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

上传人(卖家):momomo 文档编号:441900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PPTX 页数:105 大小:62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13第十三章学习要点 1.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殊性。.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类型,现场采访的基本技巧。3.电话连线采访的优势、不足与技巧。4.现场报道的构成要素和采制特点。5.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提问技巧和注意事项。n采访是贯穿于各种类型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是电视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基本手段和途径。n 电视新闻采访一方面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新闻采访的共性特点;n 另一方面又基于电视媒体声画双通道的特质而在新闻采访上提出特殊要求。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第二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第三节 现场报道第四节 出镜记者12电

2、视新闻采访属于带机采访采访活动与新闻报道的同步性录音新闻采访人员的团队化3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 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n 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即其区别于一般采访的特殊性。n 这种特殊性在根本上源于电视声画双通道的媒介特点,它决定了电视记者在从事新闻采访时要充分考虑客观采访环境和主观采访需要,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和报道提供具有电视表现力的素材。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一、电视新闻采访属于带机采访n带机采访,指的是电子媒介记录与新闻采访共生的采访形式。即电视记者的采访活动需要伴有摄像机、录音机等电子媒介的开机工作。这是广播电视采访区别于平面媒体采访的核心特征。n 在

3、电视采访中,脱机采访更多地承担外围信息的收集任务,而关键性信息的采访则由带机采访来完成。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一、电视新闻采访属于带机采访n 带机采访的特殊性在于:u 不仅要考虑新闻信息的采集,而且要考虑新闻信息的传达;u 不仅要考虑所采集新闻信息的重要性,也要考虑所采集新闻信息形式的表现性。u 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熟练地操作摄录器材是对电视记者的基本技能要求。p 电视记者不仅要能熟练使用现代采录设备,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新功能,更要熟悉录、采、编、拍、摄各项业务,向全能型记者发展,同时使采录设备的功能与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二、采访活动与新闻报道的同步性n

4、 采访活动与新闻报道的同步性指的是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同步程度。对于电视新闻采访而言,随着新闻直播形态的普及应用,采访与报道的同步性体现得更明显。u 在参与直播时,新闻报道的时间定位前移,要求记者的现场采访与部分(或全部)报道同步进行,进而产生了“现在进行时”的报道形态,电视新闻采访的素材可以原生态形式直接进入新闻报道,带机采访过程的成败对整个报道具有决定性影响 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二、采访活动与新闻报道的同步性u 记者本身也成为电视传播中的一个符号,他在新闻现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对现场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报道的成败。p 电视采访与报道的同步性对电视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现场

5、,记者要及时地、随机应变地对环境做出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把握,既要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做出预测,又要对受众的接受心理与需求做出判断和把握。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性三、采访人员的团队化n 在报纸和广播语境下,记者采访被看作独立性较强的工作,因而特别强调记者要具有独立采访的能力。n 但对于电视采访来说,电视声画语言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采访一般由两个以上记者或完整的团队协作完成。u 作为一项集体工作,电视采访需要所有参与人员的协同合作。因此,采访记者与摄像记者、摄像记者与采访记者的信息有效沟通以及二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配合就格外重要12现场采访演播室采访体验式采访隐形采访电话连线采访3第二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

6、类型与技巧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45 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n 现场采访,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采访,并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备做出进一步的新闻报道。n 这样的信息搜集方式和新闻报道方式可以让观众切实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记者可以在现场采访中实际地感受和观察新闻现场、新闻细节,并通过与新闻当事人的交谈和问询,充分了解新闻信息以及当事人的反应和情绪等。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一)调动新闻敏感,捕捉细节,问之有物n 如果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一味询问你怎么评价、你怎么看、你的态度是什么、能不能介绍一下等等,那么采访对象

7、的表述方向是很多的,容易把话题说散说跑,记者就会陷入被动。n 如果记者从现场细节出发,找到可以发力的问题,则会掌握交流的主动权,让采访对象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予以回答。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二)做好采访准备,预先设计提问n 现场采访带有很大的机动性,但是这不代表你无法进行采访准备。n 一种准备是广义上的:即作为记者要对同一类新闻现场有经验上的积累和信息的储备。u 比如在突发事件中,你的采访对象可能是随机的,但你的脑海中至少准备了很多通识性的问题,比如伤亡情况有没有统计、救援力量的到位情况、现场交通和疏散条件、事件的基本起因等等n 一种准备是狭义上的:即事发后或事发过程中有明

