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431408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1、掌握植被类型和主要植被的特点,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了解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和剖面结构的特征。3、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1.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内所覆盖的植物群落的总体。可按地理环境特征划分,如高山植被、温带植被;可按不同地域划分,如天山植被、中国植被;还可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如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植被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植被在土壤形成上有重要作用。在

2、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各种植被类型与土壤类型间也呈现出密切的关系。植物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在自然界中,目前已经被人们知道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它们遍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以各种奇特的方式自己养活着自己。绝大多数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而且,对于植物来说,不必像动物那样得到处活动或拥有复杂的神经系统,以便找到食物,植物凭着光合作用这种特殊的“自养”能力,只需“静坐”就可,远不用为“吃”忧虑担心。植物中的很大一部分会无可奈何地成为动物口中的美味佳肴。不仅草食动物依赖植物所提供的蛋白质和能量,而且肉食动物也间接的依赖着植物所提供的

3、能量。可以说,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植物,生物几乎就无从谈起。例题: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减少径流总量削减径流峰值减少泥沙含量降低径流速度A.B.C.D.(3)若

4、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坡度大小B.地形类型C.土壤类型D.气候变化答案:(1)B;(2)C;(3)A解析:(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该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及其影响。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该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及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

5、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故D正确,ABD错误。故选:C。(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该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及其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篱笆带具有延缓径流及减少侵蚀量的效果,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具

6、有积极的意义。故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坡度大小,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林隙也称林冠空隙,是指群落中1株以上林冠层树木死亡形成的林间空隙,是新个体占据与更新的空间。距离林隙中心距离不同,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不同。林隙既是森林苗木更新的主要场所,也是森林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同时林隙对林区的微生境具有干扰作用。下图是我国秦岭南坡某林区甲、乙、丙三个主要树种幼苗在某种林隙中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递减B.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先减少后加增加C.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边缘向中心递增D

7、.距林隙中心14米处三种幼苗分布较均衡(2)甲、乙、丙三种树种幼苗喜光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3)林隙作为林区维持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对附近苗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调节局地气温年较差B.协调局地的资源分配C.加速林区的水循环D.增加林区的空气湿度答案:(1)D(2)A(3)B解析:(1)A.甲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呈波状下降趋势,故A错误;B.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中心向边缘先增加后减少,故B错误; C.丙树种幼苗密度由林隙边缘向中心递减,故C错误; D.三种幼苗在距林隙中心14米处密度都在28棵/米2左右,故D正确。(2)由材

8、料分析可知,林隙中光的强度由林隙中心向林隙边缘逐渐减小,结合图是信息判断,三种幼苗喜光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乙、丙,故A正确,BCD错误。(3)依据材料可知,距离林隙中心距离不同,附近苗木所接受的光照、热量和水分等资源不同,各种苗木利用资源的比例不同,使林隙中各种苗木更新密度产生差异,从而较好的维持了周围苗木的物种多样性,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 2.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

9、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例题:地带性土壤是由气候、植被、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坡向C. 海拔D

10、.坡度(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范围较广的自然植被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短刺灌丛或草本类D. 温带针阔混交林(3)下列对高黎贡山东西坡黄壤分布区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A. 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B. 两坡气温差异小 C. 土壤偏碱性D. 土壤偏酸性答案:(1)B;(2)C;(3)D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高黎贡山东西两坡纬度、海拔和坡度差异不大,A,C, D项错误;东西两坡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西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坡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使得水热条件不同,导致黄棕壤、黄壤两种土壤分布下限的不同,B项正确。故选B。(2)本题主要

11、考查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图中褐红壤主要在河谷和高黎贡山东坡,河谷地区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降水较少;高黎贡山东坡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难以发育成森林(森林对水分需求较多),适宜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类植被生长,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高黎贡山西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坡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故西坡比东坡降水多,A项错误;高黎贡山东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东坡气温比西坡气温高, B项错误;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土壤偏酸性,C项错误, D项正确。故选D。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

