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20647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编王换成第五单元 人类与环境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大气、海洋、陆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灾害及其防御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块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日光温室主要依靠日光的自然温热和夜间的保温设备来维持室内温度,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在北方应用较多。日光温室是采用较简易的设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寒冷地区一般不加温进行蔬菜越冬栽培,而生产新鲜蔬菜的栽培设施。日光温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独有的设施。日光温室的结构各地不尽相同,分类方法也比较多。按墙体材料分,主要有干打垒土温室、砖石结构温室、复合结构温室等;按后屋面长度分,有长后坡温室和短后坡温室;按前屋面形式分,有二析式、三析

2、式、拱圆式、微拱式等;按结构分,有竹木结构、钢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全钢筋混凝土结构、悬索结构、热镀锌钢管装配结构。前坡面夜间用保温被覆盖,东、西、北三面为围护墙体的单坡面塑料温室,统称为日光温室。其雏形是单坡面玻璃温室,前坡面透光覆盖材料用塑料膜代替玻璃即演化为早期的日光温室。日光温室的特点是保温好、投资低、节约能源,非常适合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使用。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透光率一般在60%以上,室内外气温差可保持在2125摄氏度以上。1.日光温室采光。一方面太阳辐射是维持日光温室温度或保持热量平衡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另一方面,太阳辐射又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光源。2.日光温室保温。日

3、光温室的保温由保温围护结构和活动保温被两部分组成。前坡面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柔性材料以易于日出后收起,日落时放下。对新型前屋面保温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主要侧重于便于机械化作业、价格便宜、重量轻、耐老化、防水等指标的要求。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其中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白天采光时段前屋面只覆盖塑料膜采光,当室外光照减弱时,及时用活动保温被覆盖塑料膜,以加强温室的保温。气候是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其他物质资源。事实聚焦日光温室种植技术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气候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普遍存在

4、性气候资源覆盖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的地区分布,只是数量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如光、热、降水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分布及其配合情况,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农业气候资源类型。2资源适宜性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价值。例如,农业生产对日照、温度、降水都有一定数值要求,商品贮存、工业产品质量对温度、降水等也有一定的数值要求。3资源可变性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变率,如光、热、降水等都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变化。一、气候资源的特点1气候资源与农业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种植格局,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制与种

5、植方式。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业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不同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种植格局也不相同。2气候资源与建筑(1)自然与街道方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因为街道方位影响建筑物的朝向,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东西走向的街道,两旁建筑物的主要朝向为南北方向,南北走向的街道,两旁建筑物的主要朝向为东西方向。为了保证居住街道两侧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与子午线形成3060夹角。(2)风与城市规划为了尽量减少工厂排出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应将大量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3气候资源与交通

6、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因此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候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4气候资源与旅游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类型的气候资源不断地得到开发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使许多过去没有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转变为宝贵的资源。二、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拓展】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腾起来的雾凇,遇到寒冷的空气,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凇”,当地群众称为“树挂”。腊月严冬,每当雾凇出现的时候,10里长堤上的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江岸雾凇缭绕。清早,当晨光揭开雾霭的沙缦时,十里长堤,松柳银装,玉树临风,雪光岚气,云蒸霞

7、蔚。人在其中,犹入仙境(如图 5-2)。吉林市的雾凇早已远近闻名,然而人们了解最多的大多数是市区一带的十里长堤,却少有人知道距吉林市35公里的松花江下游有一个雾凇岛。雾凇岛因雾凇多且美丽而得名。这里的地势较吉林市区低,又有江水环抱。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冬季里几乎天天有雾凇,有时一连几天也不掉落。岛上的曾通屯是欣赏雾凇最好的去处,曾有“赏雾凇,到曾通”之说。这里树形奇特,沿江的垂柳挂满了洁白晶莹的霜花,江风吹拂银丝闪烁,景色既野又美。雾凇只有冬季才出现。到吉林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这是因为雾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条件。雾凇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

8、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隆冬时节,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线: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自1991年起,每年举办一次“雾凇冰雪节”。模块二大气、海洋、陆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现在每年都有12万物种灭绝。物种灭绝速度是形成速度的100万倍。事实聚焦世界物种灭绝加速课题一大气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一、全球气温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40

9、.8,全球气温呈变暖之势。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因素不可低估。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增强大气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使气温增高。据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速越来越快。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功能减弱。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卫星观测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19791990年,全球臭

10、氧总量下降了约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我国积极参与了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并制定和实施了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三、酸雨的危害及防治酸雨不仅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此,研究煤炭中硫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1999年,国务院批

11、复了国家环保局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确定了治理酸雨的目标和措施。课题二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环境的保护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运输、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1海洋生态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

12、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2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课题三陆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陆地资源的特点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陆地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资源有限2利用潜力无限3具有分布规律4特定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陆地资源给人类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是人类

13、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模块三自然灾害及其防御为了提高我国对大地震的预测预报能力,我国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立了一项重大的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观测技术为主,辅以已有的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可以绘制出覆盖中国内地及周边广大地区的地壳运动图,为研究地震活动的时空迁移规律、未来地震的强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量的依据,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推测过多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我国监测预报地震的能力和水

14、平。同时,这一网络对预测其他地质灾害,如滑坡、火山也有重要作用。事实聚焦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一、气象灾害1台风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害。亚洲东部其他国家以及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海岸的一些国家也频受台风之灾。2暴雨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其他各地均会有暴雨出现,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3干旱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缺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严重的干

15、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种气象现称为寒潮。二、地质灾害1主要地质灾害()地震(2)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一个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3.地质灾害的预防()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

16、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减灾意识,能更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模块四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河北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从远处看,这只是一座普通大厦,然而外墙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还可以发电,使这座大楼成为世界上首座“会发电”的五星级酒店。安装并网容量达0.3兆瓦,不仅能满足酒店的用电,还有剩余电力并入附近电网。事实聚焦“会发电”的五星级酒店课题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的原因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主要原因是:其一,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

17、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其二,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低,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有效解决;其三,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过度增长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课题一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的原因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主要原因是:其一,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其二,由于经济、技术水平低,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

18、境问题发生后,不能有效解决;其三,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三、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过度增长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课题二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丰富的内涵可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二、增强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提高全球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因为可持续发展

19、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和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要教育和引导公众改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工厂实行清洁生产,倡导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采用节水阀等节水措施,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等。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客观必要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人口的沉重包袱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大障碍。2人均资源短缺尽管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

20、相对短缺问题。3环境危机加剧从全国来看,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种类下降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我国逐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良好效果。留民营村是我国著名的“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大兴县境内,距北京市区21千米。近十几年来,该村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但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保护了农业生态平衡。留民营村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调整产业结构2开展综合利用3开发利用新能源谢谢感 谢谢谢,精品课件资料搜集感感 谢谢谢谢,精品课件资料搜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五单元模板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