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爱会流传 文档编号:434148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9 年年 3 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文综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本试题卷共 1616 页,页,4747 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 3003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祝考试顺利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 上的指定位置。上的指定位置。 2.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

2、选出答案后,用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 区域均无效。区域均无效。 4.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2B 铅笔涂黑。答案写

3、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 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目要求的。 1.“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 未耙在

4、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 了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C. 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 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反映了天子亲耕现象,其目的在于“劝农”的示范意义,材料中 “天子亲执”“首领带头”“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体现了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故答 案为 C 项。AB 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井田制走向瓦解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 项

5、,材料仅能体现 “重农”而不能体现“抑商”,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 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 、 汉书 、 唐书中均有记载”。本 题难度中档,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 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2.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 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 桑, (高)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枢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 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长 B. 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

6、. 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 D. 经济重心己经完成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帛代钱”反映的是赋税改革,“民间机枢大盛”反映的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所以 材料体现了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增长。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没涉及手工业的专业化,排除;C 项,材料没涉及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排除;D 项,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是在南宋,而资治通鉴 所记述事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征淮南停 笔,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一词“相当肯 定地显示

7、”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 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 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 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公元 1314 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 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

8、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把该书“作为重要考试内容”,显然是想 通过儒家思想控制读书人来为政权统治服务;而且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一直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材料中 的做法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 地域,排除;C 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不可能终结蒙古贵族的特权,排除;D 项,材料没涉及到文化艺 术的繁荣,排除。 4.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 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

9、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 一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能够对不恰当的决策进行封驳、监督,一 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故答案为 D 项。A 项,说法错误,明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C 项,明承前制,明初设有中书省(决策机构) ,而六科给事中 主要是起到监察作用,并不是中枢决策机构,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

10、,谓之参科,六部之官 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5.1872 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 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 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B. 增强了与外轮公司竞争力量 C. 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D. 明晰了民用工业的产权归属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

11、款, 实行官督商办” 可以看出轮船招商局由招募私股改为官督商办,这样可以提高其竞争力。故答案为 B 项。A 项,“垄断”不 符合史实,排除;C 项,官督商办不是保障私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排除;D 项,官督商办的产权归属仍然属 于官府,排除。 6.1918 年 7 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 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 新文明之曙光。”表明李大钊 A. 认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 B. 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C. 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D. 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

12、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指出了十月革命 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故答案为 A 项。B 项,萌发成立中国共产党 的想法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1918 年”不符,排除;C 项,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指出了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而不是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 教训,排除;D 项,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三大政策内容之一,与材料不符, 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

13、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 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 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7.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 (见下图) 。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准确的 是 A. 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B. 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 C.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D. 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延安”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结合画面中的众多

14、民 众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量抗日。故答案为 B 项。A 项,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是在国共 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中时间“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不符,排除;CD 项,绘画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 期的情况,是中共在敌后依靠人民力量抗日,不是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也不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排除。 8.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 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 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 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 确立了新民主义的

15、革命纲领 C. 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 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国在华的各项事务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结合所学可知,实 质上是清除一些帝国主义以不平等条约取得在华的特权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能与这些国家在平等基础上建 立新的外交关系作准备的。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并不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排除;B 项,新中国 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义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排除;D 项,材料对外国在华企业和机构进行系统、行业区别对 待的处理,不能说明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排除。 9.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西塞罗在法律篇中说:“

16、官吏的职能是治理,并发布正义、有益且 符合法律的指令。由于法律治理着官吏,因此官吏治理着人民,而可以确切地说官吏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 律是沉默的官吏。”西塞罗主要强调 A. 政府治理必须依照法律进行 B. 保护罗马公民私有财产 C. 解释法律是官员的职责所在 D. 罗马法律得到发展与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法律是沉默的官吏”可以看出罗马共和国是依法治国。故答案为 A 项。B 项,保护罗马 公民私有财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官吏的职能是发布符合法律的指令,而 不是解释法律,排除;D 项,罗马法律得到发展与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德国哲

17、学家卡西尔说:“启蒙运动最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不在于它摒弃信仰,而在于它宣告的新信仰形式, 在于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可见,启蒙运动 A. 维护了中世纪宗教权威 B.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C. 宣告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D. 抛弃宗教信仰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在于它宣告的新信仰形式,在于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以 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描绘出了理想蓝图,宣告理性时代 的到来。故答案为 C 项。A 项,启蒙运动反对宗教权威,排除;B 项,启蒙运动时期将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到政 治的高度,排除;D 项,抛弃宗教信仰形式与材料

