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34500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X 页数:129 大小:26.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声音】单元解读【声音】单元解读 教科版四年级培训1.避免无关的事实性探究 2.实现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科学探究活动的连续设计,可以促进课程内容在事实与事实之间、事实与概念之间发生关联,进行相互作用,并避免无关的事实性知识的简单罗列,同时,也容易实现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科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架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连续 课程设计要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少而精的主题,在连贯、系统地学习和探究中,才能发展儿童对科学的理解。学习主题需要精简概念架构课题精简连续探究科学理解教科版四年级教材简单说明1.用连贯、相关、综合的内容组织课程。2.促进课题之间、单元之间相互关联。任何一个

2、科学概念的建构不应是知识点和技能的简单集合,而应是一个内容丰富、知识、技能和观点可以相互支撑的架构。科学理解需要认知的发展大单元设计在关注学生原有认知和经验方面表现出它的优势。在连续的、相关的探究中,知识、技能、方法都不是简单的集合,而是相互支撑架构起来的一个系统,思维的发展也变得连续了,这样的认知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理解科学。1【声音】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和作用2 单元的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3单元解读目录CONTENTS【声音】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及作用1物质科学领域的概念表述声音(作为教师,你会想到什么?)概念一: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性能。概念六:机械能、声、光、电、磁

3、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概念理解困难1.声音为什么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物质、声波、能量2.声音与能量是什么关系?涉及到声音本质的认识课程设计特点及教学应对【声音】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与作用01011.教科版教材【声音】单元的特点是什么2.【声音】单元是如何促进学习机制与课堂教学的统一6.1.3声音的高 低、强弱与物体振动有关。6.1.1 声音可以 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与作用01016.1.2 声 音 因 物 体振动而产生。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2.水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单一物质。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

4、、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6.机械能、声、光、电、热、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主要概念:主要概念:6.1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通过物质传播。声音是力吗?以橡皮筋为例:u 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不能发声看上去与力无关。u 弹拨或横向拉动,橡皮筋能发声看上去与力有关。u 结论:在课堂教学条件下,只有从振动的角度,才可发现声音和力的关系。所以,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唯一条件。0101声音是能量吗?u 在物理上,通常用两个量来描述物体(物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位置)和在这一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u 结论:物体在振动状态下

5、(即平衡位置附近的往返运动),具有的能量即声能。0202声音是波吗?u 物体的振动带动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振动,而介质的振动有引起它周围其他介质的继续振动,如此振动形式不断传播,直到耳,让我们听到声音。u 结论:物体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在不同媒介中传输。0303一、“声音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简单分析0101u力、能量、波彼此相互联系,都能形成解释,但又不是独立的。u处于振动状态下的物体/物质具有能量振动能,这种振动能遇到某些介质(比如空气)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即波的叠加,并产生了声音。u声能不仅仅是能量,还表现为传播的特点。所以用了能量的“表现形式”来描述。1.“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

6、律的基础自然科学”。u广义上(定性的角度),研究声音,是研究物质的运动(振动)和变化(传播、音色等),而且这种运动、变化有其独有的特征。u物体的运动(振动)决定了它具有的状态(波动)和具有的能量形式(产生了声音)。4.在哲学上,物质是惟一的事实上存在的实体。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描述和表达;所有的现象和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3.如何看待物质与能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u能量是物质的一种描述和表达!u在“质能方程”中,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u如果我们理解了声音是能量的表现形式,整个物质科学领域光、热、电、磁就都能理解了。而不用去追究声波、电场、磁场、光波是不是物质这样的问

7、题了。u 2.狭义上(定量的角度)物体波动的定量描述可用波长和频率来表示,并与能量相关:理解定性认识描述与表达定量理解能量与质量0101二、声音与能量的关系分析E:能量h:普朗克常数:波长:频率E=h c/=hcu 能量与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u 能量公式对声、光、电、热、磁都适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对于物质的认识,不能仅仅从是否是一个“实体”来认知,更需要从能量角度以及物质的描述和表达来认识。这就是声音这个单元在物质科学领域中的最主要的作用。三、单元学段目标要求与课程设计0101 6.1.1 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6.1.2举例说明声 音 因 物 体振动而产

