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与班级管理题库附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C、纪律松驰、涣散的群体算不上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念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夸美纽斯 B、埃拉斯莫斯 C、杜威 D、凯洛夫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的
2、19世纪初的()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A、班级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学生干部阶段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
3、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A、交往的过程 B、学习的过程 C、德育的过程 D、认识的过程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A、共同统一的准则 B、共同的目标C、共同的组织机构 D、平等、相容的氛围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A、校长 B、教导主任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14、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A、集体舆论 B、共同目标 C、干部队伍 D、活动15、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A、发挥班干部领导作用的思想 B、班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C、
4、师生合作的思想 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16、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有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17、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18、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19、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
5、的班级管理理论是()A、民主管理 B、常规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20、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A、德鲁克 B、马卡连柯 C、皮亚杰 D、布鲁纳2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主要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学生作品分析法2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23、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B)A、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 B、建立班集体C、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民主作风 D、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24、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
6、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25、()方式不属于一般的班主任的领导方式A、权威的 B、民主的 C、专断的 D、放任的26、班主任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的,首先要做好哪些工作?()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核心队伍C、建立班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27、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A、建设的目标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具体方法 D、工作程序28、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领导方式A、权威的 B、民主的 C、放任的 D、迁就的29、“学生进行自
7、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类型A、专制型 B、自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30、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31、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32、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班级 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行政组织。2、班级通常由老师、一群学生及环境 组成。3、班级具有满足学生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校
8、正学生行为等功能。4、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 的关系。5、平行管理理论是马卡连柯 的教育思想。6、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让每个学生 都成为班级的主人。7、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教育者8、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9、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建立以学生 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0、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 的作用。1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以班级建设目标 的制定最为重要。1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
9、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被称为平行 管理。13、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除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目的外,还要训练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的能力。14、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 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15、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繁杂,其中德育 贯穿于班主任各项工作之中。16、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 的了解两部分。17、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 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1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 、民主的三种。
10、19、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班主任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的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班主任更多的是班级建设的设计 者。20、“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指的是班主任不但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还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21、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和信息反馈 等四个步骤。22、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教育,使他们最大限度得到发展的工作形式被称为个别教育 ,它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之一。23、对后进生的教育,除了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的人格,还应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p
11、2202、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2193、简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的要求。p2244、联系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p2235、简述班主任的作用。p2326、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是什么?p2357、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235四、论述题:1、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如何带领同学们组建班集体?p2282、张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们教师讲课时常常是(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
12、样呢?虽然张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大有人大,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张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张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答:张老师教育的班级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元凶:1、没有“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3、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如果心不诚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对教育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张老师自已口头上教育学生,自己却做不到,在教育学生方面没有
