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门宴,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并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武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之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故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纪传体,是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其他人的传记称“传”)的方式记叙史实。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它是本纪、世家、列传
2、、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纪传体。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楚汉战争:刘、项在鸿门会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之会,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18人为诸侯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南郑)。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
3、,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刘邦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识通假 (1)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邀请) (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隔阂,嫌隙) (7)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 (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同“骖”) (9
4、)拔剑切而啗之(“啗”同“啖”,吃) (10)沛公不胜桮杓(“桮杓”同“杯勺”),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多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晓古今,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6.记特殊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用“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亚父者,范增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
5、续耳(名词和名词性短语之间构成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用“者,也”表示判断),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倒装句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宾短语“于项羽”修饰动词“言”,后置) 贪于财货(“于财货”,介宾后置,应为“于财货贪”) 良曰:“长于臣。”(介宾短语“于臣”修饰形容词“长”,后置) 具告以事(“以事”,介宾后置,应为“以事具告”)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宾短语“于此”修饰动词“见”,后置) 客何为者(“何为”即“为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何操”即“操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安在”即“在安”的倒装,宾语前置)
6、 (3)被动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用“为所”表被动)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省略句 沛公军霸上(“军”后省略介词“于”) 为击破沛公军(“为”后省略宾语“吾”) 具告以事(“告”后省略宾语“之”) 欲呼张良与俱去(省去介词“与”的宾语“之”) 毋从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语“你”,后面省去动词宾语“之”)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后省略介词“于”) 竖子不足与谋(“与”后省略宾语“之”)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撞”后省略宾语“之”),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5)固定句式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没有的)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示比较,与
7、相比,哪一个更) 为之奈何(奈何,如何、怎样)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何辞为(何为,为什么呢) 7.积名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一】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1.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几件事? 提示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缘起。主要写了曹无伤告密、范增劝击、项伯夜访、张良定策、项伯劝项王等事。第二部分(第3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主要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第三部分(第4段),述会后余事。主要写了刘邦逃席、间道至
8、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等事。 2.刘邦见项羽时所说的话有哪几层意思?想达到什么目的? 提示四层意思:先叙旧(戮力攻秦);论眼前(复见将军);否定“王关中”;归罪于小人(开脱)。目的:平息项羽的愤怒,保存实力以图争霸。,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具体说明。 提示三起:“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范增欲借项庄舞剑的机会,令项庄刺杀刘邦。(严峻)樊哙闯帐。(紧张到极点) 三落: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 4.“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
9、,“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目标二】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写作手法。 1.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后,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内涵。 提示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论力量,项强刘弱;论亡秦,项打主力;论地位,项羽是楚王后裔,刘邦是市井小人;论个性,项火爆。“大怒”正合其人物性格。 2.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提示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鸿门宴中紧张的情势,樊哙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