8、生。6.1.3-1声音有高 低、强弱之分;制作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发生改变。传播音高音量噪声产生6.1.3-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声音声音工程与技术目标:18.3-2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1听听声音听听声音前概念探前概念探查查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产生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传播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传播/噪声5声音的强与弱音强6声音的高与低音高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测试与调整8制作我的小乐器制作与测试【声音】单元的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21 1u对学生原有认知的了解是单元学习的基础。u用更多的声音问题可激发学生关注热情。3 3u对传播的认知

9、是在不断的观察、分析、对比中获得的。u用连续的探究和证据的分析来理解传播概念。5 5u在观察中,发现振动幅度对音量的影响。u在比较中,发现音量强与弱是怎么获得的。7 7u用弦振动获得的信息,形成对音高深层次理解。u对弦的调整和测试,体会弦乐器的工作原理。2 2u用实验的方法体会振动的含义。u观察物体振动的状态并与声音建立联系。4 4u用分析和实验的方法,体会鼓膜的作用。u在分析人耳构造的基础上,理解保护听力的方法。6 6u在观察中,发现振动快慢对音高的影响。u在实验中,体会改变音高的办法。8 8单元的认知特点思维、逻辑、方法0202u用制作小乐器,测试对【声音】的总体认知。【声音】单元解读教与

10、学建议3 对本单元解释的第一文本是教师用书。每一课都有明确的课程设计背景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其中四维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态度目标、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的确定,不仅是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细化,也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本人的解读应该是教师用书基础之上的单元总结,力图用少量文字和有限时间解释大篇幅文本和图示,1.背景:用扬声器刻画出来的一幅声波图。u是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产生了“波”。u是对物质运动(振动)的形象描述。u是对“声音是能量的表现形式”的直观解释。2.文字:不足百字的描述直接揭示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u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11、?u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u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单元首页单元首页科学的观察视角科学的观察视角0303010101010101第一课 听听声音 认知起点了解初始想法,关注声音问题1.感受声音的无处不在u听一听身边的各种声音,区分声音的不同。u描述声音。在倾听基础上的描述,并且指导学生用一些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这个词汇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丰富处理。2.了解学生对声音问题的原有认知u用记录表记录“对声音问题的思考”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在本单元结束的时候,教师应对照这个班级记录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u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声音单元学习的起点和基础。3.拓展活动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音高的不

12、同。教学中要找一曲简单、类似音阶的曲目,便于学生识别。0303第二课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用简单、直观的实验,建立物体振动与声音的联系【聚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索】1.观察橡皮筋的振动(本课主要活动)u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不发声好像声音与力的大小无关,力只是改变橡皮筋的形状。u弹拨、横向拉动,橡皮筋发出声音好像声音与力有关系。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声音只与橡皮筋运动的状态有关,橡皮筋在平衡位置做往返运动、即振动时,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初步形成“振动产生声音”的认知。2.观察更多的发声物体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用探索【1】的方法和逻辑,进一步发现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13、【研讨】u将观察的事实经过逻辑推理,转化为证据。u体验人体的发声器官声带的振动。观察现观察现象象本课教学要点:1.初步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的概念,并且概念的建立源于对物体振动状态的观察。2.概念建立的思考点首先是观察“物体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振动是关键词。0303结论一: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3.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容酌情修改。第三课第三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对“传播”认知是理解声音本质的重要前提【聚焦】鼓声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探索】1.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借助一个真空玻璃罩,首先是思考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什么,再

