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共 20 页) 2020 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5 分)已知集合 |2Ax x或3x,BN,则()( R BA ) A 1,0,1,2 B 1 C 1,0 D0,1,2 2 (5 分)复数 1 ai i 的实部小于虚部,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1,) 3 (5 分)设a与b
2、都是非零向量,则“0a b ”是“向量a与b夹角为锐角”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5 分)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1, 2),则 tan2( ) A 3 4 B 3 4 C 4 3 D 4 3 5(5 分) 已知定义在5m,12 m上的奇函数( )f x, 满足0x 时,( )21 x f x , 则( )f m 的值为( ) A15 B7 C3 D15 6 (5 分)某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人数所占比例依次由高到低分为A,B,C, D,E五个等级,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
3、,D,E等级共25%其中E 等级为不合格,原则上比例不超过5%该省某校高二年级学生都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先从 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若该校高二年级共有 1000 名学生,则估计该年级拿到C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生人数有( ) A45 人 B660 人 C880 人 D900 人 7 (5 分)2009 年北京国庆阅兵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如图,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 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 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 第 2 页(共 20 页) 角分别为60和30,且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 6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A2
4、0 2 B30 C30 3 D35 8 (5 分)设函数 3 ( )f xalnxbx在点(1, 1)处的切线经过点(0,1),则实数ab的值为( ) A2 B1 C0 D1 9 (5 分)已知 n F是斐波那契数列,则 12 1FF, * 12(nnn FFFnN 且3)n,如图 程序框图表示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的算法,则(n ) A10 B18 C20 D22 10 (5 分)已知双曲线 22 22 :1(0,0) xy Cab a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F, 2 F,圆 2222 :O xyab与C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M,若 12 MFF的面积为ab,则双曲线C的 离心率为( )
5、A2 B3 C2 D5 11 (5 分)将函数( )sincosf xaxbx的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g x的图象,若 ( )g x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则关于函数( )f x有下述四个结论: 第 3 页(共 20 页) ( )f x的最小正周期为2 若( )f x的最大值为 2,则1a ( )f x在,有两个零点 ( )f x在区间 5 6 , 6 上单调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标号是( ) A B C D 12 (5 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1,平面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且与正方体每条棱所在 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则该正方体在平面内的正投影面积是( ) A 3 3 2 B3 C2 D
6、 3 3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3 (5 分)已知向量(2, 6)a ,(3,)bm,若| |abab,则m 14 (5 分)已知点(0,2)A,动点( , )P x y的坐标满足条件 0x y x ,则|PA的最小值是 15 (5 分)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 1 和 2,点M在大圆上从点 0 M出发逆时针匀速 运动, 点N在小圆上从点 0 N出发顺时针匀速运动 图中的阴影是运动一秒钟后,OM,ON 分别扫过的扇形假设动点M,N运动了两秒钟,在OM,ON扫过的扇形中任取一点, 则该点落在公共区域内的概率
7、是 16 (5 分)若数列 n a满足 21321 111 222 nn aaaaaa ,则称数列 n a为“差 半递增”数列若数列 n a为“差半递增”数列,且其通项 n a与前n项和 n S满足 * 221() nn SatnN,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为必考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第 4 页(共 20 页) 共共
8、60 分分 17 (12 分)已知等差数列 n a满足 1 21 nn ana (1)求 n a的通项公式; (2)记 n S为 n a的前n项和,求数列 1 n S 的前n项和 n T 18 (12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1,0)F,动点Q到点F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 离大 1 个单位长度 (1)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E; (2)若过点F的直线l与曲线E交于A,B两点,且8FA FB ,求直线l的方程 19 (12 分)底面ABCD为菱形的直四棱柱,被一平面截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若 4DADHDB,3AECG (1)求证:EGDF; (2)求三棱锥FBEG的体积 20(12 分)
