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 2 讲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真题速递真题速递 1 (2019江苏高考2) 史记载: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 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解析】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指的是汉 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力过大而发生叛乱,故 C 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官制 度,与诸侯叛乱无关,故 A 项错误;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与诸侯叛乱无关, 故 B 项错误;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2、D 项错误。 【答案】C 2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 “皮币” ,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 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据材料“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可 知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 C 项;材料“称为皮币 ” ,而 且有定价的,说明不是货币,排除 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不是思想上的统一,排除 B
3、 项;材料“ 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说明地方仍旧享有租税权,所以没有 实现对地方的控制,应该只是加强控制而已,排除 D 项。 【答案】C 3 (2019.4浙江高考27) 【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 察州” ,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 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 “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 “郡守不得面奏事, 而刺史得面奏事” 。这说明( ) 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4、 A B C D 【解析】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 “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 嬗变而成” , 秦与汉均设置专门的地方监察官, 故正确; 根据材料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 又置一监” ,监御史为郡一级监察官,故错误;秦汉的监察体制对整顿吏治,防止贪腐, 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故错误;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 又置一监武帝置刺史刺史得面奏事” ,表明秦汉统治者对监察制度的重视,故正 确,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4 (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 场三十年,竟无所成” ;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
5、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 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 D 项正确;唐 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 A 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 族入仕,故 B 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 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 C 项错误。 【答案】D 5 (2019.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
6、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 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 B 项; 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 A 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 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 ,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 C 项;察举制是汉代以 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 D 项。 【答案】B 6 (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 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
7、必先下尚书 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解析】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 监督,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故 A 项错误;中书省起草诏令, 而“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申尚书省取裁闻奏” “诏令制敕亦必 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上传下达而非阻隔,故 C 项错误; 行政运行的枢纽,与材料中“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 省”相符,故
8、D 项正确。 【答案】D 7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 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 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 门下二省的职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 、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 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
9、凤 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 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 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宰相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 C 项正确;结 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 (2018海南高考2) 汉书云: “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 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10、项错误;春秋战国时 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 臣无百年之柄” ,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 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 制度已经建立,故 D 项错误。 【答案】C 9 (2018江苏高考2)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 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 “爵”相通, “猴” “侯”同音。 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解析】 礼记 射义 说:
11、 “射侯者, 射为诸侯也。 射中则得为诸侯, 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射不是抑制之意,西汉通过推恩令等抑制王侯势力,与材料中“东汉”不符,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表明这类图像中的“雀”就是“爵” , “猴”便是“王 侯”之“侯” ,表示物主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这在文献中有足够的证据, 陈留耆旧传 曰: “雀者,爵命之祥。 ”此图像与“立官”有关,是保佑子孙得官爵、得显贵之意, “射雀 射猴”是汉代人“射爵射侯”理想的艺术表现,故 B 项正确;关注自然和谐,与材料中“树 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射爵射侯”不等于 尚武健身,
12、更谈不上社会风气,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0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 基本情况如表 2 所示。 表 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
13、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并且东 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控制朝廷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各藩 镇与中央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根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 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自立,不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根据表格 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 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1 (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 凡钱粮、兵甲、屯
14、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 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 重事,无不领之 ,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 批准” ,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 A 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 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 ,说明地方有一定 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 B 项错误;题干中“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
15、和吏部负 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推知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 故 C 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 故 D 项错误。 【答案】A 12 (2018.4浙江高考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 辽左,南越海表” 。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
16、非 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 A 项错误;B 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行省制度不 属于监察制度,故 C 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 故 D 项错误。 【答案】B 13 (2017 江苏 3)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 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 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析】A 项错误:材料中看出三省仍然存在,没有被废除。B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
