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18340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下面两幅图分别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图。图中元朝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原因是( )A.政治中心的转移B.海上丝绸之路兴起C.中央集权的强化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两次工业革命催生了轮船、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现代交通在中国取得了巨大发展,下列相关成就在中国的出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唐胥铁路建成京张铁路竣工“黄鹄号”试航成功轮船招商局成立A.B.C.D.3.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

2、记”题记的瓷器。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B.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对商业的不再监管C.“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D.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4.如图是1911年中国境内铁路投资情况,该图反映了近代中国铁路修筑(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B.因外国资本援助而得以进行C.在晚清政府支持下发展较快D.不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5.下表为20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数据表。该表所示的情形( )运营线路运营车辆运营线路长度全年客运总量公共电汽车881条24131辆19

3、299千米33.3亿人次轨道交通22条5210辆609千米37.8亿人次A.反映了私车出行受到限制B.表明公共电汽车具有明显优势C.说明轨道交通是出行首选D.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6.隋朝,隋炀帝下令开凿了贯通南北的长逾2700千米的大运河,使水驿畅行。唐朝,为了便于中外使臣往来,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网,使邮驿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主要说明隋唐邮驿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疆土面积的扩大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国际交往的增加 D.交通条件的改善7.天津县志中收录了元朝诗人傅若金的直沽口:“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少,鱼傍海潮多。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

4、歌。”据此可知,当时( )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漕运与海运均比较发达行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影响地域文化A.B.C.D.8.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由此可知( )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A.武汉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B.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C.武汉的市民出行比较方便D.近代交通明显提高了人们的公共素养9.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说:“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

5、已。”艾森豪威尔认为交通运输体系( )A.有利于各地的经济往来B.促进了各地的联系C.是美国发展的主要动力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10.1969年,北京地铁建成,出行大大方便,手表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计时器;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人们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高铁进站只有15分钟,而对购票和乘车的时间观念要求高,于是,手机不仅代替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还作为购票的工具,因为手机购票更迅速更节省时间。这表明( )A.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B.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C.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出行时间D.交通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时间观念11.有学者说,自行车的大规模生产使那些因贫困而消费不

6、起马车或汽车的民众能够购买,他们只需花费步行时间的1/4就能够去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机会和与社会的接触不再局限于村庄。由此可知,自行车的推广( )A.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B.促进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体现了物质生活的时尚化12.建国初期到1992年国内交通发展情况表(部分)建国初1992年公路里程铺有路面的39.5%87.7%铁路复线(双线铁路)率4%25.5%电气化铁路无占营运里程15.66%水深1米以上的内河航道32.9%56%据表可知,我国( )A.已经建立起完善的运输体系B.运网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C.已经形成贯通全国的交通网D.交通运输布局已得到优化13.1

7、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下列有关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B.20世纪5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C.20世纪70年代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D.2019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14.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使得亚欧之间往来船只可以直接通行;1914年通航的巴拿马运河连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些运河的修建( )A.反映了欧洲交通体系的完善B.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C.刺激了西欧人不断探索海洋D.导致了世界

8、经济发展不平衡15.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 )站名车到分秒车开分秒停车分秒六合路31分25秒31分55秒30秒华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会40分5秒40分50秒45秒六渡桥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A.当时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B.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C.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D.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秦朝修筑

9、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秦始皇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摘编自人教版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时间概况总体评价1950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提出“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并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成渝铁路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开创了新中

10、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50年6月成渝铁路正式开工。西南地区10多万军民投入建设,筑路开始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靠人力。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运营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时期,统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即全国性统治中心的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体系的形成、庞大军事体系以及全国性社会秩序的建立。这一变化促使王朝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粮食为主体的物资供应体系。然

