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209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考点考点 6161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十年真题十年真题】 1 (2019.4浙江高考8)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 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番客篇 D 华事夷言 【答案】D 【解析】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为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故选 D 项; 四 洲志由林则徐主持编译,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 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排除 A 项; 海国图志由魏源所作,书中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

2、技以制夷” 的中心思想,排除 B 项; 番客篇 ,番客指代客居南洋的中国人,排除 C 项。 2 (2019江苏高考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 “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 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 【答案】D 【解析】 “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表 明提倡中体西用,故 D 项正确;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 并重,全面复兴旧学过于绝对,故 A 项错误;校歌主张学习西方

3、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 B 项错误; 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新学消解旧学,故 C 项错误。 3 (2018天津高考6)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 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 18401899 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 7 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 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 C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 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题干问及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1840 年即已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故 A 项错误;1861 年 洋务运动存续的 35 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4、水平,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 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戊戌变法时期设 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期间也的确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但不是小说翻译少的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 题干中“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 其中翻译多于创作, 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但 1840 1899 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 7 部”,推知外国其他类的作品翻译多,结合 18401899 年中国发生了洋 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故 C 项正确;题干分析的是的翻译作品中未大量翻译外国小说,未提及古典小说与其 竞争问题,故 D 项错误。 4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

5、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 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 “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 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 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 A 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 故 B 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

6、 C 项错误;严复“煞 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故 D 项正确。 5(2017 年天津卷 4)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 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 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 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寻求经世之道” 、 “着意边疆地理研究” 、 “重视研究外国史地”可知变化主要反映清代 史籍著述开始关

7、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故 A 正确。 B 材料无法体现, 故排除。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只是一个方面,故排除 C。D 材料不能体现,而且说法绝对,故排除。 6 (2016上海单科1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 A所谓造成新文化,融合东西两大文明之奇功,或可企致 B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 C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 D吾人承孟荀传统之后,更兼收并蓄西方两派学说,不必借甲以排乙,或借乙以排甲 【答案】B 【解析】“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学习西方的“器物”。“造成新文化”,强调的文化层面变革,“中体西 用”思想还未达到,故 A

8、项错误;“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故 B 项 正确;“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与“中体西用”思想维护孔教地位不符合,故 C 项错误;“兼收并 蓄西方两派学说”体现学习西方涉及思想文化层面,“中体西用”思想还未达到,故 D 项错误。 7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1903 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 ,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 “膨胀” “舞台” “影响” “组织” “运动” “报告” “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1898 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

9、,1903 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 A 项错误; 奏定学堂章程禁 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 B 项错误;张之洞 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 C 项错误; “ 团体观念 ” 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 封建统治,故 D 项正确。 8 (2016江苏单科8)1897 年 10 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 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 得堡、纽约、华

10、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答案】B 【解析】在 1897 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报 、 申报 ,严复没有选择中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不能说明 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在 1897 年之前,中国有昭文新报 、 申报等,故 A 项错误,材料“方面选择 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 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 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 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表明维新派既关注国内大事,也关注国外大事,故 B 项正确; 题干材料主要提及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没有

11、提及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故 C 项错误;严复在 天津创办国闻报 ,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从创办的地点到稿件的来源来看,是在北方,但维新思 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的,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 D 项错误。 9 (2016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 ,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 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 ”这反映出“诗界革 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

12、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 A 项错 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 B 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 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 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 C 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 战后,故 D 项错误。 10 (2015海南单科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 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

13、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因此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故 A 项 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外洋 的主张,并未体现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故 C 项错误;魏源之所以以防为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 导致的,故 D 项正确。 11 (2015四川文综4)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 “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 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

14、 志 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答案】D 【解析】 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可知,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外之间的交涉事务应该是呈增多的趋势, 故 A 项错误; 根据题干“总理衙门大臣交涉事务”等信息,可知其主要描述的对外交涉事务,而不是洋务运动,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立宪思想,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听其 自然。一闻海国图志尚有色然以惊者”可知当时的总理衙门大臣对西方事务完全不通,从而说明 了当时洋务人才的缺乏,故 D 项正确。 12 (2015江

