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点图解】【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1.人文主义的内涵 (1)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颂扬人的力量。 (2)追求目标: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现 世的享乐;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2.“因信称义”体现的人文精神 (1)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 场思想解放运动。马丁 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 以有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
2、。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的民众打破了 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2)宗教改革的最突出的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的 折磨、来世拯救和教廷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3.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项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相同点 兴起背景 两者都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两者都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矛头指向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性质 两者都反封建,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结果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范围 都波及西欧广大地区 不同点 对人的
3、认识 人是伟大的,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 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 借助的形式 文学艺术 宗教 表现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社会上层 政治运动;群众基础广泛 对宗教态度 认识、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对教会抱和解态度 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 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 1 (2018.4 浙江高考 19)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 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答案】A 【解析】该学者批评教会“轻视人的本质”,肯定人的价值,体
4、现出人性的解放,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 映出该学者的政治观点,故 B 项错误;该学者批评教会“轻视人的本质”,反对禁欲主义,故 C 项错误;材 料反映出该学者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与主张与上帝对话无关,故 D 项错误。 9 (2013 上海单科 12)1 (2016 上海单科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 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 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 A 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 B
5、 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 C 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 D 项错误。 10 (2015 天津文综 3)维多里诺是 1415 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 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 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答案】A 11 (2014 江苏单科 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 这样
6、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答案】D 【解析】根据“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可见并没有鄙视贫穷的含义,故 A 项错误; 结合“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富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 示品德的方法,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故 C 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然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反对安于清贫 的说教,故 D 项正确。 12 (2013
7、广东文综 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 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 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 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答案】A 13 (2013 山东文综 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解析】否定性选择题,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故 C 错误, 答案选
8、 C 。其他都正确。 14 (2012 重庆文综卷 19)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 “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 那么生活成了什么? 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答案】D 【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 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 项正确。A、B、C 三项不符题意。 15 (2012 福建文综卷 19)15 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 (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 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
9、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 15 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 复活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 A,宗教改革兴起于 16 世 纪的德国,排除 C,启蒙思想兴起于 17 世纪,排除 D。 22(2008 海南单科 9)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
10、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人通过学习古典,达到精通的地步,就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中最优秀的。据此只有 C 符 合题意。 知识点二 宗教改革 1 (2018 江苏高考 1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 是 16 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答案】C 2(2017 年天津卷 3)马丁 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 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
11、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 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可知与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 廷压迫,维护信仰自由的目标不同,因而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表述不够准确,故 A 项错误;材料不仅 体现了贵族政治权力扩大,也体现了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宗教改革要求,扩大了世俗贵族权 力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对于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但材料
12、中没 有体现与民族国家形成相关的王权加强,民族意识产生等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从农民、手工业 者、下层僧侣到王公贵族都支持了宗教改革,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 D 项正 确。 3 (2016 海南单科 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 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 英文,结果于 1524 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答案】D 4 (2015 北京文综 20)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 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
13、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答案】A 【解析】1517 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 1521 年的对帧木板画形成强烈 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 压门徒,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 A 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 B 项错误;这幅画意在 提倡宗教改革,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 D 项错误。 11 (2011 安徽文综 17)奥利维尔 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 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 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 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 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A 12 (2011 上海单科 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 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答案】B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目要求“教皇”,故其愿望应是传播基督教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