8、确针对性的准备。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三)问题简短明确,把话语空间留给采访对象n 现场采访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把现场信息传递给观众,因此时效性很强,报道在节奏上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因此,现场采访的提问一定要简洁有力,不要拖沓啰唆。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n 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白岩松对胡佩兰女士的现场采访中最长的一个问题有个字,最短的问题只有个字。白岩松:奶奶,你这么长寿还能工作,秘密是啥啊,奶奶?胡佩兰:情感投入。白岩松:你最怕啥?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白岩松:你最高兴的是什么?胡佩兰:我最高兴的是看着病人痛痛苦苦而来,高高兴兴地走,我最

9、高兴。白岩松:你最不喜欢什么事?胡佩兰:躺在床上不能动,光睁着双眼给人家要钱。(那样)心情不好,啥也不好。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一、现场采访白岩松:你有时候不仅不收钱还给人家钱?胡佩兰:那不要紧,那没几个钱。我有那个本钱,我家没有啥负担。白岩松:你准备一直为别人看病,还打算看多少年的病?胡佩兰:我打算活一天看一天。多活一天,多看一天,多给国家一些报效。白岩松:你觉得医生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啊?胡佩兰:医生是一个有博爱精神的职业,应该感情投入的职业,应该是有医德的职业。不应该光看着钱。白岩松:这一辈子开心吗?胡佩兰:开心啊!大家都对我非常认可,我非常开心。我最开心的就是我能长寿。第一节电视新

10、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二、演播室采访n 演播室采访,也称演播室访谈,指的是将采访对象请到电视台的演播室或在具有拍摄条件的室内空间进行采访,常用于对社会名人、知名专家等对象的人物专访。n 与现场采访相比,演播室采访的特点是时效较弱,但采访时间更充裕,更容易挖掘到细节和故事。u 现场采访发掘的是新闻的“第一落点”,即 的具体信息,u 演播室采访则侧重于新闻的“第二落点”,即请采访嘉宾讲述新闻背后的新闻,对新闻事实进行更有深度、更富细节、更多启示的表达或分析等。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三、体验式采访n 体验式采访,指的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参与到新闻事件或被访者的工作、生活当中,进

11、而完成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u 记者通过体验式采访可以与被采访者深入探讨报道所涉及的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倾听、体会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u 记者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如果用心地记录好采访中的重点和细节,仔细揣摩新闻事实背后的故事,会发掘出更多吸引人的新闻内容。u 体验式采访可以较好地帮助新闻记者对于报道主题的把握,辅助记者在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思考出主题或报道角度。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三、体验式采访(一)贴合时事,关注热点,做好选题策划n 体验式采访是融采访、体验、创作为一体的采访活动,特别是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要确保通过声音和画面对新闻现场进行真实记录、还原,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

12、较大。体验式采访的运用范围、适用题材和人员调度都应当提前进行策划安排。n 体验式采访的选题应该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心中的疑点等,并在舆论上产生一定突破,在选题时要做到大主题与小选题相结合,使报道深入人心。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三、体验式采访(二)画面真实,客观反映,做好现场拍摄n 体验式采访的特点是客观、真实,真实的镜头远比规范美观的画面更为重要。u CNN 的记者在一次群众抗议活动中进行采访,警方突然向人群投放烟幕弹,出镜记者和摄影记者都被迫随着人群向外扩散。此时,两位记者都被烟雾呛得咳嗽,但他们并未停机,而是边走边拍,把奔走的人群、咳嗽的声音、现场的凌乱都记录下