10、”“拔剑切而啗之”,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虽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地写出了樊哙的英勇。,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 导学号34010031鸿门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宴席四座,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末位西向。鸿门宴座次安排可见双方实力悬殊及项羽的骄横、刘邦的卑屈。,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4.本文在描写人物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相互映衬。试以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 提示,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
11、图解,5.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一麻木接受,一怒骂破之,如此鲜明对比,说明了什么? 提示项羽麻木接受,根源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刘邦兵力单薄,不足为患;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且为自己意见未被采纳、阴谋破产而恼怒,气急败坏。,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1.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一下“义”字的内涵。 提示“义”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结合文中人物的不同表现和行为对这一概念加以探讨,既可以谈谈怎样算“义”,也可以谈谈“义”的评价标准。注意观点能自圆其说。,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古人认为“义”,就是“宜”。
12、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有何作用? 提示分析人
13、物形象应结合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内容展开。张良、范增分属不同的阵营,因此,应客观地概括人物形象。人物的作用主要考虑其在整个事件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1)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王,最终使刘邦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
14、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2)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其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
15、对于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3.“鸿门宴”可谓是项羽与刘邦之争的一个转折点。有人说正是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的一失足,才酿成了他垓下被围、自刎乌江的千古恨,你是怎么看的? 提示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考虑,而不能局限于某一侧面。既要看到偶然因素,也要看到必然因素。,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参考答案观点一: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劲敌刘邦,纵虎归山,的确留下了无穷隐患。“鸿门宴”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也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观点二:项羽的失败,是其性格中的弱点造成的。他寡谋轻信,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
16、,这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观点三:项羽的部下也有责任。范增急躁易怒,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触犯了项羽的忌讳。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却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丝毫没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项羽的失败,他们也应负一定的责任。,问题导思,多维探究,文脉图解,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思维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参考答案意气激昂 撼动 眼泪 土地方圆,类文悦读,美
17、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参考答案(1)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2)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项王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
18、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
19、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秋风
20、桐槐说项羽(节选) 梁 衡 去年十月里的一天,我在洪泽湖畔继续我的寻访古树之旅。在一家小酒店用早餐时,无意间听到百里外的项羽故里有两棵古树,下午即驱车前往。这里今属江苏省宿迁市,我原本以为故里者只是一古朴草房,或农家小院,不想竟是一座新修的旅游城,而城中真正与项羽有关的旧物也只有这两棵树了,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中国人知道项羽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一篇项羽本纪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树起了一个英雄,从此国人心中就有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楚霸王。斯人远去,旧物难寻,今天要想触摸一下他的“体温”,体会一下他的情感,就只有来凭吊这两棵树了。那棵青桐,树上专门挂了
21、牌,名“项里桐”。据说,项羽出生后,家人将他的胞衣(胎盘)埋于这棵树下,这桐树就特别的茂盛,青枝绿叶,直冲云天。项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的,算到现在已有两千二百多年了。梧桐这个树种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寿命。但是,这棵“项里桐”却怪,每当将要老死之时,树根处就又生出一株小桐,这样接续不断,代代相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已是第九代了。桐树是一个大家族,常见的有青桐、泡桐、法国梧桐等,而青桐又名中国梧桐,是桐树中的美君子,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其树身笔直溜圆,一年四季都苍翠青绿。如果是雨后,那树皮绿得能渗出水来,光亮得照见了人影。它的叶子大如蒲扇,交互层叠,浓荫蔽日。在中国神话中梧桐
22、是凤凰的栖身之地。有桐有凤的人家贵不可言,项羽在此树下出生盖有天意。现在这棵九代“项里桐”正少年得志,蓬勃向上,挺拔的树身带着一团翠绿的披挂,轻扫着蓝天白云。桐树之东不远处,有一棵巨大的中国槐,说是项羽手植。槐树家族有中国槐、洋槐、紫穗槐、龙爪槐、红花槐等,而以中国槐为正宗,俗称国槐。它体型庞大,巍然如山,又寿命极长。由于此地是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像一条黄龙一样滚来滚去。这故里曾被淹没、推平,唯有这棵槐树不死。其树身已被淤没六米多深,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是它探出淤泥的树头,而这树头又已长出一房之高,翠枝披拂,二人才能合抱。岁月沧桑,英雄多难,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
23、作,这个从淤泥中挣扎而出的树头某年又遭雷电劈为两半,一枝向北,一枝向南,撕肝裂肺,狂呼疾喊,身上还有电火烧过的焦痕。向北的那枝,略挺起身子,斗大的树洞,怒目圆睁,青筋暴突,如霸王扛鼎;向南的一枝已朽掉了木质部分,只剩下半圆形的黑色树皮,活像霸王刚刚卸落的铠甲。但不管南枝、北枝都绿叶如云,浓荫泼地。两千年的风雨,手植槐修成了黄河槐;黄河槐又炼成了雷公槐。这摄取了天地之精、大河之灵的古槐,日修月炼,水淹不没,沙淤不死,雷劈不倒,壮哉项羽!,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中国史学有个好传统,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项羽的对立面是刘邦。刘项之争是中国历