15、苏单科7)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 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 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是郭嵩焘解职的原因,虽然郭“常写信给李 鸿章” ,但材料并未涉及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故 A 项错误; “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报告日本“不限于机械 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 ,并不等于推崇西方体

16、制,故 B 项错误;当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郭 嵩焘“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 ,的确超越了“1876 年”的主流思想, 故 C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位驻外使节的人事 调整并不能说明“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故 D 项错误。 13 (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 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 的考题应是( ) 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

17、可惧。 ”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学堂” ,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西方的技术,故 A 项正确;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体现出来的是金融危机,而题干强调的时间是 19 世纪 70 年代初, 此时洋务派正在关注西方技术,故 B 项错误;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的主张时“中体西用” ,而并不学习 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故 C 项错误;19 世纪 70 年代初洋务派此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 没有强调民

18、族主义,故 D 项错误。 14 (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 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 【答案】C 【解析】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是为了考据历史,而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 想,其内容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故 A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内容是考据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不是 介绍西方理论,故 B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动摇了顽固派 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被顽固派

19、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 C 项正确;以 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没有否定颠覆孔孟儒学,而是利用儒学为其服务,托古改制,故 D 项错误。 15 (2014北京文综16)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 (参议院) 、 “里勃里先好司” (众议院) 、 “勃列西领” (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 A 项错误; “西业” 、 “里勃里先好司” 、 “勃 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 海国

20、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 有所涉及,故 B 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 阶级抵抗派,故 C 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 D 项错误。 16 (2014天津文综6)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 测电的方法, 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 周髀算经 的关系, 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答案】D 【解析】19 世纪 40 年代,林则徐等开始开眼看

21、世界,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 “中体西用”认为只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材料没有体现“中体” ,故 B 项错误;从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 考题可见,他对西方科技的关注,但无法推测整个社会对西式教育的态度,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17 (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1892 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 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B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 A 项表述正确,但

22、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 A 项错误; “易西服”服饰的变 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 B 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 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 故 C 项错误;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 故 D 项错误。 18 (2014海南单科15)19001901 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 ,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 “尚 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D 【解析】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 A

23、 项错误;依据所学,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该说法明显错误,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 C 项错误; “尚不 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 D 项正确。 19 (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 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 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

24、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说变法寄希望于朝廷,是很困难的事,各国的变法都 是从民众发起,所以变法要从民众倡导,唤起国民精神,故选 A。因为借鉴各国经验所以才认识到启发民 智的重要性,所以排除 B。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发起的,排除 C。D 史实错误,排除。 20 (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 著作是( ) 春秋繁露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 A B C D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题关键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吸收外来文化” 。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将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

25、成新儒学体系,不是外来文化;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吸取佛、道思想形成,而佛教是外来文化; 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康有为的孔子 改制考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故排除含有、的选 项,即排除 ACD,答案选 B。 21 (2013福建文综18)1900 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 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 。评论认为劝学篇 (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答案】A 【解析】本题材料说的是英国媒体对张之洞的劝学篇英译

26、本的评价,张之洞属于洋务派,其核心思想 是“中体西用” ,所以排除 B(是新文化运动) 、C(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和 D(抛弃孔夫子等于抛弃儒家思 想) 22 (2013四川文综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 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从材料的时间看出,考查近代史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特 征。近代中国

27、发展是“冲击嬗变”即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同时西方 列强的入侵也冲击中国天朝大国观念,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故答案 D 符 合题意。 23(2013 天津文综 5)“不识国民之原理, 不通世界之大势, 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答案】D 【解析】题干中“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这句话表明了此派的观点是认为对方只知道学 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知道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这说明了此派已经认

28、识到西方制度的先 进,要学习西方,这应出自维新派的主张,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 24 (2013重庆文综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 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 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信息“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排除 C、D,C 与戊戌变法有关,D 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并 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可知要求学习西方科技抵

29、御西方侵略,在洋 务运动前提出学习科技,以抵御西方侵略是海国图志可知 B 符合题意; 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 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 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 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但是并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科技抵御西方 侵略,排除 A。 25 (2013海南单科12)魏源说: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 两税(唐代税制) 。 ”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答案】D 【解析】考查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魏源强

