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课题: 7.17.1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教材:北京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二中学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二中学 李海玉李海玉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7.17.1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是初中数学新教 材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第 7 章第 1 节。本节内容是 初中 数学概率学的开始 部分,因此,在 本章的地位特殊 ,占据 重要 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 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
2、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通过让 学生实践, 经历猜测、 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探索过程, 以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消除一些错误的经验,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 二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经历猜测、实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进一步体验必然事 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思考:教学思考: 要学会理论结合实际, 用实际操作来验证结论, 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发现问题,探究交流,从而获得结论,共同进步。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
3、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三、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如何确定某一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 学生不仅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 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 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难点:理解现实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归纳总结的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 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
4、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 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 发展。 四、教法四、教法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 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 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由游戏的引入,通过实验与分析, 使学生体会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应着重采 用 激情引趣. 的教学方法。即: 创建情趣,来源于生活实际,实实在在的 事例,学生感到亲切,同时游戏和实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习数学并不是很困难的事,从而树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学法五、学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
5、作交流、自己动手实践。 六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说明说明 创设情景创设情景 引入新知引入新知 解读探究解读探究 总结与提高总结与提高 练习巩固练习巩固 实验感知实验感知 总结与提高总结与提高 实验:(教材第七章 章头图中的两个游 戏) 。 引导学生观察 (1)旋转的转盘, 当它停下来的时 候,指针会落在哪 个区域? (2) 随意扔出一枚 硬币,硬币落地后 朝上的面会是什 么?一定是 “国徽” 吗? 互动 1:展示教材 第 221 页三个图 片, 出示三个问题: (1) 一定能摸到红 球吗?说说你的想 法。 (2)摸几次试试 看,每次都能摸到
6、 红球吗? (3)议一议:一定、 一定不、不一定。 确定事件(必然事确定事件(必然事 件、不可能事件) 、件、不可能事件) 、 不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给出教科书 203 页 中的有关问题及课 堂练习。 互动 2:出示 204 页探究题 (做一做) 巡视指导 在上面的摸球活动 中,每次摸到的球 观看并操作实验 方案 1: 分小组活动,进行讨 论交流。 方案 2: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问题。 方案 1: 四人小组,组内讨 论,组间交流,用自 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方案 2: 由学生自主独立思 考,然后再在本组之 内交流各自的看法、 结论,小组成员互相 讨论合作,归纳出问 题的结论。 阅读教科书2
7、02页内 容,理解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不可能 事件) 、不确定事件 的概念 方案 1:学生独立思 考模仿教师范例,口 答或板书答案,其余 学生进行帮助。 方案 2:四人小组进 行组内交流合作,完 成其余小题。 创设问题情景,引入 新课,鼓励学生充分 进行探索,目的是使 学生了解现实生活 中存在着不确定现 象;同时,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利用 概率的知识.。 三个盒子中所装球 的颜色不同,以使学 生对确定事件与不 确定事件有初步的 体会.(球除了颜色 不同外应完全相同, 并将盒中球摇匀.)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教师应各组之间进 行巡视,注意观察每 个学生的表现,对那 些缺乏讨论积极性、 主动性的
8、小组和学 生,教师应调动起学 习兴趣,有必要的话 教师应亲自参与这 些小组的讨论。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 行充分的交流. 使学生体会在进行 巩固运用巩固运用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的颜色是不确定 的。如果红球与黄 球的数量不等,那 么摸出红球的可能 性与摸出黄秋的可 能性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不确定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 互动 3:我作裁判。 如果你是裁判,足 球比赛前,你用什 么方法来决定双方 的比赛场地?要注 意什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 完成教科书第 204 页习题 7.1 独立思考 积极学习 明白不确定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是有大 小的。 口答。 小组之间展开比赛。
9、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回顾反思,归纳整 理,用自己的语言总 结概括。 概率实验时,一定要 保证随机性.裁判掷 硬币时要注意从一 定的高度任意抛出 同时保证硬币均匀, 这样才能对比赛双 方公平.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及口头表达 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习惯,熟练掌握本节 内容,可适当补充一 些相应习题。 锻炼其总结概括能 力,培养表达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 七七、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 整节课中对于有关 “事件”概念的得出,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在师生的 共同探究中,发现其特点,并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如必然事件和不 可能事件可以统称为确定事件的得出过程;再如利用掷骰子
10、决定小组发言权力,引 出不确定事件等等。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动手试验、猜想验证、 分析归纳能力等,较好地完成知识技能目标.在对过程性目标地实践中,决不用老 师已有地经验代替学生地亲身感受,让学生在感受中成长,在体验中发展能力,注 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如对问题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的逐步引导;对有 疑义问题的放手讨论。 如在对确定事件的研究中学生所举的例子: 人饿了要吃 东西;鸡蛋掉在地上会碎;脑细胞没有死亡的人手放在火上会动;人死了 不能复活。在例子中学生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决定在课后继续对 有关内容进行研究。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研究性学习方式就是保持或发展学生与
11、生俱来的 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学习而丧失.这是学生时代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研究性学习方式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于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 习,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 习过程。 本节课始终注重学生的经历、感受和体验,而不是以老师的已知感受替代学 生的自身经历。例如:在确定事件的研究中,将同等数量的蓝、粉两色的小球分别 放入 1 号和 2 号烧杯中,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成员都经历猜想、摸球、验证结果 等过程。又如:在不确定的事件的研究中,在以小组为单位,对放在 3 号烧杯中同 等数量已经搅
12、拌均匀的蓝/粉两色小球摸球的基础上,又在6个小组当中,共同安排 一次游戏,如下表: 小组 猜想 试验结果 1 蓝 粉 2 蓝 粉 3 蓝 粉 4 蓝 粉 5 蓝 粉 6 蓝 粉 在本游戏当中,如果各小组猜想和实验结果一致,就算获胜.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参与其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研究性学习方式立足于对学生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鼓励个性化的 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小组学习,促进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 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整节课堂教学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在各小组内设有组长、记录员、监督 员。每次实验,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并将各个成员的成果汇总到一
13、起。各组之 间还要进行交流。在本次教学中,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特意安排了一个小 游戏。本次游戏中,游戏规则和程序比较复杂,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给充分的时间 读规则并提示:只有分工好才能合作好,并给出各小组分工的时间,同时问题 1/2 也分阶段给出。按照规则,最快画出小虫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同学们在感受成功的 快乐时也充分体会了合作与共享的乐趣. 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对知识的批判性考察,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 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不仅如此,由于确立起学生在学习中的 主题地位,各类探究活动的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的地位,因而可以 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本
14、节教学中,每一次合作与交流之前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在实际教学 中也确实提出了许多具有个性的问题.教学当中还安排了一个特殊环节,”教学成 长记录”。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思考与回顾的能力,在反思中成长。 本节课的教学在举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当中,广泛涉及了各个学科的知 识,如:学生提到了涉及医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师生在共同研讨 当中得到了成长。但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抓住一点,要通过以上的经历、感受、交 流形成数学意识,每一次活动都最终将主题扣到数学问题上,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 知识体系。 研究性学习方式突出研究性的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 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 在教学中,学生会有许多问题,老师始终坚持从数学角度、从科学角度给与解 释,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的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态度.如在所留作业中,更是有 意识地注意了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