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百日冲刺化学实验题专练: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0934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百日冲刺化学实验题专练: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百日冲刺化学实验题专练: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百日冲刺化学实验题专练: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8 页 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 1.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如图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 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用如图装置测量 Cu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2. 下列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备氯气,可以用MnO2与稀盐酸反应 B. 制备氨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C. 制备 HI,可以用浓硫酸与 NaI反应 D. 制备SO2,可以用 NaOH 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3. 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 3 6H2O)的工艺

2、流程如图 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酸溶过程使用的酸也可以是硝酸,且过量 B. 为了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要回收利用 C. 通氯气的目的是氧化Fe2+ D. 由FeCl3 6H2O制取无水FeCl3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 4.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8 页 A. 若采用该装置精炼铜,则 a极为纯铜,b极为粗铜,电解质 溶液为CuSO4溶液 B. 该装置是原电池,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锌电极发生还原反 应 C. 该装置中 X若为四氯化碳,则此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 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5

3、. 实验室用含有炭粉的铜制备硝酸铜,下列装置应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装置甲溶解铜粉 B. 用装置乙吸收尾气 C. 用装置丙分离炭粉和硝酸铜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硝酸铜溶液制Cu(NO3)2 3H2O 6. 相同状况下,4 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 3:1 的NH 3和N2体积比为 1:1的 NO 和NO2体积比为 1:1的NO2和O2体积比为 4:1 的NO2和O2分别置于完全相同 的试管里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则 下列关系正确的( ) A. h1 h2 h3 h4 B. h4 h3 h2 h1 C. h4 h1 h3 h2 D. h

4、2 h3 h1 h4 7. 图象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象与描述相符的是( ) A. 此图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 该反应 不可能为吸热反应 第 3 页,共 18 页 B. 此图中 X可以是H2S,W可以是O2 C. 此图表示向AlCl3、MgCl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 NaOH 至过量 D. 此图可以用来直接处理像H2S、Cl2、NO等尾气 8. 下图装置用于气体的干燥、收集和尾气吸收,其中 X、Y、Z对应都正确的是( ) X Y Z A 无水硫酸铜 氯气 饱和食盐水 B 碱石灰 氨气 水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

5、 A. A B. B C. C D. D 9. 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装置甲以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乙烯 B. 用装置乙吸收某些实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C. 用装置丙分离Cl2与 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 D. 用装置丁蒸干NH4Cl饱和溶液获取NH4Cl晶体 10. 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x%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取 a 克 样品与一定量稀盐酸(过量)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逸出气体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b 克,则 x偏小 B. 把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 c 克固体,若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x 偏

6、大 第 4 页,共 18 页 C. 某 NaOH 标准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上述反应 后的溶液,则 x 偏小 D. 产生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后,若测定其体积时未调平量气管和水准管内液面,则 x 偏小 11. 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 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 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 的CO2 B. 在溶洞中当溶有Ca(HCO3)2水溶液,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 了钟乳石 C.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D. “通风橱”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措 施高温 12. 实验室欲探究 C

7、O 还原 CuO,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中均可盛装碱石灰 B. 加热的顺序为、 C. 、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可将尾气用导管通入到的酒精灯处灼烧 13. 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碱工业中的阳离子交换膜阻止阳离子通过 B. 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均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C. 工业上均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金属镁和铝 D. 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左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 B. 仪器 A 的名称叫蒸馏

8、烧瓶 C. 锥形瓶中的导管口出现大量白雾 D. 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第 5 页,共 18 页 15. 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石灰石 澄清石灰水 制二氧化碳并吸收尾气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H2S溶液 SO2具有还原性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A. A B. B C. C D. D 16.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

9、O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B. A 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2NO3 + 4H+= Cu2+ 2NO2 +2H2O C. 当 B 中0.03 mol铜粉被氧化时,B中产生的 NO气体大于0.02 mol D. C 装置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进行尾气处理 17.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 B. 收集和吸收多余的SO2 第 6 页,共 18 页 C. 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 D. 制取和收集NO2 18. 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c为阳极,d为阴极 B. 装置可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C. 关闭活塞 a,从 b

