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 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 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 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
2、文 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 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 “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 ”,他后来的 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 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 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
3、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 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 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 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 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 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
4、新世界的结构, 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 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 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 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 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 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
5、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 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 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 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糜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 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 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
6、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 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 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 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材料三: - 2 -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 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 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
7、。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 “三剑客”的作 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 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 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 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 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 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
8、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D)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 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 说的“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C)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
9、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 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 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B)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 C.“只
10、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意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答: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 引证法、对比法等。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5. (6 分) 观点一:不合理。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
11、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种相对封闭的审 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 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 3 -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 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 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 等方面取长补短。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II(II(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
12、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刈禾女之歌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镶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九叶派是中国 20 世纪 40 年代具有较大影响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作为九叶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辛笛,他不仅中国古典文学功底相当深厚,而且
13、对西方诗歌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诗歌创作早在 3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中西文化的合璧使他的诗呈现多元的色彩,既典雅精致,宁静淡泊,富有中国传统的书 卷气,又含蓄朦胧,印象幻觉迭现,时间空间倒错,具有西方现代主义的特点。辛笛受华兹华斯的经典抒情 诗孤独的收割者的启发,有感而发创造了不朽的名篇刈禾女之歌,主题上都是对淳朴而善良的劳动 女性的赞美,抒发回归自然地喜悦。 孤独的收割人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 4 -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14、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 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 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她唱生活中的忧伤和痛苦, 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 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 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 我见她边干活儿边歌唱。 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 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冈,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 却仍长久地留在
