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引文类选择题讲解与练习题汇编一、题型介绍(一)基本特征引文类选择题一般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国家政策文件中的片段、经典著作中的论断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为素材,要求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等道理。此类试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类是借助名言,考查教材理论知识;另一类是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分析名言名句。(二)设问方式灵活多样,一般运用“蕴含”“启示”“表明”“说明”“反映”“体现”“依据”等词,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任何角度切入。(三)类型此类试题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借助名言,选出对应的教材理论知识;二是依据教材理论知识,要求选出对应的名
2、言名句;三是题目材料和选项均为引文,要求选择蕴含道理一致或不一致的选项。(四)适用场景从考查的知识看,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知识都会有所考查,但通过引文考查对哲学观点的理解更多一些。二、命题趋势高考的命题强调能力立意,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积累的要求比较高,突出考查学生对引文、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此类试题难度较大,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困难,所以是每年高考的难点题型之一。三、答题策略(一)把握引文的主旨认真研读引文内容根据其中的关键词、句等,弄清其主要指向或核心思想排除与引文指向不一致的选项,保留与引文指向相一致的选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引文把相关的背景材料翻译成通俗易懂
3、的现代语言细细品读引文,准确、全面获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既要把握引文的中心意思,又要抓住关键词要把引文放在恰当的语境或环境中去理解。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其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要深入把握材料本质性的思想切忌停留在表意层次。(二) 学会主体判断法以引文为背景材料,根据设问规定的行为主体,选择与其行为相符合的题肢,排除不符合行为主体的职能或行为以及说法错误的题肢。(三)重视积累既要提高名言警句、古诗文、成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要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同时更要加强对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精神、领导人重要讲话内容的关注,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四)做好两个排除仔细研究各选项中的关键字、词、句
4、子主干,对选项正误作出判断,以此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认真把握设问要求中的限定,排除不符合知识范围、不符合分析方向、不符合主体行为等方面的选项。(五)注意两个问题明确引文强调的重点、中心、主干,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等。抓住引文的特定寓意或指向,要结合其他材料信息进行把握。(六)三步解题法第一步:明确引文内涵,抓住主旨。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引文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明确设问对知识的限定,以及通过连接词明确设问考查的具体指向,明确引文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结合干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的题肢加以排
5、除。仔细推敲各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系,选出符合题干引文主旨的选项。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引文类选择题专项练习题11.孟子公孙丑有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锄头),不如待时”,富于哲理。下列选项中与其哲学寓意相符的是(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A.B.C.D.2.2022年2月2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
6、革( )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来推进乡村振兴A.B.C.D.3.自古以来,秋天便是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季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燕衔余暑去,虫唤嫩寒来”“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等诗句,把秋天时序变换的气象呈现了出来,让人更好地感知自然气息。这表明(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发挥意识作用能够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意识的差异性A.B.C.D.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
7、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五千年的情怀让大中国成为辽阔的舞台,我们的新时代日新月异,绽放漫天的光彩,暖暖的春风花儿开,笑望着河流与山脉”,走进新时代和赞赞新时代两首歌的歌词告诉我们(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两个“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诉求都是一样的“站起来”“富起来”为“强起来”奠定基础“五千年的情怀”的文化自信让我们的新时代日新月异A.B.C.D.5.“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出自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是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和精神追求。只有立下大志,才能为之奋斗不已;只有知难不畏,绝壁可攀
8、,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说明(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逆境和困难是产生动力的根源和条件正确的人生观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A.B.C.D.6.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来说要( )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的完全平等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行其道、互不
9、影响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A.B.C.D.7.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历史发展不是风平浪静的,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因为正确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始终居安思危表明,“安”与“危”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A.B.C
10、.D.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让人止不住思念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这说明( )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诗人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雨以不同的形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A.B.C.D.9.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句理解正确的是(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真的梨花盛开的情景,这里
11、强调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A.B.C.D.10.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下列关于中国画创意的理解正确的是( )意在境先,境中有意,意中有魂意是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取决于画家的天赋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妙悟”和画家本人修养的体现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的结果A.B.