14、通过观察和解释,发现声音传播与媒介(空气)的关系。2.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借助书桌听声音,发现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3.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借助音叉和水槽,发现更多的传播特点。u用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出现水波纹,可以解释声音与波有关。u将击打音叉浸入水中,可听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可以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u隔着水槽听到了音叉振动的声音,可以证明声音是经过液体和固体进行传播的。【研讨】【研讨】1.回应【聚焦】问题回应【聚焦】问题2.进一步思考,也与进一步思考,也与【探索【探索1】互为佐证。】互为佐证。【拓展】【拓展】土电话:学生感兴趣、土电话:学生感兴趣、解释传播

15、的好方法。解释传播的好方法。以分析和实验为基础,理解保护听以分析和实验为基础,理解保护听力的方法力的方法【聚焦】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探索】1.观察耳结构图的目的,不是为了识记,是要分析和推测耳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用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在比较之中体会耳郭的作用。3.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是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进一步解释,并为第5课声音的强弱问题的研究做了铺垫。这个实验也是本课的主要活动。【研讨】【研讨】1.在分析和实验基础上的推测,是科学课一个重要特点。在分析和实验基础上的推测,是科学课一个重要特点。经过【探索】经过【探索】2-3的实验之后,学生对耳的功能有了

16、基本的的实验之后,学生对耳的功能有了基本的认知,这时可以再来重新认识耳的结构图,引起学生对听认知,这时可以再来重新认识耳的结构图,引起学生对听力的关注,使后续保护听力的课程安排水到渠成。力的关注,使后续保护听力的课程安排水到渠成。2.在体验了耳郭的功能之后,解释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比在体验了耳郭的功能之后,解释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比较容易了。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有聚合作用。较容易了。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有聚合作用。事实上声波和光一样,都能被聚合,声、光的这个特点在事实上声波和光一样,都能被聚合,声、光的这个特点在现代科技中应用非常广泛。(本质上声光有很多相同之处)现代科技中应用非常

17、广泛。(本质上声光有很多相同之处)0303第四课第四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第第5课课 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强与弱 在连续的探究中“架构”声音的概念音量【聚焦】音量(声音强弱)是声音的重要属性。音量是什么?声音怎么形成的强与弱?【探索】本课力图用系列的探究活动,获得对音量的解释。1.观察尺子振动幅度的变化,建立振幅与音量的联系。u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一个模糊的量,需要根据材料的特点确定。关键是尺子的长度有利于观察到振动幅度的变化。u 要尽量避免尺子与桌面发生拍打现象,以免影响听声音和观察振幅。u“振幅”是物理上专有名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最大值。如果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用“

18、振动的幅度”描述它。2-3.观察橡皮筋和鼓面振动幅度的变化u 这两个实验都是【探索】1的延续。橡皮筋振动幅度比较容易观察,但是声音的区分度不大;鼓面振动不容易比较,但是发出的声音区分度大。所以2-3的【探索】活动需要在【探索】1的基础上进行,这里需要思维的高度参与。【研讨】1.记录表的分析和归纳,不是三个实验的简单集合,每个实验(事实)之间、事实与概念(音量)要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对音量形成解释。2.任何一个科学概念的建构不应是知识点和技能的简单集合,而应是一个内容丰富、技能和观点可以相互支撑的架构。在教学中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观察现观察现象象0303观察现观察现象象 在连续的探究中“架构”声音的

19、概念音高 有了上一课的研究基础,本课的讨论就比较容易了【聚焦】音高(音调)是声音另外一个重要属性。音高是怎么产生的?【探索】本课力图用系列的探究活动,获得对音量的解释。1.敲击铝片琴u构造特点:铝片琴的音条和共鸣管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材料同质),音条的薄厚宽窄相同。我们讨论的问题只与音条有关。先引导学生观察铝片琴结构,作出相应预测音条的长度可能会影响声音的高或低u敲击铝片琴,发现音条之间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与猜测进行比较,是否可以形成对音高变化规律的初步判断?2.吹口琴u吹口琴,找声音变化的规律,猜测口琴里面簧片可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u观察口琴的结构,簧片的变化规律与你的猜测是否一致?能否

