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7631 上传时间:2020-03-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学道临川学校新学道临川学校 201920192020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 1212 月月 9 9、1010 日日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 9 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前所 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 共同

2、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 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 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 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 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 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 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 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对于儒家生态哲学而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人与自 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共同体中。 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

3、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 的信赖社群,在此关系内人与其他生物都是平等、自由的。早期人类文明普遍有着对人 的道德关怀大于动植物的特征。 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皆是人用以维持 生计的生产材料。在中国,商周时期的宫廷亦曾以大量牺牲献祭。 论语也记载,孔子退朝 后听说马厩着火,问人的伤亡情况而不问马。但是,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 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儒家 虽然承认人在思想与行动上的优先性,但同时能够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在同一场域 中的存在物,将自身的权力欲望转化为一种平等和友爱的精神。 在儒家看来,人类与

4、自然的命 运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人能够通过道德实践参与到天地的运作之中,影响自然万物的生长; 另一方面,自然也影响、转化着人的生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天道的尊重和遵 循。 可见,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也是彼此信赖、 观照的,我们将这样一种共同体结构视为 信赖社群的扩大化。 这样一种道德共同体有着显著的现实效应,可以为 21 世纪人类发展提供生存论层面上 的启发。 尽管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还只是一种构想,但是从人类未来的发展上看,这构想是适 合于当前需要的。 (摘编自单虹泽儒家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儒家

5、文化提出的以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 案。 B. 杜维明对共同体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基础之上的,具有当代意 义和现实价值。 C. 儒家生态哲学不仅关注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关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扩大化的“信 赖社群”。 D. 传统西方文化将自然作为纯粹的工具,不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 致。 2.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述突出了儒家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B. 文章从儒家道德共同体与儒家生态哲学人手,分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 C. 文章将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作对比,强调儒家文化

6、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 D. 文章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讨论,是按从现实到历史再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应对世界前所末有之大变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B. 儒家有关人类要对自然平等友爱的观点为全球生态伦理的确立提供启示和支持。 C. 对于儒家道德共同体的认识较之于儒家生态哲学的认识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要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理念,还需作出长久的努力。 【答案】1. B 2. C 3. C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

7、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 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本 题 A 项,“依据儒家文化”于文无据。原文说“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概念”“儒家生态哲学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可见“儒 家”是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C 项,“儒家生态哲学”“是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错误,原文为“儒家生态哲学视 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为一种扩大化的信赖社群”,选项张冠李戴。 D 项,“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一致”错误,从原文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方文化的差异在 于,它不是将动物作

8、为没有自我意识、 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看,西方文化这一点与儒家文化不一致。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 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 C 项, “强调儒家文化对人的道德关怀的内在价值”有 误,此处原文不是谈对人的道德关怀,而是对自然的关怀, 见原文第三段“儒家文化与传统西 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它不是将动物作为没有自我意识、服务于人类的纯粹工具,而是承认自 然界的内在价值。 故选 C。 【3 题详解】

9、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 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对应原文逐项分析。本题 C 项,“前者更为深入和完善”错误, 文中并未比较对两者的认识程度,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 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 真而仔细的比较, 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 比如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张冠李戴等。 选择题用好“比对法”,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

10、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 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 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 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 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 意思一致。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 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1、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 5G 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 从中国 5G 发展的历程来看, 无论是前期的标准制 定,还是试验网建设阶段,中国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2013 年,中国成立了 5G 推进 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罗德与施瓦茨等国外企业都是推进组成员单位。基于 推进组的平台,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我国 5G 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 术和产品验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期,中国联通还与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英国、 美国等国家的 8 家电信运营商建立了 5G 国际合作联盟,共同推进 5G 发展。 中国 5G 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以华为公

12、司为代表的通信企业积极 为世界各国建立 5G 网络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水平解决方案。 截至今年 7 月 18 日, 华为公司 已在全球获得 50 多个 5G 商用合约,其中 28 个来自欧洲。统计数字表明,华为公司产品和 解决方案为欧洲 5G 网络建设节约 550 亿欧元建设成本,并将部署时间缩短了一年半。 中国发展 5G 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4G 时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 展,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各国人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与高效。而 5G 将改变人类社会,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将对社会效率的 提升带来更大突破。 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