12、C.D.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题中观点的寓意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与题中观点的哲学寓意一致。强调条件的重要性,强调规律的普遍性,排除。故选A。2.答案:B解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问题,属于生产关系调整范畴,不是上层建筑的调整,故说法错误。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并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调整范畴,不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故选B。3.答案:D解析: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正确,诗人们对秋
13、天的描述,说明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错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发挥意识作用能够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法错误;正确,秋天是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季节,不同诗人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同诗句,说明事物的复杂性导致了人们意识的差异性。故选D。4.答案:B解析: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歌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今天又带领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
14、为我们“强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确。两个“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和人民的诉求是不一样的,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未强调文化自信,且文化自信也不能直接让我们的新时代日新月异,不选。故选B。5.答案:A解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错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对社会的贡献,错误。故选A。6.答案:D解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牛顿的猫洞。“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启示我们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正确。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公有制是主体,错误。各种所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
15、益彰、共同发展,而不是各行其道、互不影响,不选。故选D。7.答案:D解析:说法错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合题意,题干提问的是辩证法角度,而“意识”属于唯物论角度;符合题意,材料中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即“安”与“危”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故选D。8.答案:A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符合题意。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16、,所以不同人看待雨有不同的感受,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不一定就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美好的人生也会产生暂学,错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恬淡人心的雨和止不住思念的雨,心痛到极致的雨,体现了诗人由于内心的感受不同,从而对雨作出了不同的反映,雨作为客观事物并不能反映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错误。故选A。9.答案:C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描写的是雪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把雪花比作了梨花,正确。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错误。想象源于客观世界,源于作者的生活实践,错误。把雪花比作梨花,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
17、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正确。故选C。10.答案:D解析:观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本源,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而不是“意在镜先”;说法错误,“意”属于意识,源自客观存在,而不是源自“画家本人的主观想象”;符合题意,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丰富体察,对创作经验的充分积累,同时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是画家本人的修养;故选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引文类选择题专项练习题2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雨是恬淡人心的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雨是让人止不住思念的雨。“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18、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雨是人生漂泊零落、心痛到极致的雨。这说明( )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诗人对自己人生境况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雨以不同的形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A.B.C.D.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
19、天”的乐观自信精神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A.B.C.D.3.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 )诗词的内容来源于诗人的需要诗人的主观感悟具有主动创造性诗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诗人的人生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A.B.C.D.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改造资金由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老旧小区改造投资
20、巨大,如果只靠财政“输血”,必然行之不远,必须健全“造血”机制,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分类精准施策,将民生和发展相结合,构建中央、地方、社会、居民共摊出资的投入机制。材料表明( )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分类精准施策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由“造血”替代“输血”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断推进老旧小区的水、电等公共设施改造以完善上层建筑A.B.C.D.5.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21、转化B.失败和成功对任何主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好的方法与不好的方法是无界限可言的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并通过其表现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表明( )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第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A.B.C.D.7.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有句箴言:“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
22、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德国哲学家尼采将这句话译为:“万物由它产生,也必复归于它,都是按照必然性:因为按照时间的程序,它们必受到惩罚并且为其不正义而受审判。”上述观点( )强调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万物由命运规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肯定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属于机械唯物主义,具有一定的机械性A.B.C.D.8.对于春雨,农夫喜之润农田,车夫烦之行路难。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好与坏两方面坚持辩证的全面的思维方法看问题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前提和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A.B.C.D.9.宋代张乖崖为崇阳县令,曾有
23、小吏自库中窃钱一枚,乖崖欲责罚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遂斩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吏没有认识到量变是必然会引起质变的县令坚持了适度原则,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县令坚持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到了防微杜渐县令与小吏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A.B.C.D.10.“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三国演义中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A.价值评价总是与其客观价值相符合的B.西子瘦、无盐胖是价值判断C.坚持真理是做出正确价值评价的前提D.价值评价随着客观价值的变化
24、而变化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大自然的雨是诗人独特审美不可缺少的基础,符合题意。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所以不同人看待雨有不同的感受,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不一定就产生于曲折且复杂的人生经历之中,美好的人生也会产生暂学,错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恬淡人心的雨和止不住思念的雨,心痛到极致的雨,体现了诗人由于内心的感受不同,从而对雨作出了不同的反映,雨作为客观事物并不能反映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错误。故选A。2.答案:A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
25、的创作源于娄山关战斗的客观现实,而非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含义是虽然雄关漫道难以攻克,但我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终于克服,攻克后心境开阔,同时也感怀牺牲的烈士们洒下热血。体现了作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不一定如实反映。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虽然雄关漫道难以攻克,但我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26、,正确。故选A。3.答案:D解析:错误,诗词的内容来源于实践;正确,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由此可见诗人的主观感悟具有主动创造性,诗人的人生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错误,诗词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故选D。4.答案:A解析:符合题意,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分类精准施策,表明了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分类精准施策;说法错误,老旧小区改造投资巨大,如果只靠财政“输血”,必然行之不远,必须健全“造血”机制,说明需要
27、“输血”和健全“造血”相结台而不是由“造血”替代“输血”;符合题意,针对不同类型老旧小区分类精准施策,将民生和发展相结合,构建中央、地方、社会、居民共摊出资的投入机制,表明了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说法错误,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不断推进者旧小区的水、电等公共设施改造不属于上层建筑。故选A。5.答案:A解析:A正确,“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表明不好
28、的方法与好的方法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错误,人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体,不同的人对于失败或成功的认知也不同,因而失败与成功给人带来的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C错误,好的方法与不好的方法,二者的性质不同,二者界限不容混淆;D不合题意,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要有理性认识就要先经过感性认识,因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并通过其表现。但材料没有涉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故选:A。6.答案:B7.答案:A解析:箴言中的“万物”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观点体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由“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可知,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正确;“按照时间
29、的秩序”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题意;这里的“命运规定”指的是规律,不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A。8.答案:C解析:“农夫喜之润农田,车夫烦之行路难”说明不同的主体对于下雨的价值的认识存在差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启示我们坚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符合题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但不一定是好与坏两个方面,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错误。故选C。9.答案:D10.答案:C解析:A错误,价值评价是关于客观价值的主观判断,所以价值评价可能符合其客观价值,也可能不符合客观价值; B错误,对事物本身事实的描述和指陈判断称为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所以西子瘦、无盐胖是事实判断; C正确,题文的意思:听说越国的西施,擅长诋毁他人的人也不能掩盖她的美貌;齐国的无盐女,擅长美化他人的人也不能掩盖她的丑陋。说明坚特真理是做出正确价值评价的前提; D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坚持真理是做出正确价值评价的前提,不涉及价值评价随着客观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故选C。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