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8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三)及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421970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8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三)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8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三)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秘密启用前重庆市第八中学 2023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禹涂山(今重庆真武山)娶妻的记载,由此可知最为可信的结论是文献名称作者、朝代

2、内容蜀王本纪西汉扬雄“(禹)涂山娶妻,生子名启。于今涂山有禹庙,亦为其母立庙。”华阳国志西晋常環“禹娶妻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水经注江水北魏郦道元“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后祠,庙铭存焉”A.夏朝不断加强对重庆地区管理B.重庆地区水患灾害较为频繁C.重庆地区是夏王朝的亲族所在D.启是大禹与涂氏所生的嫡子2.图 1 为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春秋晚期的青铜牺尊,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贵族间等级秩序较为森严B.反映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完全形成C.当时牛耕技术的广泛

3、应用D.政治生活中蕴含着对农业生产的反映3.汉简 二年(吕后二年)律令金布律(湖北江陵张家山 247 号汉墓出土)记载:“诸私为菌(卤)盐煮济汉,及有私盐井煮者,税之,县官取一,主取五。”据此可知,当时A.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B.盐铁专卖的政策已有所松动C.男尊女卑观念遭到严重冲击D.工商业者政治地位得到提高4.东晋初年,政府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设置了侨州郡县,侨州郡户“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免调役),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措施的实施保障了门阀士族的特权有助于吸引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土地被开垦简化了东晋地方行政制度A.B.C.D.5.五代时期,枢密使一职先是以宦

4、官充任,曾一度左右宰相任免,后多为武将,权倾将相。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A.削弱宰相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防止权臣乱政D.提高行政效率6.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利用儒家来巩固统治,也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到了宋代,理学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吸收佛道精粹,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乾嘉盛世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材料主要反映了A.统治者个人好恶影响学术的地位B.儒家思想的僵化阻碍了社会进步C.主流思想由经世转向避世的趋势D.时代发展推动了主流思想的更替7.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5、,称耶和华为天父,耶稣为天兄,把孔教、佛教、道教斥为妖术。曾国藩斥其:“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所过郡县)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这反映了A.近代农民运动对社会转型的严重阻碍B.民族危机加深是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C.双方冲突根源是晚清自然经济的解体D.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8.图 2 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对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数量逐渐超过军用企业数量,合理的解释有国内外矛盾缓和,统治相对稳定,洋务派逐渐把重心转向民用企业民用企业

6、能够解决军工的原料、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等问题大力兴办民用企业可以寻找财源,还可以“稍分洋商之利”洋务派对西方认识加深,试图把运动引入到“先富后强”的轨道上A.B.C.D.9.“上海(嘉兴)一瑞金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对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10.我国第三套人民币(1962 年发行)当中的“五元炼钢工人”,是我国纸币中的精品,也是唯一一张荣获“年度世界最佳纸币”大奖的人民币纸钞。纸币上的人物原型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工人张建生。材料典型说明了A.

7、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双百”方针深刻影响了绘画艺术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11.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12.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大量文化机构和学校迁至重庆。抗战时期迁到重庆的大学及国立中学有 30 余所,在北暗夏坝、沙坪坝、江津白沙镇形成了三个学校文化区。中央图书馆也迁到重庆两路口建馆。当时国民党的主要大报中央日报,以及共产党的新华日报都在渝印行。此外,中央电影制片厂、中国艺术剧社也迁至重庆。这表明A.全民族的优秀人才汇聚敌后

8、B.国民政府加强了抗战文化管控C.重庆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D.政府全方位抵制日本奴化教育13.1977 年 8 月,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场科教工作座谈会。在会上,邓小平同志询问时任教育部长刘西尧高考是否能在今年恢复,刘西尧面露难色道:“今年的工农兵招生方案已经发下去了,如果要改就要耽误时间,您看是不是明年再”邓小平拍板决定说:“我们不能再耽误一代人了,发下去就收回来,哪怕推迟几个月也要今年就改!”听到这里,在场所有专家学者代表都激动地站起来鼓掌!材料反映出A.邓小平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B.半工半读教育制度正面临危机C.高等教育的录取程序日益简化.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阻力重重14.18 世纪以前,英

9、国的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橙子辅导 18 世纪时这种安于现状的观念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结构15.下表反映了一战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地区内容东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东南亚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南亚印尼共产党领导工农反对荷兰殖民统治A.

10、亚洲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D.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16.(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秦汉时期,乡里制度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朝基层官吏的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推行“村”制度,橙子辅导对城邑之外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是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自宋神宗熙宁年间直至清朝,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

11、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治政治。进入 20 世纪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摘编自唐鸣等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乡村社会的矛盾愈演愈烈,乡村问题日趋恶化。对此,一些地方精英认识到改造中国必须从农村着手,通过乡村治理实现改造中国的目标,掀起了一股乡村建设运动的高潮。其中最典型的有: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开展的“以教育为中心

12、”的地方建设;橙子辅导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县推行的“以自卫为中心”的乡村建设;卢作孚领导的“乡村现代化模式”在重庆北碎进行的“以经济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建设。这些地方知识精英开展的乡村建设实验主要是来自他们对乡村社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实现乡村社会复兴。摘编自苏海新、吴家庆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演进材料三 毛泽东的乡村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农民置于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地位,二是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三是非常重视乡村的全面发展。习近平乡村治理重要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指导,二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13、三是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摘编自邱春林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经验(I)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变迁的根本原因。(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11分)17.(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从政治上来说,是贵族政治废弛,君主独裁政治兴起日内藤湖南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1910材料二 内藤湖南套用欧洲历史分期法,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上世)”“中古(中世)”“近古(近世)”“唐宋变革论”以胡汉对立视角割裂

14、中国历史“宋代近世说”实质上是企图为日本“温情”入侵中国张目。李华瑞走出“唐宋变革论”,202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宋变革论”,自行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12 分)(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18.(1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外智力引进的重要尝试。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政府派出了多个考察团访问日本。考察团在向中央提交的报告中,肯定了日本在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具体经验。1978 年 10 月,邓小平对日本进行访问。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听取各赴日考察团报告,邓小平、谷牧等中央领导进

15、一步坚定了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经验、加强与日本经济技术合作的想法。战后日本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深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影响并兼具丰富实践经验的经济学家,他们多身居政府要职,并亲身参与制定日本政府战后经济战略。在交流会的创立过程中,这一群体中的对华友好人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二 1981 年交流会正式创立后,谷牧多次参会并将会议中的重要信息向中央汇报。当时对于利用外资还存在不少争论。在第四届交流会上,日方代表做了专题报告,帮助中方修正了“外债即殖民地化”等观念。针对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获取信息困难等问题,向坂正男在此届交流会上还提议中日应合作设立“中国投资信息中心”。后来中日双方分别设立投资促进机构落实了这一提议。其他届交流会上所讨论的特区货币、外资利用、企业改革等问题,也均是中国当时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讨论中的很多建议通过谷牧直接报送中央,最终成为经济改革的具体政策。交流会产生的良好效果和成功实践促使中国各地纷纷成立政策咨询机构大连经济开发协力会、日本深圳协力会、中日天津研究会等政策咨询机构相继成立。以上材料改编自改革开放初期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的创立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建立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建立的意义。(9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庆市8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历史试卷(三)及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