20、形成判断音高变化的证据?【探索】1-2的实验,不是简单的敲击比较,需要引导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深层次思考,如:u铝片琴、口琴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音高变化可能有什么影响?u从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声音高低变化的规律吗?0303第第6课课 声音的高与低(声音的高与低(1)本课教学要点:1.对音高的认知是本课的难点,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发现音高的变化规律。2.将学过的声音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技能(分析、假设、推理等)结合起来,并与认识世界的物质观相互支撑,形成正确认识声音的方法和视角。第第6课课 声音的高与低(声音的高与低(2)【探索】3.钢尺振动快慢与音高的关

21、系实验u这是本课的核心实验,是建立音高与振动频率关系的唯一实验。教学中需要放慢速度,让学生真正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u频率一词可用振动快慢来描述,学生能定性解释即可。u图中提供的方法(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依次实验、重复3次,以及柱形图中的数据)都是为了将振动可视化,教学中可做微调,但是这个过程不能忽略。u整个活动,从”设计观察记录柱形图结论“是对所学知识和探究能力的考验,也渗透了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的一般方法。【研讨】1.承接【探索】3,是建构概念的关键所在。2.可与【研讨】1结合起来,形成音高的规律性变化。3.根据给出的图片,推测这些物体音高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只是归纳推理,不需要检验。0303第第

22、7课课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声音问题的研究比较抽象,振动不容易被观察、振幅不容易被区分、频率更难可视化 橡皮筋和弦都是干扰比较少的研究材料。在研究橡皮筋的基础上,再来研究弦,相对容易。【聚焦】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索】本课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研究,用STEM学习方式可丰富学习内涵。需要说明和解释:1.要让每个人都清楚要解决问题是什么。2.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只是推测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和音高变化的规律。3.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探索】和【研讨】是整合在一起的,不受教材体例的限定。在在“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方案”

23、中,注意区分单弦和多弦的体验是中,注意区分单弦和多弦的体验是不同的:不同的:u单弦:弦不动,手指连续移动;手指的单弦:弦不动,手指连续移动;手指的位置不变,弦松紧变化。位置不变,弦松紧变化。u多弦: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多弦: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0303第第8课课 制作我的小乐器制作我的小乐器 本课试图用“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观点来阐述制作过程及调试与测试。可以用STEM学习方式来丰富学习内涵。需要说明和解释: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能清楚这种材料改变音高的方法。建议先画出设计图。2在制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试和改进,直到它能发出动听的声音。3.展示与交流的目的是发现其他人制作的长

24、处,改进自己的制作。4.本课可作为声音单元的应用和总结课。03031.用好教师用书和活动手册u 教材是教学文本的统称,包括教科书、教师用书、学习手册等。教科书主要是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科学教育的各种信息,图片和文本都是有内涵、有教学研究价值的。u教师用书在对图片的解释和教学的指导上是最具说服力的,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最基本的依据。所以,用好教师用书是第一要务。教学的至始至终都应该研究好教师用书。u学生活动手册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抓手。手册里的各种记录表不仅反映了科学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不可或缺,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用好活动手册。2.理解探究活动的概念指向声音单元探究活动(实验)的

25、逻辑线索是很明显的,在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因为声音的产生、传播、音高音量等实验有很多不太容易控制,显示度不高,成为教学的难点。所以,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实验目的和指向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同时需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注重思维的加工和信息的整理。实际上,这些实验对声音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都是“讲述”无法达到的。2点建议:0303呼吸与消化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1单元概述单元概述2分课时解读分课时解读3单元教学建议单元教学建议目录目录单元概述单元概述1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技术与工程一上一上植物植物比较和测量比较和测量一