10、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装置可用于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溶液吸收尾气 B. 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 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的方法 来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变质 C.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D. 只滴加氨水可以鉴别出 NaCl、AlCl3、Na2SO4、MgCl2四种溶液 20. 下列有关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喷有碱液的棉花是为了防止SO2污染环境 B. 将水注入反应后冷却的试管 a 中,溶液变为蓝色 C. 铜片表面先发黑,反应完全后试管 a底部有白

11、色固 体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 +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21. 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 7 页,共 18 页 A. a 为阳极,b 为阴极 B. 发生的总反应为:Cu + 2Fe3+= 2Fe2+ Cu2+ C. 若 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 铁钉几乎不发生腐蚀 2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均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硅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能用玻璃瓶盛放 NaOH溶液 B. Cl2能与Ca(OH)2反应,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中的Cl2 C. 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

12、均可用做钡餐 D. 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23. 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装置可收集 NO气体 B. 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 装置可实现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D. 装置可证明非金属性:S 24.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实验室收集氨 气采用图所示装置 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所示装置 实验 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实验室中采 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第 8 页,共 18 页 A. B. C. D. 25. 连二亚

13、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易被氧气氧化。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 加入 HCOONa、NaOH、CH3OH和水形成的混合液,通入SO2时发生反应生成保险 粉和一种常见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 OH+ 2SO2= S2O4 2 + CO2+ H2O B. 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逸出的CO2 C. 多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O2能被充分吸收 D. 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 置中残留的O2 26. 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的气体是( ) H2S

14、 HCl NH3Cl2SO2C2H4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2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图 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B. 用广范 pH试纸测得0.1mol L1NaClO溶液的 pH值约为 12 C. 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Ca(HCO3)2溶液变为20%的Ca(HCO3)2溶液 D. 用图 2 的装置可以验证生铁片在该雨水中是否会发生吸氧腐蚀 第 9 页,共 18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装置中发生装置可以制备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氨气,但收集氨气比 空气轻,需要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 A 错误

15、; B、装置中应把铁做电解池的阳极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 亚铁沉淀,故 B错误;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 泉,符合形成条件,故 C正确; D、装置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和水反应,不能测定二氧化氮 气体体积,故 D错误; 故选:C。 A、收集装置错误,氨气比空气轻需要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B、装置中不能生成亚铁离子; C、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压强减小,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被压入烧瓶形成喷 泉; D、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本题考查实验装置正误判断,主要是制备物质,原理

16、的分析应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是 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2.【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与稀盐酸不能反应生成氯气, 不能制备气体,故 A 错误; B、氨气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制备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 B 错误; C、 碘离子具有还原性, 被浓硫酸氧化为碘单质, 不能制备到纯净的碘化氢, 故 C 错误; 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以用 NaOH溶液 进行尾气吸收,故 D 正确; 故选 D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与稀盐酸不能反应生成氯气; B、氨气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 C、碘离子具有还原性,被

17、浓硫酸氧化为碘单质; 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气,氨气,碘化氢等气体的原理分析,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 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明确流程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掌握物质性质和 除杂原则是解题关键,A项为易错点,注意加入硝酸会引入硝酸根离子杂质。 【解答】 根据流程可知, 硫铁矿在高温下焙烧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将其溶于盐酸中, 可以得到含有亚铁离子、铁离子的盐溶液,过滤,向滤液中通入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 化为铁离子,氯化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就可以得到氯化铁的