18、中“它包含的新宗教形式”不符,排除。 11.据统计,苏联在 1928 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没有马的占 45.2%,没有乳牛的占 34.8%,有一匹马的占 38.3%,有一头母牛的占 40.9%;到 1930 年,加入集体农庄的 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 49.2%,乳 牛总数的 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 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B. 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C. 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D. 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到 1930 年,加入集体农庄的 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 49.2%,乳牛总数的 42.7%”可知集体农庄的规模在

19、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与轻工业 为重工业服务。据此得出该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业化的发展。故答案为 B 项。AC 项,集体农庄的规模扩 大、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都是表面现象,排除;D 项,材料不能体现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排除。 12.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 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 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 B.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 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

20、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 等”经济组织都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组成的, 是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合的需要。 故答案为 D 项。 A 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的结论,排除;B 项,材料不能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 变革,排除;C 项,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排除。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36- -4242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343- -4747 题为选考

21、题,考生根据要求作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答。 必考题共必考题共 135135 分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 16 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 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 1572 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善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 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71-1873 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 87.2%,

22、1891-1893 年则下降到 51.5%,其他农 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 12.8%上升到 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甲午战争前,生 产资料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不到 10%,1903 年达到 15%,1920 年达到 28.5%。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 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2002 年至 2012 年,中国实 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 8805 亿美元,2012 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 48.2%,超过制造业 4.5%。2012 年中 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 1166 亿

23、美元,比 2002 年增长 9.4 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 16 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末期至 20 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 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答案】 (1)东方三角贸易以香料、茶叶和纺织品等为主要交易内容,大西洋三角贸易以非洲和美洲间直接 的黑奴贸易为主;在东方贸易中,由于欧洲人对东方商品尤其是中国商品的需求,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处于 入超地位,在大西洋贸易中,

24、欧洲殖民者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贸易,积累起巨额资本等。 (2)变化: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出口增长(或丝茶出口减少)生产资料进口增长等。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扩大侵略,中国更加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愈益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 国:随着中国机器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产生,生产资料的进口有所增长等。 (3)特点:服务业使用外资占比增长;工程承包在对外投资中得到增长等。 意义: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或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中“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 物品”等结合新航路开辟后贸

25、易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下:东方三角贸易以香料、茶叶和纺织品等为主要交易内 容,大西洋三角贸易以非洲和美洲间直接的黑奴贸易为主;在东方贸易中,由于欧洲人对东方商品尤其是中 国商品的需求,欧洲人在东方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在大西洋贸易中,欧洲殖民者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贸 易,积累起巨额资本等。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中“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 12.8%上升到 48.5%,其中主要是豆 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经 济作物和农产品出口增长(或丝茶出口减少) :生产资料进口增长等。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国 际国内因

26、素分析分析如下: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扩大侵略,中国更加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愈益成为西方 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国;随着中国机器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的产生,生产资料的进口有所增长等。 (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2002 年至 2012 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 8805 亿美元,2012 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 48.2%,超过制造业 4.5%。2012 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 1166 亿美 元,比 2002 年增长 9.4 倍”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服务业使用外资占比增长;工程承包在对外投资中得 到增长等。第二小问“意义”,依据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有利于中国产

27、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中 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冯天瑜著中华开放史等 材料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有关情况简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 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答案】示例一: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 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 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

28、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 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 作用。 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 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宜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 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 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 化。 总之,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示例二:社会环境影响明清时期

29、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 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介绍给西方。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和传统 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传教士对西方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出于传教的需要,其内容主 要局限于宗教和科技。西学东渐虽然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的样本,但由于中国士大夫的自满心态和中国传统 文化的保守型,西学东渐并没有给中华文明带来变革性影响,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只是少数官僚士绅和开明 学者,范围较小,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作用有限。 17、18 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30、,资产阶级与罗马教会和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他 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出于反封建的需要。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教会神学和专制统 治,追求个性和自由。正是随着欧洲自身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 时也变革了欧洲本身,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由此可见,受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对东西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 的交流还是比较频繁,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际上是一次思想上的互相碰撞和启蒙,当然他们的传播也 受到了东西方社会环境的

