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090193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223 大小:61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3页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3页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3页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3页
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城 市 规 划 原 理 城 市 规 划 原 理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二章 城市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第五章 城市发展战略第六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第七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第八章 城市总体布局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

2、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中,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岁月中,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狩猎与采集生活。历史研人类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狩猎与采集生活。历史研究表明,伴随着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究表明,伴随着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当农牧业生产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当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

3、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成为了城市。剩余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成为了城市。剩余产品使私有制成为可能,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品使私有制成为可能,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以,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以,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在人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发祥地,尽管城市产生的年代有先有后,类文明的各个发祥地,尽管城市产生的年代有先有后,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相

4、同的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相同的。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农业社会历史中,尽管出现过规模相当可观的城市(如我国的唐长安城和西方的古罗马城的人口都达到了100万左右),并在城市和建筑方面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但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全社会的绝大部分人必须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对于农业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社会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于我国古代城市的历史研究表明,封建社会的重要城市都是具有政治统治作用的都城和州府城市,只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

5、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城市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商业和手工业。西方研究也同样证实了农业社会的城市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在1600年,只有1.6%的欧州人口生活在10万或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到了1700年和1800年,相应的数字仅上到1.9%和2.2%。因此,尽管城市的出现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城市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从18世纪开始,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不仅促进了既有城市的扩展,而且导致新兴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与

6、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工业化对于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劳业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工业化较早的西方国家为例,英国的男性农业劳动力从1815年的180万下降到1961年的50万,美国的农业人口比重从1880年的44%下降到1964年的6.8%。就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言,国家统计局的1996年中国发展报告估计为1亿人左右,国家计划委员会的1996年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报告估计为1.5-1.8亿人。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劳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

7、超过了农业。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之成为工业经济所必须依赖的物质载体,因而也就成为工业社会的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以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为例,工业革命的初始时期并没有对城市发展造成显著影响,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工业生产所依赖的能源和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煤替代水成为工业的主要能源,铁路替代河道成为运输的主要方式,从而为工业的大规模集中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开创了城市的新纪元。以英格兰和威尔士为例,在1801年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10万人口或以上的城市,在40年后翻了一番,再过60年又翻了一番。到1990年,英国已是一个城市化社会。在工业化进程相对较迟的其它发达国家,城市

8、化进程更为迅猛。就居住在10万人口或以上城市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上升到30%的速度而言,英格兰和威尔士用于79年,美国用了66年,德国用了48年,日本只用了36年。在我国,尽管各种原因使城市化进程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但在1981-1995年期间,城市数量从233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数量从2628个增加到16992个。在199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9%,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城市中数量可观的非户籍常住人口。据估计,全国常年在外的民工人数高达4000万以上。以上海为例,1999年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约为200万。综上所述,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工业化不仅极

9、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又在城市中不断地创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导致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不仅推动了既有城市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导致一大批新兴城市的形成。其它因素也许会使城市化进程出现波动状况,但无法改变工业化导致城市化和城市促进工业化的基本趋势。在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因此可以肯定,21世纪将面对一个城市化的世界。(二)城市发展的规律(二)城市发展的规律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或非基本)的二种部类。基本

10、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从属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通过基本经济部类输出产品和服务,城市从外部不断地获得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城市自身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其中的一部分将由城市自身来提供,于是就促进了从属经济部类。因此,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经济部类的就业人数增加将会带动从属经济部类的就业人类增加,总就业人数的增加又会带动城市总人口的增加,而总人口的增加又会产生新的物质和服务需求,由此又促进了从属经济部类的发展,形成一个循环和累积的反复过程,被称为基本经济部类的乘数效应,即基本经济部类对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带动能力。

11、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发展过程包括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门化,城市发展最初依赖某个或某些具有出口能力的企业;第二阶段是综合化,出口专门化的企业具有联动作用,产生“上游”和“下游”企业,形成出口综合体;第三阶段是成熟化,基本经济部类带动非基本经济部类,形成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第四阶段是区域化,有些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心城市。在区域性或全球性竞争中,只有少数城市能够成功地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城市则会停留在前面几个发展阶段,甚至陷入衰退的困境。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如果一个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属于正在增长的产业,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就比较乐观;如果一个城