18、晶体; A.若用过量硝酸酸溶,则会引入NO3 杂质,故 A 错误; B.SO2是一种污染气体,不能直接排空,且排空浪费资源,所以必须回收利用,故 B 正 确; C.通入Cl2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从而题干氯化铁的制取,故 C正确; 第 10 页,共 18 页 D.为了防止Fe3+水解,由FeCl3 6H2O制取无水FeCl3时需要在 HCl 的气流中加热,故 D 正确。 故选 A。 4.【答案】C 【解析】解:A、该电解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 a是阳极,电解精炼铜时,阳 极 a材料是粗铜,阴极 b材料是纯铜,电解质是含有铜离子的盐,故 A错误;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19、电能的装置,该电池的负极活泼金属锌,该金属发生失电 子的氧化反应,故 B错误; C、氨气易溶于水,但是难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比水的大,和水互不相溶,该 装置可以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故 C正确; D、容量瓶不能作为稀释仪器使用,只能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故 D 错误 故选:C A、电解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材料是粗铜,阴极材料是纯 铜; 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C、氨气易溶于水,但是难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比水的大; D、容量瓶不能作为稀释仪器使用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氨气性质、容量瓶的使用等知 识,难度

20、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A.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则图中装置可溶解铜粉,故 A 正确; B.NO 有毒,易与氧气反应,且氮的氧化物与 NaOH 反应,则图中装置可吸收尾气,故 B正确; C.炭粉不溶于水,则图中过滤装置可分离炭粉和硝酸铜溶液,故 C正确; D.蒸干硝酸铜溶液时促进铜离子水解,且生成硝酸易挥发,则不能得到硝酸铜晶体,应 选冷却结晶法,故 D 错误; 故选:D。 A.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B.NO 有毒,易与氧气反应,且氮的氧化物与 NaOH 反应; C.炭粉不溶于水; D.蒸干硝酸铜溶液时促进铜离子水解,且生成硝酸易挥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

21、频考点,把握硝酸铜的制备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 作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设完全相同的试管的体积为 V,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取决于剩余 气体的体积,剩余气体越多,液面高度越低, 体积比为 3:1 的NH3和N2中只有氨气能完全溶于水,氮气不溶于水,则液面高度为 3 4V = h1; 体积比为 1:1 的 NO和NO2中,由3NO2+ H2O = 2HNO3+ NO可知,NO 不溶于水, 则液面高度为1 3V = h2; 体积比为 1:1 的NO2和O2中由4NO2+ O2+ 2H2O = 4HN

22、O3可知,则液面高度为 第 11 页,共 18 页 5 8V = h3; 体积比为 4:1的NO2和O2中发生4NO2+ O2+ 2H2O = 4HNO3无气体剩余,液体充满 试管,液面高度为 V, 显然h4 h1 h3 h2, 故选:C。 体积比为 3:1 的NH3和N2中只有氨气能完全溶于水; 体积比为 1:1 的 NO和NO2中只有3NO2+ H2O = 2HNO3+ NO,NO不溶于水; 体积比为 1:1 的NO2和O2中发生4NO2+ O2+ 2H2O = 4HNO3; 体积比为 4:1 的NO2和O2中发生4NO2+ O2+ 2H2O = 4HNO3 本题考查氨气、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23、及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液面与剩余 气体体积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A、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 度减小,所以速率减小,所以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故 A错误; B、H2S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2H2S + 3O2= 2SO2+ 2H2O,氧气不足时2H2S + O2 = 2S +2H2O,S + O2= SO2,符合图示关系,故正确; C、起点不对,故 C错误; D、NO不能与 NaOH 反应,故 D错误; 故选 B A、某些吸热反应开始需要持续加热,反应速率开始增大,但随反应物浓度减小,

24、但随 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 B、H2S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硫,氧气不足时生成 S,S 与氧气反应生成 二氧化硫; C、向AlCl3、MgCl2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入 NaOH,开始就生成沉淀; D、NO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本题根据图象考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与量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氢氧化铝的两 性、尾气处理,题目难度中等 8.【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涉及常见气体的干燥、收集及尾气处 理,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 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制备氯气时,可