26、下一下动物动物我们周围的物体我们周围的物体二上二上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的地球家园材料材料二下二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磁铁磁铁三上三上水水 空气空气 天气天气三下三下动物的一生动物的一生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地球和月球四上四上呼吸与消化呼吸与消化声音声音 运动和力运动和力四下四下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电路岩石和土壤岩石和土壤五上五上健康生活健康生活光光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表面的变化计量时间计量时间五下五下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热热环境和我们环境和我们船的研究船的研究六上六上微小世界微小世界能量能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工具与技术六下六下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物质的变

27、化物质的变化宇宙宇宙小小工程师小小工程师教材整体框架教材整体框架本单元相关概念学习进阶本单元相关概念学习进阶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内容本单元对应课程标准的内容单元架构单元架构单元核心概念单元核心概念单元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人体具有进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和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能量的交换。1.感受我们的呼吸感受我们的呼吸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关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2.呼吸与健康生活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研究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重要性5.食物中的营养食物中的营

28、养6.营养要均衡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与变化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单元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感受我们的呼吸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呼吸与健康生活3.测量肺活量测量肺活量4.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5.食物中的营养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营养要均衡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单元架构单元架构人体具有进行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交换。单元架构单元架构 人体就像一

29、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命存在的基本特征。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吃进肚子里的所有食物,都要通过消化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消化为人类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养,以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人人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体具有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器官,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需的器官,和外界进

30、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量的交换。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工作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能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能保护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器官保护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器官。能观察、体验、交流呼吸的过程,能简能观察、体验、交流呼吸的过程,能简要描述参与呼吸的器官。要描述参与呼吸的器官。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认识到人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认识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能对食物进行统计、分类,能用

31、实验与能对食物进行统计、分类,能用实验与资料阅读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资料阅读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营养。能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膳食行为,调能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膳食行为,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整自己的饮食习惯。能用观察、体验、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索能用观察、体验、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索食物消化的过程,能简要描述参与消化的器官食物消化的过程,能简要描述参与消化的器官。能在探究过程中反思自己对呼吸与消化能在探究过程中反思自己对呼吸与消化的原有认识并作修正。的原有认识并作修正。能描述保护呼吸与消化器官的方法,有能描述保护呼吸与消化器官的方法,有自觉转化为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自觉转化为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学生需

32、要理解的内容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如果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如果学生理解了上述内容,他们将能够做到他们将能够做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l 人的呼吸是在进行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对生命人的呼吸是在进行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意义。l 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十分重要。l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升肺活量。l 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l 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l 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l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

33、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l 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参与人体呼吸与消化的器官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能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能列举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与习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在教师引导下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认识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了解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协同合作。它们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协同合作。在教师引导下学会

34、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在教师引导下学会用简易的方法测量肺活量,能获取合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在教师引导下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在教师引导下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在教师引导下查阅资料,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完善并纠在教师引导下查阅资料,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完善并纠正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正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阅读资料获取

35、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在教师引导下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l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l 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l 在分类、比较等活动中,参与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用不同的方在分类、比较等活动中,参与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l 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活动,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活动,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

36、 。l 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l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 调整自己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l 在探究学习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空气、食物的关系,感受事在探究学习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空气、食物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l 认识呼吸系统与大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呼吸系统与大气质量关系密切,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科学、

37、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分课时解读分课时解读21.1.感受我们的呼吸感受我们的呼吸 通过感受呼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呼吸的人体器官(部位),发现(部位),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认识已有认识1.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对于呼吸有许多经验性的感性认识。2.对呼吸时人体的一些变化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对呼吸时人体的一些变化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学习增量学习增量1.体验观察呼吸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变化,了解参与呼吸体验观察呼吸过程

