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南通 刘逢庆 二一三年七月一日于拉萨 一、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操作要领提高教学质量的操作要领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本轮课程改革是在前七次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进步与学生性质变化等因素,确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实现这一总目标,提出六项具体的改革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2、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
3、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新课程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要求建立“对话互动”的师生关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1新课程的教学思维新课程的教学思维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所谓建构性,是指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所谓生成性,主要强调课程与教学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
4、,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和教学进行“创生”、“动态生成”、“改造”。多元性则要求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重视“当事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潜能的发掘,以及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等。2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1)对话)对话互动:新型的师生关
5、系互动:新型的师生关系 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极其平凡的字眼,原指人与人之间的谈话,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对话互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和行为,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互动”内在地要求“当事人”处于“平等的网络”中,都作为主体而存在,没有权威,只有来自各个领域的不同的声音。第二,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引出一定的“话题”。“话题”是“对话互动”的“媒介”,好的话题是促进对话、互动向深度发展的动力。话题的展开决不仅仅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问答”。真正的话题应该是能引起“当事人”共同兴趣、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的
6、话题,应该是能引起学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叙述他们的疑问和见解。第三,教师要学会一些引导对话互动的策略和技巧。如:(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有争议的问题;(2)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探究有争议的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讨论,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4)讨论应尊重参与者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5)教师作为讨论主持人,对学习的质量和标准负责。2)自主)自主合作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着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
7、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
8、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研究。“自主合作探究”虽然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惟一与全部的方式,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有机整合各种学习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3
9、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地说,它是教师的教学设想,即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和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效果,并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整体的活动。一般讲,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师角度”来阐述的,它是教师在备课时重点考虑的内容。1)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 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应体现:第一,教学目
10、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内在统一。第二,要因材施教,即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目标要有弹性,即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与“创生性”,给学生留下发挥主体性的空间与时间。第四,以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点。2)教学内容要组织得当)教学内容要组织得当 首先,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现代性、综合性的统一。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当下的”生活基础联系起来,注意贴近学生当时的实际生活,用当代的哲学观念、时代精神重新诠释经典的内容,把课堂内容变
11、成连接课堂与课外的桥梁,注意内容的质的延伸和量的扩展。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融多学科知识为一体。其次,教的内容(教材、教程)与学的内容(学材、学程)要规划好。理论上对教与学作适当的区分和研究还是必要的;而实践中,教师也要适当地规划“教”与“学”,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在“教程”上,教师也要作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师处理重点内容、突破难点时,要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结构,重点内容在时间分布上要有所保证,学生思考重点内容的时间也要有所保证。难点的讲解要清晰,必要时辅以演示、表演等手段。3)教学方式要选择贴切)教学方式要选择贴切 首先,在选择方式方法的标准上,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
12、要求: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方式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即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着重点来选择。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其次,在运用教学方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化地运用,即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整体观、综合观,把教学看成一个整体,综合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扬长避短,以使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教育价值,使教学产生整体效应。二是艺术化地运用,即教学方式要尽量体现形象性、情感性、审
13、美性、创造性的特点,这是中小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内在的、必然的规定性。三是个性化地运用,即在运用中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展示自身的个性魅力,要使个性融入教学方式之中,使之成为组成教学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另外,个性地运用还指要符合学生群体的差异,据此而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方式。4)教学评价要体现统一)教学评价要体现统一 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发展性”是指在评价观念上,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基本观念,即让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而不是像传统
