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第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P93微专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微专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 P76第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P34第六章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第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P109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尝试通过化石
2、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举例说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说明自然选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1.生命观念生命观念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可靠证据认同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可
3、靠证据之一,根据化石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揭示生物进之一,根据化石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揭示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化由低等到高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水平二水平二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根据解剖学和胚胎学的相关证据,根据解剖学和胚胎学的相关证据,论证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论证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水平二水平二3.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相关证据,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相关证据,推测出相关生物进化上亲缘关系的远近。推测出相关生物进化上亲缘关系的远近。水平二水平二4.生命观念生命观念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并能利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并能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简单的进化现象。用自
4、然选择学说解释简单的进化现象。水平二水平二5.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理解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理解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能阐明自然选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果,并能阐明自然选择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性。水平二水平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地层中陈列的证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化石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原始的共同祖先原始的共同祖先适应的形成适应的形成物种形成物种形成2.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化石遗体遗体生活痕迹生活痕迹直接直接重要重要简单简单高等高等原始的共同祖先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进化复杂复杂低等低等陆生陆生典例典例1 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
5、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答案答案C对点练对点练1 化石之所以能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化石之所以
6、能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C.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D.化石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化石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答案答案B联想质疑联想质疑化石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化石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赫氏近鸟龙化石及复原图赫氏近鸟龙化石及复原图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其他方面的证据器官、系统器官、系统翼翼鳍鳍前肢前肢胚胎的形成胚胎的形成鳃裂和
7、尾鳃裂和尾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典例典例2 蓝细菌的出现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蓝细菌的出现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蓝细菌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生物由异养型开始逐渐进化出自养型蓝细菌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生物由异养型开始逐渐进化出自养型B.蓝细菌的出现,逐渐使原始还原性大气进化为氧化性大气蓝细菌的出现,逐渐使原始还原性大气进化为氧化性大气C.蓝细菌的出现,为厌氧型生物进化为好氧型生物创造了条件蓝细菌的出现,为厌氧型生物进化为好氧型生物创造了条件D.蓝细菌的出现,为陆生生物向水生生物的进化创造了条件蓝细菌的出现
8、,为陆生生物向水生生物的进化创造了条件解析解析蓝细菌的出现,使原始大气中逐渐出现了氧气,通过蓝细菌的出现,使原始大气中逐渐出现了氧气,通过3O2 2O3的反应,使的反应,使大气圈逐渐进化出臭氧层,能够有效滤过紫外线的辐射,为水生生物登陆创造了条大气圈逐渐进化出臭氧层,能够有效滤过紫外线的辐射,为水生生物登陆创造了条件,所以件,所以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D对点练对点练2 下列不能支持生物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观点的是下列不能支持生物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观点的是()A.真核生物有了生物膜系统,将催化有氧呼吸的酶分别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有利真核生物有了生物膜系统,将催化有氧呼吸的酶分别分布在不同的位置,
9、有利于使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各自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不受干扰高效有序的进行于使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各自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不受干扰高效有序的进行B.真核细胞除了具有核糖体之外,还具有原核细胞不具有的其他各种细胞器真核细胞除了具有核糖体之外,还具有原核细胞不具有的其他各种细胞器C.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比原核细胞含有更多的基因,因此能够表达出更多种比原核细胞含有更多的基因,因此能够表达出更多种类的蛋白质,从而使得代谢过程更加复杂化类的蛋白质,从而使得代谢过程更加复杂化D.原核细胞种类繁多,但都具有基本相似的形态结构原核细胞种类繁多,但都具有基本相似的形态结构答案答案D联想质疑联想质疑同源
10、器官的存在,是共同由来学说的有力证据。同源器官的存在,是共同由来学说的有力证据。人胚胎发育早期出现鳃裂和尾人胚胎发育早期出现鳃裂和尾(1)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反之则越复杂、越高等,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反之则越复杂、越高等,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提示提示现代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现代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2)同源器官在结构上的特点说明了什么?同源器官在结构上的特点说明了什么?提示提示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生物是由共同祖
