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及练习.doc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文档编号:40519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及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及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 ,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 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名原为左氏春 秋 ,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 。 二二、通假字、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三三、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 1、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

2、间 5、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11、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译:能,行) 12、师 (古义:军师 今义:师长) 四、四、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1、师:遂逐齐师 (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属:忠之属也 (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4、信 必以信 (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小信未孚 (

3、信用) 5、何 何以战 (什么) 又何间焉 (为什么,何必) 6、以 何以战 (用,凭,靠) 必以分人 (把) 必以情 (根据) 7、之 肉食者谋之 (迎战齐军这件事) 公与之乘 (他,指曹刿) 小大之狱 (的) 公将鼓之 (助词,无义) 登轼而望之 (齐军撤退的情况) 故克之 (他们,指齐师) 忠之属也 ( 这) 故逐之 (他们,指齐师) 8、其 公问其故 (这样,如此) 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 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 下视其辙 (他们,指齐师) 五、五、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1、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 2、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 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

5、原因是:惧有伏焉(限 4 个字)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六、课文内容理解六、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形象分析 曹刿是一个深谋远虑,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 他认为, “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 (2) 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 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 (“夫 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动的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 他知彼知己, 既不畏强敌, 又步步谨慎, 终于战胜齐军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 另外,曹刿还是一

6、个有爱国之心的杰出平民知识分子。 2 2、鲁庄公形象分析鲁庄公形象分析 曹刿论战 一文中, 以表现曹刿这个形象为主, 鲁庄公是个起到对比衬托作用的形象。 缺点: (1)平庸无能,表现在“鄙”和无“远谋”。 (2)军事上的急躁轻进 优点: (1)不高高在上。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拒绝接见; (2)善于纳谏。不仅见,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3)礼贤下士。打仗时还让他同乘一辆战车。 (4)尽职尽责。平时详细了解大大小小的案件,为百姓排忧解难,打仗时又身先 士卒,亲临前线。 (5) 他不固执己见, 能从谏如流。 他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 他不气恼, 继续提。打仗时要反攻,要追赶又连遭制止。 (

7、6) 不耻下问, 认真求实。 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 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致胜之道, 学习战争经验。 他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 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 可以说, 没有庄公的允许和支持, 曹刿怎样有志有才, 也得不到施展。 3、本文的、本文的两条线索两条线索 曹刿论战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4、鲁国战胜齐国的根本原因鲁国战胜齐国的根本原因 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三: 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

8、的时机彼竭我盈; 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5、论战的内容: (1)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曹刿三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表示用来养生的 吃的穿的不敢独自专有,必分给手下大臣,曹刿当面否定,认为这是小恩小惠,只施恩到贵 族,没遍及平民百姓“民弗从也”因为当时的战争并未有专门的常备军,都是靠征召奴隶,国 君施恩只给贵族,受奴役的奴隶当然不肯为国君卖命。庄公又表示对神的虔诚,希图靠神灵 保佑使战争取胜,也被曹刿否定,当庄公表示“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能情”时,曹刿认为可 战矣,因为国君尽了自己的本分,关心民情,能取信于民,民为之死战,战则必胜。 (2)选择恰当作战时机:敌竭我盈、

9、后发制人的战术原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保护士气,凭士气战胜敌人。 (3)注重调查实际情况,知已知彼,取得全胜。齐强鲁弱,当齐师败绩时,曹刿不同意 庄公冒然追击,而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辙乱、旗靡”才言“可”终获全胜。 6、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详写曹刿关于战前准备和战机把握以及战后论述取胜的原因的言论,略写战争过 程,从而表现了曹刿的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杰出才能,而对表现中心无关的内容,如 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军事装备情况,战争的激烈程度,战后的处理等都略而不提。 7、贯穿全文的一个词是什么? “远谋”一语是“论战

10、”的中心,贯穿全篇。 8、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都有哪些? 有: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城濮战役。 七、中考例题解析七、中考例题解析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 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 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浅陋 ; 曹 有远谋 战时:鲁 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 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 细说原委 通过

11、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1 分)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2 分) (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 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 5、文章第 2 节主要内容是 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6、文章第 3 节主要内容是 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7、文章第 2 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 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12、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 基本条件。 10、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 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

13、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 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 例: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 (意思对即可,可用现代文回答。 ) 12、 “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 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 曹刿论战练习题曹刿论战练习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参考答案基础知识题参考答案 1ji4n;参与 (2)b!;目光短浅 (3)bi4n; “徧”同“遍” ,遍及、普遍(4)f

