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 1 - 页 共 7 页 - 1 - 十堰市 2020 年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
2、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40 分)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从殷商时期的“唯天监下典厥(道)义” ,到西周时期的“遵王义” ,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 人一义” ,即思想家们共用“义”的概念名称,均从“义”之“亲亲尊尊”内核人手进行理论 改造,使“义”的性质及内涵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人本文化的会通精神流行 B.诸子思想
3、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士人的民本意识正在形成 25.汉代晁错认为: “(粮食)王者大用,政之本务” ,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 , “欲民 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 “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 除罪” ,从而“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晁错在这里主要提出了 A.“重农抑商”论 B.“贱商论” C.“贵粟论” D.“粟爵粟任”论 26.据学者考订,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宋人婚姻论财风 气十分普遍,甚至出现“自五季(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说明, 宋代 第 - 2
4、- 页 共 7 页 - 2 - A.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B.婚姻买卖现象较为普遍 C.婚姻习俗重视物质利益 D.财富多寡决定家庭成败 27.宋代,知府(州)公事必须通判联署方能生效,通判本身有行政工作;明朝开始确立以知府为 一府首长,通判作为知府辅佐官,必须“以安静为事” ,被视为“闲曹” 。这一变化 A.说明明朝地方监察形同虚设 B.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C.体现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D.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28.下表反映的是 1924 年和 1927 年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上海、青岛、汉口、天津)国产机器棉纱 输出量占当地机器棉纱总产量的比重。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上海棉纺
5、业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 B.北方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快于南方 C.大革命破坏了北方棉纺织业生产 D.民族棉纺织业的生存处境迅速恶化 29.1894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筹办湖北纺纱厂时提出: “所有机器、厂屋费用,俱归垫 借。至造厂及一切开办事宜,仍听候本部堂核示遵行,垫办商人不得专擅干预。俟全厂开办 有余利,再行将本息按年摊还,还清之后,全厂归官。 ”这一构想 A.旨在摆脱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说明清政府改变了民间设厂政策 D.首创官督商办经营模式 30.1939 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 “抗战在武汉、广州失守后正向着 一个新的阶段有利于中国不利于
6、日本的新的阶段发展,这个阶段就是敌我相持阶段。 ”这 一论断 A.扭转了正面战场的颓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阻止了日本的进攻势头 D.鼓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31.1953 年,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提出一些建议,例如:要十分注意农业的发展,不仅要 大量生产质量好、价格低的农机具和肥料,还要保证工业品对农村的供应,发展城乡物资交 流等。基于此,我国对“一五”计划作了较大的调整。这一调整 A.推动了农业专业化的实现 B.避免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C.有利于 T 业化举措的完善 D.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 第 - 3 - 页 共 7 页 - 3 - 32.古希腊建筑虽然以
7、神庙为主,但神庙外部所排列的柱子变化多端、形式多样、从不拘泥, 甚至把人像变体为柱子的形式,如伊瑞克提翁神庙南端的大理石柱就是以少女像雕刻而成的。 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A.神庙建筑违背世俗需要 B.城邦政治影响建筑设计 C.原始神灵逐渐淡出历史 D.建筑艺术蕴含人文精神 33.法国大革命期间,制宪会议于 1791 年颁布宪法,其中在选举制度上规定:按照财产多少将 公民划分为享有选举权的“积极公民”和不享有选举权的“消极公民” 。这一规定 A.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B.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限制了公民的参政权 D.否定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34.列宁在 1922 年一次党代表大会上谈道:“我们甚至有
8、过这样的诗人(共产主义者), 他们写道: 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 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 里是很多的。 ”这说明当时苏俄有些人认为 A.新经济政策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B.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做出的暂时性妥协 C.新经济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出路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完成经济恢复任务 35.雷蒙德加特霍夫指出: “缓和是进行冷战的一种更加老练、不那么好战的做法战略均 势和相互威慑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缓和的基础。如果一方发动进攻,另一方也有能力摧毁 对方。 ”这说明冷战 A.利于遏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B.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C.维系