9、 某次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中, 数学试卷有一道满分 10 分的选做题, 学生可以从A, B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某校有 900 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为了了解该校学生 解答该选做题的得分情况, 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参考依据, 计划从 900 名考生的选做题成绩中 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 10 的样本,为此将 900 名考生选做题的成绩按照随机顺序依次编号为 001 900 (1)若采用系统抽样法抽样,从编号为001 090的成绩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的成绩编号 为 025,求样本中所有成绩编号之和; (2)若采用分层抽样,按照学生选择A题目或B题目,将成绩分为两层已知该校高三学 生有 540 人选做A题
10、目,有 360 人选做B题目,选取的样本中,A题目的成绩平均数为 5, 方差为 2,B题目的成绩平均数为 5.5,方差为 0.25 ( ) i用样本估计该校这 900 名考生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 第 5 页(共 20 页) ( )ii本选做题阅卷分值都为整数,且选取的样本中,A题目成绩的中位数和B题目成绩的中 位数都是 5.5从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大于样本平均值的数据做进一步调查,求取到的两个 成绩来自不同题目的概率 21 (12 分)已知函数( )sin x a f xx e ,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1a 时,证明:(x ,0,( ) 1f x ; (2)若函数( )f x在
11、(,0) 2 上存在极值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第一题计分选修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10 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1 C的参数方程为 2cos ( sin x y 为参数) ,以坐标 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2 C的极坐标方程为2 (1)求曲线 1 C的极坐标方程和 2 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P是曲线 1 C上一点,此时参数 4 ,将射线OP绕原点O逆时针旋
12、转 3 交曲线 2 C 于点Q,记曲线 1 C的上顶点为点T,求OTQ的面积 选修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不等式选讲 23已知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证明: (1)3 bca abc ; (2) 2 () 2 abc abc 第 6 页(共 20 页) 2020 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年河南省开封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13、5 分)已知集合 |2Ax x或3x,BN,则()( R BA ) A 1,0,1,2 B 1 C 1,0 D0,1,2 【解答】解:集合 |2Ax x或3x, ( 2,3) RA , BN, ()0 R BA,1,2, 故选:D 2 (5 分)复数 1 ai i 的实部小于虚部,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0,) D(1,) 【解答】解: ()(1)11 1(1)(1)22 aiaiiaa i iii 的实部小于虚部, 11 22 aa ,解得0a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 故选:A 3 (5 分)设a与b都是非零向量,则“0a b ”是“向量a与b夹角为锐角”
1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答】解:a与b都是非零向量,则“向量a与b夹角为锐角” “0a b ” ,反之 不成立,可能同向共线 因此“0a b ”是“向量a与b夹角为锐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4 (5 分)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正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1, 2),则 tan2( ) 第 7 页(共 20 页) A 3 4 B 3 4 C 4 3 D 4 3 【解答】解: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tan2 , 2 2tan44 tan2 1143tan 故选:D 5(5 分) 已知定义在5m,12 m上的奇函数( )
15、f x, 满足0x 时,( )21 x f x , 则( )f m 的值为( ) A15 B7 C3 D15 【解答】解:由奇函数的对称性可知,5120mm , 4m , 0x 时,( )21 x f x , 则( )( 4)f mff (4)15 故选:A 6 (5 分)某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人数所占比例依次由高到低分为A,B,C, D,E五个等级,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其中E 等级为不合格,原则上比例不超过5%该省某校高二年级学生都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先从 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若该校高二年级共有 1000
16、名学生,则估计该年级拿到C级及以上级别的学生人数有( ) A45 人 B660 人 C880 人 D900 人 【解答】 解: 根据图形, 抽取的总人数1020%50, 其中C所占的百分比为:12500.24, 故1000 (0.240.20.46)1000 0.9900, 故选:D 7 (5 分)2009 年北京国庆阅兵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如图,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 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 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 角分别为60和30,且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 6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第 8 页(共 20 页) A20 2 B30 C30
