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23393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1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

2、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

3、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B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C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D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

4、/公今四十七年矣2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本文是“引言”“前言”一类的文章。B“三秦”,项羽灭秦后,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现将中国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C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D“科举”是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

5、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两千多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的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

6、代汉语。(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送徐尚之序张惠言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

7、。“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尚之在河南,五摄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然,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

8、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之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选自茗柯文补编)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5下列对句

9、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余迄不得相见迄:竟B起居纤悉无不周办纤悉:细致而详尽C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D五摄知县事摄:代理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B尚之以诸生旅居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C故自汉之贾、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D而尚之发溓然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逍遥游)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者皆为慷慨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B取其儒雅醇粹而已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C而尚之独见许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

10、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C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9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金石录后序(节选)(宋)李清照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矣。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

11、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到越,已移幸四明。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后官军收叛卒,取去,闻尽入故李将军家。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惟有书画砚墨,可五七簏,更不忍置他所,常在卧榻下,手自开。在会稽,卜居土民钟氏舍。忽一夕穴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万计求之,其余遂不可出。今知尽为吴说运使贱价得之。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菜静治堂,装卷初就,芸

12、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绍兴二年、玄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注】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

13、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尽委矣 委:舍弃B卜居土民钟氏舍 卜:选择C装卷初就就:完成D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 题跋:写在书籍、文章前面的文字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十去其七八 吾其还也B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因击沛公于坐C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乃理之常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清照在流离之间看着自己与丈夫赵明诚收集的文物不断流失,不由发出文物得难失易的感慨,触发死生

14、与得失之思。B文章以北宋南渡史实为背景,叙写自己的金石字画流失佚亡的过程,从个人得失上升到家国之悲,增加了文章的深度。C行文按时间顺序,围绕金石书画的得失与情感变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时而记叙,时而描写,时而抒情,时而议论。D文章体例虽属于序文类,内容与自叙文相似,笔法上则多用散笔,随写自身凄苦郁闷的晚境,不求其工而文自工。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余悲恸不已重立赏收赎后二日邻人钟复皓出十八轴求赏故知其盗不远矣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2)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岑

15、嘉州集序唐杜确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于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

16、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邪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僰。旋轸有日,犯俟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

17、,贮之筐箧。确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有删改)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B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C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D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出为嘉州刺史。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

18、体,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也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B冠族,指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C解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也可指进士及第授官。D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也指运筹帷幕之大将。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文风改雕饰为朴实,肤浅浮泛之风渐渐改变,有作者将典雅古朴风格加入华丽之中,文质兼备,媲美“建安风骨”。B岑参出生冠族,曾祖父、祖父、伯父都是凭学术德望,官至“三公宰辅”级别。他幼年丧父,家贫,但能够自我激励磨炼。C岑参擅长写作,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大多境界高妙,人们纷纷传抄,吟诵熟读。当时评论家将他与梁代诗人吴均、何逊相提并论。D杜确受

19、委托编纂岑参的文章,让他人整理抄录分类集中,刻写成八卷,这篇序言表达了他对岑参的怀念、敬仰之情。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2)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 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

20、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注】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

21、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注】黾勉(mn min):努力。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B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C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

22、/老人衰惫之气D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拟古: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后成为诗体之一。陶渊明、李白等均有拟古之作。B桑榆: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后喻指隐居田园。C冠:帽子,指代成年。男子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D先君:已故的父亲。先,用来尊称死去的人。2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

23、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为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23分析“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在文中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

24、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5、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

26、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B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27、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文中同指白居易贬官的词语还有“出官”指外出做官,“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B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C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

28、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D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是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行这首诗的序言介绍了长诗所叙述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B诗中写了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又诉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感慨自身经历,第三次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C为突出琵琶声之绝妙,琵琶女琴技之高超,诗人运用了叠词和夸张手法,还用视觉形象加以描摹,侧面描写加以烘托,使得

29、琵琶女弹奏的乐声非常具体形象。D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他从她的琵琶声中听出了其中哀怨凄凉的感情,进而想到自己的不公遭遇和坎坷仕途,自伤身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叹自己的不幸。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2)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梅谱序天下有必传之心,无必传之人,何?心可以八万世,而人必不肯出百年。试摆列一世之人摘看之,卑者逐无涯,高者命不朽。至百年之外,其人与心,俱血俱土也。有荧然一点如火之传薪者,无几也。山阴刘雪湖,少时见王元章画梅而悦之,

