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历了 困难期,低潮期,发现 课 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 的途径。 那么, 究竟 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 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 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
2、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 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 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我们 为什么要
3、创建高效课堂 呢? 开展 “ 创建高效课堂 ” 活动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走重视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发展之路,必须把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将 “ 构建高效课堂 ” 作为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创 建以 “ 优质、高效、轻负 ” 为目标的高效课堂,能提高 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另外, 开展 “ 创建高效
4、课堂 ” 活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效课堂的不断发展飞跃对改革引领者提出了很高要求。首先,要对传统课堂真正驾轻就熟。顶不到天怎么能 “ 破 ” 天?其 次,对传统课堂要进行理性而深刻的反思。高效课堂建设需要经过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由传统课堂的 “ 教师讲、学生听 ” 变为 “ 学生 学、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议、学生改 ” ,真正以生为本;教师变主演 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发动者、启迪者、组织者。总之,课堂变 “ 一言堂 ” 为 “ 百家鸣 ” 。第二阶段,师生是文本研究者、挖掘者,以文本为参照、参考形成专题研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发明、发现、专利、专著,
5、学习知识、解释知识、创造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自己丰厚的知识功底。第三阶段,学知识长智慧,长智慧修素养,为人生历练打基础。学生在学习求 知的过程中,练就成为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 http:/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要创建高效课堂又该怎么做呢? 在 认真学习了 现在全国最推崇的洋 思中学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 的 课堂教学模式 后,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 1 分钟) 采用小黑板、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总体知道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约 2 分钟) 设计问题链,写好投影胶片,黑板。 目的:让
6、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 5 8 分钟) 操作:学生自学,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意识。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检 查学生自学效果 操作:让中 差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8 10 分钟) 操作: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目的:凡是学生能解决
7、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拔的问题;通过讨论,教师点拔,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当堂训练、批改( 不少于 15 分钟) 操作: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作业。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很明 显,“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8 个字辩证地处理了教和学的关系,把学放在了首位;辩证地处理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辩证地处理了先和后的关系,要先学后教。要特别注意三点: ( 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 ,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 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如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