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8814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文言虚词复习高考文言虚词复习虚词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声词六类。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代词一般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也归入虚词一类。1.1.明确要求明确要求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中的要求: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虚词常见虚词”共共18个。个。而而何乎乃何乎乃其其且若

2、所为且若所为焉也焉也以因以因于则者与于则者与之之“在文中的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意为对该虚意为对该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进行细致推敲。进行细致推敲。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其智乃反不能及,智乃反不能及,其其可怪也欤可怪也欤代词代词代上文的代上文的“君子君子”副词副词相当于相当于“难道难道”,加强反诘语气,加强反诘语气2.2.辨明用法

3、辨明用法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少数沿用下来学不学不可以可以已已B.有的完全消失有的完全消失发语词发语词夫、盖夫、盖,语气词,语气词矣、哉矣、哉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先汉此先汉所以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3.通晓古今通晓古今文言虚词中还有一

4、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投投诸诸渤海之北渤海之北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而已矣而已矣4.关注特殊关注特殊(1)兼词:)兼词:(2)虚词的连用:)虚词的连用:文言虚词辨析的具体方法文言虚词辨析的具体方法一、位置推断法一、位置推断法1.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之 2.2.均均之之二策,

5、宁许以负秦曲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之者者 4.4.送孟浩然送孟浩然之之广广陵陵5.5.孤孤之之有孔明,犹鱼有孔明,犹鱼之之有水也有水也 6.6.东割膏腴东割膏腴之之地,北收要害地,北收要害之之郡郡 7.7.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不知,惑之之不解不解 8.8.顷顷之之,烟炎张天,烟炎张天 1 12 2句句“之之”在在动词后,动词后,作代词;作代词;3 3句句“之之”处于处于“所所”后,后,组成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作动作动词词;4 4句句“之之”处于处于“广陵广陵”前,作前,作动词动词。5 5句句“之之”处于主谓短语间,处于主谓短语间,取

6、消句子独立性取消句子独立性6 6句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句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间,结构助词结构助词7 7句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句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间,宾前的标志宾前的标志8 8句在时间副词后,为句在时间副词后,为音节音节助词助词“之之”可作代词、动词、助词等可作代词、动词、助词等1.位置推断法。位置推断法。“之之”、“夫夫”、“焉焉”、“与与”、“乎乎”等词都适合用等词都适合用位置推断法来记住它们的用法。如位置推断法来记住它们的用法。如“夫夫”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那那”

7、,如,如“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用;用在句末,常是语气词,如在句末,常是语气词,如“闻之:一人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飞升,仙及鸡犬,信夫!”。学法点津学法点津二、删除观察法二、删除观察法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其”字:字:1.余嘉余嘉其其能行古道能行古道 2.吾视吾视其其辙乱,望辙乱,望其其旗靡旗靡 3.一狼径去,一狼径去,其其一犬坐于前一犬坐于前4.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无忘乃父之志 5.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其其无辞乎?无辞乎?6.吾吾其其还也还也1 12 2句句中中“其其”处于动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代词,不能删去。,不能删去。

8、第第3 3句句“其其”字若删去,则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代词词。4-64-6句句“其其”可以删去,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语气的副词词。根据语气的不同,。根据语气的不同,4 46 6句分别是:表示命令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气(“难道难道”)、加强)、加强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量的语气。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它的词性。判断它的词性。“其其”可作代词、语气副词等。可作代词、语气副词等。2.删除观察法。如删除观察法。如“而而”能删且意义变能删且意义变化不大的,常常是

9、连词;如不能删,则化不大的,常常是连词;如不能删,则“而而”一般为代词。一般为代词。“焉焉”能删的一般能删的一般为为“语气助词语气助词”或或“形容词词尾形容词词尾”,不,不能删的一般为能删的一般为“代词代词”或或“兼词兼词”。学法点津学法点津三、搭配分析法三、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的词性。的词性。分析下列各句中分析下列各句中“以以”的用的用法:法:1.1.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子之矛,攻子之盾 2.2.且且以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3.久之,能久之,能以以足音辨人足音辨人4.4.杀之杀之以以应陈涉应陈涉 5.5.故为之说,故为之说,以以