38、中人体的一些变化,了解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部位)有哪些。的人体器官(部位)有哪些。2.在体验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描述、在体验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描述、交流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交流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1.1.感受我们的呼吸感受我们的呼吸实践中聚焦问题实践中聚焦问题推理、感受、体验推理、感受、体验模拟实验验证推理模拟实验验证推理交流研讨论证结论交流研讨论证结论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2.2.呼吸与健康生活呼吸与健康生活 认识人的呼吸实认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换;通过对对不同活动不同活动状态下呼吸次数变化状态下呼吸次数变化的的统计与分

39、析,理解统计与分析,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呼吸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的关系。1.对呼吸变化有真实体验。对呼吸变化有真实体验。2.对吸进对吸进去的去的与呼出与呼出来来的气体,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的气体,认识是模糊甚至错误的。1.认识人呼吸的本质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入认识人呼吸的本质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的氧气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2.测量记录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从科学的测量记录人在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呼吸次数变化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呼吸次数变化与健康生活之间的关系。已有认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2.

40、2.呼吸与健康生活呼吸与健康生活实践中聚焦问题实践中聚焦问题体验、发现、推理体验、发现、推理阅读资料,对应推理阅读资料,对应推理 研讨、联系研讨、联系拓展认识,解释现象拓展认识,解释现象呼吸呼吸时,时,吸进吸进去去的是氧气,呼出的是氧气,呼出来来的是二氧化碳。的是二氧化碳。体验呼吸,思考呼吸过程中的气体的变化体验呼吸,思考呼吸过程中的气体的变化。集体论证:运动集体论证:运动时呼吸速度加快时呼吸速度加快从科学角度建立呼从科学角度建立呼吸与健康的联系吸与健康的联系指向系统概念指向系统概念3.3.测量肺活量测量肺活量 在在测量肺活量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收集、的活动中,收集、处理科学合理的数处理科学合

41、理的数据,分析据,分析、反思自反思自己的健康指数己的健康指数,树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炼、增强体质健康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的意识。许多学生在学校开展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中体许多学生在学校开展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中体验过肺活量的测量,对肺活量这个名词是比较熟悉的。验过肺活量的测量,对肺活量这个名词是比较熟悉的。但他们但他们往往往往意识意识不不到肺活量与人体健康的紧密关系。到肺活量与人体健康的紧密关系。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经历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经历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自己肺活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希望学生用比测量自己肺活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希望学生

42、用比较科学规范的方法来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如实记录测量较科学规范的方法来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如实记录测量数据,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反思自己的肺数据,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反思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认识到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可以锻炼肺活量。肺活量。已有认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3.3.测量肺活量测量肺活量 聚焦主题聚焦主题实践操作,收集信息实践操作,收集信息阅读资料,对比分析阅读资料,对比分析交流研讨,解释现象交流研讨,解释现象测量肺活量的方测量肺活量的方法要正确法要正确记录数据的方式要正确记录数据的方式要正确对照观察对照观察自己的肺活量是

43、自己的肺活量是否达到健康标准否达到健康标准1.不同的人肺活量一样吗?肺活量的差异可能与什么有关?不同的人肺活量一样吗?肺活量的差异可能与什么有关?2.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肺活量?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肺活量?肺活量有个体差异,同时是身体发育的一个健康指标合适的运动可以锻炼提升肺活量。我们运动的时候呼吸会加快,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次数会增加,如果空气质量不好会产生什么后果?4.4.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 食物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又一个“桥梁”。人体依靠食物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通过一天食物的记录、整理与分类,发现每天吃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1.人的生长离不开食物。人的生长离不开食物。2.对食物的认识表

44、面化。对食物的认识表面化。1.通过记录一天吃过的食物,发现原来通过记录一天吃过的食物,发现原来一天中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吃的食物是那样丰富。那样丰富。2.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排列统计,认识到分类是科学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排列统计,认识到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有认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4.4.一天的食物一天的食物 聚焦主题聚焦主题辨析记录,收集信息辨析记录,收集信息信息归类与整理信息归类与整理交流研讨,形成认识交流研讨,形成认识活动的卡片是很好的思维工具。5.5.食物中的营养食物中的营养 由由“我们吃什我们吃什么么”引入到引入到“食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物带给了