12、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不仅是增长型的而且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会相当强劲了。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2)“相对集中”时期: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在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增长仍然高于郊区。(3)“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的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4)

13、“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根据城市进化理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成熟时期,第三世界国家仍处于工业化社会的初级时期。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无论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还是城市进化理论都认为,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但实践表明,区域中的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有些城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城市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根据增长极核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较为优越

14、的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应,这些城市的发展呈现循环和累积的不断过程,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随着这些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阻力因素(如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劳工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城市发展初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而其它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显著。一旦城市发展的规模不经济和集聚不经济超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这些城市的资本和技术开始向区域内的其它城市扩散,形成所谓的“幅射”作用或“滴漏”作用,带动区域内的其它城市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趋于均衡。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这些城市被认为是区域的增长极核。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第

15、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在旧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发展中国家是作为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则从事成品制造。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产品的标准化,制造业中劳动力的技术水平逐渐失去了重要性。于是,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其它条件(如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的管制较少)使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成为可能,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这一过程。在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

16、返销回发达国家。新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同时又导致了发达国家的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进程。可见,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于各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发展,特别是作为出口加工基地的城市。在发达国家,一些城市成功地经历了产业结构转型,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城市却陷入困境,第二产业的衰退远远甚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导致结构性失业,这被称为“逆工业化”过程。19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和世界

17、各国的经济体系日益开放,使资本的流动性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日益增强,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更是促进了资本流动性。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的物质构成城市的物质构成 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那部

18、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如公共绿地、公立的医院和学院等)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如办公、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各种楼宇),一般是非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在城市物质环境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既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的开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该保持协调关系。在1990年,上海经历了城市物质环境的发展高潮,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十分可观的水平(大体在20以上),改变了以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状况,促进了城市物质环境的整体发展。

19、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1)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人口迅速膨胀和产业急剧扩大,新开发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随着城市的继续发展,人口增长变缓或者停止,有时甚至有所减少,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城市居民对居住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历史上形成的物质环境即使在数量上可能满足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要求,但在质量上往往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城市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

20、质环境的演化以内部重组为主。在二次大战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城市更新,以解决城市物质环境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我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城市还处于生长期。但是,有些老城市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进入了新开发和再开发并重的时期。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质环境演化就表现为内部重组和向外扩展的并行过程 (2)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物质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演进趋势。以1990年代的上海城市发展为例,物质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物质环境也经历了大规模投资,表

21、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个方面。上海城市物质环境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现出大体上升趋势,表明物质环境对于经济增长的支持能力是逐年提升的 表 第二,配合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结构重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构成和楼宇的面积构成二个方面进行考察。在1990年代,伴随着城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战略性重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4.3和63.8下降到1998年的2.1和50.1,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90年31.9上升到1998年47.8。上海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逐年显著增加,从

22、1990年的47.22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551.38亿元。同时,投资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公用设施作为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大幅下降,通讯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投资比重则是大幅上升,交通设施投资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比重 表 第三,与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相伴随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因为旧的空间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产业结构。1990 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结构变化表现出三个特征:办公和商业的集聚规模从传统城市中心扩展到整个核心地域,居住分布在城市内圈的主导地位更为显突,工业分布向城市外围转移。(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城市

23、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 作为人类聚居的空间形态,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社会学家把城市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称作城市性。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复杂的劳动分工为特征,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不是以首属联系而是以次属联系为主导的。在城市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是作为高度分化的社会角色相遇的。换言之,城市居民在判识他人时,更多地考虑他人的社会角色。因此,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在乡村社会,村落是以地缘关系把不同家族组合起来的生活共同体。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认同基础。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往往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征,即不同经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

24、城市的不同地区。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北美城市三种典型空间模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北美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在主要表征及其空间分布模式上具有共同特点。(1)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一表征是经济地位,其空间分布呈扇形模式,即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扇形地域;(2)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二表征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即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如主干或核心家庭)居住在不同的圈层地域;(3)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三表征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即不同种族背景的家庭(如黑人或亚裔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核状地域。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正经历着一系列