10、俟夫观人风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者得焉 6.6.有好事者船载有好事者船载以以入入 7.7.夫夷夫夷以以近,则游者众;险近,则游者众;险以以远,则至者少远,则至者少 1-3句中的句中的“以以”所搭配的对所搭配的对象都是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短名词(代词)或名短,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可知可知“以以”为介词为介词。46 6句中句中,“以以”搭配的对象搭配的对象是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断定,可以断定“以以”不是介词,不是介词,而是而是连词连词,根据全句的意思可以推断它们根据全句的意思可以推断它们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目的、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目的、修饰的连词。

11、修饰的连词。第第7 7句句“以以”字前后和形容词字前后和形容词搭配,是搭配,是并列连词并列连词。“以以”可作介词、连词等。可作介词、连词等。3.搭配分析法。搭配分析法。“因因”后面接名词后面接名词(代词代词)时,一般是介词时,一般是介词,如,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前谢罪”等;等;后面接动词时常常是连词后面接动词时常常是连词,如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等。等。“者者”与动词搭配常常译成与动词搭配常常译成“的的”、“的人的人”、“的事的事”,如,如“前无古人,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来者”,与时间词、名词等搭配常常不与时间词、名词等搭配常常不译,译,如如“今

12、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也。”“”“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学法点津学法点津3.搭配分析法。搭配分析法。“所所”与动词连用,常构成名词性与动词连用,常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与的所字结构;与“以以”连用,表示原因连用,表示原因或凭借;与或凭借;与“为为”连用,常表被动;单连用,常表被动;单用,常是名词用,常是名词“处所处所”。“以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是连词;词语或短语,是连词;“以以”字后面是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以”是介词。是介词。学法点津学法点津四、语境推断法四、语境推断法:文

13、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析。1.1.积土成山,风雨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2.2.谨食之,时而献谨食之,时而献焉。焉。3.3.颠而不扶,则将颠而不扶,则将焉焉用彼相矣。用彼相矣。4.4.寒暑易节,始一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焉。1 1.兼词兼词“于此于此”,“兴焉兴焉”即即“从那里兴起从那里兴起”;2.2.代词代词,代蛇,代蛇,3.3.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为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为疑问代疑问代词词“何、哪里何、哪里”4.4.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用在陈述的语境里,

14、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五、对应分析法五、对应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相同或相似。1.1.舟遥遥舟遥遥以以轻飏,风飘飘轻飏,风飘飘而而吹衣吹衣 2.2.因因利利乘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3.昔我往昔我往矣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思,雨,雨雪霏霏雪霏霏 4.4.噫吁嘻噫吁嘻,危危乎乎高高哉哉 一、位置推断法一、位置推断法二、删除观察法二、删除观察法三、搭配分析法三、搭配分析法四、语境推断法四、语境推断法五、对应分析法五、对应分析法文言

15、虚词的辨析方法总结总结:而而何何乎乃乎乃其其且且若所为焉也若所为焉也以以因因于则者与于则者与之之110234567891112131415161718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蟹六跪而二螯(蟹六跪而二螯(劝学劝学)北救赵而西却秦(北救赵而西却秦(信陵信陵)1.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劝学)楚怀王贪而信张仪(楚怀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屈原)2.2.递进关系。可译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并且”或或“而且而且”。故舍汝而旅食京师(故舍汝而旅食京师(祭十祭十)拔剑撞而破之(拔剑撞而破之(鸿门鸿门)3.3.承接关

16、系。可译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就”“”“接着接着”,或不,或不译。译。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句,表示多种关系。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劝学)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六国)4.4.转折关系。可译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祭十)5.5.假设关系。可译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果”“”“假如假如”。吾尝跂而望矣(吾尝跂而望矣(劝学劝学)项王按剑而跽曰(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鸿门)6.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修饰关系

