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写演写演讲稿讲稿11一般格式(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如:大家好)(3)正文(4)结尾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但是,由于演讲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活动,因而演讲稿的结构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都有特殊的要求。2开场白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演讲稿的开头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开场白的方法通常有:(1)开门见山,提示主题。此类演讲稿一开讲,就进入正题,直接提示演讲的中心。例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
2、:“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运用这种方法,必须先明晰地把握演讲的中心,把要向听众提示的论点摆出来,使听众明晓中心是什么,集中注意力。(2)介绍情况,说明根由。这种开头可以迅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急于了解下文。例如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开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个开头对发生的事情、人物对象做出必要的介绍和说明,为进一步向听众提示论题做了铺垫。(3)提出问题,引起关注。这种方法是根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考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例如陶行知校长的演讲:“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
3、题,叫作每天四问。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演讲一开始就能引发听众的深度思考。3主体内容演讲稿的主体是演讲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层次、节奏和衔接等几个问题。(1)层次。层次体现着演讲者思路展开的步骤,也反映了演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演讲者在演讲中反复设问,并根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能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此外,演讲稿或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词语来区分层次,使层次清晰。(2)节奏。节奏是演讲内容在结构安排上表现出的张弛起伏。演讲稿结构的
4、节奏,主要是通过演讲内容的变换来实现的。演讲内容的变换,是在一个主题思想所统领的内容中,适当地插入诗文、逸事等内容,以便听众的注意力既保持高度集中又不因为高度集中而产生兴奋性抑制。但是内容变换过于频繁,也会造成听众注意力涣散。因此,演讲稿结构的节奏既要鲜明,又要适度,插入的内容应该为演讲的主题思想服务,节奏的频率要根据听众的心理特征来确定。(3)衔接。衔接是将演讲中的各个内容层次巧妙、自然地联结起来,使演讲稿更具整体感。演讲稿结构衔接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同两段内容、两个层次有联系的过渡段或过渡句。4结束语结束语是演讲内容的自然收束。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束语能够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
5、和回味。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束,或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柴静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飞机落下时,北京正在下大雨,于是我把她送到北京的一家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肺癌晚期。然后,她指了指床头的那个箱子,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请你帮我保存这个箱子”。这个箱子里装着她30年来在西藏各地与各种人如官员、喇嘛等交谈的记录。她很清楚地知道这些记录不
6、能发表。她只是说,如果一百年后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是拉萨一中的女教师。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向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从来就没有发票。”之后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我们如果今天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就与一张废纸无异。”他打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没想到,当他向餐车订了一份饭菜后,列车长亲自把饭菜端到了他的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等您吃完
7、了我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是一个34岁的律师。去年,我认识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席间,他向我说起了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当时所有的孩子都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情了,从裤兜里拿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泪水。这个人,18岁时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只是想给农民做一点事儿。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上,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
8、,这个人即使说得再尖锐些,我们也能播这个节目。我问为什么,领导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任。七年前,我问过一位老人,我说您一生受过很多挫折,那您靠什么来保持年轻的情怀?他说,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行走过程中,他发现路边有一个老农民,而老农民的旁边还放着一口棺材,于是他下车询问原因。老农民说太穷了,没钱治病,所以就把给自己备用的棺材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当即给他500元钱,让他回家治病。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想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朝一夕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一个国家是由一个
9、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谢谢大家。【赏析】柴静在这篇演讲稿中,结合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面对听众抒发自己的情感,又在冷静的氛围中启发听众对现实进行思考,感性与理性结合。文章所引用的例子深入浅出,用事实说话,经过演讲者的简析,抽象的道理被形象化了,不但激发了听众的兴趣,赢得了听众的好
10、感,还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劳动为笔,挥就蓝图湖北一考生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为笔,挥就蓝图”。常言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循着历史的辚辚车声,我们可以听到,劳动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劳动的经验;“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是劳动的境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劳动的喜悦。中华上下五千年,唯有以劳动精神做笔,方可绘就美好图景。劳动,是更高层次的情感追求。人们常说:“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其实,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种幸福,不同于感官上的刺激、物欲上的满足,而是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1、”,陶渊明于泥土的清香中寻得一方精神的宁静;“这个世界不必知道我是谁,但我从事的事业却惊艳了全世界”,大国工匠陈行行于精细的零件中觅得一分收获的喜悦;“劳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在劳动和工作中获得人生的满足。热爱劳动,幸福便会洋溢在我们的脸上,充盈在我们的心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劳动,是更大价值的人生取向。万里邮路,栉风沐雨,“忠诚信使”其美多吉用劳动唱出高原上最深沉的歌;劈柴生火,执鞭上课,80后教师张玉滚用劳动担起乡村的未来;走门串户,手抄笔录,乡村干部张渠伟用劳动走出泥泞大山的脱贫路劳动模范、时代先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理:人,因劳动而具有存在的价值;人生,
12、因劳动而焕发夺目的光彩。劳动,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他们渴望一夜暴富,追求“短、平、快”的成功,幻想着“躺赢”的锦鲤式幸福。殊不知,他们到头来只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因守株待兔而悔恨。陶行知自立歌有言:“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应当培养劳动精神,养成劳动习惯。不求“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但求在力所能及之处都能勤劳以待,在劳动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以劳动为笔,挥就蓝图吧!请相信,这其中必定是猎猎红旗,点点星光;必定是一张张幸福的小脸,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13、,一幕幕和美充实的生活图景。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赏析】这篇演讲稿情感充沛,表现力强。文章在形式上多用呼告、感叹句式;内容上,在正反对比中融入真情实感,使文章说服力、表现力大增。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文章中的名言、诗歌、警句层见叠出,名人逸事信手拈来,或对举、或排比,既丰富了内容,也美化了语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假设学校组织竞选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校刊主编、校广播站总监、志愿者服务团团长等,你准备竞选其中某个职务。试为此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阐述你的竞选主张。【思路点拨】题目要求写一篇竞选的演讲稿,写作此稿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支持,从而赢得选票。因此,稿件内容应重点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让听众了解自己。首先,应在稿件中交代自己要竞选的职务;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优点,点明自己竞选的原因以及对竞选的职位的理解;其次,要说明如果竞选上了,自己将会如何做;最后,可以表明一下自己的决心,说服群众、评委投自己的票。这篇演讲稿需要面向全校师生,因此,可抓住师生都感兴趣的或想要了解的人或事,以拉近距离,引起共鸣。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