17、3 D35 【解答】解:如图所示,依题意可知45AEC,1806015105ACE 1804510530EAC 由正弦定理可知 sinsin CEAC EACCEA sinsinCEEACACCEA, sin 20 3 sin CECEA ACAC EAC 米 在Rt ABC中, 3 sin20 330 2 ABACACB米 所以旗杆的高度为 30 米 故选:B 8 (5 分)设函数 3 ( )f xalnxbx在点(1, 1)处的切线经过点(0,1),则实数ab的值为( ) A2 B1 C0 D1 【解答】解:由题意, 2 ( )3 a fxbx x ,0x f(1)3ab, 函数( )f
18、x在点(1, 1)处的切线方程为: 1(3 )(1)yab x 第 9 页(共 20 页) 切线经过点(0,1), 1 1(3 )(0 1)ab , 整理,得32ab 又f(1)1 ,代入函数( )f x表达式,得1b 231ab , 0ab 故选:C 9 (5 分)已知 n F是斐波那契数列,则 12 1FF, * 12(nnn FFFnN 且3)n,如图 程序框图表示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的算法,则(n ) A10 B18 C20 D22 【解答】解: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 1i ,1a ,1b , 满足条件10i ,执行循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2 项,2a ,3b ,2i 满足条件1
19、0i ,执行循环,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3,第 4 项,5a ,8b ,3i 每经过一次循环, 输出了斐波那契数列的 2 项,9i 时, 共输出了斐波那契数列的前 18 项, 此时10i ,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体 故程序框图表示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的算法,18n 故选:B 10 (5 分)已知双曲线 22 22 :1(0,0) xy Cab a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F, 2 F,圆 2222 :O xyab与C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M,若 12 MFF的面积为ab,则双曲线C的 第 10 页(共 20 页) 离心率为( ) A2 B3 C2 D5 【解答】解:设 1 |MFm, 2 |M
20、Fn,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mna, 由| |OMON, 12 | |OFOF, 可得四边形 12 F NF M为平行四边形,圆 22222 :O xyabc, 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可得 四边形 12 F NF M为矩形, 即有 222 4mnc, 1 2 Smnab, 由可得 22 444caba, 即为ba, 可得2 c e a 故选:A 11 (5 分)将函数( )sincosf xaxbx的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g x的图象,若 ( )g x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则关于函数( )f x有下述四个结论: ( )f x的最小正周期为2 若( )f x的最大值为 2,则
21、1a ( )f x在,有两个零点 ( )f x在区间 5 6 , 6 上单调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标号是( ) 第 11 页(共 20 页) A B C D 【解答】解: 22 2222 ( )sincos(sincos ) ab f xaxbxabxx abab 22 sin()abx 将( )f x的图象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 )g x的图象, 则 22 ( )sin() 3 g xabx ( )g x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sin()0 3 ,得 3 k ,则 3 k ,kZ 22 ( )sin() 3 f xabxk ( )f x的最小正周期2T,故正确; 若( )f x的最大值为
22、 2,则 22 2ab,a不一定为 1,故错误; 由( )0f x ,得sin()0 3 xk ,即sin()0 3 x ,在,有两个零点 3 , 2 3 , 故正确; 当 5 6 x , 6 时,, 322 xkkk , 当k为偶数时,( )f x单调递增,当k为奇数时,( )f x单调递减,故错误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标号是 故选:D 12 (5 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1,平面过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且与正方体每条棱所在 直线所成的角相等,则该正方体在平面内的正投影面积是( ) A 3 3 2 B3 C2 D 3 3 4 【解答】解:正方体的所有棱中,实际上是 3 组平行的棱,每条棱所在直线与
23、平面所成 的角都相等,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所在平面或其平行平面为平面时,满足平面与正 方体每条棱所成的角均相等, 并且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为平面截正方体所形成的三角形截面中,截面面积最大者 因为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 正方体 1111 ABCDABC D的三个面 在平面内的正投影是三个全等的菱形(如图所示) , 第 12 页(共 20 页) 可以看成两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正方体在平面内的正投影面积是 13 2223 22 S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 13 (5 分)已知向量(2, 6)a ,(3,)
24、bm,若| |abab,则m 1 【解答】解:向量(2, 6)a ,(3,)bm,若| |abab,则0a b , 即2360m,则1m , 故答案为:1 14(5 分) 已知点(0,2)A, 动点( , )P x y的坐标满足条件 0x y x , 则|PA的最小值是 2 【解答】解:动点( , )P x y所满足的可行域如图: 第 13 页(共 20 页) 则|AP的最小值转化成点A到直线yx的距离 | 2| 2 2 d , 故答案为:2 15 (5 分)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 1 和 2,点M在大圆上从点 0 M出发逆时针匀速 运动, 点N在小圆上从点 0 N出发顺时针匀速运动 图