30、至忘寝食。学之成,遂负笈买履,走名山幽壑,遂不知老之将至。始焉以元章画,继焉以梅画,迄于今从心所欲。腕脱神飞,墨停三日,而淋漓之气不止。曾有广文严某泛舟,展视其图,值花蝶翩来,依依数里许。又曾画倪中丞之壁,越半载,蜂食其华殆尽。化则还天,诚能动物,一之至也。雪湖尝告人曰:“画梅以韵格胜。”夫韵在声后,格在局先。善歌善弈者可知而不可解,即可解而又不可知。雪湖直以梅知之,而以画解之,此其心之独至,千载而下有必传者也。著梅谱凡四刻,俱为好事者携去。性既孤高,而家贫不能再刻,无以应问奇者。予偶还里中,访雪湖山房,出旧稿示余,余为刻之于姑熟宦邸。人共谓雪湖得梅之趣,而吾独谓雪湖得梅之苦。人徒欲传雪湖之画

31、,而吾独欲传雪湖之心。倘从此有如其歌弈之悟以至心而心传焉,则是梅谱乃导师也。(选自刘雪湖梅谱,有删节)【注】王元章:即元代著名画家王冕。28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也B与C矣D焉29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0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志趣。B人们普遍认为刘雪湖获得了画梅乐趣。C作者认为刘雪湖悟出了梅的孤寒本色。D作者认为刘雪湖从画梅中体悟到甘苦。31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皇甫百泉三州集序【明】王世贞在昔唐宋时,朝士大夫称得罪去者,往往屈为荒远郡佐员外署置。其禄虽有之,仅自给妻子耳。为之上者,不以责其吏能;为之

32、下者,亦不谓其能吏我:以故鲜钱谷法比、薄书期会之烦。其余日,则足以竭其工于诗。虽其诗之工,然不过以之发其羁孤无聊、磊落不平之思而已。其山川之奇丽,则辱之而为险恶;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如沈宋元白刘柳诸君子之言,固具在其探幽造微,穷变尽态,固不可以余说而废其工,然要之有出于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之外者乎?有能如风人之所谓可以兴、可以群且怨者乎?明世则不然。士大夫坐谪者,仅少镌其秩级,而不限以地之远近。为之上者,少优以礼而不废其事;为之下者,以叙迁之吏待之而忘其端。其外既有所縻于职,而内又无所大概于念,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也。夫明之诗,

33、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何也?之唐而使风人之义渝也,之明是使天下无风人也。吾郡以诗名天下,至嘉靖间最;嘉靖中诸名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最。先生绮岁通朝籍,三事公卿,皆折行而与之礼。先生既负才,有重名,然秉执劲节,多所抵牾。以故从虞部郎始谪佐黄州,稍迁南司勋部郎,辄又谪佐开州,量移婺州,最后迁滇宪以罢。黄,故楚饶郡,又邻天子汤沐之邑;开,属魏,为三辅地;婺,属越,越又天下首藩。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而先生亦不以谪故,遂厌薄其吏道。其为吏,亦竟不肯缘饰时好而诎其诗,其诗之工不待言。然要之志有所微动,则必引分以

34、通其狭;气有所微阻,则必广譬以宏其尚。其山川风日,物候民俗,偶得其境以接吾意,而不为意于其境。盖先生之诗之工,取工于穷者也,非用其工于穷者也。吾不知其后先于风人,第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盖三复而略得之矣。先生庀材于江左,得格于大历,其为虞部,有虞部集;为司勋,有司勋集;中岁依白下释氏居,有禅栖集:宪滇,有南中集;归,有还山集;其所用,得罪为三州故,详自序中,兹不赘。(选自弇州四部稿,有删改)【注】皇甫百泉:皇甫访,字子循,号百泉,与王世贞同为吴郡人。吏:同“使”。钱谷法比:钱谷,财政方面的事物;法比,法律条例。风人:诗人。“风”为诗经六义之一,故以“风人”为诗人;孔子认为诗之本义在于“兴观群怨”