15、我的心上。 批读刈禾女之歌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此言我昔居山外,今处大城。)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两记表明,此系昔居山外之所见。)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由记到唱,怀念昔居山外的生活。用眼唱属通感手法。)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由也字可推断,我的心的感受承袭自我的眼,故空而常 满也是就怀念昔居山外的生活而言。)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此言大自然助益健康成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如今回到现实。)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 5 -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愿意回归昔居山外的生活。)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16、)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写劳作之雀跃,喻回归自然后之欣悦。) 解析解析:诗篇起首两句,点明了她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接着便是对家乡甜美的回忆。若问,她身 处何市? 从事何职? 为何发思乡之幽情?对此,作者无须交待,故一笔带过。因为这里的城市和乡村均系似 实而虚的象征意象,即前面所指的“化装姿态”的自然意象。众所周知,作者不是刈禾女,更未必有过她 的生活经验。这里只是借刈禾女之口,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渴望。辛笛长期 处于都市之中,早已对城市中的嘈杂混乱,以及书斋生涯的狭小沉滞深感厌倦、苦闷。因此这派诗人曾一 再呼
17、吁“要把历史(指人类社会现实)还原为自然(指宇宙空间)”,提倡一切都要返回人类故乡。故此诗中 对故乡的眷恋,其实正是作者发自意识深层的对广阔清新生活的本能追求。这种追求早已到了如饥似渴的 地步,所以她首先忆起的便是“家中长案上的水瓶”和“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这种思乡之情真是达到 了望眼欲穿的程度,故而连眼也唱起了原野之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唱即是心想,一个巧妙的通感手 法,把诗人对人类故乡那种翘首远望之状和内心渴望之情,含蓄而传神地暗示了出来。然而,由于种种复 杂缘由,他对此只能心向往而无法身赴之。面对现状,内心空虚惆怅,神往故乡,常觉充实甜蜜,故而才 有“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的微妙
18、心态。 那么,她渴求故乡的什么呢? 那金黄色的麦穗,勤劳的女伴,朗照的阳光,闪亮的镰刀,鲜艳的头巾, 蔚蓝的天空,飘浮的白云,这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岂不正是作者渴望的那种五彩缤纷、宁静和谐、 广阔厚实、勤劳淳朴的文化之境吗?作者心驰神往的绝不仅是远离现实的世外桃源。我们知道,“九叶派” 崛起、成熟于抗战后中国黑暗与光明交错,方生和未死更迭的特殊年代。他们曾于中国新诗创刊号代 序中指出: “我们原先生活着的充满了腐朽气息的房屋在动摇, 我们原先生活着的阴暗沉滞的空间在崩溃” , “到处有历史的巨雷似的呼唤:到旷野去,到人民的搏斗里去!”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诗正是在时 代风雷的感召下,对
19、行将瓦解的黑暗王国的无情诅咒,对渐露曙光的崭新世界的热烈憧憬,对在斧头镰刀 指挥下人民正在勤奋收获的衷心向往。否则,我们便无法理解作者为何精心选择了经风沐雨 、喜割麦穗的 收获季节,为何特意强调“我是原野的主人”,何以把白云喻为“一队队飞腾的鸟”。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D)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
20、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刘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B)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8.“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4 分) “水瓶”和“井”
21、室而常满,刘禾女的内心也空而常满: - 6 - “空而常满“指十分充盈,感到满足: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4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 可直陈内心,并将眼前所见与个人记忆结合起来,让禾女的形象更为丰满; 通过刈禾女情绪的起伏变化,形成内在的韵律感;充分调动个人感宫,多角度 呈现人与原野的关系;从“我”的角度抒情,“我”既指刈禾女,部分地方也可 指诗人,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6 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22、善外管第临 CE)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左右:帮助)(左右:帮助)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萧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高祖担任亭长,萧何又经常给他帮助。等到高祖起兵当了沛公, 萧何常常
23、萧何常常 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 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厄塞:险要之地。)(厄塞:险要之地。)户口多 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具:齐备,完备)(具:齐备,完备)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 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谢
24、告(填(填 zhzhn n 抚谕告:安抚民众,发布政令。填,通镇安定。抚谕告:安抚民众,发布政令。填,通镇安定。 谕告,发布政令,告知百姓。)谕告,发布政令,告知百姓。),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yuyu y yngng 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为法令约束(约束:规章,法度)(约束:规章,法度),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副词,(副词, 总是)总是)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副词,就,便)(副词,就,便)以便宜(便(便(bibin n 宜:酌情处理)宜:酌情处理)施行, 上来以闻。 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
25、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项羽与诸侯的军队屠杀焚烧咸阳,然后离去。而汉王后来之所以能详 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细地知道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 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文献档案。萧何又向汉王进言,推荐韩信,汉王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 丞丞相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相
26、的身份留在后方,负责收服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 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在栎阳处理政务。他制定各种法令制 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萧何)总是先向汉王上奏报告,汉王也总是予以批准,许他施行。 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有时来不及上奏,就因利乘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先行办理,等汉王回来再报告
27、。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论:评定,考核按照)(论:评定,考核按照)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 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z zn n h hu u 酂侯国都城约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另一说酂侯国都城约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另一说法为其都城在今湖北法为其都城在今湖北 谷城县固封山北(已没于汉水)。谷城县固封山北(已没于汉水)。),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被:同披;坚:指(被:同披;坚:指 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被坚执锐: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形容投身战斗。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被坚执锐: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形容投身战斗。 ),多者百余战,少者 数十合,攻城略(
