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糖尿病是全球第4位致死性疾病,在中国是第3位致死因素。目前全球约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约有2500万糖尿病患者,若加上潜在人群,受糖尿病威胁的总数达到4000万人。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将成为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届时世界范围将有3.3亿人患上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将会达到5000万-3传统治疗1型:注射胰岛素2型: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啶烷二酮类药物、餐时血糖调节药-43 3大类主要的新型降糖药大类主要的新型降糖药a.a.GLP1GLP1类似物类似物:肠促胰岛素肠促胰岛素(又称肠降血糖素又称肠降血糖素)类似物类似物.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
2、制胰升糖素释放抑制胰升糖素释放代表药物代表药物:礼来公司研制的礼来公司研制的GLP1GLP1类似物类似物Byetta(Exenatide)Byetta(Exenatide)b.DDP-b.DDP-抑制剂抑制剂:通过抑制通过抑制DPP-(DPP-(负责降解负责降解GLP1GLP1的酶的酶)的活性来维持体内的活性来维持体内GLP1GLP1水平水平代表药物代表药物:默克公司的默克公司的Januvia(sitagliptin phosphate)Januvia(sitagliptin phosphate)和诺华公司的和诺华公司的vildagliptin,vildagliptin,前者已在墨西哥上市前者
3、已在墨西哥上市c.PPAR/c.PPAR/双重激动剂双重激动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双重激动剂双重激动剂.它不但具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减少它不但具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减少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而且还可改善脂质代谢过程而且还可改善脂质代谢过程代表药物代表药物:默克公司的默克公司的MuraglitizarMuraglitizar-5二肽基肽酶(DDPIV)抑制剂今年8月,首个二肽基肽酶(DDPIV)抑制剂Januvia(sitagliptin phosphate)在墨西哥获准上市。在美国,默克公司在2006年2月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目前正在等待之中-6
4、研发公司通用名全球研究状态默克 sitagliptin phosphate 墨西哥上市,美国注册前 诺华 vildagliptin注册前武田SYR-322期临床百时美-施贵宝saxagliptin期临床 罗氏Ro-0730699期临床 Mitsubishi PharmaMP-513期临床 OSI PharmaceuticalsPSN-9301期临床 PhenomixPHX-1149期临床 Tanabe Seiyakudenagliptin期临床 二肽基肽酶二肽基肽酶(DDPIVDDPIV)抑制剂的研究状态)抑制剂的研究状态作用机制:二肽基肽酶(DPP)涉及2型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信号传导过程,其
5、抑制剂能增强胰高血糖素样肽片段(GLP-1)的活性,并能提高葡萄糖耐受水平-8GLP-1是肠促胰岛素(又称肠降血糖素,是一种在餐后分泌、有助于控制血糖的激素)家族中的一员,它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糖素释放,抑制胃排空,增加细胞数量等作用-9临床评价及不良反应:对于那些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无效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本品至少与磺酰脲类药物同样有效。此药似乎不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其导致低血糖的风险也非常小。DDP-前景1.临床效果喜人2.有全新的作用机制3.优越性:降糖而不增加体重4.市场价值:预计上市的峰值可达10-14亿美元。-11糖尿病治疗前景 1.随着对糖尿病机理研究的深入,新的作用机制
6、药物不断开发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药物,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正在研究的口服或吸入给药的胰岛素制剂能使患者能够更好更方便地控制血糖 2.药物开发倾向于对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3.干细胞疗法-12 吸入性胰岛素;早在1935年就已提出胰岛素通过鼻腔黏膜给药途径。但它要求通过特别的技术和设施使短效胰岛素送入肺泡,呈云雾状散开,迅速吸收入血发挥作用 胰岛素口腔喷剂;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黄开勋教授研制的胰岛素口腔喷剂经8年艰苦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研制成功胰岛素口腔喷剂,并于1999年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胰岛素口服制剂;不久前俄罗斯科学院石化合成技术研究所研制成胰岛素药片,目前该药已进入第二期临床实验阶段-13其他药物其他药物 黄连素现代国内有研究报道应用黄连素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疗效较好,每次1.0g,每日3次,饭后口服,观察20例糖尿病患者,3个月后空腹血糖均由治疗前(10.029)mmol/L,降至(7.80.4)mmol/L。黄连素降血糖的机制可能与其促胰岛B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有关,但黄连素对糖尿病不是100%有效,轻型一般效果较好。谷维素临床有报道用谷维素每次3050mg,每日3次,观察30例糖尿病患者,结果显效17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0%。本药降糖可能机制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障碍,而达到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