13、场, 推进 5G 发展将有利于加速 5G 的商业化应用, 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 (摘自 2019 年 8 月 21 日经济日报 ) 材料二: 2020 年2030 年十年间 5G(数据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在经历了1G 空白、2G 跟随、3G 突破、4G 并跑的不断努力后,5G 对于中国而言, 来之不易。5G 领先一方面是源于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层 面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 早在 2013 年 2 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 IMT-2020(5G)推进组, 全面启动 5G 技术研发试验。 2018 年 6 月,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

14、化组织 3GPP 正式批准确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第一阶段全功能完整版 5G 标准正式出台。同时,我国也加速布局 5G 产 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正在加速 5G 网络建设、推进 5G 落地应用建设;通信设备领军企 业华为、中兴等在标准制定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已获业界认可;一加、OPPO、vivo 等手机厂 商,也已向运营商交付首款 5G 手机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表示,中国移动制定了三个五计划,到年底在 50 个城 市建设 5 万个 5G 基站,到 2020 年,能够提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 5G 商用服务。另据赛迪 预计,未来 5 年,我国将至少建设 1140

15、万个 5G 基站。 根据 3GPP 此前公布的 5G 网络标准制定过程,还需在今年制定第二阶段的 5G 标准,以 满足 ITU(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预计到 2020 年,将最终形成完整标准。记者了解到,我 国目前有几十家企业或机构成为了 3GPP 的伙伴。 (摘自 2019 年 9 月 12 日人民网) 4. 下列对中国 5G 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 5G 从开始就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至今经历了经历了“1G 空白、2G 跟随、3G 突破、4G 并跑、5G 领先”等阶段。 B. 中国 5G 同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 5G 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和产

16、 品验证,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C. 中国 5G 造福世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展,给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很高的效率。 D. 中国 5G 将带来远程医疗、 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 将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生 了巨大影响,为人类带来更大福祉,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 5G 同世界息息相关,既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也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B. 未来十年间,5G 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经济产出都将要逐年呈等差数列上升的态势。 C. 我国“5G 领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顶层的宏观布局,一是企业层面的创新

17、和优势。 D. 我国正加速 5G 产业的布局,运营商、通信设备企业和手机生产都取得飞快的进展。 6. 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展 5G 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的原因。 【答案】4. C 5. B 6. 从产生基础上看,中国 5G 既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就绝对不可能对世界造成威 胁。从实际效果看,中国 5G 已经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证明中国 5G 根本不能是威胁, 而是造福。 从发展远景看, 中国发展 5G 将有利于加速 5G 的商业化应用, 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18、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 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C 项,“中国 5G 造福世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都是 4G 时代的产物,而不是 5G的产物。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 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 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本题中,B项,“逐年呈 等差数列上升的态势”错误。此

19、项说法的错误在于观察图表不仔细:材料二中的图表,其纵 坐标所标的数字同横坐标所代表的年份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等差数列之说不成立。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 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与“我国发展 5G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原因 有关的句子是主要在材料一:“中国 5G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从中国 5G发展的 历程来看,无论是前期的标准制定,还是试验网建设阶段,中国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 作”“中国 5G为世界

20、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 推进 5G 发展将有利于加速 5G 的商业化应用,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 。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21、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官舱里 茅 盾 忽然船上的茶房在太阳晒不到的一边舱外支起旧蓝布的遮阳来了。 就有一个柔软的声音:怎么晒不到的地方倒要遮阳?发言者是女性,二十岁不到。 太阳脚落在她的颈脖上,这虽有颇厚的电烫头发给遮住,可是头发里好像有些小虫子爬着, 她时时举手到耳后掠一下。她这一句话是对同伴说的,同伴是男性,不过二十岁模样。就 要出塘了,出了塘这边有太阳。对面的一位老者解释着,顺手理一理灰黄的八字 须。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目,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模八字须,表示了他的身 份和教养,这立刻在两位年青人的心里留下了蔼然可亲的印象。 啊!是,是