25、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无水硫酸铜可检验水,但一般不用于除水, 且食盐水不能吸收尾气,故 A 错误; B.制备氨气时,不能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错误; C.制备二氧化硫时,可利用氯化钙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 NaOH 吸收尾气, 故 C 正确; D.制备 NO时,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D错误。 故选 C。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制备、混合物分离提纯等,把 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评价分析的考查,注 第 12 页,共 18 页 意实验装置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以乙醇和浓

26、硫酸为原料制乙烯,需加热到170,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故 A 错误; B.二氧化硫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应防止倒吸,可完成实验,故 B正确; C.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萃取的方法分离,而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故 C 错误; D.氯化铵加热易分解,直接蒸干不能得到氯化铵,故 D 错误; 故选 B。 10.【答案】A 【解析】 解: Na2CO3和NaHCO3与HCl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可见,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 NaHCO3 产生的CO2多 A.

27、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汽,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的质量还含有水蒸汽的质量,碱 石灰增加的质量越多,根据其数值计算的CO2就多,NaHCO3含量就越高,因此测定混 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故 A 正确; B.在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中含Na2CO3和NaHCO3.灼烧时发生分解反应 2NaHCO3 Na2CO3+ CO2 +H2O.蒸干过程中即使未搅拌,在灼烧时也会把结晶水及 溶剂水蒸发掉, 若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 对所测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 B 错误; C.某 NaOH标准溶液露置于空气, 会有一部分发生反应: CO2+ 2NaOH = Na2CO3+ H2O. 若以甲基橙

28、为指示剂,由于它的变色点为4.4,此时Na2CO3、NaOH都会与 HCl发生反 应,所以对所测Na2CO3的质量分数无影响,故 C错误; D.若测定其体积时忘记调平量气管和水准管内液面,则V(CO2)偏小,NaHCO3含量就偏 少,故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大,故 D 错误; 故选:A Na2CO3和NaHCO3与 HCl 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可见,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NaHCO3产生 的CO2多 A.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汽,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

29、的质量还含有水蒸汽的质量,碱 石灰增加的质量越多,根据其数值计算的CO2就多,NaHCO3含量就越高,因此测定混 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 B.在加热蒸干后得到的固体中含Na2CO3和NaHCO3.灼烧时发生分解反应 2NaHCO3 Na2CO3+ CO2 +H2O.蒸干过程中即使未搅拌,在灼烧时也会把结晶水及 溶剂水蒸发掉,若灼烧时有固体飞溅出去,对所测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小; C.某 NaOH标准溶液露置于空气, 会有一部分发生反应: CO2+ 2NaOH = Na2CO3+ H2O. 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由于它的变色点为4.4,此时Na2CO3、NaOH都会与 HCl发生反

30、 应,所以对所测Na2CO3的质量分数无影响; D.若测定其体积时忘记调平量气管和水准管内液面,则V(CO2)偏小,NaHCO3含量就偏 少,故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偏大 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及各种实验方法测定含量的误差分析的知识,题目难 度不大,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11.【答案】A 【解析】解:A.CO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 合,从而使人体缺氧而造成“煤气中毒”,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是因为可提供充 足的氧气,使人慢慢脱离缺氧状态,故 A错误; 第 13 页,共 18 页 B.溶洞中,溶有碳

31、酸氢钙的水液温度升高或压强减小时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水 和二氧化碳,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故 B正确; C.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生成的高 聚物、核酸包括 DNA 和RNA.它们由三部分组成,即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叶绿素 a 分子式: C55H72O5N4Mg; 叶绿素 b分子式: C55H70O6N4Mg, 都含氮元素, 故 C正确; D.“通风橱”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污染空气, 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措 施,故 D 正确; 故选:A。 A.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CO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

32、蛋白不能很好地 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而造成“煤气中毒”; B.溶洞中,溶有碳酸氢钙的水液温度升高或压强减小时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水 和二氧化碳; C.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氮元素; D.“通风橱”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会污染空气。 本题考查了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和性质、常见环境污染与处理方法等,掌握基础是解题 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2.【答案】D 【解析】解:A.应为氯化钙等,用于吸收水,如用碱石灰,则与二氧化碳反应,故 A 错误; B.应按、的顺序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故 B 错误; C.为碳酸氢钠的分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

