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时及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版)的要求,本章内容属于“中国地理”中“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学习,但中国的海洋资源这一节内容在这部分课标中没有明确体现,因此参照“疆域与人口”中关于我国海洋的部分内容。课标具体要求见表 1.表 1“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内容标准与活动建议标准活动建议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结合实
2、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5.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1.开展“资源大揭秘”的主题活动,学生搜集生活中属于“自然资源”的物质,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出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区分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2.收集资料,讨论“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3.开展讨论活动,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讨论其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影响。(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版本单元内容地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湘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自然资源概况第三章第一节
3、2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三章第二节3中国的水资源第三章第三节4中国的海洋资源第三章第四节2.内在逻辑分析本章安排了“自然资源的概况”、“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和“中国的海洋资源”4 节内容。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从“什么是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自然资源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后面三节内容的学习做铺垫,也可以说后面三节内容,是第一节的延展和细化。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以及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可以算是姊妹篇,这三节分别都是从“认识资源、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这条主线入
4、手,引领学生去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所不同的是,教材的每一节针对不同类型资源的特有现状进行了侧重分析。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侧重借助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去分析资源的分布特征且以此为依据,土地资源分化出了我国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并强调每一种土地类型的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并在利用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每一种土地类型的问题现状以及我国的土地国策。“中国的水资源”中教材结合中国降水的分布特征来归纳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特征,这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难在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不强,所以这一内容要更多侧重于让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图推理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不能直接抛出知识点。结合身边的降水变化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也对下一内
5、容点的学习提供了支架,让学生可以从容顺畅地想到解决水资源的措施,当然本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节水爱水意识并最终将这种意识转化为行动。“中国的海洋资源”设置的很好地契合我国要在 21 世纪打造海洋强国的战略方针,但结合学生所在的区域不同,虽说有部分学生见过海,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海洋的认识还是有限的,所以教材首先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图片,直观生动的图片打开学生视野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积极主动找寻海洋中不同类型的资源,并积极大胆地设想海洋资源的利用。当然认识海洋、利用海洋都是打造海洋强国的基础,海洋强国得让海洋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所以教材简单阐述了我国海洋现存的问题,并列举了“赤
6、潮”这一现象的危害,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和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素养。所以在读图归纳“自然资源”的分布上,学生比较容易完成。但结合相关资料或数据探寻不同“自然资源”的特征及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中,由于八年级学生的综合思维这一素养还没有完全形成,故在这一问题的学习中比较吃力。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在学科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在涉及“自然资源”的保护这一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上,比较容易,但若要让这一素养长久地落实于日常的行为
7、习惯中,还需要一些长周期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强化人地协调观这一素养。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从生活情境中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进行正确的区分与归类。并能在生活中针对不同的自然资源采用合理地利用方式。2.结合相关图文资料,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正确分类。3.结合时事新闻素材及相关数据图表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4.运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初步认识我国的水情。5.针对我国的某一区域水资源特征,分析其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结合资料感受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宏伟工程,能在地图中找出南水北调的主要线路,归纳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7.知道我国的领
8、海基线范围,并且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我国的近海海域,以及不同海洋资源的分布。8.结合相关资料,归纳我国的海洋环境问题,并以一种典型的海洋问题展开分析。9.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将其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的基础上对所接触到的自然资源,提出合理利用的措施,树立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次单元作业设计选择的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自然单元。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教学上如何让作业为教学服务的活动发挥最大效益,是老师们思考最多研究做多的。所以从“双减”的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自然资源
9、”相关课标的要求,进行本次单元作业设计,我们的设计思路是: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题量自然资源概况23 组选择题 23 组综合题 1 组活动题 1 组中国的土地资源23 组中国的水资源23 组中国的海洋资源23 组题型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选择题、填空题、绘图题、综合题、活动题等时间15 分钟以内30 分钟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评价标准和方式设计。五、课时作业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作业内容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面三幅图中的物品分别由哪种自然资源制造而成?2.请将图中物品进行归类,哪些物品来源可再生资源,哪些物品来源于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