22、。男的恭恭敬敬回答,尊姓? 黄。草头黄。 内河小火轮的官舱中,旅客们大都是有身份的,往往不像客舱里的朋友们,凳子还 没坐热就前后左右攀谈过。 老先生自然是中装,蓝绸大褂,老式花样。老先生是吸烟的,他那枝旱烟管是湘妃 竹的,红润如玉,白铜斗儿,象牙咬嘴,挂着一副白银的剔牙杖,不过盛旱烟的荷包却是外 国人用来装板烟的橡皮袋儿。 老先生极健谈, 现在他已经从今天天气哈哈转到了当天上海报上登的叶海生案审判 的情形。 他的老伴,很清秀很文雅的眉目,一点不见老态。估量她总有五十岁,因为她的脚是地 道的三寸金莲,而她的谈吐举止却叫人想到三十多岁年青时她大概是维新派。 即使她穿一身时髦的衣服,着实也并不怪样,

23、比她身边那位女青年自然些。那位女 青年当然是又窄又长的旗袍, 又硬又高的领子, 三寸高跟皮鞋, 面颊上涂着两团健康色, 手指上是鲜红的蔻丹。 男青年是穿洋服的,两个假肩头实在太阔,又翘得太高了,叫人看着难受;一双尖头皮 鞋太尖了,不输于那位老太太的小脚的鞋尖。他也吸烟,衔在他嘴里的是一枝五寸来长银镶 头的电木烟嘴。 这样的两对越谈越投契了,不知怎样一来谈到文艺方面了。 女青年这时忽然低声说:巴金的家很好吧!唔!老先生喷出一口浓烟将脑 袋一侧。 男青年赶快拿下他的太长的卷烟咬嘴, 带点忸怩态度说明: 新出的, 一部哀情小说。 哦! 老先生和老太太几乎同时叫了起来。 也是家庭小说。 那位女青年又低

24、声说。 倒不曾看过巴金。那位老太太微微一笑,发表她的意见,哀情小说、家庭小说, 不能不推红楼梦 。于是她就研究起红楼梦来,特地对她丈夫说:凤姐和贾母斗 的牌,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风姐放一张一饼给贾母。一筒北方人叫一饼,不过 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 老先生只顾一面喷着烟, 一面摇着脑袋画圈子, 末了, 他把早烟斗在舱板上笃笃地敲着, 似乎斟酌了一番才说:恐怕牌是同样的牌,打法却不同。 这当儿船上的汽管叫了几声,官舱窗外移近来了一带石帮岸,岸上是一簇瓦房。船靠了 埠,就有些人腿在官舱窗外走过,接着是三四位旅客涌进这官舱来,有黄布学生服的青年, 也有满脸肥肉的商人,这小世界里现在热闹了许多,也复杂

25、了许多。 船再开驶后,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 油涨得太猛。 黄布学生服的两位靠近舱门边, 在争论沿河一带的南瓜棚到底有多少国防的意 义。 因为据说这些小小的连成一片的南瓜棚是奉命搭盖的, 用意在万一对日战争这可以 避免飞机下蛋,那就是防空! 一九三六年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淡化了矛盾冲突,以散文特写式的笔触描绘了官舱里旅客交谈的场景,表面上写得 很随意,实际上以小见大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 B. 小说通过对官舱里老少两对夫妻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揭示出他们各自的 生活状态,如“颇

26、厚的电烫头发”反映出了女青年追求时髦。 C. 小说集中笔墨叙写了老少两对夫妻的攀谈,直到文末才出现两位学生关于“南瓜棚”的 “国防”意义的争论,点出时代背景,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D. 小说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强烈的愤懑之情, 寓批判于叙写之中, 特别是对官舱里的人们, 给予了无情的嘲讽,因为他们大都是有“身份”的。 8. 小说中的老少两对夫妻,尽管有年龄差距,却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请简要分析。 9. 茅盾深受契诃夫的影响,“能从日常生活的琐屑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内容”,请结 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他们都衣着讲究,只顾自己的安逸舒适。他们对国事漠不关心,缺 乏爱国情怀。他们

