独特的优势是什么?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什么?第六课 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什么?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什么?5.人民政协履行哪些职能?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3.我国的主权是怎样行使的?4.什么是主权?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我国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7.什么是民族平等?8.为什么要坚持民族
19、平等?9.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是什么?10.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11.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1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几级?14.民族自治机关指的是哪些机关?15.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什么?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17.怎样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是什么?4.邪教的本质是什么?四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什么是基层群众自治?2.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指的是什么?3.我国基层人民群众直接行
20、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4.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是什么?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是什么?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简述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2法是怎样产生的?3.法的本质是什么?4.法的本质的决定因素是什么?5.法有哪些历史类型?6.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7.法的职能有哪些?8.法的作用是什么?9.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二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3.怎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一 法治国家1.什么是法治国家?它有哪些特
21、征?2.法治的首要内容是什么?3.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4.怎样制定良法?5.怎样建设建设法治国家?6.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7.怎样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二 法治政府1.什么是法治政府?2.治政府必须承担哪些职能?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4.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三 法治社会1.什么是法治社会?它有哪些特征?2.怎样建设法治社会?3.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 科学立法1.什么是科学立法?2.怎样做到科学立法?二 严格执法1.什么是严格执法?2.执法的最重要主体是谁?3.严格执法有什么重要意义?4.怎样推进严格执法?三 公正司法1.什么是公正司
22、法?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3.怎样推进公正司法?四 全民守法1.什么是全民守法?2.怎样推进全民守法?3.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什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 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本义是什么?2.哲学是怎样产生的?3.哲学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说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5.哲学和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7.哲学都是正确的吗?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三 哲学的两大派别和两个对子:1
23、.哲学的两大派别和两个对子分别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2.唯物主义有哪些形态?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4.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什么?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什么?6.唯心主义有哪些形态?各自的主张是什么?四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分别是什么?。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一 世界的物质性:1.为什么说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对此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2.自然界物质性原理
24、内容和方法论要求分别是什么?3.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什么作用?4.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5.概述“意识”的相关知识。二 运动的规律性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2.概述“规律”的相关知识。3.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 联系观:1.概述“联系”联系的相关知识。2.什么是系统?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二 发展观:1.概述“发展”的相关知识。2.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三
25、 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什么是矛盾?2.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意义是什么?5.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什么?7.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8.矛盾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什么?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什么是认识?2.认识的形式有哪些?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什么?4.概述“实践”的相关知识。5.实践是怎样推动认识发展的?6.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1.概述“真理”的相关知识。2.认
26、识有哪些特点?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一 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历史的起点是什么?理解所有社会历史的“奥秘”是什么?2.为什么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什么?二 社会历史的发展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2.生产方式是怎样构成的?它的重要性是什么?3.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什么?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什么关系?5.什么是上层建筑?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什么关系?7.概述“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8.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三 社会历史的主体1.什么是人民群众?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7、?3.人民群众是怎样创造历史的?4.人民群众是怎样创造精神财富的?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地位分别是什么?7.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一 价值与价值观1.什么是哲学上的价值?2.人的价值是怎样体现和构成的?3.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4.价值观有什么作用?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作用是什么?。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特点?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什么关系?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28、哪些特点?4.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否正确的标准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什么?三 价值创造和实现1.劳动的意义是什么?2.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3.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人生价值?4.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什么?5.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2.文化的核心是什么?3.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是什么?4.文化与文明是什么关系?5.文化具有哪些特点?6.文化具有哪些社会功能?7.优秀文化对个人有什么作用?8.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是什么?9.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
29、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是什么?10.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什么?二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2.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3.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中华文化有哪些特点?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当代价值?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怎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2.中华民族精神的的基本内涵是什么?3.中国人民有哪些伟大精神?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5.民族精神是不是一成不变的?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什么?7.在新时代,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30、一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3.民族文化是怎样体现的?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5.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二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交流与交融的作用是什么?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三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什么?3.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是什么?4.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5.判断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的标准是什么?6.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7.走中国特色
31、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什么重要意义?二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有哪些?2.文化发展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文化发展怎样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1.为什么建设文化强国?2.怎样建设文化强国?3.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4.怎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5.怎样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7.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8.在当代中国应坚持文化自信?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论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
32、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2.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
33、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后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3.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4、使人类摆脱蒙昧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5.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除此之外,还有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等方式。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做资本。这些条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夺形成的。 7.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8.资本主义制度的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也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35、。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实质是相对过剩;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6
36、世纪初到 17 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18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19 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2.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
37、主义的思想来源。另一方面,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他们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主体(人民群众)和正确途径(阶级斗争)。3.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思想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
38、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7.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8.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绝
39、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段划分:(参考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840至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统治191
40、9至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1949至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78至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的活力的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
41、情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结合,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3.“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
42、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从领导权看,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从革命前途看,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
43、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所属世界革命范畴看,他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
44、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的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大会规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