33、; D.尾气含有 CO,可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故 D 正确。 故选:D。 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应为氯化钙等,用于吸收 水,在中,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 CO,为碱石灰,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加热条 件下,CO与 CuO反应生成 Cu 和二氧化碳,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原理、目的,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A、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通不过,故 A 错误; B、硫酸工业尾气主要分成含有二氧化硫,硝酸工业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必须进行尾

34、气 处理,但合成氨工业上可以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故 B 错误; C、冶炼金属铝通过电解熔融的Al2O3的方法,但冶炼镁时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故 C 错误; D、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故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时所配的溶 液浓度大,故 D正确 故选 D A、阳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通过; B、合成氨工业上可以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 C、冶炼镁时通过电解熔融的MgCl2; D、从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的顺序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氯碱工业、硫酸工业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处理以及金属的冶炼方法,并考查了 侯氏制碱法,难度适中 14.【答案】C 第 14 页,共 18 页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

35、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有机物的制备实验及仪器等,把握物 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 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苯与溴水不反应,需要液溴,左侧滴液漏斗中加入的应为苯和液溴,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仪器 A 是三颈烧瓶,故 B 错误; C.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溴化氢,反应放热溴化氢蒸出,与锥形瓶中的水蒸气 结合形成白雾,故 C正确; D.尾气中含有 HBr与挥发出的Br2, 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 碱石灰作用是吸收 HBr与Br2, 防止污染空气,故 D 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36、解:A.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在固体而使反应不能顺利进 行,应用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故 A 错误; B.浓硫酸可使蔗糖碳化,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溴水溶液的颜色 变化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 B 正确; C.生成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硫, 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 故 C错误; 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应先除杂,否则不能证明碳酸硅酸,故 D错误 故选 B A.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反应不能顺利进行; B.浓硫酸可使蔗糖碳化,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

37、硫气体; C.生成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浓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浓硝酸易挥发,硝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制备、浓硫酸的性质、酸性比 较、氧化还原反应等,把握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中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 操作的可行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 应、 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 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解: A.反应开始前通入过量的CO

38、2气体,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故 A 正确; B.A中 Cu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 二氧化氮和水, 则离子反应为Cu + 2NO3 + 4H+= Cu2+ 2NO2 +2H2O,故 B正确; C.B 中0.03molCu被氧化时,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 NO为 0.03mol(20) (52) = 0.02mol,且二 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NO,即 B 中产生的 NO 气体大于0.02 mol,故 C 正确; D.NO 与水不反应,不能装入一定量的水进行尾气处理,故 D 错误; 故选 D。 17.【答案】C 第 15 页,共 18 页 【解析】解:A.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且只能

39、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 量瓶中稀释浓硫酸,故 A错误; B.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 B 错误; C.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可连接电源负极,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故 C正确; D.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排空发生收集,故 D错误。 故选:C。 A.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C.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可连接电源负极; D.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收集、净水的腐蚀与防护等知识,为高频 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 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0、 18.【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则 a为正极,所以 c 为阳极,d为阴极, 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在液面以下,则气体能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测定反 应速率,故 B 错误; C.利用液差法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则关闭活塞 a,从 b处加水,可以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故 C正确;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极易溶于水,图中集气瓶为收集装置,倒扣的漏斗防止倒 吸,故 D 正确; 故选 B A.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从而确定阴阳极; B.气体能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测定反应速率; C.利用液差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极易溶于水

