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的含义新辅助化疗的适应症新辅助化疗对象的优先选择新辅助化疗的使用证据新辅助化疗的优缺点新辅助化疗的化疗前准备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和疗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新辅助化疗对肿瘤ER、PR的影响新辅助化疗与保乳的关系尚存的疑惑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控制转移灶的生长也是通过间接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NSABPB实验,AC方案4周期后序贯T 4周期组CCR和病理pCR分别为63.肿瘤分级,以高的比低的为好。NSABPB实验,AC方案4周期后序贯T 4周期组CCR和病理pCR分别为63.可使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完整的肿瘤血管到达肿瘤的内部,避免手术后肿瘤血管床破坏而降低肿瘤租住中化疗药物浓度
2、,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在NAC最适宜的疗程问题上,目前尚无一致意见,血液系统,造血功能的检查原发乳腺癌肿出现后,转移灶可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保持无临床症状而不被发现,这种休眠肿瘤之所以不生长,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取得了平衡。具有高效抗癌活性的紫杉醇单药应用于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获得了与CAF类似的效率,与阿霉素联用获得88%的有效率保证剂量强度才能保证疗效目前应用较多NAC方案主要是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原发病灶属于可测量病灶,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波,钼靶检查、CT及MRI等方法进行双径测量。通过观察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来预测乳腺癌的长期生存率,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有效的预后指标。新
3、辅助化疗方案及疗程的选择原发肿瘤大小,以小的较大的为好。血液系统,造血功能的检查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目前一般认为,对ER阴性等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在新辅助治疗中使用含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局部治疗前的全身性的、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又称术前化疗、首次化疗和诱导化疗。NAC 最初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其后扩展到对肿瘤较大(直径3cm)的可手术乳腺癌。临床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以及有任何其他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可手术乳腺癌。目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原发肿瘤大小,以小的较大的为好。肿瘤分级,以高的比低的为好。多药耐药表型,以
4、低的比高的为好。雌激素受体表达,阴性的比阳性的好。Her-2/neu表达,对阿霉素的依懒性高的 比低的好,对米托蒽醌的依懒性低比高的好。提出微转移灶和卫星灶不稳态概念现已公认乳腺癌不仅是一个局部病灶而更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很多所谓早期乳腺癌病灶有些已伴有远处或全真转移灶临床确诊患者有5%-15%有远处转移,当肿瘤直径为2-3cm时,具有腋窝淋巴肿大潜在危险性大于60%,而远处微转移的风险性超过50%。最终导致失败的远处转移,潜在患者体内的微笑转移灶,往往成为致死的隐患。肿瘤休眠原发乳腺癌肿出现后,转移灶可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保持无临床症状而不被发现,这种休眠肿瘤之所以不生长,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
5、凋亡取得了平衡。有资料表明当肿瘤的增殖被同等速度的死亡所平衡时,转移灶就处于休眠状态NAC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使癌细胞凋亡/增殖比率上升。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控制转移灶的生长也是通过间接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肿瘤分期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使原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能手术切除。临床上常见乳腺癌肿瘤缩小,局部区域性病灶控制,有的较小肿瘤甚至可获得选用保留乳腺型手术的机会优点提供尽可能早的系统性治疗,使肿瘤远处微转移灶得到更早更有效治疗。原发病灶及区域淋巴结得到降解,原本不能手术的肿瘤得以进行根治手术,原本不能保乳的肿瘤得以行保乳根治术。提供宝贵的体内肿瘤化疗敏感性的信息,为术
6、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抑制术中肿瘤细胞的转移活性和术后微转移肿瘤细胞的快速增长。可使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完整的肿瘤血管到达肿瘤的内部,避免手术后肿瘤血管床破坏而降低肿瘤租住中化疗药物浓度,从而提高化疗效果。通过观察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来预测乳腺癌的长期生存率,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有效的预后指标。有可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尤其是化疗后达到pCR的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化疗药物疗效评价的生物学模型,加快康抗肿瘤新药的发展。抑制术中肿瘤细胞的转移活性和术后微转移肿瘤细胞的快速增长。区域淋巴结属于可评估病灶,主要靠临床体检进行评估,结合影像学诊断技术。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大