13、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因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附选择题答案 1A2C3A4A5B6D7A8D9D10A11A12B13C14B15D16A17A18D19C20A21A22A23B24D25C26C27A28B29D30C31D32C班级管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它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
14、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 3、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4、班集体: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5、具体化目标法: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级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 6、班规:对学生教室行为的规定,是一般性的期望或标准,包含了许多学生平时在班级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引导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 7、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性教
15、育为主的生理、心理、伦理道德知识的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 8、德育: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 9、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0、品德认识: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11、品德情感: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12、品德意志: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13、品德行为: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
16、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它是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做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 15、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 16、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的原则:品德培养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严格要求是指严格按照教
17、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1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教育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同时又要通过教育个人来影响学生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18、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品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19、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中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工作方法。 20、实践锻炼法:实践锻炼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
18、计划、有组织的时间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21、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是指教育者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 22、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就是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加以分析、研究并给予指导,以优化学习心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23、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指引起、推动和维持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24、班级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班级之中的文化现象,从管理角度看,班级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班级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19、25、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各种规章、条令、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行为模式。它为班级成员提供了行为框架,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有序地工作与生活,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从而保证班级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 26、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 27、集体舆论: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体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二、问答题1. 班级构建的原则有哪些?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20、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班级各个方面活动的开展,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2. 班级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 1、管理者班主任、班上每一个学生、任课教师。 2、管理对象班级生活的全部构成方面,包括:全体班级成员(学生和相关教师)、空间、时间、班级活动可利用的物质设施和资源(包括经费)。 3、管理手段班主任实施班组管理的各种措施。3
21、. 班级管理有何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4. 班级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2、整体管理和个别管理相结合。 3、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4、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5. 班主任工作有何作用?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 2、班主任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 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6. 班主任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1、高尚的道德素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民主与平等) 2、扎实的文化素养。(.具备教育学、心理
22、学方面的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的班级管理知识。) 3、较强的能力素养。(.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创造能力) 4、良好的心理素养。(.班主任应该有积极而丰富的情感;.班主任应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7. 如何实现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1、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包括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分析、对成长阶段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 2、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三个方面。) 3、参与专业合作交流。(这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4、进行教育实践反思。(包括班级管理叙事、教育札记、教育档案袋
23、等。) 5、从事班级课题研究。 6、充分利用教育博客。8. 了解研究学生集体(个体)的内容有哪些? 1、对班集体的调查研究。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思想品德状况;.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情况; 2、对学生个体的调查研究。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学生生活小环境的具体情况。9.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带任何成见或偏见,不先入为主,不把主观推测与客观事实相混淆; 3、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应通过各种渠道,在多种场合对学生进行观察,使获得的信息更真实; 4、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24、,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心理。10. 了解与研究学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1、全面性 。(.研究对象是全班学生;.研究的是学生的各个方面;.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了解、研究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不仅要了解、研究学生个人的情况,还要了解、研究学生之间、学生与班级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2、经常性。(.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连贯性;.了解与研究学生应保持持续性 ) 3、及时性。(.尽快对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和分析;.对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 4、联系性。(.将个别学生的情况放在学校以及班集体中加以研究和考察;.将学生放在他们的家庭中进行考察;.将外因影响的诸因素和内因(学生主