41、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 涉及电解原理、 气体的收集(检验、 防止倒吸)、 反应速率的测定、 气密性的检查,为高考中常见的冷拼题,但注重常考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仍然污染空气,所以不能用水吸收, 故 A 错误; B.将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干扰了检验,故 B 错误; C.锥形瓶在制取气体的简易装置中经常作反应容器,不过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 C 正确; D.氨水与 NaCl、Na2SO4不发生反应,氨水与AlCl3、MgCl2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 用氨水鉴别,故 D 错误; 故选 C A

4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能用水吸收二氧化氮; 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铁离子,所以不能将硝酸亚铁溶 于稀硫酸; C.锥形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 D.氨水与氯化钠、硫酸钠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氯化铝、氯化镁与氨水都生成白色沉 淀 本题考查氮的氧化物性质及尾气吸收、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物 质的鉴别等知识,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试题知 第 16 页,共 18 页 识点较多,充分考查看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0.【答案】B 【解析】解:A、有碱液的棉花,防止二氧化硫散失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其

43、作用 是吸收过量的SO2,防止环境污染,故 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故 B错误; C、浓硫酸强氧化性,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表面先发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 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故 C正确; D、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 2H2SO4(浓 ) CuSO4+ SO2 +2H2O,故 D正确; 故选:B。 A、二氧化硫是有毒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有毒;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浓硫酸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分析解答; 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44、、二氧化硫的性质及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21.【答案】B 【解析】解:A、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 a 为电解池的阳极,b 为阴极,故 A正确; B、铁比铜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 + 2Fe3+= 3Fe2+,故 B 错误; C、氨气或氯化氢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但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与 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故 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干燥的环境中铁难以腐蚀,故 D 正确。 故选:B。 A、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电源的正负极; B、铁比铜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 C、根据氨气或氯化氢易溶于水以及四氯化碳不溶于

45、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判断;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干燥的环境中铁难以腐蚀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易错点为 D,注意浓硫酸的 性质对金属腐蚀的影响 2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解 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二氧化硅和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 所以不能用有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氢 氧化钠溶液,以防玻璃塞打不开,故 A 错误; B.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 吸收氯气效果不好, 常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故 B错误; C.胃酸中含有稀盐酸,碳酸钡易溶于盐酸生成毒性的氯化钡

46、溶液,故 C错误; D.铝和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而使铁熔融,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故 D 正确。 故选 D。 23.【答案】D 第 17 页,共 18 页 【解析】解:A.NO与氧气反应,则不能利用图中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排水法,故 A错 误; B.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隔绝氨气与稀硫酸,则图中不能防止倒吸,应将苯改为四氯化 碳,故 B 错误; C.Cu为阳极,则 Cu失去电子,则不能点击水生成氧气,应将 Cu 改为阴极可电解水, 故 C 错误;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得到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可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 性比较非金属性为S ,故 D正确; 故选 D A.NO 与氧气反

47、应; B.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隔绝氨气与稀硫酸; C.Cu为阳极,则 Cu失去电子; 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利用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比较非金属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的收集、电解及酸性和非金属性 比较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 实验装置的作用及评价性分析,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24.【答案】C 【解析】解: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 1 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 收溢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 实验时采用图 2 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团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

48、止污染环境,因 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范畴。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 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实 验室中采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里 面,也可以做到防止污染环境,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符合要求, 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做好污染的防护,不能污染环境 在作答气体制备或有关性质实验的问题时,要注意在尾气的吸收处理 25.【答案】B 【解析】解:A.SO2气体通入甲酸钠的碱性溶液可以生成Na2S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OH+ HCOONa + 2SO2= Na2S2O4+ CO2+ H2O,离子方程式:HCOO+ OH+ 2SO2= S2O4 2 + CO2+ H2O,故 A正确; B.NaOH 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逸出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故 B 错误; C.多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使SO2能被充分吸收, 故 C正确; D.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置中 残留的O2,故 D 正确; 故选:B。 A.SO2气体通入甲酸钠的碱性溶液可以生成Na2S2O4,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写 化学方程式; B.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污染空气,二氧化碳不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百日冲刺化学实验题专练:气体体积的测量、尾气处理.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