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074039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79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new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policy collection and operation training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policy宣讲人:某某某 时间:20XX.XX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操作征管税法政策目录个税改革概述01改革主要内容02税法改革税法改革个税改革概述第一部分tax basic knowledge training of enterprise training tax basic training of enterprise training tax basic kno

2、wledge01个税改革概述个税概述 个人所得税定义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主要职能:调节收入分配;组织税收收入。立法5个征税项目减除费用标准800元,第1次修正“三税合一”征税项目增加到11个,第2次修正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始征税,税率20%,第3次修正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到1600元增加自行申报和扣缴申报规定第4次修正储蓄存款利息税率,由20%降低为5%。第5次修正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到2000元,第6次修正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到3500元调整税率和纳税期限,1.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到5000元2.综合与分类3.调整税

3、率级距个税改革概述什么是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支付所得单位或个人所得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税法改革改革主要内容第二部分tax basic knowledge training of enterprise training tax basic training of enterprise training tax basic knowledge02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容简并所得项目,确定综合所

4、得范围,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完善扣除模式,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变革征管方式,优化税率结构,健全社会配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经营所得偶然所得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综合所得 征税范围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

5、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综合所得 征税范围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完善扣除模式 六 万 元 基本扣除费用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年金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改革主要内容综合所得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减除扣除项目后,再对照7级税

6、率表。主要变化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到5000元/月改革主要内容基本养老保险8%专项扣除(维持不变)基本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2%住房公积金5-12%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主要变化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改革主要内容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学前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高中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高

7、等教育阶段(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扣除主体是谁?如何分配?监护人不是父母可以扣除吗?在境外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是否可以扣?未满三岁的子女,是否可以扣除?孩子不同教育阶段的寒暑假能否扣除?因病休学呢?父母离异,孩子归母亲,实际出钱抚养是父亲,谁来享受政策?改革主要内容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有变化)注:新增“中国境内”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年3600元定额扣除。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接受

8、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有变化)注:原征求意见稿为“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改革主要内容继续教育的扣除主体是谁?请解释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扣除和子女教育的学历教育扣除的区别?电工证是非学历教育吗?如何判断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没有取得学历证书可

9、以扣48个月吗?48个月后,换了个专业再读,能否作为第二次继续教育再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一个纳税年度内,减除医保报销部分,对纳税人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支出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一定限额内据实扣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有变化)注:新增“减除医保报销部分”,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待定改革主要内容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有变化)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为什么要设置扣除上限?对大病有范围界定吗?子女和配偶生病,纳税人是否可扣?为什么大病医疗支出在纳税人次年汇算清缴时

10、才能扣除?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可以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有变化)改革主要内容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有关问题夫妻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婚后如何扣除?如何判断贷款所购房产是否属于“首套住房贷款”的标准?贷款利息扣除是一直扣吗?有年限要求吗?首套贷款利率

11、有全国统一标准吗?纳税人应当保留什么资料备查?改革主要内容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本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200元;(有变化)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000元;(有变化)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改

12、革主要内容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住房租金扣除有关问题为什么住房租金分地区设置不同的扣除标准,而房贷利息按照统一标准扣除?纳税人在南京工作,但是在南京郊县租房,可以扣除吗?改革主要内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扣除:独生子女:每

13、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但每人分摊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三种分摊方式:一是平均摊;二是约定摊;三是老人指定摊。约定摊和指定摊需要签订书面协议,指定摊效力优先于约定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被赡养人范围:一是年满60岁(含)的父母;子女已经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选择的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赡养老人的扣除主体是谁?为什么没有将配偶的父母纳入扣除范围?实施赡养老人扣除需要哪些部门协同配合?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征求意见稿)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如:办

14、理子女教育扣除需提供以下等信息,配偶及子女的姓名,身份证照类型及号码,接受教育阶段,当前受教育阶段起止时间,就读学校全称,就读国家(地区)配偶之间扣除分配比例(50%或100%)在境外接受学历教育的,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接受教育的资料。纳税人方面自行判断申报扣除提供资料员工向单位财务提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接收,在发放工资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将员工相关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的可扣除金额填写至扣缴报告表,办理税前扣除,并计算应纳税款改革主要内容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办理?可以选择预扣预缴环节,由扣缴单位预扣工薪所得税款时进行扣除,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电子税务局、手机端