14、评价那样给学生定位,以及过多地筛选、选拔对学生造成伤害。“过程性”是指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做法(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对象上,既要评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要给予适度评价,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多元性”主要是指评价方法和手段多元化,即改变单一化倾向,除了考试、测验及作业以外,还应设计多种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法”、研讨法、游戏化的竞赛、自由创作、答辩等,都是有效的评价手段。“主体性”是指在评价主体上,应确立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面广量大的过程性评价中,充分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学
15、生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可以个人评,也可以小组评,总之应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总之,当前最能体现“三个有利于”观念的就是最好的教学设计,即最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最能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一)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三)高效课堂的必备要素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教师教得好不好、学生学得好不好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
16、的共同成长;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高效课堂需要不断的反思与创新:高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的意识,富有创新的精神,并能进行持续的反思探究,不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1教学设计精当教学设计精当 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
17、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2讲课精炼高效讲课精炼高效 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3主体作用发挥主体作用发挥 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
18、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5分钟。4分层教学落实分层教学落实 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6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达成 完成
19、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作业与练习当堂完成率100%,正确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成功喜悦的学生达95%以上。1)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2)高效课堂的两个要点)高效课堂的两个要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
20、”才能“船高”;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以实现终身学习;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4)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
21、益、高效果;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5)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
22、、探究;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6)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10+30+5;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 分配任务 合作探究 展现拔高 串插巩固 达标测评 7)高效课堂的成效评价)高效课堂的成效评价 A、
23、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C、“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D、“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
24、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评课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讲课是否超过了10分钟;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8)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
25、概括重点;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B、课堂形式: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C、课堂流程: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配任务、立体教学;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师生互动;串插巩固,全面掌握;达标测评
26、,检查验收。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9)高效课堂的教师要求)高效课堂的教师要求 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和幸福者。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
27、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10)高效课堂的组织管理)高效课堂的组织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完成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B、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
28、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一)防微杜渐于教学设计初防微杜渐于教学设计初 (二)强化管理于教学操作时强化管理于教学操作时 (三)真抓实干于教学过程中(三)真抓实干于教学过程中 (四)体验成功于教学课堂上体验成功于教学课堂上 要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和实施精致管理,防微杜渐于先。在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时,要注意以下操作要领:1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把握好“四个三”:“三度”(深度、广度、密度);“三性”(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三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科);“三易”(易混、易错、易忽视的地方)。克服“四过”:过难
29、、过快、过多、过偏。处理好三个问题:课堂容量问题;讲练比例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杜绝三种倾向:杜绝难题过多,起点过高;杜绝速度过快;杜绝照抄照搬。2讲究练测质量讲究练测质量 诊断性练习讲究全面,反馈性练习讲究及时,巩固性练习讲究系统,探究性练习讲究实用,综合性练习讲究滚动,模拟性练习讲究前瞻。克服三种现象:书面贴或在课堂黑板公布试卷答案就结束。这种只公布答案而不讲评的形式,使得有些学生对一些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等,根本无法知道为什么是这个答案,更谈不上纠正、强化和提高。从测试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过。这样往往要花上几课时才讲完,其弊端:浪费时间,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收益
30、甚微。根据测试情况,有所侧重,多数学生做对的试题不讲,错误较多的试题重点评讲。这种做法虽比前两种好,但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形式单一,就题论题;学生的收获只会解一道题,不能通一类题。3重视试题创新重视试题创新 一是知识内容出新。可能表现为:避开热点问题、返璞归真。二是试题形式创新。可能表现为:题目情景的创设、条件的呈现方式、设问的角度改变等题目的外在形式。三是解题方法求新。用新教材中的方法解决旧问题。4纠正不良思想纠正不良思想 上课只有教学资料,无备课笔记,借口抄题太繁的懒惰思想;备课只有例题,无解题和分析过程,借口临场发挥的无准备思想;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解题和讲解过程,无学生的参与活动,借口
31、时间宝贵的满堂灌思想;只顾教学和考试,无学生的反思和教学反思,无相应的弥补措施,借口要求太高的不思进取的思想;只关注优生,大量放弃其他学生,借口这些学生太差的不负责任的思想。5关注教学定位关注教学定位 一是关注不同对象的定位和学科的定位,分类指导、理性分析,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十分关注,同时对每个学生都不可有放弃的想法;采取“人盯人”战略,专题分析、专题研究,除加强个别辅导外,还要重视课堂教学;分类设标、分层提问、分级作业。二是关注教学内容的定位,落实“双基”,强化得分意识与解题规范训练,在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要重视查漏补缺与主干知识的强化。三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定位,提高每堂课效率和有效性。我们