14、*; 为人所信服 (5)sh;古代车子前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6)m!;倒下 3 (1)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体 (2) 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关于战前准备、 战中战机的把握及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 战 争过程 围绕中心“论战”来详略安排材料 (提示:检测文学常识,容易错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春秋”还是“战国”分不清楚。 另外, 史书的体例,初中阶段主要介绍了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 左传 是编年体史书。 ) 4 5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敲,士气就低落户,第三次击 鼓,士气就消耗尽了,敌军士气低落而我军

15、士气振奋,所以能够取胜。 课文语段阅读题参考答案课文语段阅读题参考答案 1A(这里“专”是独自专有”的意思。 ) 2A(参考“十一、古今异义” 。 ) 3A(都是“竭尽,用完”的意思。B 项中第一个“间”是“参与”的意思,第二个“间” 是“暗中,悄悄地”的意思。C 项中第一个“故”是“缘故”之意,第二个“故”是“所以” 之意。D 项中第一个“属”是“类”之意,第二个“属”是通“嘱” , “嘱托”之意。 ) 4B(例句“之”是助词, “的”的意思。AC、D 三项“之”都是代词。 ) 5A(例句“其”是“他的”的意思。B、C 二项“其”是“那”之意,D 项“其”是“表 反问语气” 。 ) 6A(B

16、 项中没有译出“以” ;C 项“夫”是发语词,不译;D 项没有译出“玉帛” ) 7C 8C 9D 10A 阅读测试题(一)参考答案阅读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1.C 2.他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3.B 4.C 5.D 阅读测试题(二)参考答案阅读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是个倒装句,状语后 置 6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0102010 年中考年中考 1616 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曹刿论战练习题曹刿论战练习题 重点语句翻译重点语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1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既克,公问其故。 10.夫战,勇气也。 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2.彼竭我盈,故克之。 1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基础知识题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又何间 焉( ) : (2)肉食者鄙 ( ) : (3)小惠未徧 ( ) : (4)小信未孚 ( ) : (5)登轼 而望( ) : (6)望其旗靡 ( ) : 2写

18、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3填空。 (1) 曹刿论战选自_ ,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_时期的_, 它是根据鲁史写的_史书。 (2)本文记叙的线索是_,详写了_,略写了_,详略安排的 依据是_。 4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_ 课文语段阅读题课文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对曰

19、: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下边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弗敢专 也(专门) B未能远谋 (谋划

20、) C小惠 未徧(恩惠) D齐师伐 我(讨伐) 2下边加点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 A战 则请从 B小大之狱 C再 而衰 D肉食者鄙 3下边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A彼竭 我盈 竭 其庐之入 B又何间 焉 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公问其故 故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忠之属 也 属 予作文以记之 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谋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妻献疑曰 B颓然乎其间 C增其旧制 D其如土石何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译:凭借什么

21、作战? B可以一战。 译:可以打一仗。 C夫战,勇气也。 译:大丈夫作战, (是靠)勇气的。 D牺牲玉帛 译: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 7第一段主要写的是 ( ) A鲁庄公目光短浅,不能远谋。 B曹刿召见鲁庄公。 C曹刿晋见鲁在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D鲁庄公召见曹刿。 8第二段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9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10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

22、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阅读测试题(一)阅读测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语段,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1.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十年春,齐师伐我。 意思是:鲁庄公

23、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B.又何间焉? 意思是:你又何必参与呢? C.何以战? 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意思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2.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3文中“我、公、肉食者”所指的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鲁庄公、当权者 B指鲁国、鲁庄公、高官厚禄者 C指鲁国、公众、生活优裕的人 D曹刿、公众、当权者 4 “虽不能察,必以情”的正确译文是( ) A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B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C即便不能一一明察,我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D虽然不能一

24、一视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5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 ) 。 A写统治者目光短浅,曹刿目光远大。 B写曹刿满怀爱国热情求见鲁庄公。 C写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 D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阅读测试题(二)阅读测试题(二)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25、之。“ 1 “公将鼓之”这句话中, “公”指的是( ) 。 A蔡桓公 B范文正公 C鲁庄公 D陈康肃公 2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 。 A说明追击齐师的时机 B记叙长勺之战概况 C描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D记叙曹刿的军事才能 3第一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他( ) 。 A忠于国君的思想。 B深谋远虑并协助国君指挥作战。 C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 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4第二段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主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5 “战于长勺”这个句子的句式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6文中叙述鲁庄公急躁进军的句子是:

26、7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 8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句子是: 中考例题解析中考例题解析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 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 曹 战时:鲁 曹 战后:鲁 曹 好处: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2 分) (1)政治方面: (2)军事方面: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第 2 节主要内容是 6、文章第 3 节主要内容是 7、文章第 2 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0、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 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 12、 “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 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及练习.doc)为本站会员(卧龙小子)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