25、社会演化趋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和生活闲暇化的趋势。尽管城市社会和乡村社会都表现出这些演化趋势,但前者比后者更为显著。近年来,这些社会演化趋势对于居住服务设施的需求型态成为城市规划的新议题,一些城市(如上海和深圳)已经对于居住服务设施配置规范作出相应的修改 表 (1)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呈现“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区就称为“老年型城市”或“老年型社区”。根据预测,在以后几十年中,我国将成为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实际上,我国的

26、经济发达城市已经率先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以上海为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7.4%,预计在2025年将会增加到32%。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于城市居住服务设施提出了特殊的需求。尽管我国提倡“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生活需求必须通过社会方式来解决。(2)家庭核心化 从农业/乡村社会向工业/都市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是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没有理由认为,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家庭核心化的进程会发生逆转。以上海为例,1983年的平均每户人口为

27、4.0,1990年下降到3.3,1998年进而下降到2.8。核心家庭在居住服务设施需求上具有某些特点,幼托和小学占有格外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日益激烈竞争,加上我国实行“一孩化”政策,孩子教育已成为家庭在选择住区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开发商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设施是居住环境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物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生活闲暇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说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旅游方面的消费比重在逐年递增。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了家

28、庭消费模式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在1990-1996年期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6.0%下降到50.5%。根据预测,在3-5年内,上海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将会进而下降到40%左右。在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开支已经只占家庭全部消费开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家务社会化和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实行“双休日”制度,全社会的闲暇时间将会显著增加。这种生活闲暇化的趋势导致居住小区的休闲服务设施的需求会显著增加。这不仅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而且对于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从而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经济活

29、动的三大产业分类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类,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称为第三产业。这样的产业分类已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尽管各个产业的内部构成有所不同。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分别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主导部分。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 城市产业可以分为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城市产业

30、的基本部类主要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商品或服务需求,非基本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商品或服务需求。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输出产品或服务,使城市获得来自外部的收入,从而产生生产或者生活的消费需求,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将由城市内部的非基本部类所提供,于是又会产生新一轮的生产或者生活的消费需求,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循环和累积过程。因此,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基本部类带动非基本部类的发展被称为乘数效应。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之间存在一种比例关系,通常用就业人数的比例来表示。根据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的就业人数来推算非基本部类的就业人数,然后再根据城市的总就业人口再来推

31、算城市的总人口数。3.城市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城市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97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经历了结构重组,表现出一些重要的演化趋势。首先,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显著下降。以上海为例,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5年的77.2下降到1998年的50.1,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8.8%上升到47.8 第二,在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尽管世界各国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定义不尽相同,高科技产业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开发费用占总产值的比重以及科学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都要明显地高于整个工业的平均水平。在经济发达国家,知识的创造和分配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32、已经达到50%左右。以我国上海为例,1999年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8.2。表 第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转变为垂直结构,各个城市的产业构成也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转变为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导致城市体系的两极分化现象。在这个城市体系的顶部,是少数全球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总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因而对于全球或区域经济起着控制作用。例如,纽约、伦敦和东京被称为“全球城市”,汇集了相当数量的跨国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总部,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城市体系的末端,是作为制造/装配基地

33、的一大批城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主导地位日益显突,资本的流动性也就更为增强,城市的经济命运越来越为来外来资本(往往是跨国公司)所控制,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因而明显地处于从属地位。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能表现出二种不同的过程。一种过程是“后工业化”,指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另一种过程是“逆工业化”,指第三产业的增长不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表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34、,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有社会学的、人口学的、经济学的和地理学的不同概念。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人口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因此,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他们把城市化看成是由

35、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就是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区位向城市的集中,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是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市的集中。这一过程包括在农业区甚至未开发区形成新的城市,以及已有城市向外围的扩展,也包括城市内部已有的经济区位向更集约的空间配置和更高效率的结构形态发展。上述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

36、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间接的城市化过程。可以说,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由于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难度也很大。通常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

37、种。一般认为,单一指标在反映内容如此丰富的城市化特点上较困难,但在实际上又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在时空上可比较的、能被大家接受的复合指标。单一指标度量法即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虽然有多个指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平,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计算公式为:PU=U/P 式中:PU-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作为世界性现象,其过程有着一般性的

38、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Northam)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将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速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90%之间)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

39、)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而迅速展开的。经过50年艰难曲折的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有着如下主要特点。第一,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城市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我国城镇总人口由1949年的4900万人增加至1989年的2亿多人,净增城镇人口近1.6亿。第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既有激增又有骤减,波动十分明显,并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密切联系。197

