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框架第一框题第一框题第二框题第二框题第三框题第三框题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第一框题第一框题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学习目标:1.1.研读教材,说出法治国家的内涵及特征。研读教材,说出法治国家的内涵及特征。2.2.通过资料查询和合作探究,总结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通过资料查询和合作探究,总结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4.4.结合具体事例,列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结合具体事例,列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1法治国家的含义一、法治国家的内涵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1 1)坚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
2、律至上原因原因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首要内容。法律是通过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思,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思,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要求要求 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议题二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材料材料(2 2)坚持坚持良法之治良法之治原因原因 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
3、,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要求要求a.a.一方面一方面,良法应,良法应内容合理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合理性)(合理性)b.b.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良法应,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备性)(完备性)c.c.推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
4、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之下才有法治国家。(规范性)(规范性)议题二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
5、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外以自已名义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结合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讨论如何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材料材料(4)(4)规范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权力国家权力的
6、具体内容的具体内容/表现表现 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要求要求 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惩戒机制、不能腐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不易腐的保保障机制障机制。议题二一、法治国家的内涵2.法治国家的特征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截至2017年12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
7、法工委共收到公民、组织提出的各类审查建议1 527件,对审查中发现存在与法律相抵触或者不适当问题的,均积极稳妥地作出了处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进行备案审查,是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2017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根据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向广东等五省人大常委会发函,建议对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关企业对其超生职工给予开除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规定适时进行修改。材料材料1.1.推进宪法实施推进宪法实施(1 1)原因)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完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完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
8、宪执政。(2 2)要求)要求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推进合宪性检查合宪性检查工作,加强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依法撤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性文件。议题二二、怎样建设法治国家?(措施)法律体系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材料材料 法律 宪法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我国主要的法律规范有着不
9、同层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盐业管理条例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1 1)原因)原因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制度前提。(2 2)要求)要求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
10、法可依。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议题二二、怎样建设法治国家?(措施)为进一步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司法部2月24日印发关于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见。就意见中的有关问题,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材料材料 “战疫”期间,广州市增城区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服务群众,引导诉讼参与人通过线上方式办理网上立案、诉讼、调解,做到智慧法院“不缺席”、系统运行“不打烊”,持续向社会提供安全便捷、智能精准、公平公正的司法服务。2月17日至2月26日,区法院审查网上立案案件951件,网上庭审(调解)案
11、件72件。3.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完善法律实施机制(1 1)原因)原因 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2 2)要求)要求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公共服务服务;社会社会公众公众自觉自觉遵守法律遵守法律,依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司法机关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受到公平正义。议题二议一二、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12、?(措施)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科学立法科学立法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民守法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建设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1.1.通过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民合法权益;2.2.能够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
13、久安。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议题二三、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为什么)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同学们,你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家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的民主法治化程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其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完善,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8.1 法治国家-高中政治统编
14、版(2019)必修三期末第一次复习课件(共22张PPT)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
15、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6.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7.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8.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