7、径及其垂直径的乘积减少超过50%。有资料表明当肿瘤的增殖被同等速度的死亡所平衡时,转移灶就处于休眠状态乳腺癌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定量评估NSABPB实验,AC方案4周期后序贯T 4周期组CCR和病理pCR分别为63.NSABP报导,细针穿刺活性在肿瘤诊断方面的假阳性率为0.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NAC 最初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其后扩展到对肿瘤较大(直径3cm)的可手术乳腺癌。肿瘤分级,以高的比低的为好。疾病进展(PD):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的乘积增加超过25%。约20%的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NAC 将延误其局部治疗的时机。由于NA
8、C 能降解区域淋巴结分期,导致无法从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来判断其预后。NAC 使肿瘤原发病灶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致对乳腺癌手术标本进行肿瘤生物学预后因素的分析造成困难。NAC 前乳房肿块活检的假阳性结果造成必要的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全身性个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新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血液系统,造血功能的检查文献报道NAC后,乳腺癌原发病灶CCR为6.6-36%,PCR为3.7-18%。NSABP报导,细针穿刺活性在肿瘤诊断方面的假阳性率为0.3%,由此导致不必要化疗比率为2%,建议最好行空心针穿刺活检。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意义:有利于化疗前对乳腺癌进行准确分期,有助
9、于了解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的缓解情况。原发病灶属于可测量病灶,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波,钼靶检查、CT及MRI等方法进行双径测量。区域淋巴结属于可评估病灶,主要靠临床体检进行评估,结合影像学诊断技术。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的乘积减少超过50%。疾病稳定(SD):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的乘积减少低于50%,或增加低于25%。疾病进展(PD):肿瘤病灶最大径及其垂直径的乘积增加超过25%。新辅助化疗时针对非转移性肿瘤而进行的,因此在NAC前,必须排除可观察到的肿瘤远处转移。化疗前常规进行,肺、肝脏和全身骨骼的影像学检查,以除外肿瘤的远处转移。乳
10、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但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统一方案。目前应用较多NAC方案主要是包含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具有高效抗癌活性的紫杉醇单药应用于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获得了与CAF类似的效率,与阿霉素联用获得88%的有效率在2004年ASCO会议上,Smith等报道了对HER-2阳性可手术乳腺癌在采用Paclitaxel4周期序贯CEF 4周期新辅助化疗的同时并用Herceptin,与对照组比更能显著提高pCR(分别为67%和25%)蒽环类药物无效的LABC,多西紫杉醇仍有超过40%的有效率临床研究报道,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方案,其肿瘤总体缓解率达40-94%越来越多的资
11、料显示联合或序贯用Taxanes可明显提高新辅助化疗后病理CR和保乳手术的成功率。NSABPB实验,AC方案4周期后序贯T 4周期组CCR和病理pCR分别为63.6%和26.1%Aberdee实验CVAP 4周期后序贯4周期Docetaxel临床有效率94%pCR 34%,3年生存率97%,无病生存率90%吉西他滨治疗乳腺癌单独用药有效率达42%Gomez等对37例LABC患者(三期)进行健择加阿霉素NAC治疗,获得95%的临床缓解率,其中CR占18%,PR占77%目前一般认为,对ER阴性等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在新辅助治疗中使用含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含紫杉醇的方案优于不含紫杉醇的方案。关于在新辅助治疗中是否常规使用紫杉醇类药物则尚无定论,一般主张,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不宜使用紫杉醇类药物。在NAC最适宜的疗程问题上,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据NASABP和EORTC临床试验经验,3-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是比较适宜的。在不增加化疗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对新辅助化疗有效的患者延长至6-8个疗程,可明显提高肿瘤CR,从而提高其长期生存率。经2-3周期化疗效果不明显者,立即更换非交叉耐药的第二个化疗方案,如为可手术者应尽早手术。保证剂量强度才能保证疗效综合国内文献报道,中国人同样可以耐受按体表面积计算的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