11、先演化而来,这些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形态结构形态结构功能功能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存和繁殖生存和繁殖普遍存在普遍存在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典例典例3 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同物种的个体在形态特征上常有些差异,而形态有差异的个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些不同。如图为某地三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变化的能力上也会有些不同。如图为某地三
12、种不同植物的叶面积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系图,若此地遭遇干旱,则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在干旱时,乙物种比甲物种适应能力强在干旱时,乙物种比甲物种适应能力强B.在干旱时,丙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在干旱时,丙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C.在干旱时,甲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在干旱时,甲物种比乙物种适应能力强D.在干旱时,甲、乙两物种适应能力相同在干旱时,甲、乙两物种适应能力相同解析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干旱时,乙与甲相比,个体数目最大时,甲对应的叶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在干旱时,乙与甲相比,个体数目最大时,甲对应的叶面积更小,因此甲的适应能力更强,面积更小,因此甲的适
13、应能力更强,A错误;结合乙、丙曲线可知,长期干旱,叶面错误;结合乙、丙曲线可知,长期干旱,叶面积较小时,乙的个体数目相对较多,因此乙的适应能力比丙强,积较小时,乙的个体数目相对较多,因此乙的适应能力比丙强,B错误;结合甲、乙错误;结合甲、乙曲线,甲曲线峰值靠左,叶面积小时,曲线整体偏左,因此甲的适应能力比乙强,曲线,甲曲线峰值靠左,叶面积小时,曲线整体偏左,因此甲的适应能力比乙强,C正确、正确、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C对点练对点练3 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
14、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解析解析仅考虑温度时,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最广、丙其次、甲最窄;仅考虑湿仅考虑温度时,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最广、丙其次、甲最窄;仅考虑湿度时,甲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最广、丙其次、乙最窄;另由于三曲线没有共同的度时,甲能
15、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最广、丙其次、乙最窄;另由于三曲线没有共同的部分,所以三者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部分,所以三者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答案答案C联想质疑联想质疑夏季的雷鸟拥有一身深色的羽毛,到了冬天,便更换出雪白的羽毛,减少了被夏季的雷鸟拥有一身深色的羽毛,到了冬天,便更换出雪白的羽毛,减少了被天敌捕食的风险,是一种适应性。但是如果某一年的冬季来的早,雷鸟还未来得天敌捕食的风险,是一种适应性。但是如果某一年的冬季来的早,雷鸟还未来得及更换羽毛,反而更容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了适应是相对的。及更换羽毛,反而更容易被天敌捕获,这说明了适应是相对
16、的。请利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请利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提示提示长颈鹿在繁殖后代中发生了变异,有的长颈鹿脖子长,有的脖子短。在干旱长颈鹿在繁殖后代中发生了变异,有的长颈鹿脖子长,有的脖子短。在干旱的草原上,只有脖子长的才能获得更多食物,在代代相传过程中,有利变异的草原上,只有脖子长的才能获得更多食物,在代代相传过程中,有利变异(脖子长脖子长)逐渐积累,最后形成了长颈鹿物种。逐渐积累,最后形成了长颈鹿物种。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进化用进废退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获得性遗传遗传给后代遗传给后代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17、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模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过度繁殖过度繁殖有限有限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定向选择定向选择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统一性统一性共同祖先共同祖先进化进化典例典例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B.B.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来C.微小变异可以累积成显著变异微小变异可以累积成显著变异 D.D.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
18、个重要动力和机制解析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只有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只有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错误;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这些变异遗传下去,B正确;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得到积累,正确;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得到积累,C正确;自正确;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A对点练对点练4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达尔文自
19、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B.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都是生物与生物进行斗争的结果C.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个体有的对人有利,有的对人不利,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是不定向的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解析解析在自然选择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自然环境,在自然选择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自然环境,A错误;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错误;自
20、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是生物与生物或者生物与环境进行斗争的结果,是生物与生物或者生物与环境进行斗争的结果,B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错误;错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是环境条件,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D联想质疑联想质疑运动会使肌肉更加发达,鼹鼠的眼睛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运动会使肌肉更加发达,鼹鼠的眼睛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拉马克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拉马克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易错提示】【易错提示】变异
21、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料。【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不定向变异发生在前,环境不定向变异发生在前,环境(药物药物)的选择作用在后;的选择作用在后;(3)变异的有利与有害是看是否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变异的有利与有害是看是否有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解剖学解剖学胚胎学胚胎学分子水平分子水平普遍性普遍性相对性相对性第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
