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生物学科的有效教学Company Logo2教学案例2:植物细胞(卓刀泉中学.马文净)目录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生物学课程生物学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生物教学信息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生物教学3生物课例分享生物课例分享4洪山区教科院洪山区教科院关关键键词词有效教学生物课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叁贰壹肆01关键词关键词有效教学.生物课程.信息技术(一)什么是有效教学u 有效教学最终落实在学生身上,核心是我们的学生有没有提高。如果学生有成长,那么这个教学就是有效的。u 一是对这门学科,学生能否建构起自己所
2、理解的、基于教学基础上的知识与能力的结构。钟启泉教授说教学的核心是对教学本质的认识,那就是学习认识。学习认识也就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过程。通过教学,学生能否建构起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这是有效教学的首要要求。u 二是能否让学生通过知识结构的建立,形成这门学科的一些思维方式,提升他的思辨能力。这种是思维能力,也就是高阶思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的传播速度很快,信息的传播量很大,但是如何在众多的信息当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进行一些思辨与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追崇,这样的学生才会对我们的国家有所贡献。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答问题、看待问题
3、,这对我们教学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是有效性的体现。u (学思分离)(一)什么是有效教学u 第三,能不能培养起我们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喜欢这门学科对持续学习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u 第四,能不能建构起这门学科所倡导的价值观,这门学科的存在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前我们的教学当中更多的是谈知识技能的掌握。u 知识技能背后的价值观,即价值取向是什么。如果我们只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这门学科本身存在的价值取向,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存在。能够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让学生懂得这门学科的价值观,并让他认可,甚至植入他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u 第五,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学完了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吗?u (
4、问题:知行分离)9课课程程目目标标知识知识目标目标能力目能力目标标情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价值观目标目标获得生物学基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础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卫生保健卫生保健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的应技术的应用用正确使用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实验工具和仪器和仪器收集利收集利用资料用资料信息信息发展科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运用知识解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决实际问题爱祖国、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乡提高环提高环境保护境保护意识意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探索创新探索创新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养成良好生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活卫生习惯(二)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2011版)1.建立生命观念,促进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
5、观的形成u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课程的设计宗旨和核心任务。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4 个方面。10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1.建立生命观念,促进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的形成u 生命观念,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生物学概念、规律的提炼和升华。生命观念是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的基础,能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u生命的物质观、系统观、能
6、量观、发生和发展观,是认识生命世界这一特殊物质形态的基本观点11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2.训练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u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第4 页关于科学思维的阐述是:“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科学思维的内涵,包括思维习惯和能力。学习本模块,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12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2.训练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u 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思维,要以生物学事实、概念为基础,因为
7、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同时,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提炼,也无法离开科学思维。在尝试获取证据、运用证据与逻辑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需要科学思维。在思维过程中,需要用到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法。13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2.训练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u 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思维,要以生物学事实、概念为基础,因为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同时,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提炼,也无法离开科学思维。在尝试获取证据、运用证据与逻辑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需要科学思维。在思维过程中,需要用到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法。14普通高中
8、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3.开展科学探究,理解科学的过程和本质u 亲历实验和探究,理解科学过程u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在“做”。科学课程中的实践包括科学探究和工程学实践。课程标准在“教学提示”中明确了各模块的教学活动要求,其表达方式是“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因此,教材安排探究实践类活动,需要以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为依据。u感悟:u在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实验探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科学思维训练也往往渗透其中。15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 物学课程标准(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4.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担当能力u“社会责任”是指基
9、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课程标准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指向“担当和能力”。“担当”,“动词,接受并负起责任”,在这里,是动词做名词用,其意思则是侧重在“担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课程之后,他们所建立的生命观念,所获得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所提升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品格,都将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中发挥作用。教材需要引导学生尝试将所学、所能在履行“社会责任”中运用。1617课课标标的教的教学要学要求求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掌握生物科学概念概念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面向全体学生体
10、学生提高生物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性学习终生发展终生发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能力能力改变学生改变学生 的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信息技术u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u信息技术(IT)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大量的工作和职能。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旨在帮助组织更好地改善决策,分配和利用资源,并更有效地运作。u在过去,它通常以硬件为中心。但今天,它正在扩展其重点,包括存储、构造、传输、分析和计算组织的数据。三、信息技术u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最初的学科培养目标与其他多数
11、学科相似,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信息技术学科提炼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u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旨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与生物学课程u 在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u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自然学科,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结合起来,可将生物学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