27、对名著认识肤浅、理解附会,附庸风雅,不学无术。 9. 从日常生活中的一段旅途见闻可以看到: 因爆发经济危机而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 官舱里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 桐油涨得太猛; 置民族存亡于不顾的麻木愚昧的人 们,如老少两对夫妻;政府的腐败无能,国民政府竟然以“南瓜棚”来防空。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 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 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D 项,以 偏概全,“官舱里的人们”也包括两位黄布

28、学生服的青年,作者对他们没有嘲讽。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相同的特征”,找 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处和侧面展现人物的环境描写、 他人烘托与对比、他人和作者的评价处,筛选关键词句整合出答题要点,答题时要联系具体 描写内容作答。第 2、6、9、10 段写了文中两对夫妻的衣着、发饰、烟斗的考究,表明他们 都衣着讲究, 只顾自己的安逸舒适; 第 11 到 16 段写四人交谈名著, “巴金的 家 很好吧! ” “新出的, 一部哀情小说” “凤姐和贾母斗的牌, 大概就是麻将书上说风姐放一张一饼 给贾母。 一筒

29、北方人叫一饼, 不过她们是两个人就可以成局的”可见他们对名著的 认识肤浅,不过是附庸风雅;“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 茧市米价,桐油涨得太猛”第 17 到 19 段写其他人谈论国防、物价,暗暗对比讽刺两夫妇不 关心国政时局,只顾自己“风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和探究文学作品主题内涵的能力。 解答此题, 考生需要思考“能从日 常生活的琐屑现象中挖掘出深刻的社会内容”的内涵, 即以小见大, 从船舱小事看出社会问 题。结合文中日本入侵带来的战乱这一社会背景,思考社会中人的表现、社会的整体大局。 “这官舱里依然还有风雅的谈吐,但最多而最响的声音是茧市米价,桐

30、油涨得太猛”。 可以看出因爆发经济危机而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 两对夫妻的衣着、 发饰、 烟斗的考究, 以及附庸风雅的对名著的讨论, 都与当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的时代氛围格格不入, 由此可知, 船舱中人的言语表现反映出当时社会大部分人愚昧麻木、 不关心国家的冷漠状态; 整体社会 动乱,物价飞涨的现实;“据说这些小小的连成一片的南瓜棚是奉命搭盖的,用意在万 一对日战争这可以避免飞机下蛋,那就是防空!”讽刺了当时国民政府愚昧,妄想 以“南瓜棚”来防空的可笑。 【点睛】 探究小说主题意蕴, 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考察对象为小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思考角度包括文本中的环境特点、情节设计、各种形象、

31、形象之间的关系、背景提示等,思 考层次包括表层和深层、作品、作家和读者层面等,需要考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才可能准 确、全面地归纳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茂陵人也。刚质性方直,常慕史、汲黯之为人。仕郡功曹。平帝 时,王莽专政,朝多猜忌,遂隔绝帝外家冯、卫二族,不得交宦,刚常疾之。及举贤良方正, 因对策曰:臣闻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陛下 宜昭然觉悟,内和亲戚,外绝邪谋。书奏,莽令元后下诏

32、曰:刚所言僻经妄说,违背大 义。其罢归田里。 后莽篡位,刚遂避地河西,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及隗嚣据陇右,欲背汉而附公 孙述。刚说之曰: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伏念本朝躬圣德,举义兵, 龚行天罚,所当必摧,诚天之所福,非人力也。将军宜上应天心,下酬人望,为国立功,可 以永年。嫌疑之事,圣人所绝。以将军之威重,远在千里,动作举措,可不慎与?今玺书数 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布衣相与,尚有没身不负然诺之信,况于万乘者哉!今 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夫未至豫言,固常为虚,及其 已至,又无所及,是以忠言至谏,希得为用。诚愿反复愚老之言。嚣不纳,遂