22、形成第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将会增加。增加。1.生命观念生命观念认同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理认同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基于分析和概括,理解突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基于分析和概括,理解突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变和重组是不定向的,只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水平二
23、水平二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利用数学方法,探讨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利用数学方法,探讨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水平二水平二3.社会责任社会责任通过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理解耐通过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理解耐药菌的出现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耐药菌比例的增大是抗生药菌的出现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耐药菌比例的增大是抗生素选择的结果,初步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学观念。素选择的结果,初步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学观念。水平三水平三种群和种群基因库种群和种群基因库同种同种全部个体全部个体繁殖繁殖基因基因全部个体全部个体基因基因全部等位基因数全部等位基因数典例典例1 某
24、种群中含有基因型为某种群中含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个体300个,个,Aa的个体的个体200个,个,aa的个体的个体500个,个,则该种群中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A.40%B.60%C.50%D.70%答案答案B对点练对点练1 B/b是仅位于果蝇是仅位于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雌雄各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雌雄各1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只。其中,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的果蝇200只,基因型为只,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的果蝇300只,基因只,基因型为型为XBY的果蝇的果蝇600只。该果蝇种群中只。该果蝇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
25、A.40%B.60%C.50%D.70%解析解析雌果蝇中雌果蝇中XBXB、XBXb和和XbXb的数目分别为的数目分别为200、500和和300只;而雄果蝇中只;而雄果蝇中XBY和和XbY的数目分别为的数目分别为600只和只和400只,所以只,所以b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5003002400)/(1 00021 000)100%50%。答案答案C构建种群基因组成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种群基因组成变化的数学模型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
26、型为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和aa的个体分别是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和10个,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不同翅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基因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基因A和和a都不产生突变,据此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都不产生突变,据此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出亲代种群中计算出亲代种群中AA、Aa和和a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三种基
27、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即即AA、Aa和和aa的基的基因型频率因型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填入下表相应位置。(2)(2)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出该亲代种群产生的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出该亲代种群产生的A配子的比例配子的比例(即即A的基因频的基因频率率)p和和a配子的比例配子的比例(即即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q,填入下表相应位置。,填入下表相应位置。显、隐性配子的比例就是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隐性配子的比例就是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3)计算出亲代种群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计算出亲代种群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和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
28、位置。入下表相应位置。(4)求出子一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求出子一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二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置。(5)求出子二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求出子二代自由交配所产生的子三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填入下表相应位置。置。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该种群个体总数100%由表可知,子二代、子三代以及以后若干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与由表可知,子二代、子三代以及以后若干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与(填填“亲代亲代”或或“子一代子一代”)一样
29、。一样。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基因频率AAAaaaA(p)a(q)亲代亲代_子一代子一代_子二代子二代_子三代子三代_30%60%10%60%40%36%48%16%60%40%36%48%16%60%40%36%48%16%60%40%子一代子一代典例典例2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两种:AA基因型的百分比为基因型的百分比为20%,Aa基因型的百分比为基因型的百分比为80%,aa基因型基因型(致死型致死型)的百分比为的百分比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
30、,AA基因型的个体占基因型的个体占()A.1/4 B.1/5 C.3/7 D.11/21解析解析已知某种群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已知某种群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基因型的频率为20%,Aa基因基因型的频率为型的频率为80%,aa基因型基因型(致死型致死型)的频率为的频率为0,则,则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20%1/280%60%,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1/280%4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随机交配繁殖一,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代后,AA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60%60%36%,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260%40%48%,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
31、频率40%40%16%,其中,其中aa为致死型,因此为致死型,因此AA基因型的个基因型的个体占体占36/(3648)3/7,C正确。正确。答案答案C对点练对点练2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调查发现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调查发现 AA 占占 20%,Aa 占占 40%,aa 占占 40%,在某种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显性个体每年递增,在某种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显性个体每年递增 10%,隐性个体每年,隐性个体每年递减递减 10%,则一年后,则一年后 A 基因的频率约为基因的频率约为()A.43.1%B.40%C.36.7%D.44%解析解析设群体中有设群体中有100个个体,则调查时个个体,则调