12、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三道题。(1)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2)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多B.蒸发较大C.气温较高D.枯枝落叶较多(3)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土壤温度较高B.土壤湿度较大C.土壤含水量较高D.枯枝落叶量较多答案:(1)C;(2)A;(3)D解析:(1)根据图示曲线,森林

13、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成正相关,枯枝落叶季节变化较小。夏季,气温高,土壤温度高,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因此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78月,C正确。其他时段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小,A、B、D错误。(2)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蒸发量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误。东西坡的气温、枯枝落叶差异不大,C、D错误。(3)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天然林中的枯枝落叶量较多,人工林有人工管理,落叶量少,D正确。天然林与人工林在土壤温度、土壤湿度

14、、土壤含水量方面差异小,A、B、C错误。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某科研小组在江西省海拔为100250m的丘陵地区开展不同坡向(阳坡和阴坡)及坡位(按海拔分为上坡和下坡)对毛竹林生长影响的研究,分别计算出各观测点林分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单位:百株/公顷)和林分生物量(单位面积上的林木质量,单位:吨/公顷)的数值(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区毛竹平均单株质量最大的分布在( )A.阳坡上坡B.阳坡下坡C.阴坡上坡D.阴坡下坡2.推测该地最有利于形成茂密竹林的条件是( )A.光照充足、土质疏松B.光照充足、土质湿润C.热量充足、土质干燥D.热量充足、土质紧实秦岭的区域范围有广义和狭

15、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仅指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水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具有北陡南缓的地形特征。秦岭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会因坡度和坡向的不同而产生分异。图甲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图,图乙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向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坡向划分为平地、阴坡(315-45)、半阴坡(45-135)、阳坡(135-225)、半阳坡(225-315)五类,正北方向为0(360)、正东方向为90、正南方向为180、正西方向为270。3.关于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植被覆盖度在各坡度上均比北坡要高B.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比北坡明显C.

16、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变大而不断增高D.南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向变化的趋势一致4.秦岭南坡植被覆盖度最大值出现在阴坡的原因是( )A.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较阳坡少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B.阳坡接受太阳直接照射的时间更长,热量条件更好C.阴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D.阳坡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土壤肥力低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一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140-2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 )A.向较低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B.向较低海拔入

17、侵,沿缓坡入侵C.向较高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D.向较高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6.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风力D.土壤下图示意我国某河谷北坡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河谷海拔1200m以下,植物多样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水分B.热量C.土壤D.坡度8.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 )年均温较高光照较弱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群落生产力较低A.B.C.D.土壤紧实度指土壤颗粒间隙的大小,也称土壤硬度或土壤穿透阻力,受土壤类型、降水植被、径流等因素综合影响。东芦河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地处毛乌素沙地南侧,黄土丘陵沟壑区北缘,为

18、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东芦河流域部分地区土壤紧实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灌丛坡面上甲处附近的坡面径流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10.草地坡面上土壤的透水性( )A.坡顶最差B.坡中最差C.坡底最好D.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强过去我国某山地在海拔21402220米区域主要生长耐寒的矮小灌木、苔藓和地衣,草本植物很少。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变矮退化。下图为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后绘制的草本入侵程度与海拔、坡度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该坡地最先受到草本植物入侵的区

19、域在( )A.海拔2150米的地区B.低海拔坡缓的地区C.高海拔坡陡的地区D.低海拔坡陡的地区12.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侵入区域的土壤水分增加,其原因有( )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苔藓生长耗水减少地衣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灌木生长耗水总量减少A.B.C.D.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可以定量地表示和衡量某区域土壤侵蚀数量的多少,数值越大,表示土壤侵蚀越严重。下图示意2004年、2006年、2008年我国某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及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13.图示地区阔叶林林下地被物稀少,判断其水土保持功能较弱的主要原因是( )A.图示地区的阔叶林比较单调矮小B.降水在叶面形成的雨滴对地表