17、,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游褒)7.7.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因果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阿房)封府库,而待将军(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鸿门)8.8.表示目的关系表示目的关系。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项脊)通通“尔尔”,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向为身死而不受(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鱼我)1.1.犹且,尚且。犹且,尚且。涵淡澎湃而

18、为此也(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石钟)2.2.表结果。用法同表结果。用法同“终终”“”“卒卒”,译为,译为“最终最终”“”“终竟终竟”。既而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五人五人)既而既而得其尸于井(得其尸于井(促织促织)【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不久,一会儿。(三)副词。(三)副词。臣鞠躬尽瘁,死臣鞠躬尽瘁,死而后而后已(已(出师出师)【而后而后】才,方才。】才,方才。术业有专攻,如是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已(师说师说)时则不至,而控于地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而已矣矣(逍遥逍遥)【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相当于“罢了罢了”。

19、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而况石乎石乎(石钟石钟)(臣臣)知其不可,知其不可,而况而况于明哲乎于明哲乎(谏太谏太)【而况】即【而况】即“何况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更进一层的意思。练习练习比较下列各句中的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余知而无罪也余知而无罪也提刀而立提刀而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A A 与与相同,相同,与与相同相同B B 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C C 与与不同,不同,与与相同相同D D 与与不同,不同

20、,与与不同不同分析分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余知而无罪也余知而无罪也 代词,你代词,你提刀而立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假设【答案【答案:B:B】文言常用虚词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何何”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一组是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

21、足,何也?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吾欲之南海,何如?吾欲之南海,何如?【答案【答案:】什么什么哪里哪里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怎么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乎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B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D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练习练习【答案【答案:A:A】找出找

22、出“乎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天乎!吾无罪!无罪!”B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C 欲安所归乎?欲安所归乎?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下列各句中对下列各句中对“乃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良乃入,具告沛公。良乃入,具告沛公。今君乃亡赵走燕。今君乃亡赵走燕。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入见。乃入见。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

23、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 A/B B/C C/D D/练习练习【答案【答案:C:C】副词,才,就副词,才,就副词,竟然,副词,竟然,却却动词,是动词,是代词,你的代词,你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廉颇)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谏太)1.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

24、属性定语,可译为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他的的”,“它的它的”(包括复数)。(包括复数)。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秦王恐其破壁秦王恐其破壁(廉颇)(廉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师说)2.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应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应译为译为“他他”“”“它它”(包括复数)。(包括复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游褒)(游褒)老臣以媪为长

25、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若燕后(触龙)(触龙)3.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的”“”“我我(自己)(自己)”或者或者“你的你的”“”“你你”。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孔雀)4.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那个那个”“”“那些那些”“”“那里那里”。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石钟)5.5.指示代词,表示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其中的”,后面多为,后面多为数词。数词。

26、(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大概”“”“难道难道”“”“还是还是”“”“可要可要”等,等,或省去。或省去。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烛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伶官)1.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可要”、“还还是是”。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师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王

27、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庄暴)2.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恐怕”“”“或或许许”“”“大概大概”“”“可能可能”。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游褒游褒)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祭十)3.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难道”“”“怎怎么么”。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祭十)1.1.表选择关

28、系,相当于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是还是还是”。(三)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送东)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能御之(孟子)(孟子)2.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果”。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骚)1.1.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四)用作助词。(四)用作助词。说出下列句中说出下列句中“其其”字的用法和意义字的用法和意义而余亦悔而余亦悔

29、其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今欲举大事,将非今欲举大事,将非其其人不可。(人不可。()与乱石间择与乱石间择其其一二扣之。(一二扣之。()其其皆出于此乎?(皆出于此乎?()其其孰能讥之乎?(孰能讥之乎?()吾吾其其还也。(还也。()其其若是,孰能御之?(若是,孰能御之?()其其真无马邪,真无马邪,其其真不知马也?真不知马也?()文言常用虚词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句中对下列句中“且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不出,火且尽。不出,火且尽。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河水清且

