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范围: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0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 1965 年,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经地磁仪器测定,其生活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元谋人的发现可以实证A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B 远古人类起源于中国C 中国有 170 万年的文明史D 云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 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 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 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D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3 商代青铜器上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
2、饕餮纹双目突出,呈现出威严和狰狞的神态。到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除兽目用作普遍的装饰外,口、眉、爪子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A 祖先崇拜观念得以强化B 青铜器的功能发生转化C 青铜铸造技术更加成熟D 神权政治影响有所减弱4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 5 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A 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 贵族体制得到确立C 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 司法体制出现漏洞5 有学者指出,春秋各国所进行的政治改革,进一步强化大小封君对国君的臣属关系和隶属关系,强化国君的专制权力,力图把“王土”和
3、“王臣”乃至全体社会成员都置于君主的直接管理和掌握之下。这些改革A 意在强化周天子的共主地位B 适应了诸侯争霸斗争的需要第 1页 共 8页C 是法家思想的首次成功实践D 彻底摧毁了分封制和宗法制6 春秋战国时兼并日趋剧烈。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不相同了。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A 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B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热衷建立郡县制C 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 大多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7 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官吏在一年中因生病不能正常办公达三个
4、月以上者,要被免职;病愈后,要被任命为新地吏(原来秦国以外的新占领地区的官吏)或被派去戍边,同因为犯有过错被免职、废黜而任新地吏的官吏一样。这种做法A 意在解决官吏渎职的问题B 促进了中央集权统治形成C 给秦朝地方治理埋下隐患D 表明秦朝重视疆域的治理8 古燕地成于何时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的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并延续至西周的城址,出土了大量西周初期燕国的青铜器,如西周燕侯堇鼎、西周燕国太保克盉、西周伯矩鬲等,学界认为这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追溯燕国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B 燕长城是秦始皇长
5、城的基础之一C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齐国先于燕国灭亡D 稷下学宫是燕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9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施行,特地铸造了一种厚重的权钱(又称法钱),面文左右两侧有“重四两”的小篆文字,穿孔上下有一定的数字符号,作为衡量的标准。权钱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权钱”的大量出土,反映了秦朝()A 颁布律令长治久安B 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C 修筑驰道沟通南北D 统一货币的措施得力10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 颁布“推恩令”B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第 2页
6、共 8页C 实行编户制度D 采取郡国并行制度11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A 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 以小监大,以卑督尊C 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 分工合作,职责明确12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出土了大量的铁器标本,数量有数百件之多,器形有镭、锄、犁、耙.镬、镰、斧、凿、锤、锯、钉、小铲、拔铲、钩、削、镞、矛、剑、刀,钺、匕首、三角架、釜、门环等。这表明当时A 福建冶铁水平领先B 盐铁官营受到冲击C 铁器应用领域广泛
7、D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14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等。后汉书则记载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B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C 纸是西汉主要书写材料D 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A 南方
8、较稳定,经济大发展B 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大分裂C 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D 玄佛道兴起,文化大发展16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上述规定有利于A 减轻百姓赋税负担B 维护门阀士族特权C 防止官员腐败现象D 遏制土地兼并趋势17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有明显提高,三国时上等良田才能达到的亩产十石在此时已成为普遍第 3页 共 8页的产量水平。这主要得益于A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 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D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1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
9、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C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19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 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20北魏均田制规定: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则要求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
10、田者交纳粮绢布麻。这说明()A 土地兼并问题彻底缓解B 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C 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缩小D 农民利益得到一定保障2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 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B 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C 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 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22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儒学A 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B 纲常礼
11、教遭到破坏C 理论存在严重的局限D 正统地位已经丧失23康有为说隋代书法的情况是:“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为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又说:“隋碑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康有为认为隋朝书法A 以南方的秀美为主要特点B 淳朴峻整趋向单调第 4页 共 8页C 具有融会性与过渡性特征D 风格保守缺乏创新2413 世纪中叶,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大败波军。波兰历史书曾记录这种“妖术”:只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军队已经冲上前来。此“妖术”即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应用,下列项中对其表述正确的有在唐末开始应用于战争
12、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宋朝时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 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型射击火器A B C D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们把最大注意力集中到人事以及人伦关系方面,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突出人的道德理性为根本特征,因而可称为道德人本主义。道德人本主义侧重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是以共同的人性和以共同的人伦道德为基础的。中国道德人本主义是以群体为本体的,主张大同世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摘编自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二 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对终极生活方式的向往,以自己的方式来
13、把握存在是一种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方式。法国哲学家哈道特曾说:“在这一时代(指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是一种方式,它必须在每时每刻都要践行,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因而哲学家注重从人的现实生活、从人的存在的困惑出发,追求人生幸福,通过这种生活方式达到对存在的切中而得到心灵的安定和自由。摘编自史巍古希腊早期哲学的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先秦时期儒家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4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文主义思想相比,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不同之处(2 分)并分析原因(4 分)。第 5页 共 8页26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
14、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 639 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 300 万户,705 年有 615 万户,740 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 841 万户,754 年有 918 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材料三“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杜甫垂老别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
15、使朝政黑暗腐朽。材料五“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 分)?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2 分)?(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 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6 分)。(3)材料四中记述了上面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请说出其他两个原因是什么(4 分)?(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4 分)。第 6
16、页 共 8页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材料二 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
17、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 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 年至 1911 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 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材料三 1949 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 年 3 月 25 日,国务院发布
18、第 174 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摘编自人民日报等材料四 19 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 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 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 年,美国 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 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素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6 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 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 19 世纪晚期 20 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6 分)。第 7页 共 8页第 8页 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