40、8年以后,城市化终于走出倒退和停滞的低谷。城镇人口比重连续保持增长,城市化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至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0%(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受着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国土大小、人口多寡、历史背景、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划分城乡人口

41、的标准等。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诺瑟姆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有国内专家以城镇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1977年的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扣除了其中20个受某种特殊因素强烈影响的国家后,发现了其余1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如果把1989年世界上168个国家和地区按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排列分组,则各组人均GNP亦呈现出同样的由低到高的顺序变化,即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0%以下、30%50%、50

42、%70%、70%以上时,人均GNP分别为1000美元以下、10003000美元、30007000美元、7000美元以上。3.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本身是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也在现代化,即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各种建筑物日益为最新的技术成果所装备,城市的环境日益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日益舒适、方便。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有史以来所追求的目的是吻合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唯一有效的综合性

43、手段就是城市化。从已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来看,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有些专家描绘了在高度城市化带动下的城市现代化将表现出的共有特征:工程性基础设施完备,即具有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工程性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金融贸易、商业服务和旅游娱乐设施完备,比较适应发展的需要;居住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更加宽敞、舒适、方便、卫生;城市布局日益合理,景观宜人,风貌娇好;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较高的环境质量;城市管理日益现代化,城市交通安全便捷,信息通畅,防灾应变能力强,适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有礼貌,讲卫生,注意社会公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四、城市与区域发展四、城市与区

44、域发展(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自从城市出现以来,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新发展,城市和区域作为同一开放系统的组成部分,时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且,城市越走向高级,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深入研究区域首先要抓住作为区域核心的城市。深入研究城市必须同时剖析它赖以存在、发展的区域。城市和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地域范围的多级中心。较大地域范

45、围的中心往往也就是与其邻近的较小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有许多职能,从大的方面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在经济职能中又可分为工业、交通运输、外贸、商业、金融、旅游等职能,对工业职能还可进一步按部门和行业细分。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其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职能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发挥其中心作用。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常所说的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经济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较集中的场所。经济中心的多级性决定了中心城市的多级性。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

46、和各级中心城市分布的疏密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其它城镇的关系,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其中相互促进是发展的主导方面。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不同性质和规模等级的城镇所组成的相互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每一个经济中心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根据各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及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在基本上属于同一级的各中心城市之间,划分出各自的经济区域范围,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社会经济联系主要是指物质流、人流、信息流,在物质流方面又可包括原料资源、能源、水源及各种工农业产品的输送和供销联系。上述各种联系都是通过交通运输、输变

47、电、供排水和邮电通信等各种基础设施来承载的。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对经济区的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有利于协调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区域内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保护和改善区域与城市的环境质量,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等的影响。为此,不仅需分析城市本身的各种发展条件,而且还必须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区域因素。(1)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确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

48、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为此,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首先,应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其次,应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经济联系是生产力布局和地域经济结构特点与差异的反映,对区内和区际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对产、运、销之间的地域联系,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在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可为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提供重要依据。第三,应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2)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的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通常所说的城市发展规模主

49、要是指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区域城市化的水平,生产力的布局则直接影响城镇人口的分布和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形成一定规模以后会对人口的继续集聚产生引力作用,规模愈大,其引力也愈大。(3)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现代城市的空间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城市仅一个聚居中心点,像上海、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除中心市区外,还包括四周广大郊区许多个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城镇。对这类城市,已很难区分城市和区域这两个空间概念,可以称之为城市区域或城市地区。在城市区域范围内进行城镇布局,或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各类城镇的布局,均有一个合理的空间结构问题。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集中式和分

50、散式两种。集中式又可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又可分为带状、星座状、放射状、环状等。采取何种布局形态,需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城市发展到较大规模以后,如果继续采取单中心块聚式的布局形态,不断向外“摊大饼”,不断蚕食近郊的菜地,势必要出现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为当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所共有的严重弊病。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变为由多中心的市区片或城镇群所组成的城市。不管采取何种结构形态,都需要扩大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我国自解放以来,许多大城市的郊区不断有所扩大,像上海、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学课件:《城市规划原理》.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