31、影响,我们可以结合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因素来进行论证。解答 本题要搞清楚明清时期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背景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论证史实要正确,论据要充分,史论 结合,论从史出,语言要简练,答案组织要合理。 【点睛】论述题归纳观点的一般步骤: a.阅读材料联想可以用到的课本知识点; b.把认为可以在这里用到的知识点简明扼要的概括写下来(最好是回顾课本上的黑体字部分,如果是很确定 的内容就简明列出要点) ; c.分析材料同时把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阐述; d.总结(得出观点)即通过什么结合什么得出什么。 (二)选做题共(二)选做题共 2525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2 2 道地理题、

32、道地理题、3 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 第一题计分。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在国家经营的企业中,目前时期应实行工人参加生产 管理的制度,即建立在厂长领导之下的工厂管理委员会。”195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厂矿交 通等企业中的反革命分子和在这些企业中开展民主改革的指示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 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行

33、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 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 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工矿企业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 (1)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建立;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旧企业遗留的封建制 度等。 (2)废除封建把头制度等陋习;在企业中建立民主管理制度;行使工人阶级对企业的领导权等。 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促进了

34、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 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内容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有企业的建立;巩固人民政权 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旧企业遗留的封建制度。 (2)第一小问“内容”,依据材料“要求各地对国有企业中所遗留的旧制度,进行民主改革。为此,全国各 地区、各行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政务院发文明令废除搬运 行业中的包工头、把头、帮头等封建把持制度,建立民主化的工厂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国营厂矿还建立 新的劳动制度和劳动组织,使企业的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依据 材料,结合

35、第一小问的内容和所学可知,影响是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促进 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等。 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5-1926 年,德国关税提高了 29%,法国提高了 38%。193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 关税法 ,将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品提高关税,全部关税的平均水平从 33%提高到 40%。对此,法国对进 口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于 1930 年制定紧急关税法 ,对棉纱和棉织品增税 50%。德国又推行新税法, 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的关税。1933 年 6 月,64 个国

36、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由于与会的主 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 摘编自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 (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 【答案】 (1)不断提高关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实行报复性关税政策;缺乏国际协调,具有单边主义 特点等。 (2)动摇了自由贸易体系的坚持;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世 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德国关税提高了 2

37、9%,法国提高了 38%”“美国从 33%提高到 40%”“法国对 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增税 50%”并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各个国家纷纷提高关 税税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根据材料中“64 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 由于与会的主要国家采取转嫁危机的利己主义立场,这次会议无果而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贸 易体系(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确立,世界经济缺乏贸易协调机制,这是明显的单边主义特点。 (2)材料中信息反映了西方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这会动摇自第一次工业革命来的自由贸易体系; 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修筑贸易壁垒,加深了帝

38、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恶化了世界贸易和经济形势;加重了 世界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风险。 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评论中是被基本否定的。 南宋的吕中说: “引用小人自安石始”。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富,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 卿、邓绾、章惇、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直到近 代,主流思想才开始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思想。邓广铭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 扭转了积贫的局势”。漆侠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改革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摘自李瑞华王

39、安石变法研究史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这与近现代经济法思想颇为相似,而其中的 青苗法和市易法与近现代经济法最相似:青苗法近似近代的政府开办银行,市易法近似近现代政府开办金融 控股公司。 摘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答案】 (1)否定的原因:以理财为急务的变法,同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相违背:变法之“急政”或 “苛政”及用人不当使其效果大打折扣。肯定的原因: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

40、变法而 “富国强兵”。 (2)王安石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且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新政中的一些措施对后世乃至近代经济思想产生了影响。 但是王安石变法实质是在维护封建制度上做的修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损害了大地主和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终失败。 【解析】 【详解】 (1)从材料一中“引用小人自安石始”“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富, 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绾、章惇、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 于宋者此尔”可以看出吕中、王夫之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乃至宋的灭亡;从

41、材料 一中“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的局势”“改革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可以看出,邓 广铭、漆侠先生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积累了财富。结合所学可知,分别分 析否定、 肯定 的原因。 否定的原因是以理财为急务的变法, 同儒家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相违背; 变法之“急 政”或“苛政”及用人不当使其效果大打折扣。肯定的原因是近代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 变法而“富国强兵”。 (2)本小问的看待,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作答即可。积极方强调王安石变法一 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得出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思想和做法 “与近现代经济思想颇为相似”。消极方面主要从用人方面、变法的本质属性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爱会流传)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