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终 尿尿原原尿尿毛毛细细血血管管第三节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一)(一)重吸收功能的概念重吸收功能的概念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指小指小管液中的管液中的水水和和溶质溶质通过肾小管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转运重新回转运重新回到管周毛细血管的到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液血液中去的中去的过程。过程。(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特点重吸收特点1.1.选择性重吸收选择性重吸收成分成分血浆血浆(g/L)滤液滤液(g/L)尿尿(g/L)尿中浓缩倍数尿中浓缩倍数水水9009809601.1蛋白质蛋白质70900.30微量葡萄
2、糖葡萄糖1.001.00极微量Na+3.303.303.501.1K+0.200.201.507.5Cl-3.703.706.001.6H2PO4-,HPO42-0.040.041.5037.5尿素尿素0.300.3018.060.0尿酸尿酸0.040.040.5012.5肌酐肌酐0.010.011.00100.完全不重吸收完全不重吸收部分选择性重吸收部分选择性重吸收完全选择性重吸收完全选择性重吸收3.3.重吸收的有限性重吸收的有限性2.2.各段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不同各段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不同 近端小管、髓袢、远端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及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小管及集合管的管壁上皮细胞在组织学上存
3、在着差别,其功在组织学上存在着差别,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能也不完全相同,近端小管对近端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最强各种物质的重吸收能力最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不同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不同的物质的重吸收具有一定的有的物质的重吸收具有一定的有限性。例如限性。例如: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三)肾小管与集合管(三)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的途径重吸收的途径1.1.跨上皮细胞途径跨上皮细胞途径2.2.细胞旁路途径细胞旁路途径 物质进行两次跨膜物质进行两次跨膜转运的过程。转运的过程。物质通过紧密连接经物质通过紧密连接经细胞间隙吸收的过程。细胞间隙吸收的过程。(3)(3)入胞入胞(四)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转运重吸
4、收的方式:(四)物质通过肾小管上皮转运重吸收的方式:扩散、渗透、易化扩散、溶剂拖曳。扩散、渗透、易化扩散、溶剂拖曳。(1)(1)原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氢泵、钙泵原发性主动转运:钠泵、氢泵、钙泵(2)(2)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同向转运同向转运逆向转运逆向转运NaNa+的主动重吸收的主动重吸收:泵泵-漏模式漏模式2/32/3跨细胞途径,跨细胞途径,1/31/3细胞旁途径细胞旁途径近端小管后半段:近端小管后半段:细胞旁路途径细胞旁路途径因因ClCl-的吸收而顺电位差被动吸收的吸收而顺电位差被动吸收 跨上皮细胞途径跨上皮细胞途径NaNa+-H-H+的主动吸收的主动吸收(2
5、2)Cl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近端小管前半段:不吸收近端小管前半段:不吸收近端小管后半段(主要):被动吸收近端小管后半段(主要):被动吸收(3 3)水的重吸收:)水的重吸收:跨细胞途径跨细胞途径 细胞旁途径细胞旁途径4 4)HCOHCO3 3-H-H+的藕联重吸收的意义:排酸保碱的藕联重吸收的意义:排酸保碱 1 1)HCOHCO3 3-的重吸收量:的重吸收量:80%80%近端小管;近端小管;15%15%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 5%5%远球小管、集合管远球小管、集合管 2 2)HCOHCO3 3-重吸收与重吸收与H H+-Na-Na+交换:交换:3 3)HCOHCO3 3-重吸收的机制:重吸收
6、的机制:以以COCO2 2的方式的方式 3.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重吸收的部位:重吸收的部位:重吸收的机制:主动转运重吸收的机制:主动转运近端小管:近端小管:70%70%髓袢:髓袢:20%20%4.4.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重吸收的重吸收的部位部位:仅限于近球小管:仅限于近球小管重吸收的重吸收的机制机制:与:与NaNa+协同重吸收协同重吸收 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重吸收的重吸收的特点特点:重吸收的有限性重吸收的有限性 肾糖阈肾糖阈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葡萄糖的吸收极限量 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9.0 9.010.0 mmol/L10.0 mmo
7、l/LTm=375mg/min(男)(男)300mg/min(女)(女)5.5.氨基酸及其他物质的重吸收氨基酸及其他物质的重吸收 氨基酸;氨基酸;HPO HPO4 42-2-;SOSO4 42-2-;蛋白质蛋白质 ;1.1.髓袢降支细段:对髓袢降支细段:对NaNa+,ClCl-通透性低,对水有通透性。通透性低,对水有通透性。2.2.髓袢升支细段:水不被重吸收,髓袢升支细段:水不被重吸收,Na+,Cl-通透性高,通透性高,可顺浓度梯度扩散可顺浓度梯度扩散。3.3.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20%NaCl20%NaCl继发性主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重吸收重吸收模式:重吸收模式:a a、NaNa+:2
8、Cl2Cl-:K K+同向转运(主)同向转运(主)b b、NaNa+-H-H+速速尿尿噻噻嗪嗪类类利利尿尿剂剂第四节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是指肾小管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集合管的上皮细胞,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功能则指肾小管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排泄功能则指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中的过程。机制:被动分泌机制:被动分泌
9、NaNa+-K-K+交换交换部位:远曲小管部位:远曲小管 集合管集合管K+的的分泌分泌特点:竞争性抑制特点:竞争性抑制NaNa+-K-K+交换交换H H+-Na-Na+交换交换近球小管:近球小管:H H+-Na-Na+交换交换远曲小管、集合管:远曲小管、集合管:H H+泵泵H H+-Na-Na+交换与交换与NaNa+-K-K+交换交换来源:来自谷氨酰胺脱氨基来源:来自谷氨酰胺脱氨基部位:远曲小管部位:远曲小管 集合管集合管NH3+H+NH4+NH3+H+NH3NH3NH4+小管腔细胞+NaC lNH4C l+Na+HCO3-H2CO3H+集合管分泌集合管分泌NHNH3 3 ,促进,促进1 1个个H H+分泌,一个分泌,一个NaHCONaHCO3 3吸收入血吸收入血Na+HCO3-NH3 的分泌的分泌四、其他物质四、其他物质的排泄的排泄 肌酐及对氨基肌酐及对氨基马尿酸,既能从肾小马尿酸,既能从肾小球滤过,又能由肾小球滤过,又能由肾小管排泄。管排泄。进入体内的物进入体内的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主要通过肾小管的,主要通过肾小管的排泄出体外。排泄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