30、调圣王复作,也不舍明代税制,而回到唐代税制,强调历史发 展的进步,不学习古人,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 A、B 都强调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D 强调借助古人来进 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 D。 26 (2013海南单科13)1875 年,郭嵩焘奏称: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 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

31、,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 ,而 没有学习其“本” (政治制度和法律) ,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运 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 A。顽固派不主张维持原有的格局不变,不符合郭嵩焘的 思想观点。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 D。 27 (2013上海单科33)1870 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 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 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 A崇厚没有理

32、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 ,有失身份 【答案】C 项 3 分,A、D 项 1 分,B 项 0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近代中国对世界的变化不了解,所以出 现崇厚出访时的现象,故 C 项分析最全面;A、D 项只是问题的两个表面现象;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28 (2012江苏单科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 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 虎, 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 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 出的信息是( )

33、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 B C D 【答案】A 【解析】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的,“匠 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正确,错误。洋务派将林则徐等“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正确,错误。 29 (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 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

34、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答案】B 【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 世纪 80 年代, 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 、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 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 政策有关。 30 (2012四川文综卷21)1898 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 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 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

35、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带“杀戮”的严重后果,致使各国纷纷“行立宪之政”,说明康 有为主张改革,因此,B 项正确,A 项无从反映;C 项与题干不符;D 项题干能反映,但与题意不符。 31 (2012北京文综卷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 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 无论竭蹶步趋常

36、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中国近代以来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其中题目材料 就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不只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且发展近代科学技术。错误,句读应该 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用”后,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故选 B 项。 32 (2012天津文综2)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 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37、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自古以 来, 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 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 是“天朝上 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 界, 摒弃“天朝”观念, 学习西方。 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 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33 (2012上海单科卷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答案】C 【解析】 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 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宣传自

38、由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 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宣传三权分立思想,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34(2012海南单科卷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 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 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答案】B 【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 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 项正确;A 项是地主阶 级抵抗派;C 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 项是新文化

39、运动中的激进派。 35 (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 1878 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 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1878 年”这 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 D 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邮票既体现中 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的设计理念。 36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

40、杰 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 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回答本题需要了解徐继畲和林则徐、魏源等思想家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面对 西方列强的侵略积极主张抵抗(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徐继畲还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 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著有瀛环志略。在书中不仅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西方的民 主制度。在叙述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

41、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同时,徐继畲盛赞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丰功伟绩及其创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创举,对华盛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据此 ACD 三项说法不符合所学,A 项徐继畲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开眼看世界”,不存在鼓吹共和制, 反对君主制的说法;C 项洋务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 60 年代,主要代表指曾国藩、李鸿章等;D 项徐继畲并 没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本题选 B 项,徐继畲盛赞西方民主制度,对中国的君主制有一定的反思。 37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5)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 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

42、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 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答案】B 【解析】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变法的内容,变法中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 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 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 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 B 项。C 项 1901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 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 项预备立宪是清政府 1911

43、 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 38 (2011北京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 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答案】A 【解析】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 辱之道。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 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 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

44、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39 (2011安徽文综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 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答案】C 【解析】“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 言论。张之洞强调“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

45、是要“新旧 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排除 A。“吾国固有之文 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 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 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观点不属于维新派,可排除 B。“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 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属于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 有两轮),排除 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出自严复的言 论,关于“中体西

46、用”论,严复说: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 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而目耳不可强谓似也。故中 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两亡。”严复借用生物有机论来谈文化结合,认 为肢解地学习文化既是与生物有机论相悖的,也是无法实践的,即使实践也是徒劳无功的。换言之,学习 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所以 符合维新派即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意,故选 C。 40 (2011上海单科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47、”。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答案】A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进步和阶级斗争来推动的,而不是单纯看竞争来实现的, 但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仍可挽救,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目前弱者的地位,变 为强者。故选 A。该书未能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排除。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维新 派的重要思想武器,而不是革命派,排除。该书出于 1897 年,比林则徐、魏源介绍西方的著作要迟很多, 不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