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节中等职业教育简介 第二节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目标透视 1.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2.在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理解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3.深入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3.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小中专、大中专、3+2大专班、5年一贯制大专班等教育形式。(1)普通小中专指的是初中起点3年制中专,实行中专收费标准。面向所有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招生,实行注册入学。(2)大中专指的是高中起点2年制中专,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学生在中专选择所学专业,毕业后可参加对口升学
2、。面向高中毕业生招生。(3)3+2大专班指的是中专院校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在中专完成3年学习后,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拿到大专毕业证,前3年实行中专收费标准、分段式教学,后2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4)5年一贯制大专班指的是具有5年制大专班招生资格的院校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按照招生计划及分数录取学生后,经过5年系统学习,拿到大专文凭,在校5年实行大专收费标准、一贯制教学。32大专及5年一贯制大专文凭与通过高考录取的高职的大专文凭相同,所不同的是32与5年一贯制录取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而高职录取的是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很多家长让子女上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上大学,但选择了上中专和职业学校
3、同样具备考大学的资格。并且,选择上32大专班和5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初中毕业生和通过参加高考报考高职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的大专文凭相同。32大专和5年一贯制大专的招生计划都是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安排的,只招收当年参加全省中招考试而且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学习期限都是5年,相当于高中毕业后上2年大专。毕业后也都可以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这就是所谓的初中毕业“曲线”上大学的方式。二、中等职业学校的分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中等专业学校以招收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学制2年或3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
4、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2.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主要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或3年,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工人。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业高级中学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也有2年和4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2年或3年。
5、进入新世纪,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走向一致,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三、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综合社会各方面的情况看,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意义决不能只着眼于职业教育本身,而应该有全局的眼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整体,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必须放到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加以观察和思考,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职业教育也是如此。考察当前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应从社会大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学生成才的作用等各方面加以考察。1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
6、贡献巨大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发展水平迅猛提高的时期。职业教育能使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几乎处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底线的这个群体的思想文化水平。因此,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意义非常巨大。2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对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的许多职业,一般只接受过普通初、中等教育的劳动力都难以胜任,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缺乏技术型人才却是我国的现状,通过中等职业教育这个平台,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此类人才。
7、这既解决了国家的难题又舒缓了社会就业压力。3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世界各发达国家是早已众所周知的,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非常发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家积极实行劳动力的市场准入制度。这些情况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因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才使丰富的人口资源得以迅速地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有技能的劳动者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
8、的发展概况 中等职业教育是对中国历年来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和改革,国家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中职生凭借着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用性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就业市场。随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国策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市场竞争。五、中职注册入学 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很多地方都实行了中职学
9、校免试注册入学制度。对于中职学校招生,实行“五放开三允许”,即放开专业招生计划的限制;放开学生年龄、应往届和身体条件的限制;放开入学考试的限制,实行注册入学;放开地域限制,允许学校跨区域招生;放开招生时间的限制,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两次备案;允许在校初三学生提前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允许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允许高中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1年。六、对口升学 按照政策,选择上3年制小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对口升学,其与参加普通高招的考生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对口升学考生只能针对圈定院校和圈定专业进行填报,选择范围较普通高中毕业生要小一些。但其优势在于,试题相对普通高招来说要简
10、单,并且此类考生由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就是某项专业课程,参加对口升学进入大学后,仍旧学习这项专业,在高校能够对自己的专业继续深造。针对在校学生希望继续升学的要求,一般中职学校都对学生统一组织辅导并参加升学考试,有的学校在学生入学1年后即把学生根据愿望分到就业班和升学班,有针对性地加大升学班的文化课教学力度,强化就业班的技能训练。对口升学的学生入学后与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第二节 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 一、普通高中教育简介 高中的教学内容与其之前的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级阶段(初中)相比,具有更强的理论色彩。如果说小学与初中的教育目标是授予学生在现代社会基本的生存能力,那
11、么,高中的知识已经渗透了各个学科专业化与理论化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在认识论上,相对于小学与初中的经验倾向与主观感受,高中学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各科的基础理论后,运用这些系统的工具分析与解决相应领域稍具抽象性的问题。学生掌握了普通高中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毕业考试合格之后,理论上可以直接投入社会工作。同时,由于高中教育提供了许多适合深造的理论工具,便于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因此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也被认为是合理的深造途径,普通高中毕业生可参加高考升入大学深造。高中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初中合格毕业生,一般学制为3年制,即高一、高二、高三。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
12、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我国的高中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学生就读须交纳必要学费与其他费用。二、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因此,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而言,中等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1.鲜明的职业性 2.较强的实践性 3.就业的基层性三、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一般由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三部分构成 基础知识在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学习专
13、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整个的知识素质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由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向基础知识提出要求,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而技能的获得主要靠实训教学。因为实训教学的内容最丰富,所用课时最多,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重点,所以,总学时的比例为基础知识 专业理论 职业技能=1 2 3。2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突出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中,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这个实际训练的环节被称为“实训”。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突出“练”和“会”,“练”是手段,“会”是目的。学生一进入职业学校就感到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带有专业特点,诸如基本的专业功夫的训练,专业操作技能的讲授、示范、演练,也别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