33、畔从述。 建武七年,诏书微刚。刚将归,与嚣书曰: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 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顺人者昌,逆人者亡,此古今之所共也。将军以布衣 为乡里所推, 素以忠孝显闻, 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 慕德乐义。 今苟欲决意徼幸, 此何如哉? 嚣不纳。刚到,拜侍御史,迁尚书令。 光武尝欲出游, 刚以陇蜀未平, 不宜宴安逸豫。 谏不见听, 遂以头轫乘舆轮,帝遂为止。 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廼捶扑牵曳于前,群臣 莫敢正言。刚每辄极谏,又数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帝并不纳。以数 切谏失旨,数年,出为平阴令。复征拜太中大夫,以病去

34、官,卒于家。 (摘编自后汉书卷二十九第十九 申屠刚传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B.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C.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D. 愚闻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贤良方正: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和孝廉一样,它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科

35、目 之一。 B. 尚书令:秦汉时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唐以后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 C. 功曹: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协助处理选用人员等事。 D. 外家:泛指皇族的外戚,一般是指皇帝母亲家族。文中指平帝母亲家的冯、卫两族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申屠刚性格刚直,直言敢谏。王莽专政之时,对皇亲国戚也施行暴政,而申屠刚不顾个 人安危,向朝廷上书,建议皇上不要受王莽胁迫,要遵守五常之教,接纳至亲。最终被王莽 罢官归田。 B. 申屠刚宁折不弯、一生无悔。申屠刚每每极力劝谏,宁死不屈。他多次提出让皇太子进 入东宫,但光武帝都不同

36、意,最终因为他的直谏而被外放。 C. 申屠刚执著韧性,不屈不挠。在王莽篡位后,申屠刚为了免遭其祸害,就躲避到河西、 巴蜀之地,长达二十多年。终于到建武七年,他被朝廷征召为侍御史,后升为尚书令。 D. 申屠刚深谋远虑,锲而不舍。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其已经投降公孙述之后, 还反复劝说其要顺应天命, 顺应民心, 归顺汉帝, 不要一意孤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何畏何利,久疑如是?卒有非常之变,上负忠孝,下愧当世。 (2)将军以布衣为乡里所推,素以忠孝显闻,是以士大夫不远千里,慕德乐义。 【答案】10. A 11. D 12. D

37、13. (1) 现在你到底怕什么又想要什么,这样久疑不决呢?一旦突然有意外之变,对上您辜 负忠孝之士,对下您愧对当世贤众。(2) 将军是在布衣平民之时被乡人所推选出来的,一直 以来都是凭借忠孝闻名,因此士大夫不远千里而来,就是因为仰慕欣赏您的高德大义。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 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解答本题可用排除 法,本句中“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句式结构相同,因此排除 CD, “夫圣人不以独见为明” 意思是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专己独见当做高明,句意完整,不应断开,排除

38、B 项,故选 A。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 项外家泛指母亲和妻子的 娘家; 皇族的外戚,一般指皇帝外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家族。文中的冯指冯昭仪,平帝祖母; 卫指卫姬,平帝母亲。故选 D。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出

39、“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 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D 项“申屠刚分别两次当面游 说隗嚣,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表述错误,第二次没有当面,只是写信。故选 D 项。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 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 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关键点:“何畏何 利”宾语前置,怕什么,想要什么;卒,突然;非常,意外之变;第二句关键点:为所, 被动句;素,一直

40、;是以,因此;乐,欣赏。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 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 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 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申屠刚字巨卿,扶风郡茂陵人。申屠刚本性端方正直,常羡慕史、汲黯的为人。做了郡 功曹的官。平帝时,王莽专政,朝廷多有猜忌,王莽就将平帝祖母冯族与母卫族隔绝,族人 都不得到京交游做官,中屠刚心中一直疾恨这件事。等到后来他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便上书 对策说:臣听说王者如果顺

