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专题实验题姓名:_班级:_一、 测量平均速度1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_(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_。(3)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C便于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4)图中AB段的路程SAB_dm,如果测得时tBC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m/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选填“大“或“小”);(6)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这种做法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因为_。2小凡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_。(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_ cm,tBC= _ s,vAC=_ m/s。(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
3、的是_;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3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BC,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 (填“大、小”)。(5)实验中全程sAC的平均速度vAC,上半程sAB的平均速度vAB,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_。 (6)根据测量可知,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_,小车全程做_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
4、”),下图中可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A B C D二、声现象3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选填序号)。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4)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以下研究方法与该方法相同
5、的是_(填序号)。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来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1)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1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瓶(选填瓶子序号),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2)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
6、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的振动。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选填“音调”或“响度”)。(3)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_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4)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三、物态变化5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_。(2)应选用颗粒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
7、目的是_。(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 _(用字母表示)段,在此过程中需要 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和t2这段时间内,冰处于 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_(选填“在”或“不在”)沸腾,这是因为_。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的沸点。(6)把
8、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试管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第(6)题图(7)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20克碾碎的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观察该物体的物态变化过程。(1)该实验中除了甲图所给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
9、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实验时,判断物质熔化的依据是_。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的熔点_,熔化过程经历了_ min,第5分钟试管里的物质处于_态。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_(选填“快”或“慢”)。(4)下列措施中,能够延长该固体熔化时间的是_。A. 增加试管中固体的质量 B. 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C. 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D. 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7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某班同学分别从图所示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烧杯和水;b.酒精灯
10、;c.纸板和温度计;d.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A所示,安装的顺序是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2)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他们选择的是_(选填“A”或“B”)套装置,由图C可知,水的沸点为_。(3)如图C中a图像所示,乙组同学观察到t1t2时间段内有气泡产生,该时间段内气泡的情形是图_(选填“D”或“E”),在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_(选填“空气”“水蒸气”或“小水珠”)。丙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中b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4)在标准大气压下,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用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可参阅表格);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
11、9357铅3281740(5)实验中,其他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8.2,98.2,98.9,98.5,98.6。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四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B只有可以接受,因为最接近C只有不可以接受,因为偏离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准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图中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向变化的图像。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8有两个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后
12、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产生影响,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时间/min00.511.522.533.544.5温度/88919497100102102102102102a. 其中一组同学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如甲图装置实验探究,当盐水温度接近90时,开始每隔0.5min 记录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1)烧杯上加纸板的目的是_。(2)实验时,当看到盐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_ (填“水蒸气”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盐水沸腾了。由上表可知盐水的沸点为_。继续给沸腾的盐水加热,盐水的温度会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
13、小明和小华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盐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不同。(4)为了说明液体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b. 另一组将这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刚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5)从甲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在15分钟的状态为_。(6)盐水的凝固点为_,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填“高”或“低”)了。冬天路面积雪,路政部门会撒盐融雪,原因是_。(7)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
14、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四、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沿哪个方向射出,实验器材有:可折叠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激光电筒和量角器。(1)要使光屏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光屏表面应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实验中采用可折转的光屏,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_。(2)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垂直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光屏A是用来呈现_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反射光线,绕ON转动光屏B到图乙中的位置2,显示
15、光路如图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与_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丁所示,保持光屏AB在同一平面,若将光屏倾斜,多次改变光屏与镜面夹角,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仍沿光屏A入射到O点,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光屏B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平面与镜面_。为了确定这个面,引入一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_。(4)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应多次改变_的大小,观察两条光线的变化情况。分析归纳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_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_。为了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当_。1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
16、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在纸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线,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图甲中,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若此时入射角为70,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与镜面的夹角为_,若将AO向ON靠近,OB_ ON(选填“靠近”或“远离”)。(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_。为了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4)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