9、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稳定 D.为第三世界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第卷(非选择题 共 16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在全国范围既完成没收官僚资本为国家所有、推进新解放区土地改 革、镇压反革命等民主革命遗留的各项任务,又开展了“三反” “五反”斗争、打退资产阶级 的进攻等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任务,为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 第 - 4 - 页 共 7 页 - 4 - 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0、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1954 年,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和“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的总任务。中共八大前后以“四个现代 化”为核心内容的新中国现代化战略构想基本形成。 摘编自包心鉴新中国 70 年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材料二 在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理顺国家与社会的 关系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理顺“政企”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 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二是理顺“政社”关系,促进社会组织发育发展,充 分激发社会机体活力;三是
11、理顺“党群”关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社会 基础,确保国家“社会公仆”的本质功能。国家改革的根本价值是推进制度创新与定型,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国家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强大的政治资源 和政治动力。 摘编自包心鉴新中国 70 年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治理与改革开放新时 期国家治理各自的突出特点。(1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影响。(12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8 世纪 60 年代起,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相继开始工业
12、化进程,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成 为世界上第一批完成现代化的国家。这些现代化的原发国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现代化具有很 强的内源性,现代化的原动力来自自身内部产生的现代生产力的推动;2.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 革命是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基础;3.独立的民族国家;4.强大的文化精神资源。 摘编自杨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18951945) 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 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 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13、 第 - 5 - 页 共 7 页 - 5 - 材料 汉文帝即位之时“汉兴二十余年” ,拥立大臣们如周勃、陈平等人对汉文帝既存期待之心, 又有考察之意,随时可以废立皇帝。决策层一方面, “多质(朴实、粗野)少文(文化)” ,缺乏“为 国远虑”的谋略,另一方面, “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 ,看不到当时社会出现的新矛盾,反对 “纷乱诸事” 。汉文帝首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他认为, “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 患” 。 “闻河南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 。吴公荐洛阳少年贾谊, “帝召以为博士, 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 。即使贾谊触讳,也不予怪罪。袁盎其父“故为群盗” ,其本人曾 “为吕
14、禄舍人” , “遇孝文初立,资适逢世”官至中郎将。文帝二年、十五年两次下诏, “举方 正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纳言与求才并重,成为选才与决策的一种制度。 摘编自邵金凯再论汉文帝的“因循”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9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20 世纪初期,日益恶化的欧洲局势为美国的影响力渗入欧洲提供了机会。威尔逊意识到 美国由此进入国际政治核心圈的前景,并利用没有官方身份的豪斯来具体实施大国合作这一 计划,从而也践行了“总统拥有绝对控制外交
15、事务的权力”的政治主张。1913 年 5 月 9 日, 豪斯向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斯托夫谈论他的世界大国合作计划时说:“如果这几个国家(英德美日) 联合起来,将能够永远影响整个世界,除了维持每个地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外,他们还 能保障和平与荒芜之地的适当开发。 ”1914 年 4 月,豪斯前往欧洲调停英德冲突。尽管这次调 停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也随即宣布中立和调停,但是大国合作计划并未停止。 事实表明,欧洲拒绝美国介入其事务是不可能的。继德国之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世界政治 大国地位。至此,美国实现了大国合作计划的初步目标,赢得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澜20 世纪初美国的大国合
16、作外交及其国际联盟计划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初美国提出大国合作计划的历史条件。(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的影响。(9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述(15 分) 材料 20 世纪初,铁路是列强对华进行侵略的主要对象,因而铁路问题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矛盾 第 - 6 - 页 共 7 页 - 6 - 的主要反映。1903 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 ,开放铁路修筑权,奖励华商造路。詹天 佑积极支持各省的商办铁路,早在 1904 年初商办铁路刚兴起时,詹天佑就曾到中国最早的商 办铁路潮汕铁路公司工作两个多月, “将全路工程估勘完竣” 。1908 年,詹天佑被聘为商 办洛潼公司的工程顾问,为公司勘测了一条切实可行、比较节省的线路。1910 年,粤路公司 被改组,詹天佑被选为公司总理。詹天佑推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这是中国建筑施 工采购物料走向市场、公平竞争,防止权钱交易、防止靡费与腐败的重大改革。 据孙自俭詹天佑与晚清商办铁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天佑积极支持商办铁路的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詹天佑的历史贡献。(6 分) 第 - 7 - 页 共 7 页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