11、而,以农立国的经济特性,使得统一的集权王朝在建立物资供应体系时,不得不面对广泛而分散的小农经济。集权政治有效地使小农成为赋税与徭役的双重负担者,成为国家的生存基础。在此基础上,漕运逐渐形成并发展。秦汉时期的漕运,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尚处于初步阶段,漕运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漕粮多为军用。隋唐以后,渐形成了相应的成法、固定的职官和额定的年漕量,漕运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经济体系。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等材料二 明清时期,由于历代的积累和统治者的重视,漕运制度不断完善,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十分严密和健全。清代的漕运管理体系严密而复杂,上至漕运总督,下到旗丁运卒,组成一个职责分明、组织严密

12、的庞大漕运系统。在中央有户部总其责,在地方设漕运总督衙门于淮安,由漕运总督总理漕政诸务;各省设粮道衙门,分掌各地漕政;各州县收漕亦有专设机构。从向税户征收起到京通交仓止,整个漕粮征运过程都有严格的监管。漕粮虽有定额,但实际上加耗、加脚费等名目繁多,层层加码,实际交纳的漕粮高于定额数倍。漕运成为一大弊政,又是一项苛政。漕运的沉重负担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农民身上,这必然激起农民各种形式的反抗。在农民的反抗斗争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河道的淤塞,清代漕运日趋衰落。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漕运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

1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漕运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此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

14、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摘编自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生活的表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隋朝时以洛阳为中心,到元朝时截弯取直,大运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政治中心的东移,A项正确;海上丝绸之路兴起与大运河截弯取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中央集权的强化

15、并非大运河截弯取直的原因,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唐胥铁路建成于1881年,京张铁路竣工于1909年,“黄鹄号”试航成功于1865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于1872年,按时间顺序排列为,B项正确;排除时序错乱的A项、C项、D项。故选B项。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除了把州县进行大合并外,又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得出“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排除A项;“不再监管”表述错误,排除B项;“樊家

16、”不能看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排除D项。故选C项。4.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我国铁路有将近半数是外国直接或间接投资修建的,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修筑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特征,A项正确;外国投资铁路是资本输出而非经济援助,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晚清政府支持铁路建设,也未体现中国铁路发展较快,排除C项;铁路修筑不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通行提供了方便,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公共交通,与私车无关,排除A项;表格显示

17、在全年客运总量中轨道交通总量高于公共电汽车总量,排除B项;材料没有相关出行选择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隋唐驿道网的建立和完善,使邮驿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隋唐邮驿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交通条件的改善,D项正确;隋唐邮驿发展与疆土面积的扩大无关,排除A项;隋唐邮驿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隋唐邮驿发展促进了国内各地的联系,未体现国际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D解析:根据“远漕通诸岛,深流会两河。鸟依沙树少,鱼傍海潮多。转粟春秋入,行舟日夜过。兵民杂居久,一半解吴歌。”可知元朝时期天津地区漕运与海运均

18、比较发达,交通运输影响天津地方文化,符合题意,D项正确;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唐中期以后,不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行省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交通有着规范的运营时间表,人们出行需要守时,这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B项正确;仅有运营调度时间表无法说明交通发达,排除A项;材料无路线,出行便捷程度得不出,排除C项;材料与人们的公共素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我们交通运输体系的联合力量加在一起,就是合众国这个我们所拥有的称号中的动力要素。没有它们,我们不过是许多个别部分的联盟而已。”,可以看出交通的发展有利

19、于美国的国家统一,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交通对国家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交通对各地的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交通是美国发展的动力之一,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解析:人们为乘坐地铁,佩戴手表,为方便乘坐高铁,用手机计时和购票等,表明交通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时间观念,D项正确;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与“机购票更迅速更节省时间”不符,排除A项;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出行时间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题,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自行车的大规模生产使那些因贫困而消费不起马车或汽车的民众能够购买,他们只需花

20、费步行时间的1/4就能够去他们想去的地方,他们的工作机会和与社会的接触不再局限于村庄”可知人们可以花费更少,却可以去较远的地方,反映了自行车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A项正确;自行车推广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关系不大,排除B项;C项说法夸大了自行车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与时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B解析:材料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路铺装路面的比例、铁路复线率、电气化铁路历程、内河航道历程都在增加,说明主要交通运网的设施质量已大为改观,交通事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要做到真正的四通八达,但当今中国仍有很多地区交通不发达,出行不方便,排除A项;材料中的运网里程未涉及空间