41、从天地,掌管官爵主持刑法,绝不敢将高官私授给自己的宗亲, 也绝不敢拿天罚来赦免自己的亲人。陛下应顺从圣君的圣明之德,幡然觉悟过来,对内能与 亲人和睦共处,对外杜绝所有奸邪阴谋。上书呈奏上去后,王莽便让元后下诏书说:申屠 刚所言都是离经妄说,违背大义,应罢官回家。 后来王莽篡位, 申屠刚就躲避到河西, 转到巴蜀, 往来二十多年。 等到隗嚣占据了陇右, 他想背弃汉朝而归附公孙述。 申屠刚游说隗嚣说: 我听说百姓所归顺的人老天就会成全他, 百姓所叛离的人老天就会放弃他。 我想本朝光武帝躬行圣德, 兴举义兵, 恭奉天意惩戒恶人, 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真是上天所赐之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将军应当向上顺应

42、天意,向 下报答人民的期望,为国立功,可以永远无忧。遭人嫌疑的事,圣人是绝不会做的。以将军 的威望,即使远在千里,您的一举一动,能不慎重小心吗?现在玺书几次下达,委以国是昭 示信用,想与将军共同承担吉凶祸福。老百姓彼此交往,尚且还有至死不违反诺言的信用, 何况是一国的君主呢!现在你到底怕什么又想要什么,这样久疑不决呢?一旦有意外之变, 对上您辜负忠孝之士,对下您愧对当世贤众。预言没有到达时,当然是虚语,但一旦到达, 又来不及了,所以我用忠言极力劝谏您,希望得到接纳。愿您反复思考我的谏言。隗嚣不 纳,最后叛汉附从公孙述。 建武七年,有诏书征召申屠刚。申屠刚将归,又写信给隗嚣说:我听说一意专行的人

43、 很孤立,拒绝纳谏的人容易阻塞,孤立阻塞的政治,是亡国的先兆。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专己 独见当做高明,而以普世万物的众心当成自己的本心。顺应百姓者就会昌盛,违逆百姓者就 会灭亡,这是古今共同的道理。将军是在布衣平民之时被乡人所推选出来的,一直以来都是 以忠孝闻名,因此士大夫不远千里而来,就是因为仰慕欣赏您的高德大义。现在如果想决意 侥幸行事,哪里还有什么德义呢?隗嚣不接受。申屠刚到洛阳,拜为侍御吏,又迁为尚书 令。 光武帝曾想出外游览,申屠刚以陇蜀尚未平定为由,认为皇上不应该宴逸享乐。意见未 被接受, (申屠刚)就以头(当做止轮木)顶住车轮,光武帝于是停止了游览。当时内外许 多官吏,多半是皇帝自己

44、选举出来的,又加上法令严密监察他们,群臣的公职事务都过于劳 苦,那些尚书近臣们,甚至也被当众鞭捶仆地牵拽,可是群臣中没有敢上前直言的。而申屠 刚每次都极力劝谏,又多次进言皇太子应当进入东宫,选任贤保,以成就太子大德,光武帝 都不接纳。因他多次直谏有违旨意,几年后,被外放为平阴令。后来又征召回朝拜为太中大 夫,因病辞去官职,在家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

45、其间。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 第三句的一个“惧”字, 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的忧虑之情, 并与下一句中“天岂不惜” 形成对比。 C. “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 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 “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15. 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对比(衬托),作者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 清凉来对比暑热之苦,巧妙得当。比

46、拟, 首联分别赋予清风、 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性, 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 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 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 反问, 第四句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 不顾人间黎民, 感情色彩 强烈。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中的“暑旱苦热”与想象到的昆仑、蓬莱.现实与传说中的 清凉世界相结合,丰富了内涵,突出了暑旱之苦。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把握。本题考查对 诗句的理解,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 形象、 主题的鉴赏, 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

47、写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 然后把握诗 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D 项,“想要得到天下,大 展宏图”不正确, 这四字其实表达了作者想要帮助苦热中天下百姓的豪情, 整联抒发了作者 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博大胸襟。故选 D。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要求“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 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题干要求很明确,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 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首联分别赋予清风、

48、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性,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生动形象地突 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 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颔联“天岂不 惜河汉干?”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人间黎民,运 用反问感情色彩强烈。颈联“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 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 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 他想到神仙居 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对热想冷,由暑思冰雪,运用了虚 实结合的手法。 【点

49、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 或故意拔高等, 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本题是情感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题,题,6 6 分)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 _”的错误态度。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