24、史上第一出争为帝王的大戏。司马迁为他们两人都写了本纪,而在整部史记里给未成帝者立本纪的却只有项羽一人,可见他在太史公心中的地位。项羽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失败缘于他人性的弱点。他学而无恒,不肯读书,学兵法又浅尝辄止;他性格残忍,动不动就坑(活埋)俘虏几十万;他优柔寡断,鸿门宴放走刘邦,铸成大错;他个人英雄,常单骑杀敌,陶醉于自己的武功。这些都是他失败的因素。但他却在最后失败的一刹那,擦出了人性的火花,成就了另一个自我。垓下受困,他毫无惧色,再发虎威,连斩数将。当他知道已不可能突围时,便对敌阵中的一个熟人喊道,你过来,拿我的头去领赏吧。说罢拔剑自刎。他轻生死,知耻辱,重人格。宁肯去见阎王,也羞于再见
25、江东父老。他与刘邦长期争斗,看到生灵涂炭,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就说百姓何罪?请与刘邦单独决斗。狡猾的刘邦当然不干。这也看出他纯朴天真的一面。项羽本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支普通的反秦力量,后渐成主力,成了诸侯的首领。灭秦后他封这个为王,那个为王,一口气封了近二十个,他却不称帝,而只给自己封了一个“西楚霸王”,他有心称霸扬威,却无意治国安邦,乏帝王之术。 ,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汉之后,项羽成了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史家说,小说家写,戏剧家演,诗人咏,画家画,民间传。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
26、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子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
27、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从容自刎。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全国北至河北南到台湾“项王祠”“项王庙”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南迁到福建的王姓奉霸王为自家的保护神,台湾许姓从大陆请去项羽塑像建庙供养,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
28、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鲁迅说,一部红楼梦有的见淫,有的见易。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
29、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 ,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站在项羽城里,我想,我们现在还能知道项羽,甚至还可以开发项羽,第一要感谢司马迁,第二要感谢这里的青桐和古槐。环顾全城,房是新的,墙是新的,碑廊是新的,人物、车马全是新的。唯有这两棵树是古的,是与项羽关联最紧的原物。因为有了这两棵树,人们才顺藤摸瓜,慢慢地发掘、整理出其他的物什。1985年在附近出土了一个硕大的石马槽,是当年项羽用过的遗物,于是就移来园中,并于槽上拴了一匹高大的乌骓石马。青桐既是项羽埋胞衣之处,桐树后便盖起了数进深的院子,分别是项羽父母房、项羽
30、房、客厅等,院中有项羽练功的石锁,象征力量的八吨重的大铜鼎。项宅的入口处是那块清康熙年立的石碑,而大槐树前则有陈设项羽生平的大殿及广场。一切,皆因这两棵树而“再生”,而存在。梁实秋说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人们讥笑暴发户是“树小墙新画不古”。你有钱可以盖,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院子,但却不能再造一棵古树。幸亏有这青桐、古槐为项羽故里存了一脉魂,为我们存了一条汉文化的根。考古学家把地表一二米深、留有人类活动遗存的土壤叫“文化层”,扎根在“文化层”上的古树,其枝枝叶叶间都渗透着文化的汁液。一棵古树就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我以为要记录历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字,如史记;一种是文
31、物,如长城、金字塔,也如这院子里的石马槽;第三种就是古树。林学界认为一百年以上的树为古树,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是国宝了。因为世间比人的寿命更长,又与人类长相厮守的活着的生命就只有树木了。它可以超出人十倍、二十倍地存活,它的年轮在默默地帮人类记录历史。就算它死去,埋于地下硅化为石为玉,仍然在用碳14等各种自然信息,为我们留存着那个时代的风云。 秋风梧桐,黄河古槐,塑造了一个触手可摸的项羽。 (有改动),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品读提示 本文由项羽故里的两棵古树铺陈开来,对项羽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评述。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又不局限于项羽个人的价值,更从文化层面将古今联系了起来,梳
32、理了汉文化的精神传统。作者多处引用诗词名句,文笔优美,值得我们学习。,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1)刘邦之所以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好的团队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沟通、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团队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 运用方向 团队的力量;沟通;合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2)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有很大不同。史记记载,项羽、刘
33、邦都曾看到过秦始皇出巡的壮大场面。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两人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语言一个率真无忌,一个含而不露,两人性格差异可见一斑。由鸿门宴又可得知:项羽胸无城府,而刘邦阴险狡诈;项羽骄傲自大,而刘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项羽刚愎自用,粗疏大意,拙于应变,而刘邦能言善辩,善于随机应变;项羽为人不忍,而刘邦果断坚决;在用人问题上,项羽固执己见,任人唯亲,而刘邦知人善任,善纳意见。因此,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运用方向 策略;成与败;性格与命运。,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巧用侧面衬托 本文写鸿门宴上的斗争,主要
34、人物是刘邦和项羽,但作者却写到了项庄舞剑的情节,又浓墨重彩地写了樊哙闯帐情节,还写到了范增砍破玉斗的细节等,这些情节看似闲笔,但实际上都对表现项王优柔寡断和刘邦善于用人等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作者还用卫士仆地、项王赐酒等情节,侧面衬托出樊哙的忠勇。运用好侧面描写,对表现主要人物无疑会起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请运用侧面描写手法,写一个表现人物的片段,300字左右。 写作示例 看 戏 叶君健 剧场里,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里简直像人海,海面平静,人们都屏住呼吸,等待女主角登场。,类文悦读,美文品读,素材开发,每课一法,微写作,当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歌词像珠子似的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演唱结束,女主角走下台来,观众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这位艺术家就是梅兰芳同志。 (节选,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