32、知道不管基础教育课程如何改革,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要考试,要做题目。题目是由教材中的知识点组合成的,只要让学生把知识点都弄懂,掌握解题的技巧,就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应对自如。具体做法就是要始终加强教学管理,以不变应万变,并由“精细管理”向“精致管理”发展。“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成就事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来说,细枝末节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追求管理的精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教育智慧的一种体现。一是一是“精细精细”与与“精致精致”统一,以统一,以“精致精致”为主。为主。抓好教学管理,必须做到五个字:严、精、细、实、活。“严、精、细、实、活”,就是要求我们: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务
33、求做实做好。教育教学中的精细表现为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如各阶段重要的测试结束后,学科分析都要分析到每一个学生,不仅分析其成绩,还要分析其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再如校长或主任听完课,要集中相关听课者的意见,然后进行逐一评点。这些都体现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学校管理层到各职能部门和学科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在精细的基础上,不断向精致发展。精致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实施策略、运作方式、操作行为,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它是科学是指精致管理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体现科学性;说它是艺术是指灵活变通,从实际出发,重视人文关怀,体现人文性。我们应
34、该将对学生的爱落实到精致管理之“严”,用强烈的责任心追求精致管理之“精”,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体现精致管理之“细”,强调教育教学行为的精准到位彰显精致管理之“实”,突出实事求是是凸现精致管理之“活”。二是二是“提优提优”与与“双基双基”统一,以统一,以“双基双基”为主。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要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并要将这一传统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生命的一部分。要针对学校与学生实际,提出“夯实基础、滚动提高,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和“低起点、小步走、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指导思想。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成人是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双基”是基础等,由此构成环环相扣的学生成长链。同
35、时还用四个“一起抓”的做法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即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一起抓、考试科目与非考试科目一起抓、尖子生和一般生一起抓、教法与学法一起抓。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基础性、差异性,要求学科与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基础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夯实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基础。三是三是“课外课外”与与“课内课内”统一,以统一,以“课内课内”为主。为主。课堂是知识传授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占据着学生成长的主要时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着重点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把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以质量效
36、益论高低,以质量效益见成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应全面实施“严、精、细、实、活”的精致管理:“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也就不简单了。”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就“严”来说,有严谨、严格、严明等含义,严谨强调管理的科学性,严格强调制度的约束性,严明强调纪律的公正性。主要应抓实五个环节:1)抓细备课。)抓细备课。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摸清班情、学情,切实做到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学法”三者同步,每堂课要讲清楚、讲透彻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2)抓实课堂。)抓实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方法与基本思想的学
37、习和领悟。课堂教学要在“实”字上做文章。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
38、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倡
39、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要在推行“四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上下工夫,抓实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堂教学,凭着精致管理,收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3)抓精练习。)抓精练习。全面推行“四精、四必”的做法,即精讲之后精练、精批、精评,教师做到作业、练习与测试试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在中考时做到题题不错、分分必得。教师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把最精华的试题筛选出来,整合成新的试卷,尽最大可能使每一份试卷、每一道题目都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都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以简驭繁,从而大大提高教学和复习的效率。教师亲自批改学生的作业和
40、试卷,批阅时,不仅要判断正误,还要梳理出学生在知识、能力、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带有倾向性的突出问题。教师首先从自身教学中寻找不足,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把批阅结果迅速反馈给学生,必要时对有关学生进行面批。作业和试卷的评讲不面面俱到,不平均用力,而是根据练习错误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评,对练习中暴露出来的代表性问题着重分析,讲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让学生在知识上触类旁通,能力上迁移运用。对于练习中的个别性错误,适当提示,予以略讲。评讲之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设计相应练习,反复训练,强化巩固。教者讲透一个问题,学生弄懂一串问题,这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训练辅导,以教师的辛勤劳动换取了学生轻松高
41、效的学习,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程度,有目的地进行个别辅导。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严谨、敏捷的解题习惯。4)抓好分析。)抓好分析。质量分析是抓好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重要环节。精细分析每阶段每学科教学策略及具体举措。精细分析考试质量,分析到每门学科、每个学生、每道题型、每个知识点。以毕业年级为例:每次考试后,都要开好年级质量分析会、学科质量分析会、“班科任”质量分析会等,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对比分析;每次分析,重在揭示问题,查找主观原因,落实改进措施。5)抓严管理。)抓严管理。课堂教学的“实”,在于教学管理者抓得严格。怎样才能抓得严呢?那就是要做到:管理重心下移,工作指挥
