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化生或不伴有肠化生。美国版定义:在内镜下见到食管末端出现任何长度的柱状上皮化生的粘膜,通过食管的活检存在肠上皮化生予以确诊(B级推荐),Barrett食管的定义中鳞柱状上皮移行处的概念已经被胃食管连接处所取代。主要表现为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和吞咽困难等鉴于BE和食管腺癌的关系,普通人群和单纯GERD患者不建议常规筛查BE(美国版共识B级推荐),有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50岁以上,长期患有反流性食管病、膈疝、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应筛查BE。美国版共识提出食管胶囊内镜是一种针对Barrett食管非侵入性检
2、查手段,但敏感性低,并不推荐其作为筛查方法(B级推荐)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内镜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细胞化生时病理学证实即可诊断为BE。美国版共识提出希望能找出有效的生物标记协助诊断,目前还没有一种在实验室广泛使用的生物标记应用于临床,尚在研究中的指标有:细胞核中DNA内容的异常、特殊基因的杂合子丢失比如P13和P53内镜检查标志1、鳞柱状上皮交界处(SCJ):食管远端灰红色鳞状上皮在胃食管连接处移行为橘红色柱状上皮,构成齿状Z线。2、胃食管连接处(GEJ):管状食管与囊状为的交接,定位标志位食管下端纵行栅栏样血管末稍或最小充气状态下胃粘膜皱襞的近侧缘。正常情况下SCJ与GEJ在同一部位
3、。内镜下表现发生BE时Z线上移,即SCJ与GEJ分离。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NBI)、激光共聚焦内镜能清晰显示粘膜的微细结构,有助于定位。内镜下分型按化生柱状上皮长度分:1.长段BE:柱状上皮累及食管全周且长度3cm;2.短段BE:柱状上皮未累及食管全周或虽累及食管全周但长度3cm。内镜下形态分:全周型、舌型、岛型。布拉格C&M分类法:C代表全周型化生粘膜长度,M代表化生粘膜最大长度。活检取材推荐使用四象限活检法:从GEJ开始向上以2cm的间隔分别在4个想先取活检,每个间隔取8块以上能有效提高肠化生检出率,怀疑癌变每隔1cm进行四象限活检,提倡使用新型内镜技术进行靶向活检。食管下段
4、化生柱状上皮的组织学分型:胃底型贲门型肠化生型。BE伴有异型增生轻度异型增生:结构正常,细胞核增大浓染,胞核不超过细胞大小1/2重度异型增生:结构改变,细胞核增大浓染超过细胞大小1/2,有丝分裂多件,杯状细胞通常缺失原则是控制胃食管反流,消除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包括异型增生和癌变。抑酸剂是治疗反流症状的主要药物,PPI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PPI应用剂量按照GERD常规剂量。促动力药、粘膜保护剂、镇痛药、平滑肌瞬时松弛抑制剂等对控制症状和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疗效。伴有重度异型增生和粘膜内癌的BE患者。常用的方法是: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治疗激光治疗射频消融光动力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冰冻消融
5、美国版共识提示这些治疗手段的选择必须是个体化的,这取决于患者所处地区可以提供的医疗技术水平、患者的意愿以及胃肠病学家的经验(B级推荐)已证式有癌变的BE患者。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伴有重度异型增生的BE和限于粘膜层的早期癌患者,内镜治疗和手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美国版共识指出有极大量的数据不支持应用胃底折叠术来防止EAC发生。包括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抗反流手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反流症状,但不影响自然病程,远期疗效有待证实。美国版共识试图找出化学预防BE的方法,目前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证据,使用阿司匹林以及高低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Barrett食管的大规模探索性试验正在实施,两项回顾性研究的数
6、据显示,PPI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发展为不典型增生的可能,现并不推荐将这些药物用于化学预防不伴有异型增生者每2年复查1次,两次复查未见异型增生改为3年伴轻度异型增生者第一年每6月复查一次,若异型增生无进展可每年复查1次伴重度异型增生者1、建议内镜或手术治疗2、每3月复查1次胃镜直至检出粘膜内癌。美国版共识指出用不典型增生的组织学证据作为唯一的生物标记来进行监测是被推荐的,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据,只作为C级建议美国版共识提出多种不典型增生的光学识别:可以分辨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从荧光、光散射、反射和拉曼分光镜检术到一些影像装置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微内镜和相干光断层成像,这其中的一种或更多种技术将应用于临床非内镜方法检测Barrett食管:在高分辨率的、分光镜或比色法的基础上,可以预期在短期内会有非内镜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分辨Barrett粘膜内镜粘膜切除治疗技术的进展:最新技术的进一步评估;射频消融正随时待命;冷冻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而现有的技术正在发展得更加精确,比如:伴随着新的试剂发展的光动力学疗法,在内镜粘膜切除治疗后进行监测的频率以及持续的时间的草案还需要仔细研究,对于使用一种生物标记用于Barrett食管患者危险分层的验证:已有很多种有潜力的生物标记,但很少有临床试验验证它们的作用,这毫无疑问将有所改变,有许多标记即将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