45、我们什么营养营养”的问题的问题上来上来,将丰富的食物与将丰富的食物与丰丰富的富的营养之间的关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系呈现在学生面前。1.我们吃许多食物是为了让身体吸收足够的营养,但具体我们吃许多食物是为了让身体吸收足够的营养,但具体需要什么营养并不清楚。需要什么营养并不清楚。2.知道一些营养的名称,但对具体食物里含有什么营养认知道一些营养的名称,但对具体食物里含有什么营养认识不足。识不足。1.了解人体需要的、常见的营养成分。了解人体需要的、常见的营养成分。2.通过实验、结合资料阅读的方法,寻找通过实验、结合资料阅读的方法,寻找并并辨别辨别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常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已有认

46、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5.5.食物中的营养食物中的营养 聚焦主题聚焦主题基于经验的推测基于经验的推测实验验证辨别实验验证辨别 资料阅读辨别资料阅读辨别研讨交流,形成认识研讨交流,形成认识6.6.营养要均衡营养要均衡 观察“平衡膳食宝塔”,把自己一天的食物记录与营养均衡标准进行比对,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1.吃许多食物是为了让身体吸收足够的营养,不同的食吃许多食物是为了让身体吸收足够的营养,不同的食物物蕴蕴含的营养不同。含的营养不同。2.可以通过实验与资料阅读的方式辨别食物中的营养。可以通过实验与资料阅读的方式辨别食物中的营养。1.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和操作方法。了解均衡膳食的意

47、义和操作方法。2.转变许多学生原有基于个人喜好的食品搭配思维模式,转变许多学生原有基于个人喜好的食品搭配思维模式,从粗放的从粗放的“饮食健康饮食健康”观念发展到观念发展到“如何实践饮食健康如何实践饮食健康”的实际行动,促进观念到实践的的实际行动,促进观念到实践的联接联接。已有认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水水1500-1700毫升毫升250克谷薯类克谷薯类50克克健康生活健康生活7.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从对食物的研究引入到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与探索。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最容易观察的部位口腔作为研究重点,认识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牙、舌、唾液的关系,初步认识食物消化需要身体内多器官协

48、同工作。1.认识到食物、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食物、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知道食物需要通过消化才能让身体更好知道食物需要通过消化才能让身体更好地地吸收营养,但吸收营养,但对食物在各消化器官的变化认识不足。对食物在各消化器官的变化认识不足。3.对消化器官(如口腔)的结构与功能认识比较模糊。对消化器官(如口腔)的结构与功能认识比较模糊。1.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在牙、舌和唾液的作用下发生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在牙、舌和唾液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的变化。2.理解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才容易被身体吸

49、收”。3.认识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特征认识人体器官协同工作的特征。已有认识已有认识学习增量学习增量7.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聚焦主题聚焦主题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研讨交流,达成共识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观察实践观察实践应用解释应用解释 在有趣的活动中在有趣的活动中,引领学生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入思考口腔中的三种器官在食物口腔中的三种器官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器消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以及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以及各种器官之间的协同合作。各种器官之间的协同合作。树立保护树立保护牙齿的意识,牙齿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用形成良好的用牙刷牙习惯。牙刷牙习惯。8.8.食物

50、在身体里的旅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在学生对消化的原有理解基础上,通过比对消化器官图,猜想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和进行模拟实验,认识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再一次感受食物的消化需要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完成。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始认识,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始认识,学生学生一般知道口腔、一般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有些认识并不正确,如许多学生认为食物步的认识,但有些认识并不正确,如许多学生认为食物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对食物先经过小肠还是先经过的营养是在胃里被吸收,对食物先经过小肠还是先经过大肠的认识也是模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解读课件(全册).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