12、形象。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教学资源,让生物教师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合作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信息技术与生物学课程u 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科课堂,无疑是一场教学革命,它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还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u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既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还能够让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中得到解放,是一种比较受师生欢迎的现代教学模式。02实践与反思实践与反思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多媒体课件在课堂
13、教学中的运用u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揭示事物客观规律 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内容和结构,特别是能够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微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调用网上资源库的相关素材用来制作适合于自身教学的课件,并把信息技术揉合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u 通过图文并茂、声色俱备的课件来完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知识学习、探索反馈,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处理,使学生在有限时间里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参与度大。(1)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u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把课件制作得生动、有趣、活泼,以满足学生的
14、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和操作上来,感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独特的教育意义。u通过制作界面美观、导航清晰、操作方便,且可进行重放、慢放和快放的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主动学习的过程。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课件,不应流于形式化和粗糙化,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功效。(2)信息技术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运用u 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任务的驱使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探究中强调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教师按照课标要求建立学习内容的框架和程序,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15、让学生独立在校园网、局域网或教师主页上搜索,查询、归纳、整理信息源和理顺知识关系,然后再通过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研讨互助,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2)信息技术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运用u 在探究过程中,老师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技巧,熟悉生物学科资源库和网上的相关内容,在课前把本节课需查询内容的网址清单列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有利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课的教学中,在第一课时运用演示课件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一些植被的基础知识,然后第二课时运用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u教师可提供相关网站:植物与植被信息资源分站点、中国可持续
16、发展信息网等。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植被状况如何?我国的植被能否与可持续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一致?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你想如何才能保护植被,使我国的植被状况得到改善?等等。可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引导,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一大亮点。(3)信息技术在网络化学习中的运用u 运用信息技术网络,可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u 随着班班通设备的安装,许多学校都已经接入INTERNET网,或有了自己的校园网,或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室。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拥有极大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超连接方法,信息检索变得非常快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学之间能够进行在线讨
17、论与交流,分工与协作,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内容,结合文本的形式或电子文稿形式展现给大家,供同学和老师分享。u (3)信息技术在网络化学习中的运用u 网络化学习,就是在网上建立教育平台,同学们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方式。在学校建立的校园信息网中,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和网络技术平台构成了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需要对教学的网络内容进行筛选和构建,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网络化学习着眼于教师与学生、学生
18、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改变了传统教学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大有用武之地。(二)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u u 1.多媒体代替其他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u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方便,优质课堂,高效课堂,示范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成了我们主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特点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于是有的教师便将每节课的教学资源都进行电子化处理,授课内容从头至尾都通过一张张幻灯片展示,而忽视其他常规媒体的应用。u u 3.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取代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u u 学生实际操作能
19、力的培养是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而被忽视。特别是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u (二)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u 4、只注重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忽视传统教学工具的运用u 技术主要为教学服务,课程整合焦点应在教学内容上,先进的教学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方法方面。而先进教学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应用教学技术时,别忽略了传统讲授方法的优势。而往往我们的许多教师把整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和学习上,而非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以辅助学习。(二)信
20、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u 2.为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喧宾夺主u 教学中我们提倡资源整合,但整合不是信息技術与课程简单的相加的结果,而往往在我们的教学中就存在了为整合而整合,信息技术喧宾夺主,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地位混淆,同时感觉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了作秀的工具。把信息技术神化、把整合看作时尚,堂堂课、样样课都要与信息技术搭边,没能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整合的客观必要,只是将整合形式化和表面化,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二)信
21、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u5、滥用网络资源,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u 就技术教育来说,教师应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以其丰富的资源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网络技术如果过度应用也会造成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的不足。有人曾对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生活中如遇有问题你将怎样办?”87%的受访者选择“百度一下”,只有少数的受访者选择自己解决。方便的网络资源令现在的中学生不愿动脑筋、想办法,过度依赖网络令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二)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03信息信息技术技术如何构建有效
22、的生物课堂教学什么是教学设计?u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只有以生物学科核心思想为引领的教学设计,才是更有底蕴的教学设计。u有效的生物教学设计,必须围绕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展开。u1.合理分析与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灵魂u2.组织教学要素教与学的结合点u3.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 教与学的成果课堂教学设计u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u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u精选