10、生资源:3.请你列举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采取怎样的利用方式,才算是合理利用?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浪费自然资源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你该怎样跟他们说?二、时间要求:10 分钟三、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征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掌握资源利用的合理方式,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节对应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通过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考查学生对自然资源特征的掌握,以及在生活情境中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资源利用的合理方式,落实“人地协调观”这一素养的培育。第二节 中国的
11、土地资源一、作业内容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1.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祖国疆域广阔,为我们带来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图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图中,选择与自然环境背景相符的土地资源()A水田天然林地旱地荒地B水田旱地天然林地草地C旱地水田荒地草地D旱地水田荒地天然林地时间要求:3 分钟提升性作业提升性作业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今年 2 月 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与“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等作为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材料二:“我国土地利
12、用类型的构成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1)材料一中,国家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是针对我国的国情而颁发的。(2)材料二中我国土地构成特点_、_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_不足,人口和_的矛盾突出。(3)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4)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把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时间要求:10 分钟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3.我们的家乡宿州市近几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请同学们展开社会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随着家乡规模扩大,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查项目调查结果(1)对高新经济区居民展开采访,采访者讲述十年前与现在对比该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调查目前
13、宿州市常住人口数量以及现有耕地数量,估算人均耕地数,对比十年前的人均耕地数,看看有着怎样的变化。(3)调查统计目前宿州市市内主要道路数量,网上查找十年前道路数量。对比统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有没有占用耕地的现象。(4)网上查阅近十年来宿州市夏粮产量分别是多少。4.结合调查结果,请你针对宿州市在未来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既可以牢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又能够正常进行城市发展建设。拟写一份倡议书。时间要求:自定二、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并能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关于中国
14、的土地资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关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作业设计通过三个不同的题组展现。题组一,主要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这一特点,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及分布不均都是建立在我国自然环境特征(如气候、地形等特征)的基础之上。作业设计以选择题的形式体现,但其背后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等必备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区域分布图中识别土地类型也是对“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题组二与题组三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树立“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无法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因
15、此,作业设计中结合时事材料从理论层面和数据层面来引起学生的重视。拓展性作业中设计了实践调查活动,旨在通过身边的调查,体会到“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为可持续发展力所能及地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社会调查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落实了地理实践力的培育。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一、作业内容知水情知水情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 1图 21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北多南少D东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2从图 2 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征是()A秋
16、季降水多B冬季降水多C夏季降水多D春季降水多3.读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回答问题。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_。时间要求:10 分钟解水困解水困4.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土、人口比例示意图。内容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5.417.526.23.54(1)据左图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使区域内水源分布不均衡,表现在农业生产上,使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方式差异显著,如: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为主,该区
17、颇具特色的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边缘和地带。(2)右图反映了我国南北方之间水土配比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方地区水资源较南方地区,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我国实施了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工程,此工程的线和线已投入使用。线目前还在规划中,此线调水主要是为解决我国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时间要求:10 分钟护水源护水源为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促使公民养成节水习惯,请你针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制作一幅以“节水、爱水”为主题的手抄报。时间要求:25 分钟二、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答题正确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理解我国进行南水北调的必要性主题突出,图幅美观整齐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业设计紧扣
18、课程标准与作业目标,从知水情、解水困、护水源三大主题展开作业设计,落实学生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在提升作业中兼顾新旧知识的衔接,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在“护水源”主题中设计拓展性作业,选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节水、爱水”主题设计手抄报绘制活动,旨在让“节水、爱水”观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从而在行动上做到珍惜与节约水资源。落实了“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一、作业内容认识海洋认识海洋1.观看沿海国家领海基线的新闻视频,试着绘出我国的领海基线。2.绘出我国东部海岸线轮廓图,在图中标出我国的四大海域以及我国著名的渔场与盐场的分布。时间要求:10 分钟经略海洋经