17、行 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没有说明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了唐朝对三 省长官职权地位的调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D 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出省能下手,地位有所上升,但决策权没有扩大。 【答案】C 14(2017 年新课标全国卷 25) 表 1 表 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表 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
18、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从材料可知,郡国的数量不断增多,结合所学知识,这应该是汉朝削弱封国设置郡 县的结果,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只诸侯国的面积越来越小,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小,对 中央集权的威胁日益削弱,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的矛盾逐渐缓和,A 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 地方郡国并行制,不是中央官制,B 项错误。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匈奴对 边境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缓解了内部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国家综 合国力明显上升,有利于解决对外抵御匈奴侵略的问题,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 朝汉景帝时期就开始削弱藩国,地方王国控
19、制的区域只可能越来越小,不会越来越大,故 选 C。 【答案】A 考纲解读考纲解读 考点 内容 说明 从汉至元政治从汉至元政治 制度的演变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元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演变,选官制度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演变,选官制度 的演变的演变 是高考必考点之一, 常以选择题的形式 出现,材料题亦不少 见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考点一考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
20、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代 (1)措施 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 的祸根。 4.元朝:行省制度 (1)措施 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下设路、府、州、县。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
21、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 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 和执行。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考点二考点二 选官
22、、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邻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 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而不重才能。 (2)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唐:科举制 (1)形成: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 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精讲考点精
23、讲 考点一考点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发展与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 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 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 省制)。 典例 1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 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 调相结合的方式处
24、理。由此可见( ) 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 答案 B 解析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故 A 项错误;元朝通过群 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 B 项正确;材料行省制加 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 C 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 帝,并非三权分立,故 D 项错误。 总结提升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典例 2 (2019河北保
25、定模拟)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 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 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 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解析 根据材料“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 ,有利于更 有效地控制地方及官员,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教材拓展唐代的藩镇割据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 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
26、、 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 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回鹘、西夏等少 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藩镇之内,征兵重敛,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弊端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 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 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 限
27、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 主才干的不足。 2.弊端:相权分属三个部门,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 之责”的局面,及至中唐,出现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弊政。 典例 1.(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考题)唐代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刑部是中 央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关。凡“国之大狱” ,即皇帝交办的重大案件或疑难 案件,由以上三个机关各派官员进行会审,称为“三司推事” 。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 ) A.体现司法制度的完善 B.实现了司法的公
28、平公正 C.反映司法分权的趋势 D.有利于君主对司法干预 解析 唐朝“三司推事”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共同进行会审,有效监督司法,体现司法 制度的完善,故 A 项正确; “三司推事”只能有利于司法的公平公正,但不能完全实现司法 公平公正的效果,故 B 项错误; “三司”中刑部是司法行政机关,御史台是监察机关,都不 具备司法权,故 C 项错误; “三司会审”与君主干预司法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易错晚易混“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二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 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9、的产物。 典例 2.(2019山东济南模拟)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 。如门下 省认为选用不当, 则驳回重选, 即使是皇帝的旨意, 也不能通过。 唐代的 “过官” 制度( ) A.削弱了皇帝权力 B.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 解析 “过官”制度有利于纠正选官弊端,并未削弱皇帝权力,故 A 项错误;根据“如门下 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可知“过官”制度利于 防范官员权力滥用,故 B 项正确; “过官”制度旨在防范官员滥用权力,与中央集权关系不 大,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过官”制度利于防范官员权力
30、滥用,并且门下省负责审议,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易混易错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 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 机构,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 考点一精练 1.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 “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 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 A.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推行中外朝制度 C.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答案 C 解析 材料“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地 方政治制度问题。御史大夫是中央监察
31、机构,刺史是西汉时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故 A 项 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的中央机构,故 B 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设立的郡县 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制度,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世袭制和察举制是古代选官 制度,故 D 项错误。 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 ,即“天子个人左右 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 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 ”以下官职的设 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 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 答案 B
32、 解析 三公九卿体现了政府大臣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 与材料中 “微臣与大臣” 的关系不符, 故 A 项错误;汉朝的“中朝”是汉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 而汉代的三公九卿则成为外朝即执行机构,故 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下,分割相权,加强 皇权,故 C 项错误;宋代的枢密院是二府三司的组成部分,负责军事,其长官枢密使为政 府大臣,故 D 项错误。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 ,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 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 A.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 B.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 D.监察制度有利