25、体的思想和主观努力)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1. 了解与研究学生应克服哪些认知偏见? 1、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指班主任对某个或某些学生所得到的最初的信息因素所引起的心理效应。 2、晕轮效应。在教育上的表现就是以偏概全,或因一个缺点弥盖了整个优点;或因一个优点弥盖了其他缺点。 3、推理定势。班主任没有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凭一般的经验、少量而不很可靠的信息和一些表面现象加以逻辑推理,造成判断错误。 4、态度定势。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已有的固定模式,会对学生形成不自觉的较为肯定的看法,并以此作出不同的结论。12. 班集体有何特征? 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
26、核心;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共同的活动;有和谐的人际关系。13. 班集体形成过程如何? 1、初建松散阶段(松散群体)。特点:班级核心尚未形成;班级活动目标靠班主任拟定,班干部靠班主任临时指定和培养,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靠班主任来抓。 2、基本形成阶段(联合群体)。特点:积极分子涌现,形成集体骨干,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班级机构也建立起来,集体舆论也逐步形成,集体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巩固发展阶段(集体)。特点: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集体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不断为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使个体在
27、集体中找到自我实现的位置。14.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6、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5. 班干部的选拔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全员管理 2.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班干部轮换制16. 如何培养班干部? 1、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工作水平;2、放手大胆地让班干部开展工作,班主任当好班干部的顾问和坚强后盾;3、对班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17. 确定班级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激励性原则;3.中心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5
28、.可行性原则。18.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应注意哪些问题? 1.计划的目的性;2.计划的整体性;3.计划的现实性 ;4.计划的具体性;5.计划的层次性 6.计划的灵活性;7.计划的群众性。19. 班主任学期常规管理工作内容有哪些?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指导落实学生个人学期规划;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切实可行;3.完成班主任工作小结,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执行落实的情况和工作体会、经验及存在问题;4.根据学校要求,组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比;5. 填写素质教育报告书或成绩报告单,完成学生成绩汇总、操行评定等工作
29、;6.整理分析学生档案,及时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和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7.组织学生制定假期学习生活计划,安排组织好假期生活。20. 班级规则制定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规则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必要的;2.规则应该清晰明了;3. 规则应该与教学目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人们的学习方法一致;4.规则要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致。21. 如何执行班规? 1、对事不对人。不论做任何事情,老师都要明白指出学生犯错的原因,并且告知学生了解老师是对事不对人,以免在学生心灵留上创伤; 2、预防重于治疗。老师以身作则,让学生家长知道班规的内容、学生违反班规时,老师的态度要坚定且前后一致; 3、注重合作而非命令; 4、正向的导引
30、;(尽你所能支持好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导好的行为;说出已有进步的情形:经由系统化的增强来塑造行为,提到行为之后的结果:强调好行为和坏行为的逻辑后果;给予鼓励性的激励。) 5、随时指导。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实践班规,务使全体学生确实遵行,直到养成良好习惯为止。对于未能实践的学生,应究其原因,予以个别辅导; 6、表扬优良表现。22. 优秀生有何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1、优秀生的积极因素:.富有进取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爱憎分明的立场;.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2、优秀生的不良因素:.优越感强;.高傲妒忌;.成就焦
31、虑;.依赖性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 教育的一般措施:1、加强对优秀生的理想和人生观教育;2、高标准、严要求;3、对优秀生要一分为二,做到长善救失;4、根据优秀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23. 后进生有何特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特点:1、缺乏强烈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弱;2、道德无知,是非模糊,法制观念淡薄;3、自卑、疑惧、重感情、讲义气;4、缺乏坚强的意志,自制力差。 教育的一般措施:1、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2、热爱学生,以情动人;3、善于发现和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4、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5、发挥集体力量,形成强大教育优势。24. 中等生有何特
32、点,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 特点:1、各方面的发展呈中等水平,但潜力较大;2、满足现状 、停滞不前;3、沉默孤独、闭锁自封;4、渴求进步、希望赞赏。 教育的一般措施:1、主动接近,热情关心;2、长善救失,鼓励进取: .发现有进步,就“推”一把;.发现向后滑,就及时“拉”一把;3、创造条件,提供机会。25. 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有何特点? 1、青春期生理发展特点。包括身高体重迅速增长,人体器官的发育和机能的完善及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 2、青春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外形剧变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体能增强影响心理发展: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性成熟
33、促使性意识的发展: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26. 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卫生教育;2、性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指导;3、性法制教育。27. 青春期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正确认识的原则;2、预防为主的原则;3、正面疏导原则;4、适时适度原则;5、导向性原则;6、综合教育原则 ;7、齐抓共管原则。28. 青春期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开设专题讲座;2、进行个别谈话;3、保持书信交流;4、推荐有益读物,如心理学通俗读物;关于个性塑造、交往艺术等方面的小册子;中学生题材的文学作品;优秀人物的传记;5、争取家长配合,如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培训家长,组织家
34、长座谈交流经验,指导家长与子女开展心灵对话。29. 品德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怎样? 任何一种品德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 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是伴随着品德认识产生并发展的,也是品德认识的表现形式; 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品德行为是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也影响着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和品德意志的发展。30.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规律? 1、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其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2.、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活动和交往; 3、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4、品德的形成