20、击溅作用较强C.阔叶林林冠层对降雨没有截留作用D.图示地区阔叶林生长区地表土壤疏松14.图中农用地土壤侵蚀强度指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B.地形坡角小C.降水强度小D.耕地面积小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角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甲表明,随着坡角的增加(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显著提高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明显减少16.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A.阳坡、缓坡B.阳坡、陡

21、坡C.阴坡、陡坡D.阴坡、缓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几十亿年来的演化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稳定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材料二:左图为“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栅格图”。材料三:右图为“我国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及沿线附近三个城市的气温资料”。(1)结合左图,描述我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表格。花莲与南宁气温差异_主要原因_普洱与南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差异_主要原因_(3)台湾玉山双叶兰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3300米,是西坡针林内的一种林下植物,据此推测其生长习

22、性。(4)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共计187属1447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丰富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请为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提出合理的措施。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

23、配置的原则与途径。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D;2.B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毛竹平均单株质量是林分生物量除以林分密度,结合图中信息计算可知,单株质量最大的是阴坡下坡。故选D。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阳坡下坡的林分密度和林分生物量均最大,说明该处最易形成茂密竹林。该处为阳坡,光照充足;该处为下坡,水分江汇集,土质湿润。故选:B。答案:3.C;4.A解析:3.读图甲,大致在坡度大于15的范围内,北坡植被覆盖度大于南坡,A错;随着坡度的变化,北坡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幅度更大,所以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比南坡明显,B错;无论北坡或是南坡,其植被覆盖度均随坡度变大而不断增高,C正确;读图乙,在阴坡半阴

24、坡坡向,北坡植被覆盖度上升,南坡植被覆盖率下降,其变化趋势并不一致,D错。故选C。4.注意关键词“阴坡”,所以应主要考虑光照条件。秦岭南坡整体光照条件较好,但阴坡接受太阳辐射较阳坡少,蒸发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其植被覆盖度更高,A正确;B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无法解释为何秦岭南坡植被覆盖度最大值出现在阴坡,B错;注意材料信息“正北方向为0(360)、正东方向为90、正南方向为180、正西方向为270”,而阴坡介于315-45,其整体位于山体北侧,夏季风为偏南风,所以阴坡并不是夏季风的迎风坡,C错;并无信息表明阳坡的坡度更大,土层更薄,D错。故选A。答案:5.C;6.D解析:5.根据图示,海拔较低

25、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己经较高,故草本植物应向较高海拔入侵;从坡度来看,坡度较大处入侵程度较高,说明草木植物是沿陡坡入侵的,据此分析选C。6.根据材料,该地的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说明该地的十壤发育程度较差。陡坡土层较薄,土壤发育状况不如缓坡,故陡坡的原生植被长势不如缓坡,更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据此分析可知,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材料给出的是长白上的西坡不同坡度草本植物入侵情祝,西坡是背风坡,气温、降水、风力的差异不会太大,不是主要影响囚素。据此分析选D。答案:7.A;8.B解析:7.由图示可以看出,海拔1200m以下为河谷基带荒漠草原带,是气候干旱

26、造成的,所以该位置植物多样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分,故A项正确。8.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海拔高,年均温较低,错误;高海拔地区光照条件更好,错误;由于气温低,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正确;高海拔地区温度低,热量不足,群落生产力较低,正确。故B项正确。答案:9.C;10.B解析:9.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甲处附近的坡面径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故选C项。10.由文字材料可知土壤紧实度越大,土壤透水性越差。因此草地坡面中坡中透水性最差,坡顶透水性最好,坡底透水性中等,随海拔升高透水性先降低再增强,故选B项。答案:11.D;12.A解析:11.读图分析可

27、知,草本植物入侵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是最先受到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该区域海拔较低,坡度较大。12.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侵入区域的土壤水分增加,说明水分来源增多,水分消耗减少,通过分析可知,草本植物涵养水源作用较强,使水分来源增多;灌木耗水较多,随着草本植物的增加,灌木变矮退化,导致耗水减少。答案:13.B;14.B解析:13.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某喀斯特地区,降水较多,降雨会在叶面形成较大的雨滴,雨滴对地表产生较强的击溅作用,阔叶林林下地被物稀少,表土易被冲走,因此其水土保持功能较弱,B项正确。喀斯特地区的阔叶林一般比较高大,A项错误。阔叶林林冠层对降雨有明显的截留作用,且阔叶林林冠层