25、中的阴影是运动一秒钟后,OM,ON 分别扫过的扇形假设动点M,N运动了两秒钟,在OM,ON扫过的扇形中任取一点, 则该点落在公共区域内的概率是 1 21 【解答】解:如图: 由题可得点M运动了两秒钟,OM扫过的是半径为 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且其面 积为: 2 1204 2 3603 ; 点N运动了两秒钟,ON扫过的是半径为 1,圆心角为180的扇形COF;且其面积为: 第 14 页(共 20 页) 2 11 1 22 ; 公共部分是半径为 1,圆心角为30的扇形COD;其面积为: 2 30 1 36012 ; 所求概率: 1 12 41 21 3212 p 故答案为: 1 21 1
26、6 (5 分)若数列 n a满足 21321 111 222 nn aaaaaa ,则称数列 n a为“差 半递增”数列若数列 n a为“差半递增”数列,且其通项 n a与前n项和 n S满足 * 221() nn SatnN,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 1 (, ) 2 【解答】解:因为221 nn Sat, 则 11 221 nn Sat , 把这两个等式相减,得 1 22 nnn aaa , 所以 1 2 n n a a , 因为 11 221Sat,所以 1 12at , 则数列 n a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所以 11 1 2(12 )2 nn n aat , 2 1 1 (12 )2
27、 2 n n at , 所以 3 1 1 3(12 )2 2 n nn aat , 2 1 1 3(12 )2 2 n nn aat , 23 11 11 ()()3(12 )23(12 )20 22 nn nnnn aaaatt , 解得 1 2 t , 故答案为: 1 (, ) 2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为必考 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第
28、 15 页(共 20 页) 共共 60 分分 17 (12 分)已知等差数列 n a满足 1 21 nn ana (1)求 n a的通项公式; (2)记 n S为 n a的前n项和,求数列 1 n S 的前n项和 n T 【解答】解: (1)由已知 n a为等差数列,记其公差为d 当2n时, 1 1 21 121 nn nn ana ana ,两式相减可得12dd , 所以1d , 当1n 时, 21 121aa ,所以 1 1a 所以11 n ann ; (2) (1) 2 n n n S , 1211 2() (1)1 n Sn nnn , 所以 111111112 2(1)()()()2
29、(1) 22334111 n n T nnnn 18 (12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1,0)F,动点Q到点F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 离大 1 个单位长度 (1)求动点Q的轨迹方程E; (2)若过点F的直线l与曲线E交于A,B两点,且8FA FB ,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解: (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知动点Q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以1x 为准线的 抛物线, 所以动点Q的轨迹方程E为: 2 4yx (2)当l的斜率不存在时,可知48FA FB ,不符合条件; 当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 时,设:(1)l yk x, 则 2 (1) 4 yk x yx ,联立可得 2222 (24)0k
30、xkxk, 设 1 (A x, 1) y, 2 (B x, 2) y,则 2 12 2 24k xx k , 12 1x x 因为向量FA,FB方向相反,所以 第 16 页(共 20 页) 121212 2 4 |(1)(1)(1)(4)8FA FBFA FBxxx xxx k , 所以 2 1k ,即1k ,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1yx或1yx 19 (12 分)底面ABCD为菱形的直四棱柱,被一平面截取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若 4DADHDB,3AECG (1)求证:EGDF; (2)求三棱锥FBEG的体积 【解答】 (1)证明:连接AC,由/ /AECG,AECG,可知四边形AEGC为平行
31、四边形, / /EGAC, 由题意知ACBD,ACBF,EGBD,EGBF, BDBFB,EG平面BDHF, 又DF 平面BDHF,EGDF; (2)解:设ACBDO,EGHFP, 由已知可得:平面/ /ADHE平面BCGF, / /EHFG,同理可得:/ /EFHG,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得P为EG的中点, 又O为AC的中点,/ /OPAE且OPAE, 由3OP ,4DH ,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得2BF 1 4 2 BFG SBFBC / /EAFB,FB 平面BCGF,EA平面BCGF,/ /EA平面BCGF, 点A到平面BCGF的距离等于点E到平面BCGF的距离,为2 3 18 3
32、2 3 33 F BEGE BGFA BGFBFG VVVS 第 17 页(共 20 页) 20(12 分) 某次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中, 数学试卷有一道满分 10 分的选做题, 学生可以从A, B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某校有 900 名高三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为了了解该校学生 解答该选做题的得分情况, 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参考依据, 计划从 900 名考生的选做题成绩中 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 10 的样本,为此将 900 名考生选做题的成绩按照随机顺序依次编号为 001 900 (1)若采用系统抽样法抽样,从编号为001 090的成绩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的成绩编号 为 025,求样本中所有成绩编号之和
33、; (2)若采用分层抽样,按照学生选择A题目或B题目,将成绩分为两层已知该校高三学 生有 540 人选做A题目,有 360 人选做B题目,选取的样本中,A题目的成绩平均数为 5, 方差为 2,B题目的成绩平均数为 5.5,方差为 0.25 ( ) i用样本估计该校这 900 名考生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 ( )ii本选做题阅卷分值都为整数,且选取的样本中,A题目成绩的中位数和B题目成绩的中 位数都是 5.5从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大于样本平均值的数据做进一步调查,求取到的两个 成绩来自不同题目的概率 【解答】解: (1)由题意知,若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出的编号可以组成以 25 为首项, 以