21、分布情况,不能得出CD项结论,排除CD项。故选:B。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主流,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桨飞机,排除C项;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1914年通航的巴拿马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运河的修建便利交通运输,加强了世界的经济联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界交通,并非只有欧洲,排除A项;运河的修建不是为了探索海洋,而是为了经济往来,排除C项;世界

22、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没有运河的修建,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在规范服务的同时,也要求乘客配合运营,事先了解相关的站点、汽车到站、驶离和停站时间,合理安排个人出行,表明交通变革影响现代时间观念的传播,B项正确;公共汽车运营时间的规范与汉口的交通拥堵情况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2汉口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巨镇,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公共交通满足了人们的快节奏需求,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16.答案:(1)特点:天然道路和人工道路并存;水陆并举;以都城为中心;类型多样化。兼具政治、经济、军事价值;形成了全国性交通网

23、络体系(联通性强)等。(2)特点:由国家力量主导实施;广泛的社会动员;时间短,成效显著;自主建设。影响:成渝铁路是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成铁路,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成渝铁路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等)的序幕。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让新中国铁路发展史翻开崭新的一页。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得出天然道路和人工道路并存;水陆并举;依据材料“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

24、性道路网”,得出以都城为中心;从类型角度分析,得出类型多样化;从价值角度分析,得出兼具政治、经济、军事价值;依据材料“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得出形成了全国性交通网络体系(联通性强)等。(2)特点:依据材料“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了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得出由国家力量主导实施;依据材料“成渝铁路正式开工。西南地区10多万军民投入建设,筑路开始第 11 页 共 13 页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得出广泛的社会动员;时间短,成效显著;依据材料“成渝铁路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得出自主建设。影响:从铁路本身角度

25、分析,得出成渝铁路是新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成铁路,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从其对工业化建设的作用分析,得出成渝铁路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一五计划等)的序幕。从其影响作用分析,得出开创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时期,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让新中国铁路发展史翻开崭新的一页。17.答案:(1)特点: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漕粮以军用为主;漕运体制、漕运时间、漕运数量等具有随意性。历史背景: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急切需要物资供应体系;小农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2)变化:管理体系严密复杂,形成漕运系统;从

26、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机构;漕运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反抗;漕运最终走向衰落。历史影响: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一定范围内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解析:(1)特点:根据“这一变化促使王朝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粮食为主体的物资供应体系”得出服务于封建统治的需要;根据“漕粮多为军用”得出漕粮以军用为主;根据“漕运无常制、无常时、无常额”得出漕运体制、漕运时间、漕运数量等具有随意性。历史背景:根据“统一的集权王朝”“集权政治”得出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形成;根据“王朝必须建立一个有序的、有保障的、以粮食为主体的物资供应体系”得出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政权急切需要物资供应体系;根

27、据“广泛而分散的小农经济”得出小农经济的发展;还可从交通的改善等分析总结。(2)变化:根据“漕运管理体系严密而复杂”“漕运的组织、机构、政策十分严密和健全”得出管理体系严密复杂并形成漕运系统;根据“在中央有户部总其责,在地方设漕运总督衙门于淮安,由漕运总督总理漕政诸务”得出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机构;根据“漕运的沉重负担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农民身上,这必然激起农民各种形式的反抗”得出漕运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并导致农民反抗;根据“清代漕运日趋衰落”得出漕运最终走向衰落。历史影响: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统治、一定范围内激化了社会矛盾等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8.答案:

28、(1)汽车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2)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解析:(1)依据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得出汽车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依据材料“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得出电灯的发第 12 页 共 13 页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依据材料“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得出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依据材料“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得出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2)表现:依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得出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得出推进城市化进程;依据材料“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得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角度分析,得出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