28、的截留作用大于针叶林,C项错误。阔叶林生长区地表土壤疏松没有依据,D项错误。14.根据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原则,农用地(耕地)一般布局在坡角较小的地区,地形坡角小有利于减小土壤侵蚀强度,B项正确。与林草地相比,农用地植被覆盖率一般较低,A项错误。同一地区降水强度差别不大,C项错误。土壤侵蚀强度与耕地面积大小无关,D项错误。答案:15.C;16.D解析:15.根据图甲信息可知,总体上,坡角越大,相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图甲表明随坡角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故C项正确。16.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图乙可知,总体上,同一深度阴坡的含

29、水量较大;根据图甲可知,总体上,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大。17.答案:(1)南部丰富度高,北部丰富度低;云南南部、西北部和台湾中部地区丰富度最高;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种类稀少。(2)花莲与南宁气温差异花莲气温年较差小于南宁(花莲冬季气温高于南宁)主要原因花莲距海近,海洋性强;花莲地处山脉东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普洱与南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差异普洱野生兰科植物物种数量多于南宁主要原因自然: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气候(温)稳定(变率小),利于野生物种繁衍;人文:受人类活动干扰小。(3)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温凉;喜湿忌干;怕涝。(4)优化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30、;加强缓冲区建设;加强林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乱垦滥伐。解析:(1)读图可知,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在南部地区较高,北部地区较低;云南南部、西北部和台湾中部地区丰富度最高;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丰富度最低。(2)花莲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气温年较差小于南宁;花莲西部为台湾山脉,能够阻挡冬季风,冬季气温较高。普洱位于云贵高原,相对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据材料可知,普洱气温年较差小,利于野生物种繁衍;普洱较南宁人口密度小,受人类活动干扰小。(3)玉山双叶兰分布海拔较高,说明其喜温凉;位于针叶林下,光照不足,说明其喜阴;台湾山脉西坡是夏季风背风坡,冬季风迎风

31、坡,降水适中,坡地便于排水,说明其喜湿忌干且怕涝。(4)优化农业结构,减少因农业生产对野生兰科植物生长地区的破坏;退耕还林,恢复野生兰科植物生存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力度;加强缓冲区建设,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兰科植物的冲击;加强林区管理,禁止乱采滥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乱垦滥伐者处罚力度。18.答案:(1)沟壑底部易汇集水源,土壤水分相对丰富,发育了落叶阔叶林;坡面的地形坡度较大,接纳了部分顶部径流,发育了疏林草原;丘陵顶部风力较大,蒸发强烈,地表径流流速快,土壤水分缺乏,发育成灌木草原。(2)该区域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植被

32、生长耗水增多;植被蒸腾作用强烈;坡耕地改为坡地,地表径流流速加快,下渗减少。土壤干燥化过程加快。(3)原则:因地制宜,恢复原有植被。途径:选择合适(耗水少或耐旱)的植被;合理调整林地、草地及种植比例;适当控制植被种植密度。解析:(1)观察图2中的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类型分布可知,沟壑底部是落叶阔叶林,主要是森林植被;坡面处是疏林草原,为稀疏林地和草地混合;丘陵顶部是灌木草原,灌木是低矮树种。对于小区域来说,影响森林、疏林、灌木、草原等不同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2)本题考查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要重点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变化。结合材料可知,坡面处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从坡耕地演变为林草地,水分在下渗、地表径流、蒸腾各个环节发生了明显变化。(3)根据该区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的情况,明确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具体途径需要根据沟壑和丘陵不同部位的水分条件和地形条件进行合理安排,包括选择耐旱植被、配置林草及种植比例、控制种植密度等。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人教版(2019) > 必修第一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单元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