15、、网页端等网上办税渠道)、电子模板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也可以选择本人在年度终了汇算清缴环节自主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六条,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只能选择从其中一处扣除。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办理专项附加扣除。改革主要内容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需仔细保留扣缴单位向本

16、人提供的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要依据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仔细保管专项附加扣除有关资料凭证,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5年内留存备查,以便税务机关后续开展事后抽查时使用。按照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计算办理扣缴申报不得擅自更改纳税人提供的相关信息,扣缴的其他所得,应当在代扣税款后,及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预扣预缴的工资薪金所得,除纳税人另有要求,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我是单位财务,如何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员工提交扣除信息,扣缴义务人应当接收发放工资办理全员全额申报,将可扣除金额填至扣缴报告表,办理扣除计算税款改革主要内容其他扣除商业健康

17、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3%1不超过36000元的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

18、部分35%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改革主要内容某员工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为230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方法1:超额累进原理分段计算23000-5000=18000=3000+9000+6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0.03+9000*0.10+6000*0.20=2190(元)方法2:速算扣除数法直接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3000-5000)*0.2-1410=2190(元)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综合所得专项附加扣除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其他扣除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收入额的确定,工资、薪金

19、所得,按收入全额作为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按扣除20%的费用作为收入额,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收入额的确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扣除20%的费用作为收入额,稿酬所得,扣除20%的费用再减按70%计入改革主要内容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内容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预扣预缴

20、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纳税人申报的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年度)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已预扣预缴税额后的余额,作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改革主要内容累计预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

21、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在本单位的工作月份数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提供扣缴客户端,由单位录入当月收入、扣除等金额后,自动计算出每一个纳税人自本年度在本单位工作月份起累计至当期的应纳税款、扣减已纳税款后,计算出每一个纳税人当期应纳的税款。可以实现只有一处工资薪金且在单位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税款的全年精准计算,个人则无须办理年度自行汇缴补退税使预扣的税款最大趋同于年终的汇算清缴税款最大限度地减少退补税的情况发生减轻征纳双方的纳税成本改革主要内容累计预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员工均在同一单位工作,每个月工资180

22、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200元,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不考虑其他情况,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2500元,则: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18000*6-3200*6-5000*6-2500*6)*10%-2520-1130=730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公式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4000元:(每次收入-800)20%每次收入4000元:每次收入(1-20%)20%每次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每次收入(1-20%)预扣率-速算扣除数(劳务报酬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见附表二)

23、改革主要内容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20%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附表二 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初稿)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扣除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预缴环节,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额或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公式: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收入-800)20%

24、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收入(1-20%)20%改革主要内容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初稿)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扣除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后的余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预扣预缴环节,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额或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公式: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收入-800)(1-30%)20%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收入(1-20%)(1-30%)20%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5000元后的余额为

25、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再减按70%(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改革主要内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部分5%0 1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5%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10%750 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

26、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 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9750 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 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65500改革主要内容经营所得应纳税额计算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经营收入额成本费用损失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减财产原值合理费用财产租赁所得4000以下减800以上减20%偶然所得主要变化 完善涉外税收政策 居民个人与非居

27、民满一年满183天无居民概念,有居民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

28、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关联方征收利息独立交易原则 一般反避税条款受控外国企业条款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变革征管方式,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

29、算清缴,多退少补。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改革主要内容主要变化 变革征管方式 自行申报时间要求没有扣缴义务人,次月十五日内,扣缴义务人未扣缴,次年6月30日前/按税务机关通知期限,居民个人境外所得,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非居民个人境内两处以上,次月十五日内,

30、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注销中国户籍前主要变化5 变革征管方式,居民个人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间,次年三月一日起,次年六月三十日内,对工资日常预扣预缴时因没有进行专项附加扣除而多预缴的税款,纳税人可以提出退税申请,税务机关予以退还改革主要内容在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去累计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六万元,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去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六万元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的,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而未享受或未足额享受的,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的改革主要内

31、容主要变化 健全社会配套 部门协作不动产转让、股权转让:查验完税凭证,信用信息系统:联合激励或者惩戒,扣缴义务人法律责任,扣缴义务人有未按照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料和信息、未按照纳税人提供信息虚报虚扣专项附加扣除、应扣未扣税款、不缴或少缴已扣税款、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实名认证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续管理信用 管理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new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policy collection and operation training personal income tax law policy演 示 完 毕 感 谢 您 的 观 看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操作征管税法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新个人所得税法政策征管及操作培训动态模板下载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