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李白的诗句李白的诗句诗句导入诗句导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
2、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李白李白 渡远渡远/荆门荆门/外外,来,来从从/楚国楚国/游游。山随山随/平野尽平野尽,江,江入入/大大荒流。荒流。月月下下/飞飞/天天镜,云镜,云生生/结结/海楼。海楼。仍仍怜怜/故乡故乡水,水,万里万里/送行舟。送行舟。初读诗歌初读诗歌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游览。理解诗意理解诗意渡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群山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渐渐隐去,长江仿佛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月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3、海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楼。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仍仍怜故乡水,万里送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行舟。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不辞万里为我送行。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感悟品析感悟品析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
4、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感悟品析感悟品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感悟品析感悟品析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品析感悟品析要点解读要点解读颔联开阔开阔奇幻奇幻山颈联江月云渡荆门渡荆门随平野尽
5、入大荒流下飞天镜生结海楼写出景物的变幻流动写出景物的变幻流动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拟人拟人。感悟品析感悟品析 不是为朋友送行。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感悟品析感悟品析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内容图示内容图示首联叙事颔联写景尾联激动喜悦山颈联江渡荆门,游楚地渡荆门,
6、游楚地月云渡荆门渡荆门怜送送 别别送思乡惜别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对故乡的思念。诗歌总结诗歌总结播放情境课文,讨论画面表现的优劣。播放渡荆门送别情境课文视频。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2.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白这次辞亲远游的路线,试着找找他在不同地方写的诗。拓展资料拓展资料 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说他第一次远游:“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有人统计过李白的诗文,综其一生,他游历过18个地方(省、自治区、市),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李白的远游李白的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