28、略:夺取)(略:夺取)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顾:(顾: 副词,反而,却)副词,反而,却)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 “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徒:副词,只,仅仅)(徒:副词,只,仅仅) 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功人: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功勋之人)(功人: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功勋之人)也。 - 7 - 且诸君独(独:只)(独:只)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宗:宗族)(宗:宗族)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 臣皆莫
29、(莫:否定副词,没有谁)(莫:否定副词,没有谁)敢言。 前前 202202 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年(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汉王要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由于群臣争功, 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把功劳的大小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把他封为酂侯,给他的食邑很多。 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攻破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作战,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经历了几十
30、次战斗,攻破 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或大或小,都有战功。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靠舞文弄墨, 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功臣们 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回答:懂得。又问:你们知道猎狗的作用吗?答道:知道的。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赶 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
31、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能够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你们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 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兽,不过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 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 听了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都不敢再说什么。 汉十一年,陈豨(x x)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韩信(约
32、公元前韩信(约公元前 231231 年公元前年公元前 196196 年)汉族,射阳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家、兵家四圣之年)汉族,射阳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家、兵家四圣之 一。一。)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益封:增加(益封:增加 封邑)封邑)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召平这个人本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召平这个人本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 后,成了平民百姓,生活贫苦,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的瓜味道好,人们俗称为东陵瓜,就是取名于后,成了平
33、民百姓,生活贫苦,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的瓜味道好,人们俗称为东陵瓜,就是取名于 召平从前的封号。)召平从前的封号。)独吊(吊:忧(吊:忧虑)虑)。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关。(原文删除了下面几句:上暴露 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 宠君也。)愿君让(让:辞让)(让:辞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说:通悦)(说:通悦)。”相国从其计, 高帝乃大喜。 前前 196196 年(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年(高祖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还没有结束,
34、淮阴侯韩信 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杀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 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命令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领充任相国的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卫队。当时许多人都向萧 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忧虑。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何道贺,只有召平表示忧虑。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补充: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 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
35、、设置卫队,这是因为淮阴侯刚 刚在关中谋反,皇上对您也起了疑心。设置卫队来保护您,这不是宠信您的表示。)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希望您辞让封赏不予 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接受,再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了。相国听从了召平的计策, 高祖果然大为高兴。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D) 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 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沛公为汉王/以何
36、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 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 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 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 A.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
37、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 8 -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 【解析】【解析】答案:A .亭最初在秦汉是负责治安警卫的,监管停留旅客和民事。亭长秦官名,又称公。属于低 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 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出土于云梦的秦简上有市南街亭等语。续汉书百官志四 刘昭注引蔡质汉仪,谓洛阳二十四街,每街一亭,十二城门,每门一亭。汉书百官公卿表则谓 十里一亭(里,据近人研究,当指距离而言,非乡里组织之里)。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
38、 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 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东汉后渐废。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亭长。後汉百官志十里一亭, 十亭一鄕。有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亭长旧名负弩,改为亭长。 B.由于关中最初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所以有多种解释。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说法,关中 自汧、雍以东至河、华。渭谓渭水(作者按:应作汧谓汧水),雍谓雍山,河谓黄河,华谓华山。但 史记中有时将汉中、陕北也包括在关中的范围之内。后来还有些说法,大抵都是就关立论的。一说是 它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和陇关中间;一说在函谷关和散关的中间。