32、查时AA为为20个,个,Aa为为40个,个,aa为为40个。由个。由题干信息可知,显性个体每年递增题干信息可知,显性个体每年递增 10%,隐性个体每年递减,隐性个体每年递减 10%,则一年后,则一年后AA为为22个,个,Aa为为44个,个,aa为为36个。则此时个。则此时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222)44/(224436)288/20443.1%,故选,故选A。答案答案A联想质疑联想质疑【易错提示】【易错提示】(1)一个种群包括该区域内该种生物的所有属性一个种群包括该区域内该种生物的所有属性(所有性别、所有年龄等等所有性别、所有年龄等等)的全部的全部个体;个体;(2)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
33、A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AA个体数个体数2Aa个体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种群个体总数2)100%,a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aa个体数个体数2Aa个体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种群个体总数2)100%;(3)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b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XbXb个体数个体数2XBXb个体数个体数XbY个体个体数数)/(雌性个体总数雌性个体总数2雄性个体总数雄性个体总数)100%;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B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的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为:(XBXB个体数个体数2XBXb个体数个体数XBY个体数个体数)/(雌性个体总数雌性个体总数
34、2雄性个体雄性个体总数总数)100%。【拓展】遗传平衡定律【拓展】遗传平衡定律(哈迪哈迪温伯格定律温伯格定律)(1)使用条件:使用条件:种群非常大;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没有迁入和迁出;有迁入和迁出;不同表型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不同表型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是均等的;基因基因A及其等位及其等位基因基因a都不产生突变。都不产生突变。(2)实质与性质:同时满足上述实质与性质:同时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种群基因频个条件的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其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不变。率和基因型
35、频率将世代保持不变。(3)数学表达式:若数学表达式:若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q,且,且pq1;则;则AA的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q2,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2pq,且,且p22pqq21。【方法归纳】【方法归纳】1.基因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基因突变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突变产生新的,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这就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2.可遗传的变
36、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随机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不定向性3.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作出假设:。(3)实验思路与结果:实验思路与结果: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SS为为10%,Ss为为20%,ss为为70%,S基因的频率为基因的频率为2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ss)个体每年减少个体
37、每年减少10%,黑色,黑色(SS和和Ss)个体个体每年增加每年增加10%。完成下列表格:。完成下列表格:(注意:不同年份该种群的个体总数可能有所变化注意:不同年份该种群的个体总数可能有所变化)如何解释桦尺蛾种群中如何解释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的现象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的现象自然选择使桦尺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使桦尺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第第1年年第第2年年第第3年年第第4年年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SS10%11.5%_Ss20%22.9%_ss70%65.6%_基因频率基因频率S20%23%_s80%77%_13%14.6%26%29.2%61%56.2%26%29
38、.2%74%70.8%将环境的作用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将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分比调高点,重将环境的作用的大小进行调整,比如将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数量百分比调高点,重新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结果。新进行相关计算,得出结果。(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自然选择可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自然选择可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且环境的种群的基因频率,且环境的选择作用越大,改变的幅度也越选择作用越大,改变的幅度也越。定向改变定向改变大大4.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多多提高提高下降下降定向改变定向改变典例典例3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
39、中的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如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该杀虫剂的敏感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如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该杀虫剂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家蝇种群来源家蝇种群来源敏感型纯合子敏感型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甲地区78202乙地区乙地区64324丙地区丙地区84151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B.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乙
40、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C.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应该是丙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应该是丙D.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出现了差错解析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甲地区抗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由表格信息可知,甲地区抗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抗性杂合子基因型,抗性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是频率是20%,则抗性基因频率是,则抗性基因频率是2%20%212%,A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