33、于京畿稳定 答案 D 解析 司隶校尉为汉武帝时设置的主要负责京师地区监察的官员。材料中“刺举无所回避”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提到司隶校尉在京师监察不避权贵的严 格监察使得在京师的权贵畏惧,这无疑有利于京师地区的稳定,故 D 项正确。 4.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 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 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 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答案 C 解析 宗法制度一直都贯穿整个封建时代, 并未消亡, 故 A 项错误;“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34、” 只是表面现象,并没有看到本质,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 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可知,官府收藏的是名门望族的族谱,是用作选官的一项依据, 并且根据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理解,说明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享有特 权,故 C 项正确;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是隋朝,故 D 项错误。 5.唐开元四年(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 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 断,这说明了当时( ) 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 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35、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 行。中书令姚崇并无执行权,强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是越权,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 下省,不能说明门下省失权,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故 C 项错误; 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是因为中书令姚崇越权,并非是藩镇割据,故 D 项错误。 考点二考点二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一、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 极 影 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
36、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 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 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 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 极 影 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 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 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
37、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典例 1.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 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 ,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 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 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故 A 项错误;宋 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 B 项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皇帝主持的“殿试”削弱六部职权,故 C 项错误;隋朝科举制 创立,皇帝已经开
38、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知识巧记 典例 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 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 根据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不属于官员队伍,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考中进士或举人考中秀才”可知,科举制下,根据自身才能 不同,各有不同的归宿,有利于人才相对合理流动,故 B 项正确;科举制的实行破除了世 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会等级,故 C
39、 项错误;材料突出科举制下人才的流 动,而非科考的内容,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线索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考点二精练 1.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 ,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 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 下来。这种做法( )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答案 C 解析 这种做法是统治阶层内部的调整,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无关,故 A 项错误;这种做法 “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 ,没有扭转唐代的等级观念,故 B 项错误; “没
40、有做 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 ,与此相对,庶族的社会地位就提高了,故 C 项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选拔的标准,故 D 项错误。 2.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 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 。 这一做法( ) A.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答案 B 解析 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 ,而不是完全依据 才学,说明唐代科举制存在局限性,故 A 项错误;科举制录取考虑“社会
41、名声” ,使科举的 公平性遭质疑,故 B 项正确;材料中考试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故 C 项错误;材料 唐代科举制的录取依据,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3.(2019山西太原调研)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 ,即给候 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 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 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 “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 授官”可知,察举制不仅注重道
42、德还注重才能,故 C 项正确。 4.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自此, 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这种改革( ) A.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 B.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 C.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 D.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就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为科 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察举制增加了考试的程序,并没有提到考 试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用人权的归属,故 B 项错误;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 局的是科举制,故 D 项错误。 5.两汉和魏晋时期, 士子必须获
43、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 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 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 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答案 C 解析 材料讲述从推荐和考试相结合到唐代可以凭“牒”考试,反映了政府放松了对士子门 第和身份的限制,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 C 项正确。据材料“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 证明”不能说明唐代选官不受身份限制,如工商杂色之流是没有资格的,故 A 项错误;唐 代实行科举制,把人才选拔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门第之风随之衰落,宗法关系在选官 中不再受重视
44、,故 B 项错误;秦朝时官僚政治已形成,故 D 项错误。 6.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 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 ,僚属则成为“故吏” 。这主要体现了( ) A.依附关系根源于察举制 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 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 D.郡县制下地方权力很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两汉时期,地方权力过大,呈现的长官与僚属之间的隶属关系,说明 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故 C 项正确。依附关系的形成原因是,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或者 是地方权力过大),故 A 项错误; “家天下”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材料中涉及的是 地方长
45、官,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呈现的是两汉期间,地方权力大,郡县制下是中央集 权下,地方权力受限,故 D 项错误。 7.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 中说: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 乃因当时地方骚乱, 交通阻梗, 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 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 这说明( )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 推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是受到当时动乱的社会形势的影响,说明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 A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