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是( D )A.儿童中心课程 B.经验主义课程 C.隐性课程 D.结构课程2.在课整研究的基本课题中,但导把课程作为“文本”解读其内涵的意义的是( B )A.课程开发 B.课程理解 C.课程设计 D.课程实施3.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轰动了美国朝野,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被称为( B )A.八年研究 B.学科结构运动 C.课程开发运动 D.概念重建运动4.以下命题被认为是杜威的
2、教育哲学命题中最基本的命题是( A )A.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政造 B.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 C.教育即生活 D.教育即生长5.在“课程教学理念下,对“学会教学”理解正确的是( D )A.教学是教师控制教学实践的处方 B.教学足学生的自主学习C.教学是家长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D.教学是把课程视为一系列课堂事件6.“学习准备”的提出老是( C )A.苏霍姆林斯其 B.裴斯泰洛齐 C.布鲁纳 D.斯腾豪斯7.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人强调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评价等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从而将泰勒原理修改成为一种立体的教学模式是( C )A.塔巴模式 B.惠勒模式 C.坦纳模式 D.赛勒模式8.
3、加涅的教学理论,关注的重点是( C )A.教师的选择 B.教学内容的选择 C.教学方法的选择 D.教学环境的选择9.在罗杰斯看来,教师是( B )A.传授者 B.促进者 C.产婆 D.榜样10.“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的教育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质量保障体系。这种价值观是( B )A.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B.能力本位的教育价值观C.情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D.方法本位的教育价值观1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对“学习者的需要”頊解正确的是( A )A.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B.儿童准备考试的需要C.儿童受到他人褒奖的需要 D.儿童战胜同伴的需要12
4、.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因而超出现有文化工具并有助于发展文化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是( D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行为月标”取向 C.“生成性月标”取向 D.“表现性日标”取向13.课程论的永恒话题是( C )A.怡当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B.恰当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C.怡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 D.恰当处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14.在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中,持“被动适应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查特斯 B.康茨 C.拉格 D.布拉梅尔德15.“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是哪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形态?( B )A.提示型教学方法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
5、法 C.自主型教学方法 D.混合教学方法16.在下列课在类型中,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 A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17.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是( B )A.校本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综合学科课程 D.科月本位课程18.下列不属于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代表人物的是( C )A.派纳 B.阿普尔 C.杜威 D.表克唐纳19.下列不属于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课程形态是( D )A.SIS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田际理解教育课程 D.活动课程20.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特征的是( C )A.弥敞性 B.普遍性 C.正确性 D.持久性21.下列属
6、于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是( B )A.附带学习 B.道尔顺计划 C.分组学习 D.同步学习22.在古德萊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下列课程中不属于课程实施阶段的是( D )A.运作的课程 B.理解的课程 C.经验的课程 D.正式的课程23.“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这种观点属于课程实施取向中的( A )A.相互适应取向 B.忠实取向 C.创生取向 D.消费取向24.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 C )A.评价的作用性质 B.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C.评价关注的焦点 D.评价的方法25.第三代评价萌生于二十世纪( C )A.
7、三十年代 B.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六十年代26.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基不要索的是( D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多媒体27.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这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 A )A.文架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随机访向教学 D.合作式教学28.下列集中体现社会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教学模式是( D )A.问题教学 B.情境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支架式教学29.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视为具体实践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已的课程的过
8、程,从本质上支配其的是( A )A.解放理性 B.实践理性 C.技术理性 D.工具理性30.下列不属于课程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基本特征的是( A )A.教学设计是-个持续创造的过程 B.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C.学生被孤立于教学设计之外 D.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教学方法的本质。答:(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向于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2分) (2)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2分) (3)教学方法受教学组织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2分)32.简述相比于传统教学论赞可
9、夫的发展性教学模式的优越性。答:(1)突破传统教学论只注重知识与技能教学的目标取向,(1分)力图把知识技能的发展与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一般发展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这就把握住了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课题。(2分) (2)力求把教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1分)把教学与发展看作是一种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的动态关系,这无论对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教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大启示意义。(2分)33.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答:(1)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1分)(2)容易导致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1分)(3)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2分)(4)学科课程
10、变革起来难度较大。(2分)34.简述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答:(1)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2分)(2)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2分)(3)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2分)35.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分)(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2分)(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2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请谈一谈您对“课程内容即学习省的经验”的理解。答:(1)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学习者的
11、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2分)历史上凡倡导经验课程的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内容的核心位置。(2分)(2)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第一,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个体差异的过程。(2分)第二,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当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确立起来之后,他就不是别人为他准备好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他自己的课程的主动开发者、他自己的课程的主体。(2分)第三,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学科知识和文化要对学习者的人格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就必须首先经过学习者的选择,必须为学习者所认同,必须以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个人经验为核心得到整合。(2分)
12、第四,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不只是接受社会生活经验、为社会生活经验所熏势,而且还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社会生活经验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是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持续的交往中形成的。社会生活经验中培铸了儿童的精神与智慧。(2分)37.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将课程与教学评价分为四代评价,请分别谈谈您对这四代评价的认识。答:(1)第一代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来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1分)第一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一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测验冶“和“测量冶”
13、的时期。(2分)(2)第二代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冶(description)-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1分)第二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冶“和“测验治”,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2分)(3)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判断”(judgement)。(1分)第三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
14、标准,那么评价就应该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价值的有机构成。(2分)(4)第四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1分)第四代评价的一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2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38.请闯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个策略性领域,不应该过于信任地提倡或采用它
15、们作为大规模行动的基础,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必须谨慎地认识到,从目标模式中一或其他模式及理论中一我们有了一种解决课程问题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教育万应灵药。.这种理论的职能不是要求人们忠实于它,而是吸收批评与实践检验,以导致它自身的证伪或完善。”材料二:“教育通过将人引入作为人类思维系统的文化知识,增进了人的自由。知识形式最重要的特点是,人们可以用它进行思维。与信息不同,人类进入了知识的本质,这一本质是一个支持创造性思维、并为判断提供框架的结构。”从材料一看,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不能过于信任“它们”?从材料二看,您认为课程开发应该坚持的是怎样的模式?并谈谈您对该模式的认识。答:材料一中“它们”指的是目标模式。(3分)说不能过于信任“它们”,是因为目标模式应用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2分)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2分)材料二中,课程开发坚持的是过程模式。(3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有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2分)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为“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的提出做了铺设。(2分)它倡导“过程原则”,突破目标模式的工具性樊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教育情境基础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