39、此外还 有其他一些说法。这些说法虽然晚出,但同战国秦汉时期的所谓四塞意义大体相同,相当符合当时的情况 在关中地名形成的战国末期或秦代,对于秦王国(帝国)而言,最重要的关塞莫过于函谷关,六国由 此鼓噪攻秦,秦国也主要由此防御来自东方的进攻,盐铁论所谓秦包商洛肴函以御诸侯者是也。 至秦统一六国后,仍以函谷关为界以区分统一后的地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纪事中提到始皇 在各地大造行宫时说: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这里的关中和关外,就是以函谷关为界 来划定的。关外固然指的是函谷关之外,而关中指的也是函谷关之中,而非其他某几个关塞之间。 C.食邑制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宗法分封制
40、度崩溃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 诸侯封给手下卿大夫作为世袭的田邑(封地)的新的等级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需求。这种分封以宗 法制度为依据,受封之人,享有在自己的食邑内的权利,比如统治权。食邑又称采邑,采,官 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食邑是卿大夫的私人领地,相当于国中之国。孔子所说的有国有家者, 食邑的自治程度很高,食邑之内,卿大夫可以设立官职,组建军队,也可以征收赋税和徭役。D.相国,起 源于春秋晋国,称之为相邦,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战国时代称为相邦,秦国的第 1 个相邦 是樛斿,秦国最后 1 个相邦是吕不韦(秦国吕不韦)。吕不韦被免职后,嬴政认为相邦权力过大,于是暂 时废除了相邦职
41、务。汉王刘邦即汉王位后,又重新设立相邦职位,后代为避讳改称相邦为相国。汉朝第 1 个相国是韩信,然后是曹参第 1 次任相国、傅宽、萧何第 1 次任相国、樊哙、周勃、萧何担任,萧何第 2 次任相国死后,曹参继任。曹参第 2 次任相国之后,暂时不设相国。吕雉死后,他侄子吕产担任相国,吕 产之后直到东汉中期,一直无人担任相国职务,直到东汉末年董卓就任相国。相国名称成为萧曹二人代名 词。史记萧何、曹参的传记为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之后,相国官职正式任命一般是篡 位的权臣。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敬称相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C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
42、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 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士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 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 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 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解析】【解析】C.群臣皆莫敢言。但并不是心悦诚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43、 分) (1)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 9 - 诸事总要奏请汉王,获准了就执行;倘若来不及奏请,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汉王来了再报告.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即”“便宜”两处,每译对处给 1 分。 (2)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如今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管管文书案卷,发发议论,不打仗,反倒功居我等之上,为什么?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 2 分:“徒”“顾反”两处,每译对处给 1 分。 14. 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3 分) 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
44、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他设卫 队,名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 评分参考: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陈文龙陈文龙注注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 自经沟渎(d)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 须信累囚堪衅(xn)鼓,未闻烈士树降(xing)旗。 一门百指沦胥(x)尽,唯有丹衷天地知。 注注 陈文龙(12321276),南宋抗元名将,民族英雄。福建兴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
45、。幼颖悟, 苦学不厌。20 岁入乡学,25 岁入太学,37 岁中进士,为咸淳年间状元,宋度宗赐名文龙。陈文龙深受南 宋朝廷器重,出任多个重要职位,颇有成就。元军南下,在各地守将纷纷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两次至 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后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拜谒岳飞庙时, 气绝而死,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 合沙:地名,可能在广东。 仲子:次子。 垒: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斗,这里形容大东西的小,如斗室;斗垒,这里指小小的壁垒,小城。 自经:上吊自杀。 沟渎(d):沟渠,比喻困厄之境。 封疆:指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
46、两代指总督、巡抚等。 累臣: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吏对所在国家的自称。典出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不以累臣衅鼓。 衅(xn)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 百指:十个人。唐朝元结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沦胥(x):泛指沦陷沦丧。 丹衷:赤诚的心。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誓难移。首联是讲战斗形势,虽然小城(斗垒)孤立无援,难以支撑, 但是我这一介书生,守卫城池的志气誓死不改变。 自经沟渎(d)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时。颔联表明自己有宏远的志向,绝不做无谓的牺牲,而 是要为国立功。自经沟渎非吾事化用了论语 宪问中孔子的语意。论语 宪问中有一段话, 子
47、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下,民到于今守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10 - 须信累臣堪衅(xn)鼓,未闻烈士树降旗。颈联表达必死的意向,我自知被俘后会被敌人杀害, 但从来没有听说过烈士会投降(树降 xing 旗)。 一门百指沦胥(x)北,惟有丹衷天地知。尾联是表明一片赤诚,全家沦于敌手而惨遭不幸,但 耿耿丹心天地可知。 在南宋大势已去之时,小城难以支撑,但诗人在极端艰危之中并不动摇,表现出守土抗敌、坚韧不拔 的志向和矢志保卫国家的思想感情。被元兵俘虏后则抱着必死的信念,在这首给次子
48、(仲子)的诗中表现 得淋漓尽致。该诗还使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自经沟渎与下句的臣死封疆形成了鲜明对比,表 达了慷慨悲壮、英勇无畏的殉国精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B) A.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品格。 B.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 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 D.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解析】【解析】答案:B.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表述错误,作者是在表述自己为国而死正是时候
49、, 表达为国而死的信念和决心。D.项中押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 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说文解字 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押韵的作用,一是令诗文读起来顺口、 悦耳,二是令诗文读起来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音乐是流动的情感,有乐感就有抒情色彩。 16.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这一一联的含意是:宁肯被敌人杀掉以血衅鼓,也不会屈服;上下句形成了转折关系,有力地表明了诗人为国 捐躯的决心:“须信”“未闻”两个词语不仅起到关联的作用,且对仗工稳,音节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