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二、课堂实录二、课堂实录 技术说明技术说明 三、教学反思三、教学反思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 TFCF 学校 姓名TFCF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口学情分析口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口学业评价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口混合学习环境口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学主题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9 加几)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及特点1、一年级的儿童注意范围狭窄,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要求他们同时注意几件事情,往往做不到。如:不能要求儿童边听讲边抄写,应该先让儿童听讲,等儿童听懂了,再让他们抄写。2、一
2、年级儿童的注意还不稳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如:上课时注意了自己的新铅笔盒,而没有注意听教师讲解。教师讲课过程如果过于单调,或太易太难,或节奏速度不适当,都容易造成儿童注意分散。只有在教师正确的教育和帮助下,儿童的注意才能迅速发展起来。3、记忆范围虽然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足,一次不易记住很多东西。4、有意识记忆的能力正在发展,但往往还不能很好的组织自己的记忆活动,也不能适当地运用识记的方法。5、意义识记的能力也正在发展,对于已经理解的教材,能够通过逻辑加工来进行识记。教学内容分析9 加几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
3、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 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3、能运用 9 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 9 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技术支持PPT 图片编辑技术使用的目的1、多媒体展示任务单使得学习有层次。2、信息技术演示支持使得朗读有实效。3、图片文字编辑促学生发现语言秘密。教学过
4、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二、讲授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 13 盒。(2)接数法:箱子里有 9 盒,然后再接着数 10、11、12、13,一共
5、有 13 盒。(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 10 盒,10 盒再加上剩下的 3 盒,一共是 13 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3、理解“凑十法”。操作:左边摆 9 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 9 盒饮料,右边摆 4 根小棒代表箱外的 4 盒饮料。演示口算过程。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 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 3 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 9 加 4 等于多少?)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
6、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引出课题)三、反馈练习1、练习二十第 l 题。先说图意,再列式。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2、练习二十第 2 题。3、练习二十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你知道 9 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评价等级优秀 口合格口不合格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课堂实录一、一、任务描述:任务描述:依据上述教学设计,选取课堂代表性实录片段(需同时出现教师和学生),视频原则上不超过 10分钟。二、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教师讲授准确生动、深入浅出;2、用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或建立知识关联,有效支持解决教
7、学重难点问题;3、技术使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4、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5、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娴熟,工具使用的方法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学反思9 加几是小学生在学习和认识 20 以内不进位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去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好了本节的知识,就能够使学生在下一步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个人就本节在教学过程所做的反思:一、创设情境,引入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上开始,我从同学们经常熟悉的操场场景为题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看到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数学知识,有很多问题等待我
8、们去发现和解决,从而激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努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活跃的堂气氛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在找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同学们讲一讲如何计算 9+。在说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们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 9+=14;有的孩子们说从 9 往后接着数,10、11、12、13,14,就是14;也有孩子们说先拿 1 盒和 9 盒合成 10 盒,然后再把 4 盒加上就是 14 盒。无论孩子们的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否定。教师应放开思想,多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倡导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只要是孩子们自己发动脑筋想出的正确的方法,就是最好方法。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9、然后再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问题,虽然操场是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地方。但是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习兴趣,但还是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如果从生活中的能凑成十的具体例子而且是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引出题(如拿矿泉水等),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怎样能够学习和掌握知识,其中我个人认为就是把堂交给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愉快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自己动手实践、在乐中学习。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和构建知识的过程。数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就是要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去理解、想象,体会,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堂讲解去获取。根据我
10、个人对数学理念的理解,我在堂教学中始终围绕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知识的实际出发,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棒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引导孩子们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多少根小棒呢?分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让他们继续用小棒操作计算 9 加几的算式,加深对凑十法理解。因此,只要是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我绝不会代替的,做到让孩子们多想、多动、多练,提高他们的参与堂教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一些想象力,使堂氛围始终活跃,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接下让孩子们举例生活中能凑成十的事例(矿泉水),如果我把它放在前面一个环节当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的。这
11、个环节当中里有少部分孩子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要多加强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以后,还要让学生继续理解“凑十法”。因此我拿出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第二个练习是变式练习,发散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算出式子找朋友,在学生找完朋友后,有一个数 1 没有朋友,此时让学生说算式,可能会出现 9 加 6,也可能会出现 10 加,还有可能会出现十几减几,还有可能会是连加等,这样不但巩固了 9 加几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灵活的思维能力。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做得不够好,还有待教师的引导。四、堂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学习的收获,部分学生概括的不够详细和完整,不过这样也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参考性依据,让我们反思在以后教学中怎样能够使学生很好参与教学活动,大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和浓厚的堂气氛,使学生更喜欢上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