35、。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B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C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D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若不可一朝居者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古称“叙”“引”“跋”,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36、放在著作正文之前。序言也叫引言、前言、绪论。B秩级来源于先秦的月俸,与职务的繁简、职责的轻重相联系,具有职位分等的色彩,叙定同一系统内的职位等级。C虞部,为工部四部属之一,古虞人之遗职,在明代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D汤沐之邑,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唐宋时期,往往将获罪的朝士大夫贬谪到荒僻偏远之地;朝士大夫们在被贬任上所作诗歌,内容主题往往不能超出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之外。B皇甫访既有才学又有名声,只是由于坚守节操而与人多有冲突,因

37、而多次被贬;三州集收录的是他在黄州、开州、婺州这三个被贬任上所作的诗。C文章中论明代诗坛,认为有明一代诗词昌盛,其中以嘉靖年间为最;嘉靖年间能作诗之辈,以皇甫一家为最;皇甫一家兄弟四人中,又以皇甫访为最。D文章以唐宋开篇,继之以明世,进而至于皇甫访其人,行文脉络清晰;笔至皇甫访处,又叙其事论其诗,谓其得“兴群怨”之旨,读之深有余味。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2)当事者虽不能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秋影楼诗集序【清】查慎行秋影楼诗集者,余房师东山汪公所作也。癸酉秋,公举京兆,与余同出德

38、清徐先生、庐陵彭先生之门。后三年丁丑,公成进士;又三年庚辰,以第一人及第,而余坎壤失职,连不得志于有司。惟公于聚散之际,执手欷歔,所以劳苦而慰勉之者,甚真且挚。迨壬午冬,余被召入内廷,癸未三月,倖举南宫,实出公分校礼闱本房所荐。既释褐,登堂修敬,公迎笑曰:“吾两人平时契分何等,今乃以此礼见邪?”余拜,公答拜,终不肯以师道自处,仍以执友待之。甫一月,而余扈从赴口外,公亦于是年八月奉太安人南归。明年车驾渡江,特命公居家食俸,校刻全唐诗。丙戌七月,书局未竣,而公讣忽至。余时适请假葬亲,急装遄返,取道虞山,哭公于寝,遗孤尚在乳抱,太安人出编见属,余受而藏之。会还朝期迫,匆匆未暇付梓。及癸巳秋,长假返乡

39、,及检诸箧笥,亟命楷书生缮写,仿宋本开雕,距公下世已八年矣。追维癸酉以后托同谱者十年,在门墙者四年,其间执弟子礼,从容邸舍,亲承色笑者,无过一月中之三数日耳。此余于校阅之下,不禁抚卷心伤,泪流承睫者也。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若夫公诗之体格,位置当在大历以后、长庆以前诸名家间。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注】东山汪公: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南宫:古代称代尚书省,后亦借指礼部。太安人:汪绎之母。安人,朝廷给妇人封赠的称号。清制,六品官之妻得以封安人。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40、的一项是()A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B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C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D刻既成/敬识始末/以板归诸/公子俾藏于家/集凡九卷/每卷篇什多寡不同/皆公所手定/庸仍其旧使/公子知先人手泽存焉耳/3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房师:明清乡试、会试时,分房阅卷的同考官被录取的生员尊称

41、为房师。B内廷:清朝,内廷通常指乾清门内,皇帝召开臣下、处理政务的地方。C礼闱:闱,试院;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会试,因为由礼部主持,故称礼闱。D同谱: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做官者,文中指在同一年做官。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影楼诗集是汪绎的作品集,一共九卷,本文是作者为该诗集撰写的序言。全文清徐简古,然一往情深,低回无穷。B文章记叙作者与汪绎若干年间的交情,赞美汪绎的出众才华,表现了汪绎忠于友谊、谦退不矜等高贵品性,感人至深。C汪绎中举三年后考中进士,庚辰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及第。对因任官未尽职责而仕途坎坷的作者,汪绎安慰劝勉,情真意切。D汪绎受命居家领取俸禄,校印全

42、唐诗,尚未完工而身亡。作者闻讯,前往吊唁,汪绎的母亲拿出汪绎的诗作托付给作者。3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释褐,登堂修敬,公迎笑曰:“吾两人平时契分何等,今乃以此礼见邪?”(2)慎行,门下士也,何敢轻为伦拟,则以俟天下后世读其诗而论定之者。40作者收下汪绎的诗稿,为何八年后才开始刊刻?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重刻曾南丰先生文集序(明)宁瑞鲤余不佞,亦尝诵先生之文矣。顷释褐承乏丰土,私窃幸溯前哲徽音,获寄仰止。入境久之,复耳三文公之迹为详,盖相国文肃公子宣、史馆文昭公子开,皆先生季仲,而先生讳巩,字子固,则世所推文定公者。先生文旧刻县署,存者陶阴亥豕,阙者首

