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基本原则理论语法vs教学语法母语教学语法vs第二语言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特点语法的实用性语法的规范性已被多数人接受的语言现象的描写和解释尖锐问题,采取折衷,或硬性规定。语法的稳定性语法的可接受性优选语法项目合理编排语法项目语法规则的细化注重习得的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精讲多练原则表达简化和浅化的原则少用术语的原则形式,语义和语用并重的原则注意学生偏误的原则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教学的三个阶段是从习得者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初级阶段:句法,结构,句型,词序等形式语法模式中级阶段: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及使用的教学。高级阶段:语用功能语法,着重语用的选择和词语的运用实物道具法由于
2、受词汇量的限制,有时老师用语言讲解效果不是很好,此时,课堂上所存在的或教师事先准备的实物道具都可以很好的为我们的语法教学服务。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比较适用于初级阶段内容比较具体的语法教学。案例1:“的”案例2:“比”对话法对话法无论是在语法项目的展示还是讲解或者练习的环节都是经常使用的方法。通常是师生对话将要讲的语法项目很自然地引入教学。因为对话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非常普遍,我们下面几种方法都会涉及到对话法。扩展对话法对于一些机构较长较复杂的语法项目,我们可以再讲解清楚的基础上利用扩展对话的方法来使学生上口。比如哈努中一些较长的定语、状语结构,学生既难上口,又很难记住多项定语或状语的顺序
3、。利用动作进行演示法和实物道具法一样,利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也比较适用于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利用动作演示(其实是在所有的上课过程中)时老师要充分利用表情,比如“犹豫”、“烦躁”、“叹气”等。案例:趋向补语:上来、上去。出来、出去。进来、进去。下来、下去。图示法 1对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语法项目,我们还可以采取图示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图示法 2案例: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较抽象,通过举例的方法自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但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比较复杂,当留学生学了多个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后就很容易弄混,如果采取图示的办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表示从非正常状态到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来”可图示为
4、:非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昏迷/喝醉/昏死/累 清醒/健康/不累比如:医生把她抢救过来了。小孩子休息一下,很快就恢复过来了。你休息过来了吗?表示从正常状态到非正常状态的过渡的“过去”可图示为:正常状态 非正常状态清醒/健康/不累 昏迷/喝醉/昏死/累举例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语法项目,采用实物道具和动作演示等的办法都不很奏效,此时,我们采用事例或例句来展示意义,让学生自己来体会。举例法比较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其特点就是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接触足够的具体语言材料,然后从这些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感兴趣,充
5、分调动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举例法 2采用举例法时我们要永远记住一句话,那就是:不是任何一个正确的句子都有资格当例句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例句不一定要多,但要举出极端、典型、有代表性、夸张(对比反差强烈的)的例句。最高境界是只听例句,不用讲解就明白。(2)老师准备的例句一定贴近学生生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他们自己的或熟悉的场景、事情和生活。这样讲解起来,学生会感到亲切、有用,学起来热情高、兴趣浓。(3)要尽量避免出现学生不熟悉的词语,举例所用的语言应该比要讲的语法项目水平略低,以便学生易于从中体会所要学习的语法项目的含义。(4)可以充分利用名人、名牌、名地点
6、、名物产、名事件。(人类共知的部分)。如:Michael Jordan、姚明所代表的“个儿高,篮球”等信息;“长城”的雄伟等不用翻译的公共信息:可乐、麦当劳、咖啡、伦敦、北京、天安门、巴西的咖啡、法国的葡萄酒、帕瓦罗蒂、Michael Jackson、音乐的旋律(无国界的语言)(5)例句应该有一定的语境、上下文,应能反映语法现象的典型语法结构特点以及用法。比如在学习动态助词“过”时,老师举的例子是单句“我去过北京”,这种例子我们认为就不如下面这个例句:A:北京漂亮吗?B:漂亮。A:你怎么知道?A:我去过北京。格式化1句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不言自明,因为句型有很强的生成能力。可以说句型是我们对
7、外汉语教学的得力助手,也是语法研究的基本目的。吕叔湘先生(1984)早就提出:“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穷的语句,这应该是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对于学习的人更有用的工作。”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句型教学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说直到今天,句型教学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的句型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格式化2首先,不重视虚词构成句型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知道,汉语中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介词、副词等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这些虚词在构成句子的格式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有些句子的格局像“对满意”、“跟见面”、“为鼓掌”
8、等,都是由介词和动词的固定搭配而形成的。对留学生来说,只学习有关动词而不知道哪一个介词与之搭配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如留学生常常出现这样的偏误:*我昨天见面陈老师。格式化3其次,传统的“句型”教学范围过于狭窄。仅仅用于表述某些特殊的句型或语法规则时才使用。比如“把”/“被”字句的教学等,但我们发现把要讲的语法点格式化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此。大到我们本体语法已经定名的格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小到还没有定名的格式,如“改了”;甚至是一个副词、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的教学都可以使用此方法。其实应该把“句型”扩大为“句法框架”或者“格式”,因为有很多具有很强生命
9、力和能产性的句法框架或“格式”,目前还只是句法框架而已,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句型。比如“对感兴趣/有兴趣”、“对有好处/坏处”、“有利于+”、“有(没有)机会+v”、“有(没有)资格+V”等等,在我们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格式化4第三,传统的“句型”教学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缺了语义和语用。其实,句法结构的教学无非是让留学生掌握句法结构的格局。在展示一种格局,套进词汇形成句子时,要注意各种使用条件,切忌把话说死,以避免诱导性错误。学生根据正确的句法框架生成错误的句子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使用条件,防止学生造出句法框架正确而实际上不和语法的句子。为了弥补传统句型教
10、学的不足,我们觉得新的句型理论应该重视虚词在构成句型中的作用。确切地说,应该是构成格式中的作用。因为所谓的格式并不仅限于句子层面,有很多也可以使词组层面。前者如:“与其不如”、“非不可”、“V1着V1着就V2”、“V着也是V着,”等,后者如:“在上/下/方面”、“当的时候”、“从到”、等。比较法1汉外对比:即将所要学习的语法点与学生母语或其熟悉的语言中相应的语法点进行对比,以达到理解的目的,比较的重点应该在于不同之处。汉外对比可以防止学生由于把汉语的某个语法点与相应的外语完全等同起来,可以减少语际间的干扰,从而避免在使用上出现错误。比较法2He went to Shanghai by trai
11、n yesterday.他昨天坐火车去上海了。I get up at six oclock everyday.我每天六点起床。I am studying Chinese 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中文。比较法3汉语内部的对比: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留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或用法比较接近的两个或几个语法点的教学,通过比较找出两个或多个语法点的异同。练习方法接龙练习定向回答练习扩展对话练习描述法叙述法看图说话法选择教学方法的原则1。实践原则:即在同等条件(指学习阶段、学习难度、学生素质、水平等相同)下,优先选择可以让学生多说多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比如能够通过
12、对话、提问等学生参与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决不选择老师单独讲解的办法来解决。2交际原则: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交际性强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讲“比”字句时,用本班同学身高作比较,比看图画作比较效果要好些。因为这样可以缩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之间的距离,使学习过程和实际运用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利用所学的语法项目。3时效原则: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节省时间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使用当堂造句的办法,让学生“你说一个句子”,这样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在学生理解了某一语法项目之后,老师如果让学生练习,最后是老师给出一个使用该语法项目的语言环境。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祝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