19、略海洋海洋牧场是在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下图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分布图”和“南海海域深海网箱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图 1图 21图 1 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为()A南海B黄海C渤海D东海2图 2 是我国在南海海域布局的深海网箱,试列举出在图 2 中网箱内养殖的海洋生物:。3.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时间要求:3 分钟关心海洋关心海洋2021 年 6 月 8 日的世界海洋日主题为“关注海洋健康、守卫蔚蓝星球”。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0、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是为了()A增加渔民的假期B保护鱼类资源C增加渔民的收入D减少水污染2下列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合理的是()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B禁止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C加大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D将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海洋时间要求:3 分钟二、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规范作图知道我国的海域范围熟悉我国的海洋资源建立保护我国海洋资源及海洋环境的责任感二、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中国的海洋资源这部分内容在(2011 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将其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但是 21 世纪我国将着力建设海洋强国。因此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关于我国海洋的
21、基本概况,如:学生知道我国的海洋国土范围,这是进行国家主权的意识教育必须内容。因此作业设计的第一个主题是“认识海洋”先让学生观看我国领海基线的新闻视频,再绘制出我国领海基线的范围。旨在通过声像地传播及学生的动手操作,将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思想中。绘制我国东部海岸线轮廓及标注海洋资源的分布,旨在让学生熟悉我国四大海域分布的同时感受到海洋大国的具体体现,让学生建立大国的自豪感与荣誉感,也让学生有了开发海洋与保护海洋的使命感。基于此,作业设计中设计了“经略海洋”和“关心海洋”的两个主题作业。通过题目的设计,让学生认识到未来我国海洋资源的具体开发利用方向,落实“人海和谐”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单元
22、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渔光互补”是指将养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组件,下面的水域里养殖水产品,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模式。光伏板可以起到给鱼塘遮阳,降低水温,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水面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质等作用。下图为“我国某村的渔光互补项目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渔光互补”生产模式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正确的有()A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B土地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水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生物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采取“渔光互补”生产模式,可以()提高渔业产量减少太阳能的损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ABCD台州温岭市石塘、
23、松门一带海域受到赤潮影响,海水呈现“红褐色”,犹如被彩色涂料染过一样,对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A海水污染B气温下降C过度捕捞D太阳辐射4为防止赤潮的发生,下列措施不可取的()A研制无磷洗涤剂B及时打捞迅速生长的水藻C用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到江河中D关闭生产洗涤剂的工厂时间要求:5 分钟提升性作业提升性作业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 32 届夏季奥运会于 2021 年 7 月在日本东京开幕。材 料 二:图 1“日 本 区 域 图”和 图 2“中 国 主 要 能 源 矿 产 分 布 图”图 1图 2(1)据报道,此次
24、奥运会的奖牌所用金属是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了()A日本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节俭B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C日本国内矿产资源丰富D日本工业产品质量差(2)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国内矿产资源贫乏,为克服这一限制性因素,日本借助其优势,从国外运进原料、燃料,并且国内大力提倡资源的节约。(3)对比日本,我国虽不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特点,产生了不同地区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 23 个我国的资源调配工程:。(4)请你从上一题所列举的工程中,选取一个,简要分析该工程实施的积极意义(
25、最少两点);。时间要求:15 分钟拓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6.社会实践活动衣食住行“3R”调查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段时间里,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所以,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型社会的道路。节约即为节省、俭约,节约的生活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国家发展战略,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的良好习惯。作为当代青少年,更应践行节约、反对浪费。请你以自己的家庭为调查对象,按照节约和循环利用的“3R”原则进行调查,对于不合理之处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6、。我家衣食住行“3R”情况调查表记录日期:年月日至年年月记录人:年级:班级:学校名称:时间要求:自定评价设计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规范答题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知道我国海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现存的资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能积极主动展开实践调查活动,并详细记录日常行为“3R”原则目前情况改进措施小妙招衣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食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住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行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此次单元质量检测作业设计中,除了紧扣单元作业目标设计基础性作业,也在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统领下设计提升性与拓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选择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作业设计的情境材料
27、,让学生感知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达到所用皆所学的同时也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形成地理素养。提升性作业选择以日本夏季奥运会为切入点,奥运会奖牌的设计,意图在考查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没有建立正确的资源观。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众所周知的资源短缺,虽借助便利的海运从国外运进矿石、燃料,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但该国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意识相当高,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就是一个鲜明的体现。向外看到其他国家的资源利用,对比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特征,该如何用,怎么用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的最大效益,提升性作业中第(3)第(4)两小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落实对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育。拓展性作业,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调查生活中可以再循环、再利用的资源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实践活动的设计,不要求生生参与,样样落实,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性完成。(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序号类型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理解应用1选择题1、9易改编30 分钟2选择题1、9易改编3选择题8、9易改编4选择题8、9易改编5(1)选择题1、9中原创5(2)填空题1、9易原创5(3)解答题1、9易原创5(4)解答题1、9中原创6实践作业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