43、尾决衡。余怅然欲一新诸梨,而簿书倥偬,居鲜暇日。会邑庠士曾敏才、敏道、国彦、敏行、国祚、育秀、能先等诣余,请曰:“祖南丰先生倡道宋嘉佑间,为时儒宗,所著文集若干卷,学士大夫交传诵之。兹欲仰承雅意,摹刻佳本,藏之祖庙,以志不朽。乞赐一言之辱,弁之首简,幸甚。”余维夙昔向往之勤,孜孜诵法,其可以不文辞?盖先生之文至矣,乃六经之羽翼,人治之元龟,自孟轲氏以来,未有臻斯盛者也。夫其矢口成谟,摛词树帜,彼曷尝雕锼锻炼,字栉句比,规规然矜一隅,工累黍哉!辟之三垣九野,向夕而光章;万壑群川,归虚而沛艾。至错经纬而涣沦漪,天地不为文而不能使之不文,亦其势然也。先生生昆体浸淫之后,洛学未兴之前,识抱灵珠,神超象

44、帝,致知诚意之说,率先启钥,功良伟矣。尝试取先生书详读之,张皇幽渺,则天地万汇靡遁其情;商订运代,则曩畴风俗曲尽其变。条国家盈缩灾眚,随计蠹耗图回之安在;规官守刑名法度,壹令钱谷狱讼之兼筹。旁至篇什赋咏,罔不温润舂容,可弦可诵。盖先生于义理,茧丝牛毛,于学,贯道与器,故文章卓绝若此。考神宗时属新官制除目填委先生下马口占敕词日除数十人各极命官法意神宗简注特隆有史学见称士类之许。践更中外,所至有声。即父兄鼎贵,中朝故人,舒国秉均轴,先生进止泊如也。则先生自任,实贞且重,独以文章致大名耶?故观先生者,于道不于文,政以文论,亦自岿然诸名家中。何者?昌黎贻论于格致,柳州谬称于罗侯。舒国新经字说之见疵,眉

45、山纵横习气之未遣。唯是六一纡余典重,先生并之。至为人后议一出,六一且有当时未见此论之叹,盖追忆濮议云。然则先生在诸公间,有过之无弗及也。倘所谓六经羽翼,人治元龟,直接孟氏之传,岂虚也哉?它时文昭公裔思孔氏为余言:厥先祖世藏先生隆平集数十卷,别无副本,未敢轻示人,丰人士即不知先生复有是书。雅欲手写全编,传之好事,以困公车未能也。则并梓以垂示来者,非兹邑一快书与?诸生祖讳怘,先生再世孙,死金将之难于越,遗子崈,事闻,以恩泽补将仕郎,终南安军守,由抚转徙桑梓之查溪,世建庙貌,瞰溪流数武,余道于舟次,往往为之低回而谒其祠焉。思孔氏业古辞赋,已卓登作者之坛,而诸庠士英奕济济,咸质有其文,可谓能世其家者,

46、余故乐为之序,并致隆平集遗之。明万历丁酉岁季夏月谷旦,赐进士出身、知南丰县事桐汭宁瑞鲤撰。4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不佞,亦尝诵先生之文矣佞:才能B阙者首尾决衡阙:缺失C则曩畴风俗曲尽其变曩:用袋子装D则并梓以垂示来者梓:刊印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有臻斯盛者也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B于学,贯道与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独以文章致大名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D有过之无弗及也佯狂不知所之者4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曾在南丰做官任职,看到原来县署里刻印的曾巩的文章,有的传写有误,有的缺失不全,就有心将其整理完整,可惜太忙没能实现。B曾巩的后人重新刊印了他的文集,作者受其请托写下了这篇序言。作者高度赞扬了曾巩的文章,认为自孟子之后,无人能超过他。C曾巩曾获宋神宗的特别关注,称赞他史学才能突出。其历任朝廷内外官职,所到之处都有好的名声,父兄是朝中故人,自己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序跋类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