41、结果,B正确;由表格信息可知,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正确;由表格信息可知,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应该是乙,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应该是乙,C错误;通道蛋白中氨基酸改变的根本原因错误;通道蛋白中氨基酸改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碱基替换的结果,可能是基因碱基替换的结果,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B对点练对点练3 在某一种群中,在某一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
4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不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在甲选择条件下,显性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在甲选择条件下,显性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C.乙为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乙为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的改变,A正确
43、;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正确;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控制后代的性状会更种群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因此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控制后代的性状会更适应环境,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适应环境,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控制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有可能降至为会下降。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控制不利变异的基因频率有可能降至为0,B正确;正确;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当自然选择对隐
44、性基因不利时,aa个体的生存能力低,个体的生存能力低,AA、Aa生存能力高,生存能力高,A基因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较慢,因此乙曲线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较慢,因此乙曲线可以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线,频率变化曲线,C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D错误。错误。答案答案D联想质疑联想质疑【易错提示】【易错提示】(1)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45、;(2)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能造成基因数目的变化,所以能引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能造成基因数目的变化,所以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而染色体片段的易位和倒位只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而染色体片段的易位和倒位只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比例,所以不会直接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排列顺序,不改变基因的种类和比例,所以不会直接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工业化初期的桦尺蛾种群工业化初期的桦尺蛾种群工业化中后期的桦尺蛾种群工业化中后期的桦尺蛾种群【归纳总结】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理【归纳总结】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理【易错提
46、示】【易错提示】(1)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2)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最终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最终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向改变。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能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能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生。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
47、培养基中添加,有可能存活下来。有可能存活下来。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抗生素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性抗生素抗生素耐药菌耐药菌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步骤步骤1分组、编号、分组、编号、做标记做标记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_画画两条相互两条相互_的的直线,将培直线,将培养皿分为养皿分为4个区域,分别标记为个区域,分别标记为步骤步骤2接种接种取少量细菌的培养液,用取少量细菌的培养液,用_(或无菌棉签或无菌棉签)均均匀地涂抹在匀地涂抹在_上上步骤步骤3自变量控制自变量控制用无菌的镊子先夹取用无菌的镊子先夹取1张张_的的纸片放在纸片放在的中央,再分别夹取的中央,再分别夹取1
48、张张_纸片纸片放在放在的的中央,盖上皿盖中央,盖上皿盖对照组对照组号区域号区域号区域号区域实验组实验组底部底部垂直垂直无菌的涂布器无菌的涂布器培养基平板培养基平板不含抗生素不含抗生素抗生素抗生素步骤步骤4培养培养将培养皿倒置于将培养皿倒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 h步骤步骤5因变量观测因变量观测观察培养基上纸片附近是否出现观察培养基上纸片附近是否出现_,并测量、并测量、记录记录_的的直径,并取平均值直径,并取平均值步骤步骤6重复实验重复实验从从_的的菌落上挑出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菌落上挑出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_中中培养,重复步骤培养,重复步骤25。如此重复几。如此重复几代,
49、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抑菌圈抑菌圈抑菌圈抑菌圈边缘抑菌圈边缘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区域与区域相比,区域相比,区域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区域抑菌圈的平均直区域抑菌圈的平均直径逐代越来越径逐代越来越。4.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发生了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是发生了;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导致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导致了耐药菌比例的逐渐了耐药菌比例的逐渐。小小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升高升高(1)细菌耐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有关吗?为什么?细菌耐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有关吗?为什么?提示提示无关。因为抗生素并非诱变因子。无
50、关。因为抗生素并非诱变因子。(2)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过程是定向的吗?为什么?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过程是定向的吗?为什么?提示提示不是。因为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过程属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不是。因为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的过程属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向性。(3)为什么培养基中抗生素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为什么培养基中抗生素滤纸片周围会出现抑菌圈?提示提示因为滤纸片上的抗生素杀死了其周围的细菌,使其不能形成菌落而出现抑菌因为滤纸片上的抗生素杀死了其周围的细菌,使其不能形成菌落而出现抑菌圈。圈。(4)抗生素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的直径为什么会逐代变小?抗生素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