34、90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样本编号之和即为该数列的前 10 项之和, 所以 10 109 1025904300 2 S ; (2)( ) i由题意知,若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的样本中A题目的成绩有 6 个,按分值降序 分别记为 1 x, 2 x, 6 x; B题目的成绩有 4 个,按分值降序分别记为 1 y, 2 y, 3 y, 4 y; 记样本的平均数为x,样本的方差为 2 s; 由题意可知, 1261234 ()()565.54 5.2 1010 xxxyyyy x , 第 18 页(共 20 页) 2222 (5.2)(5)0.2(5)20.2(5)0.2 iiii xxxx,1i
35、,2,6; 2222 (5.2)(5.5)0.3(5.5)20.3(5.5)0.3 iiii yyyy,1i , 2 , 4 ; 22222 212614 (5.2)(5.2)(5.2)(5.2)(5.2) 10 xxxyy s 22 2600.260.25400.3413.6 1.36 1010 ; 所以估计该校 900 名考生选做题得分的平均数为 5.2,方差为 1.36 ( )ii本选做题阅卷分值都为整数,且选取的样本中,A题目成绩的中位数和B题目成绩的中 位数都是 5.5, 易知样本中A题目的成绩大于样本平均值的成绩有 3 个,分别为 1 x, 2 x, 3 x; B题目的成绩大于样本
36、平均值的成绩有 2 个,分别为 1 y, 2 y; 从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大于样本平均值的数据共有种 10 方法,为: 1 (x, 2) x, 1 (x, 3) x, 2 (x, 3) x, 1 (y, 2) y, 1 (x, 1) y, 2 (x, 1) y, 3 (x, 1) y, 1 (x, 2) y, 2 (x, 2) y, 3 (x, 2) y, 其中取到的两个成绩来自不同题目的取法共有 6 种,为: 1 (x, 1) y, 2 (x, 1) y, 3 (x, 1) y, 1 (x, 2) y, 2 (x, 2) y, 3 (x, 2) y; 记“从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大于样本平均值的数
37、据,取到的两个成绩来自不同题目”为事件 A, 所以 63 ( ) 105 P A 21 (12 分)已知函数( )sin x a f xx e ,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1a 时,证明:(x ,0,( ) 1f x ; (2)若函数( )f x在(,0) 2 上存在极值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 (1)当1a 时, 1 ( )sin x f xx e ,则 1 ( )cos x fxx e , 当(x ,0时,01 x e,则 1 1 x e ,又因为cos1x, 所以当(x ,0时, 1 ( )cos0 x fxx e ,仅0x 时,( )0fx, 所以( )f x在(,
38、0上是单调递减,所以( )(0)1f xf,即( ) 1f x 第 19 页(共 20 页) (2)( )cos x a fxx e ,因为(,0) 2 x ,所以cos0x ,0 x e , 当0a时,( )0fx恒成立,所以( )f x在(,0) 2 上单调递增,没有极值点 当0a 时,( )cos x a fxx e 在区间(,0) 2 上单调递增, 因为 2 ()0 2 fa e ,(0)1fa 当1a时,(,0) 2 x 时,( )(0)1 0fxfa 剟, 所以( )f x在(,0) 2 上单调递减,没有极值点 当01a时,(0)10fa ,所以存在 0 (,0) 2 x ,使 0
39、 ()0fx, 当 0 (,) 2 xx 时,( )0fx, 0 (xx,0)时,( )0fx, 所以( )f x在 0 xx处取得极小值, 0 x为极小值点 综上可知,若函数( )f x在(,0) 2 上存在极值点,则实数(0,1)a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第一题计分选修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10 分)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 1 C的参数方程为 2cos ( sin x y 为参数) ,以坐标 原点O为极点,x轴的
40、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2 C的极坐标方程为2 (1)求曲线 1 C的极坐标方程和 2 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P是曲线 1 C上一点,此时参数 4 ,将射线OP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 3 交曲线 2 C 于点Q,记曲线 1 C的上顶点为点T,求OTQ的面积 【解答】解: (1)由 2cos ( sin x y 为参数) ,消去参数, 可得曲线 1 C的普通方程为 2 2 1 2 x y, 由cosx,siny,可得曲线 1 C的极坐标方程为 2222 cos2sin20 由2,得 2 2,则 2 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2 2xy; 第 20 页(共 20 页) (2)当 4 时, 2
41、 (1,) 2 P, 3 sin 3 xOP, 6 cos 3 xOP, 将射线OP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 3 ,交曲线 2 C于点Q,又曲线 1 C的上顶点为点T, |2OQ,| 1OT , 则 1233613 22 3 | | sin()() 262323212 OTQ SOQOTxOP 选修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不等式选讲 23已知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证明: (1)3 bca abc ; (2) 2 () 2 abc abc 【解答】解: (1)a,b,0c , 3 33 bcab c a abca b c ;当且仅当abc取等号, 故原命题成立; (2)已知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要证 2 () 2 abc abc ,只需证明 2 ()2()abcabc, 即证222acbcababc, 则有 2 ()2bcbcbca,即bca, 所以()abacabca, 同理abbcb,acbcc, 三式左右相加得222acbcababc, 故命题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