42、靠前。管理重心下移的要义在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只能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也只能在教育教学中解决。管理的精致、指挥的精致在于队伍的精致。教学管理部门每学期都要组织数次落实教学“六认真”的检查,重点检查听课、备课、上课、资料选择和批改作业等情况。这样低重心的精致管理策略,不但可以赢得对教育教学的指挥权、主动权,而且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与教师的联系,使得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更实在、更主动、更精致,更有效。6)抓住科研。)抓住科研。把教师的科研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抓实干,培训工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坚持专家引领和校本研究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培训学习和课题建设相结合,走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
43、培训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之路。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要走的是从教育实境中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收获真成果的求实之路,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都是贴近教育生活的真实、满怀教育的真情实感。要做到真抓实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学上的事情,千头万绪,细小繁杂,必须埋头苦干。体现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那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做到的“六个熟知”、“五个有效”、“四个关键”和“三个结合”。即:一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是教学方法上的“六个熟知六个熟知”。熟知自己。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劣势,对新课程教材及要求的了解情况,使教学工作心中有数。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使教学工作针
44、对性更强。熟知教材。认真比较现行使用的各版本教材的异同,了解其知识呈现方式、描述方式的变化,掌握其重点、难点。熟知方法。在重新构建新课程模块知能体系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策略等,确保每一项内容教学的准确和高效。熟知要求。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准确把握中考的变化趋势。熟知训练。要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考试要求的调整变化,认真研究练习题的典型性问题、深难度问题,探究性问题、创新性问题等,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教学常规上的二是教学常规上的“五个有效五个有效”。有效备课。一是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要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有的放
45、矢地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布控”,精心研制教学方案,确保基础知识全面过关。二是要着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教师要深入题目,又要跳出题目,总结归纳提升,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规律,找到抓手;每堂课要有总结归纳,注意当堂反馈,敏感地捕捉问题,矫正纠错抓关节点。在复习过程中稳打稳扎,切忌浮躁。有效选题。教学与复习控制难度,不可在偏、难、怪题上做文章;调控好训练的题量,训练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把精力用在典型试题的分析上;注意典型系统的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参与与体验,让学生学会建模,教会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格式化套路和规范的解题模型,注重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特别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训练。加
46、强短平快型的训练处理。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战性的训练,精选精练,注重质量。训练的目的要明确。教什么,练什么,同步配套,认真过关,坚决反对教与练脱节。要精选题目,及时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有效讲评。做到啄木鸟式的有效讲评。教师先做统计分析,找出讲评点,再作针对性处理,易错问题、“盲点”问题重点讲,并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而不是面面俱到。有效补差。要始终关注所有的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可否认我们的学生学业成绩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表现为学科间不均衡发展,为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要求采取“分包盯人”的做法,特别要关注各科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加强课外辅导,力争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三是教学内容上的
47、三是教学内容上的“四个关键四个关键”。夯实“常考点”。“常考点”也就是传统考点,“常考点”一般很重要而重要的东西又往往常考。要总结梳理,归纳常考点,不断夯实巩固。研讨“新考点”。探究类试题的应对。了解考纲要求,研究命题形式和特点,探讨答题规律和方法。学会对新题型各方面作多角度的发掘解读,从而提出自己的创见。突破“失分点”。根据经常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方法是把自己平时做的练习试卷和作业经常性地进行分析,找出自己丢分频率较高的类型题,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关注“能力点”。一方面要精选日常训练题,以之为依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把“能力点”作为训练的目标。也就是在
48、解题训练中注意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着眼于提高某种能力或某几种综合能力,例如认识能力、思辨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断能力和表述能力等。四是教学手段上的四是教学手段上的“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有机结合;学生探索演绎与教师引导有机结合;学生适时训练与教师反馈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成功教育思想,让主体在体验成功的情绪中获取学习的成功,具体做法是:1明确教学起点。明确教学起点。每堂课在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调控三个方面明确三个起点:一是明确教学思想的起点,要从中下层学生起步;二是明确教学设计的起点,保证在课堂上“人人吃得下、个个吃得饱”;三是明确教学调
49、控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中下层学生。2实施分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实施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各环节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不同层次教学,给予不同层次指导,组织不同层次检测,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发展。一是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对滞后生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法,把教学训练目标分成有梯度、连贯的几个分目标,一步或几步达到标准要求。对优秀生则允许他们超标准、超进度学习。二是精心设计提问,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阶梯性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尽力让他们经过努力后能体验到成功。每组提问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深
50、化题三大类,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基本题供滞后生答、提高题供中等生答;深化题供优秀生答。同时,对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想发表自己见解,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就鼓励,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课堂的主体。三是精心设计作业。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根据优秀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较高要求;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根据中等生设计,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即根据滞后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成几个小题。3注意及时调适。注意及时调适。由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引入新课,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