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的定义。2006年ACC/ASA联合发布了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这些指南都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我国目前尚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起,联合心血管专家、神经科专家、外周血管病专家、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04年全球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结果证明,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9
2、0%可以由目前已知的9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其中强调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胆固醇达标以及吸烟率下降功不可没,贡献值分别为降低胆固醇24%、降低血压20%、减少吸烟12%、增加体育锻炼5%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9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也是可以预防的。除上述已知的危险因素,血小板的激活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最终共同环节,因此抗血
3、小板治疗也是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一、血脂异常 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从不同人群(包括血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或无明显升高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一致显示,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约30%,降低脑卒中约30%,且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的下降与胆固醇下降的绝对值密切相关。共识共识 1、血脂测定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2、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治疗方案和血脂目标值。3、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4、LDL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当TG(甘油三脂)5.65mmol/l(500mg/dl)时,首要目标是降低TG。5、血脂异常
4、患者TC和LDL-C目标值,参照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共识共识 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合适剂量,2008年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循证临床实用指南和2009年美国预防工作特别服务小组更新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南均建议为75-100mg/日。共识共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75-100mg/d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1、45岁以上健康男性和岁以上健康男性和55岁以上健康女性,没有岁以上健康女性,没有胃肠道出血的高危因素。胃肠道出血的高危因素。2、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6%-10%的中危患者,未的中危患者,未服用服用NSAIDs药物。药物。3、
5、10年心血管病危险年心血管病危险10%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吸烟、肥胖、年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吸烟、肥胖、年龄50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岁,女65岁岁 六、心房颤动六、心房颤动 由于心房颤动时,心房丧失有效的机械收缩,易在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系统栓塞,尤其是脑栓塞,发生率高达25%,可致残或致死。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3-4倍。因此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是重中之重。2006年ACC/AHA/ESC房颤指南和2008年美国ACCP第8次抗栓指南均建议,根据危
6、险因素的数目给予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案,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心房颤动均需抗栓治疗。八、生活方式八、生活方式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和吸烟,不仅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以直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加强、促进血栓形成等。饮食与营养饮食与营养缺乏体育锻炼研究显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达30%-50%,尤其是每天30分钟的快步行走获益更大,即使轻到中等程度的锻炼如慢走,同样可使心脑血管获益。因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国家健康学院公布的运动建议中推荐:
7、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规律锻炼。国内进行的多个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也发现,随着BMI水平的增加,冠心病事件、总脑卒中发病(或死亡)危险显著增加,但BMI过低(特别是在老年人)总死亡的危险增加,BMI水平与总死亡呈“U”形关系。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国心血管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控制肥胖的源头是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2、规律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每天2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连续2天不运动。推荐每天快步走6000步,速度是每分钟100步。3、控制体重,维持BMI在18-24mg/kg2。4、戒烟。对我国5个
8、省市、自治区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轻度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已明显增加。慢性肾脏病包括轻度肾损害与冠心病显著相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冠心病的各种临床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预后不良加剧。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微量白蛋白尿(MA)都是心肾靶器官损害的标记物,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预测因子。对CKD高危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应重视MA的早期筛查。2007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对于1型DM病史5年、2型DM一经确诊时即应检测
9、MA,之后仍需每年复查,以期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MA进行积极干预可以逆转或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及相关病死率。血糖和血压控制是DM 防治的基础治疗措施,UKPDS等大型临床试验已证明,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目前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1c7%(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血压控制的靶目标为130/80mmHg(ADA,ESC/ESH)。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ARB),是目前唯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实的DM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2007ADA糖尿病治疗指南和2007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相关建议如下:1型DM伴不同程度蛋白尿者,不论有无高血压,首选 ACEI 治疗延缓肾病进展;2型DM伴高血压患者伴MA,ACEI/ARB均可延缓进展至大量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