30、涟漪。河水清且涟漪。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吾攻赵,旦暮且下吾攻赵,旦暮且下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且已久疲。A A/B B/C C/D D/【答案【答案:B:B】-连词,并列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要-副词,将近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递进,并且并且-连词,表让步,连词,表让步,尚且尚且文言常用虚词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对下列各句中“若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好

31、像)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无义)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假如)吾翁即若翁吾翁即若翁(好比好比)宋人有嫁其子者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假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或者)A A B B C C D D -好像;好像;-或;或;-假若;假若;-你你(的的);-或或【答案【答案:C:C】对下列各句中对下列各句中“所所”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父去里所,复还父去里

32、所,复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居其所而众星安之吾属皆且为所虏吾属皆且为所虏此百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太祖为流矢所中太祖为流矢所中皆皆生毛,长一寸所生毛,长一寸所夜以火指鼓所夜以火指鼓所渔人一一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具言所闻 A A/B B/C C/D D/表数目;表数目;表处所;表处所;被动被动;所字结构所字结构;A A对下列各句中的对下列各句中的“为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是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匈奴

33、不灭,何以家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战而不克,为诸侯笑战而不克,为诸侯笑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今故告之,反怒为今故告之,反怒为 A A/B B/C C/D D/替,介词替,介词因为,介词因为,介词为了,介词为了,介词表疑问,表疑问,副词副词被,介词被,介词在,介词在,介词 D D对下列各句中对下列各句中“焉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余有叹焉。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从师而问焉以伺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伺夫观人风者得焉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硿硿焉

34、,余固笑而不信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寒署易节,始一反焉。寒署易节,始一反焉。A A/B B/C C/D D/1.8-1.8-助词,用于句助词,用于句末不译末不译2.3-2.3-代词,他代词,他4.7-4.7-句中助词,形句中助词,形容词尾容词尾5.6-5.6-兼词,于之兼词,于之 A A 小练习小练习1、指出下列、指出下列“也也”的用法意义的用法意义(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3)身死人首,为天

35、下笑者,何也?)身死人首,为天下笑者,何也?()(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斯诚后死者之羞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廉颇)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五人)1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身份。身份。以:(一)用作介词。以:(一)用作介词。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廉颇)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项脊)2.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表示凭借。译为:凭,靠。秦亦不以城予赵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廉颇)3.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把”。以八月十三斩

36、于市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五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雪,至于泰安至于泰安(登泰登泰)4.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廉颇)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五人五人)5.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说明:说明:“以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可以省略。以一当十(成语)以一当十(成语)夜以继日(成语)夜以继日(成语)秋以为期(秋以为期(诗经诗经氓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

37、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游褒)忽魂悸以魄动(忽魂悸以魄动(梦游梦游)1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而”“”“又又”“而且而且”“”“并且并且”等,或者省去。等,或者省去。(二)用作连词。(二)用作连词。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游褒)樊哙侧其盾以撞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鸿门)2.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 而而 或省去。或省去。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六国

38、)3.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而”“”“来来”“”“用来用来”“”“以致以致”等。等。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六国)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游褒)4.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可译为“因为因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归去)5.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译为“而而”,或省去。,或省去。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受命

39、以来,夙夜忧叹(出师出师)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廉颇)1 1.作语气助词作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三)用作助词。(三)用作助词。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孔雀)2.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信陵)1 1.率领、带领。率领、带领。(四)用作动词。(四)用作动词。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触龙)皆以美于徐公皆以美于徐公(邹忌)(邹忌)2.2.以为,认为。以为,认为。固以怪之矣固以怪之矣(陈涉)(陈涉)1.

