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419626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化学非选择题答题策略一、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中信息方程式书写试题以反应现象、物质性质、元素价态变化、氧化剂得失电子数目等信息呈现出来,书写方法是:(1)信息提取:依题给信息找出已知的反应物和产物,确定反应类型。(2)联想推理:根据原子个数守恒或物质的特征或元素价态变化特点及微粒存在形式填写出未知产物。(3)配平:缺少的物质一般用H2O、H、OH填补。2.工艺流程中原料预处理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3.工艺流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常见反应条件的控制及目的(1)控制溶液的pH控制反应的发生,增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或改变水解程度。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a控制溶液的酸碱

2、性使其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若要除去Al3、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2)控制反应的温度控制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平衡移动方向。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趁热过滤能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实现蒸馏。防止或实现某物质水解或分解。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防止副反应的发生。(3)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根据需要选择适宜浓度,控制一定的反应速

3、率,使平衡移动有利于目标产物的生成,减小对后续操作产生的影响。反应物过量,能保证反应的完全发生或提高其他物质的转化率,但对后续操作也会产生影响。(4)控制反应体系的压强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平衡移动的方向。(5)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4.工艺流程题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从溶液中获取晶体从溶液中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2)产品的提纯洗涤剂的选择洗涤的方法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答题模板5.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化学计算化工流程题中涉及的计算主要有:样品的质量分数或纯度的计算,物质的转化率或产率、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pH的计算。涉及到的计算公式:

4、二、反应原理1.利用盖斯定律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H计算2.速率和平衡移动速率和平衡移动答题方法析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变条件定方向得结论(或结果)3.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计算(1)明确四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和差量)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如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1、bmolL1,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molL1。4.溶度积常数(Ksp)的相关计算(1)Ksp与溶解度(S)之间计算关系 (3)Ks

5、p与K的关系建立Ksp与K的关系,一般是在K的表达式分子分母中同乘以某个离子的浓度,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不同物质的Ksp。如:CuSO4溶液中Cu2水解常数Kh与Cu(OH)2溶度积常数Ksp的关系三、化学实验1.实验仪器与实验装置作用略2.化学实验文字表述规范答题(1)液体体积测量中读数平视:视线与刻度线和凹液面最低处在一水平线上。读数: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2)实验操作的原因、目的、作用明确实验目的:做什么?明确操作目的:为什么这样做?明确结论: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理由是什么?应答出:具体操作方法、理由、结论等(3)装置气密性检查微热法:封闭(关闭活塞或止水夹,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

6、微热(双手捂或用酒精灯稍微加热)气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观察到导管口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液差法: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等)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不变(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如:a.构建捂热法模型b.构建液差法模型 (4)现象的描述溶液中:a.颜色由变成。b.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c.溶液变浑浊,或生成(产生)色沉淀。d.溶液发生倒吸。e.产生大量气泡或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固体:a.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b.固体逐渐溶解。c.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d.(固体)颜色由变成。气体:a.生成色(味)气体。b.气体

7、由色变成色。c.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5)试剂的作用作用:“除去”“防止”“抑制”“使”,目的是(6)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注意问题 (7)试纸的选择与使用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取试纸(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干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蘸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色变(等试纸变色后)作对照(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用红棕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溶液:取试纸(将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蘸溶液(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观色变(试纸呈现色)。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润试纸(先取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玻璃棒(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放瓶口(再放在盛有待测气体的瓶口附近)观色变(试纸变为色)。(8)气体的检验操作和试剂(将气体通入溶液或点燃或把湿润的试纸伸入集气瓶等)现象(可观察到)结论(说明该气体为气体或含有气体)。(9)离子检验(溶解)取样(取少量溶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加试剂加入试剂(有必要时加热,如检验NH4)现象(产生沉淀或溶液变色或产生气体)结论(溶液含有)。(10)原因解释分析(分析试剂的性质、实验目的、装置特点等)结合(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结论(得到问题原因)。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 高考专区 > 历年真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化学高考非选择题答题策略(共三大类).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