35、与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自我教育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31. 德育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32. 德育(品德培养)各原则的涵义及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1、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品德培养中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从现实出发,按方针政策教育学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努力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世界;.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存需要。)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品德培养中要做
36、到系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并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结合。(.重视系统理论的教育;.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对学生的品德要求和评价要坚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3、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在学生的品德培养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正面的道理、先进的榜样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贯彻和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4、严
37、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品德培养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爱护、尊重、理解、信任结合起来。(.爱护、尊重、信任;.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既要严肃批评,又要热忱帮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杜绝冷嘲热讽,揶揄挖苦等伤害学生的做法。) 5、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品德培养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以“一分为二”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创造情景,启发思考,及时诱导,给品德品德中的积极因素的发展以扶持和助力。)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教育者要教育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去教育个人。同时又要通过教育个人来影
38、响学生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集体,使其成为教育的力量;.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个人转变来影响集体;.针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特点和问题,加强个别教育。) 7、整合一致与衔接连贯相结合。在学生品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影响学生。(.学校内部的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学校要和家庭、社会加强联系,共同研究和协调对学生的教育,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互相接替的教育者要做好衔接工作,保持对学生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系统性。)33. 德育(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途径
39、:1、课堂教学形式的品德培养的途径; 2、非课堂教学形式的品德培养的途径; 3、潜在途径(隐性课程)教师人格、校园文化。 方法:我国常用: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法:3.实践锻炼法;4.情感陶冶;5.品德评价法; 6.心理咨询;7.生活指导法。 国外常用:1.价值辨认法;2.体验法。34. 品德培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品德培养的目标;2.依据品德培养的内容;3.依据品德培养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35. 学习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1.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预习、听课、复习、作业;2.对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3.对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指导;4.具体学
40、科的学习方法指导。36. 学习指导有哪些基本方法? 1、课程式;(.课程讲授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教师的口头讲解,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讲授应结合各科具体知识;.利用正反例证,给学生以直观感受;.穿插谈话、讨论,实现师生双向交流和沟通。) 2、渗透式。学科教学和学习指导有机结合,同步进行。 3、门诊式。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的方式。 4、经验交流式。在教师指导下同学之间进行学习方法交流的方式。37. 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分别是怎样的? 1、学生的预习与指导。(端正预习态度,激发预习兴趣;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 指导学生尝试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明确不同学科的预习要
41、求) 2、学生的听课与指导。包括听课前在生理、心理上的准备以及听课方法的指导; 3、学生的复习与指导。及时复习;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 4、学生的作业与指导。学生作业存在马虎、拖拉、敷衍等问题;学生作业的基本程 序:先复习后作业、认真阅读审题、独立做题、验证修改、及时总结。38. 影响学习动力的内、外部因素有哪些? 内部因素:1、学习需要;2、学习目标;3、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和判断);4、兴趣与选择性;5、意志力与体力;6、成功感;7、结果归因(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外部因素:1、学习任务与材料(防止过难过易、有新颖性、同经验兴趣联系
42、、呈现方式与学习方式);2、强化和奖惩;3、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学习;4、学习的环境。39.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协调师生关系2、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强化,及时反馈;3、适当的课业负担;4、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5、设置问题情境;6、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40. 如何设计主题班会? 1、确立主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确定班会主题;.根据节令、纪念日确定班会主题;.根据突发事件,时事热点确定主题班会); 2、构思-围绕主题设计活动的内容 、形式、 进程(节目安排)、时间、 地点; 3、组织准备-任务落实到人; 4、正式活动-班会程序; 5、总结-为了巩固深化。41.
43、 组织主题班会有哪些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目的明确;2、计划周密,准备充分;3、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4、内容充实,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5、全员参与,群策群力;6、巩固深 化,注意实效性。42. 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2.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内容;3.帮助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4.帮助学生家长认识到必须以身作则,做子女的表率;5.帮助学生家长做好子女的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43. 指导家庭教育有哪些途径? 1、家访。包括一般性家访、慰问性家访、表扬性家访、沟通性家访、防微杜渐性家访、纠正不良家庭教育家访; 2、家长会
44、。可开展教育讲座、推荐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开展主题家长会等; 3、举办家长学校。44. 班主任家访应注意哪些问题? 1、做好充分的准备; 间接准备: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 学生家长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 直接准备:明确家访的目的;巧选家访的时机。2、分析家访对象、确定谈话策略;3、调整好情绪,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探讨有关问题;4、家访应让当事学生在场;5、可以单独家访,也可以同任课教师或学生干部一道家访。45. 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班级文化是由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整体和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整体,又要搞好局部。46. 班级文化有何功能? 1、育人功能。国家的教育方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的教育目标要落实到班级,因此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