40、1.通通“已已”,已经。,已经。(五)通假。(五)通假。无以,则王乎无以,则王乎(齐桓)(齐桓)2.2.通通“已已”,止。,止。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黔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扁鹊)【以为】【以为】1.1.认为,把认为,把当作或看作。当作或看作。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过秦)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金人十二(过秦过秦)【以为】【以为】2.2.把把作为或制成。作为或制成。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石钟石钟)以是知公子恨之

41、复返也(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信陵)【以是】【是以】相当于【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因此”,引出,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庄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劝学)【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有什么办法用来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比较下列各句中的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得全首领以没得全

42、首领以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公子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敛赏财以送其行敛赏财以送其行 A A与与相同,相同,与与相同相同 B B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C C与与不同,不同,与与相同相同 D D与与不同,不同,与与不同不同 来;来;相当于相当于“而而”;拿;拿;在;在;因,由于

43、因,由于率领;率领;与与 A A罔不因势象形罔不因势象形(核舟)(核舟)1.1.依照,根据。依照,根据。因:(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因:(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因为为”“”“趁着趁着”“”“凭借凭借”“”“经过经过”“”“通过通过”等。等。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过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烛之)2.2.依靠,凭借。依靠,凭借。不如因而厚遇之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鸿门)因击沛公于坐因击沛公于坐(鸿门)(鸿门)3.3.趁着,趁此。趁着,趁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宾

44、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廉颇)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屈原)4.4.通过,经由。通过,经由。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谏太)1.1.因为,由于。因为,由于。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廉颇)因而化怒为悲(因而化怒为悲(促织促织)1.1.于是,就于是,就,便;,便;因而。因而。(三)用作副词。(三)用作副词。(二)用作连词。(二)用作连词。蒙故业,因遗策(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过秦)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子路)1.1.沿袭,沿袭,接连接连。(五)用作动词。(五)用作动词。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留待作遣施,于

45、今无会因(孔雀孔雀)2.2.原因,缘由,机缘。原因,缘由,机缘。(四)用作名词。(四)用作名词。比较下列句子中的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 ()秦军解,因大破之秦军解,因大破之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因循守职,无所改作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此怒,遣人追杀之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因其无备,卒然

46、击之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 A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B B与与不同,不同,与与相同相同 C C与与相同,相同,与与相同相同 D D与与不同,不同,与与不同不同 于是于是根据根据经由,通过经由,通过依靠,凭借依靠,凭借沿袭沿袭因为因为趁着趁着 C C比较下列各句中的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确的一项是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余有叹焉 逢蒙学射于羿逢蒙学射于羿 陛下千秋万岁后,传于梁王陛下千秋万岁后,传于梁王 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于

47、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 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A A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B B与与不同,不同,与与相同相同 C C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D D与与不同,不同,与与不同不同 被被对于对于向向给给在在根据根据引进对象引进对象 C C对下列各句对下列各句“与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吾与汝毕力平险。吾与汝毕力平险。可得闻与可得

48、闻与?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吾与点也。吾与点也。子非三闾大夫与子非三闾大夫与?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A A/B B/C C/D D/1 1介词,替介词,替 2 2连词,和连词,和3.63.6助词,表疑问助词,表疑问 4.74.7动词,亲附动词,亲附5.85.8动词,赞同动词,赞同 B B文言常用虚词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对下列各句中“则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唇亡则齿寒唇亡则齿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9、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非死则徙尔非死则徙尔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就是就是那么那么连词,就连词,就假若假若就就已经是已经是却却 【答案【答案:C:C】A

50、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B与与不同,不同,与与不同不同 C与与相同,相同,与与不同不同 D与与相同,相同,与与相同相同 解释下列解释下列“则则”的意义的意义(1 1)项王曰:)项王曰:“赐之彘肩!赐之彘肩!”则则与之一生彘肩与之一生彘肩()(2 2)芙蕖)芙蕖则则不然不然 ()(3 3)非死)非死则则徙耳(徙耳()(4 4)子曰:)子曰:“隐者也。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使子路反见之,至则则行矣行矣()(5 5)学而不思)学而不思则则罔(罔()(6 6)书书不云乎?好问不云乎?好问则则裕(裕()(7 7)叩之寺僧,)叩之寺僧,则则史公可法也(史公可法也()(8 8)孔子,千古之)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