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八单 元第 八单 元导入课文课文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导入课文目录壹作家作品贰初读文本叁研读文本肆拓展练习壹作家作品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
2、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壹背景简介背景简介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壹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度(du)义:考虑是否合理。听范读音频,体会朗读节奏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膏泽:施加恩惠这里用作动词。
3、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贫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盘庚:商朝中期的一个君主。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答案】(1)(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这一决定曾遭到全国上下的怨恨反对。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
4、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元嘉十年,(谢弘微)去世,死时四十二岁。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背景简介背景简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
5、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壹背景简介背景简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
6、恕乎!”。壹背景简介背景简介他还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壹背景简介背景简介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壹题解题解书答即“答复、回复”之意。司马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指司马光古代文体,书信。古代文体,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古人写信,多有题目
7、,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报书书”“”“答答书书”“”“与与书书”“”“上上书书”“”“寄寄书书”等,等,目录壹作家作品贰初读文本叁研读文本肆拓展练习贰(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贫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
8、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用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们)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后来,盘庚发表文告说服了他们,完成了迁都计划。他还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
9、恢复旧制。同俗自媚于众:指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认为做得对。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上报:给您写回信,指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一封来信后的简答。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初读文本听范读音频,体会朗读节奏答司马谏议书目录壹作家作品贰初读文本叁研读文本肆拓展练习叁第一段第一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自称。启:写信说明事情。蒙教:承蒙指教。这里指接到来信。窃:私私自。这里用作谦词。君实:司马光的字。古人写信称对方的字以示尊敬。
10、游处:同游共处,即同事交往的意思。操:持,使用。术:方法,主张。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叁第一段第一段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强聒(gu):硬在耳边哕嗦,强作解说。聒:语声嘈杂。略:简略。上报:给您写回信,指王安石接到司马光第一封来信后的简答。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叁第一段第一段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chng)念:再
11、三想想。视遇厚:看重的意思,视遇:看待。反覆:指书信往来。卤莽:简慢无礼。具道:详细说明。所以:原委。冀(j):希望。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叁第二段第二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名实:名义和实际。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叁第二段第二段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怨谤(bng):怨恨,指责。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
12、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叁第二段第二段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人主:皇帝。这里指宋神宗赵顼。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修:修订。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举:推行。辟邪说:驳斥错误的言论。辟,驳斥,排除。难(nn):责难。壬(rn)人:佞人,指巧辩谄媚之人。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
13、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叁第二段第二段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固:本来。前:预先。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叁第三段第三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恤(x):关心。同俗自媚于众:指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上:皇上。这里指宋神宗赵顼。乃:却。抗:抵制,斗争。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汹汹然:吵闹、叫嚷的样子。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
14、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叁第三段第三段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盘庚:商朝中期的一个君主。商朝原来建都在黄河以北的奄(今山东曲阜),常有水灾。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和自然灾害,盘庚即位后,决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这一决定曾遭到全国上下的怨恨反对。后来,盘庚发表文告说服了他们,完成了迁都计划。事见尚书盘庚。胥(x)怨:全都抱怨。胥:皆。改其度:
15、改变他原来的计划。度(du)义:考虑是否合理。度:考虑,这里用作动词。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认为做得对。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叁第三段第三段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膏泽:施加恩惠这里用作动词。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领教。如
16、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叁第四段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不任(rn)区区向往之至:意谓私心不胜仰慕。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语。不任,不胜,受不住,形容情意的深重。区区,小,这里指自己,自谦词。向往,仰慕。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叁课文的结构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段落层次)答司马谏议书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面对质疑,逐一辩驳(礼仪性)希望对方原谅理解驳“侵官”驳“生事”驳“争利”驳“拒谏”受命于人主举先王之
17、政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谢瞻等人才气横溢,言辞漂亮,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是:这里用作动词,意谓认为做得对。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
18、自己的计划;不任(rn)区区向往之至:意谓私心不胜仰慕。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即“答复、回复”之意。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度(du)义:考虑是否合理。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他还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皇上十分痛惜,派二卫一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丧事完毕。目录壹作家作品贰初读文本叁研读文本肆拓展练习肆拓展练习(2017新课标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9、目。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肆拓展练习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
20、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肆拓展练习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
21、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肆拓展练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解析】(1)注意单音节词要翻译成双音节词。严正:严肃正直。恭谨:恭敬谨慎。过常:过于常礼。(2)臧否:褒贬。言论:这个句子中没有动词,言论位于主语之后,此处活用作动词,译为“发表议论”。乱:岔开。肆拓展练习【答案】(1)(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肆拓展练习【参考译文】谢
22、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内心廉明正直并且早慧,将成为才能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足够了。”谢弘微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肆拓展练习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同族的侄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一起因赏析文义而聚会。(他们)曾经一同游宴
23、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言辞漂亮,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杀害,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的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的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格为东乡君。肆拓展练习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有所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凡是来看望东乡君的人,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
24、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著称,服丧期满后又过了一年,仍旧吃素食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守丧而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肆拓展练习谢弘微从小失去父亲,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长短,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留下的资财非常多,园宅有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用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贫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谢弘微)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十分痛惜,派二卫一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丧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第 八单 元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