23、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u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u编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u课堂作业,教学评价u 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u分析教科书: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了解每一课的内容和具体的知识内容,还应分析每一课的结构、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u u 分析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否采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
24、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u 分析学生情况 教学设计要做到心中有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u要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u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u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亦即重点知识。在每课中均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统领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点。u教学难点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而非教师的教学角度。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存在认知障碍、理解困难或
25、实践难度大的知识内容。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是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u 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u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信息化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u导入素材,活动素材,拓展素材u 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探究活动等。u教学过程和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程序和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程序和环节。常态(常规)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导入、内容讲解、组织课堂活动、小结等环
26、节组成。u提供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客观上为我们的教学顺序安排提供了依据。教学活动包含的要素 u 1.教学活动的目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bai情感态度与价值观)u 2.教学活动的层次(难易程度,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u 3.教学活动的步骤(一个活动你需要哪几个环节,或者哪几个步骤?)u 4.活动的参与者(谁做什么?和谁或者谁和谁做什么?)u 5.活动变化的多样形式(根据课堂的实际发生来灵活处理)u 6.活动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的手段 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 u1、目标要明确;u2.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它的量和度也要做一些把握;u 3.从具体的程序上来说,比如老师的指
27、令要清楚,组织方式的选择要,还有像包括时间的分配,角色的分配等等具体问题都要做一些考虑。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u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生物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应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综合加以设计。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其他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考:u 怎样做到设计合理 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
28、需求、还要研究教学本身的要求,还有像教学条件、教学环境,还有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都是要 u 如何发布指令 在交代指令的时候,要交代清楚这个活动的方式、操作步骤、活动时间,学生反馈的形式等。u 怎样的时间是合适的 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其次是时间要给足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活动以后的成功感。u 关于活动的组织方式 无论跟谁的活动,都是让集体来参与的。组织活动要根据这个目的来决定,永远不能把学生扔掉。用提问代替活动,这是一个误区。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1.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尽管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但是传统的黑板、
29、粉笔、模型等教学工具仍有用武之地。只有把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充分结合使用才可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u 2.运用信息技术不能够违背教学规律。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遵循教学需要和教学规律,不能为了使用而使用,一切运用手段都应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不顾教学实际,在整堂课中全部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违背了教学基本规律,是不会起到良好预期的。u u 3.运用信息技术要注意生物学科的特点。多媒体技术是神奇的,只要你想到的它都能做到。但是,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滥用信息技术、不可哗众取宠,不可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形式。
30、教师应该知道,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又恰当地应用它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完成许多原先没法亲自动手完成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影像等手段模拟各项生命活动,然而生命的活性是任何模拟图像无法取代的。u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有些能让学生亲手完成的实践活动或实验就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做,因为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牢、动手做的学得快。如有条件更应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亲身感受、观察和热爱真实的生物。u
31、 u 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应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分析,老师对于资源选择要精要细。平时老师要经常搜寻网络资源,并对相关网站进行分类。在课堂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要根据教学实际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搜寻资源不要局限于网络,更重要的是身边的生活现实资源,这方面更接近现实也更易于学习者的搜集和感受、理解,而且不受技术的限制。我们教师应走出只关注技术、追求技术,为技术而用技术上的误区。熟悉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完善教学设计,使之更合理紧凑地运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u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
32、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抽象、宏观、微观的世界统一起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在有限的空间中达到无限的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u 根据教学目标选定了教学内容后,就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恰当的安排,使之既合乎学科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又合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从而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顺利地达到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设计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两者是紧密关联的。u 一方面,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媒体
33、的配合,教学方法具有物质性的特点。所谓教学方法的物质性也就是它对教学媒体的依赖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媒体的使用必须贯穿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是互为作用的,任何一方不恰当,均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u 教学评价的设计在一切系统中都存在着信息反馈,没有信息反馈,系统就无法实现有目的的最佳的运动。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要有序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必须在经常的调控中才能实现。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系统实施调节与控制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据。u 结束语u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发生全面改革。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只不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它是教学手段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听倾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