13、来。尽管镜头十分不稳,甚至上下摇晃,但正是这份真实让电视观众感受到现场的紧张。体验式采访的魅力也因此得到呈现。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三、体验式采访(三)把握角色,准确定位,做好角色转换n 体验式采访中,记者需要亲身体验需采访的事件、职业或环境,记者需要站在提问的角色和受访者的角色两个角色路径上看待和思考问题。n 体验式采访中的角色转换,指的就是记者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受访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顾及他们的利益和情境。这样采访的内容才会贴近实际,更接地气。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三、体验式采访n 但是,体验式采访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对新闻做出客观平衡的报道,这就要求记者既能在体验中“钻进去”,又

14、能在采访和写作时“跳出来”;既能够融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又能进行理性报道,而不能一味抒写感性体验。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四、隐形采访n 隐性采访也称暗访,指的是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身份,采用各种能够获得信息的方式(包括偷拍偷录)从事的采访活动。n 隐性采访的成立需要三个条件:u 记者有意不公开身份而接近新闻源,u 采访是在被采访者未知的情况下进行的,u 采访未事先征得被采访对象的同意。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四、隐形采访n 赞成隐性采访的原因:u 新闻真实性的需要;u 新闻自由的需要;u 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u 舆论监督的需要;u 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p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

15、,尤其是在常规采访难以突破的舆论监督类报道中,隐性采访可以较快速地获取新闻事实、完成报道任务、引发社会反馈等。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四、隐形采访n 反对隐性采访的原因:u 隐性采访损害记者的职业形象;u 削弱媒体的亲和力;u 降低媒体公信力,侵犯个人的人格权(隐私权、肖像权);u 企业的商业秘密、国家机密。p 隐性采访没有合法地位,不受法律保护,甚至会构成法律与道德的悖论。因此,各种媒介对隐性采访的使用应十分谨慎,隐性采访不宜被普遍倡导。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四、隐形采访n 记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尝试使用隐性采访,比如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且公开采访无法进行的新闻报道。并且,隐性采访不

16、应只是出于记者的个人决定,而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此外,隐性采访必须尊重被采访者的基本自由和人权。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n 电话连线采访是指电视台后方人员通过电话,对异地的前方当事人、见证人或现场记者进行声音访谈式的信息收集方式。应该说,电话连线既是一种采访方式,也是一种报道方式。u 电话连线采访即记者或新闻主播通过电话采访新闻当事人;u 电话连线报道即前方记者通过电话与新闻主播对话,报道来自新闻现场或前方的消息。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n 在电话连线采访中,记者在电话前的访谈构成采访现场,它弥补了摄像机不能到达现场的缺憾,满足了观众对现场了解的欲

17、望。n 虽然我们看不到现场的动态画面,但是电话采访的同期声也承载了现场的部分信息,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相较口播新闻、字幕新闻明显增强。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一)电话连线的适用范围n 电话连线采访只能作为常规新闻采访的有效补充,不能用它来代替深入新闻现场的观察和面对面的采访。n 适用范围:u 突发事件发生后,记者和设备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u 对新闻事实进行核实、求证。通过电话连线相关专家、学者、新闻当事人、目击者。u 现场记者拍摄的影像传送不方便,为了保证新闻时效,电视媒体往往选择采用电话连线进行初步报道。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u 受人力、物力

18、、财力所限,为节省投入,对远距离发生的新闻事件采用远程电话访问。u 条件不允许,记者不能进入事件发生现场直接获得素材或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时,电话采访就成了解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u 作为隐性采访的一种,记者隐瞒身份进行电话采访,可以获取真实情况。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二)电话连线采访的优势n 传播的时效性大大加强。n 降低了节目制作的开支和费用,提高了投入产出比。n 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前提下,报道一些国际性题材或画面难以拍到的事件等,采用电话采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三)电话连线采访的不足n 传播效果不理想。电话采访的音响效果

19、会受到传播工具和现场环境的影响,声音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清晰度不是特别理想,影响受众的收看效果。n 缺乏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所以电话采访宜少不宜多,宜短不宜长。n 新闻来源真实性难以保证。记者在运用电话采访时,缺少了对被采访对象形象的了解和所处环境的把握,因而也就难以判断被采访对象所提供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或其接受采访的真实意图。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三)电话连线采访的不足n 难以进行深层采访。电话连线采访的内容一般只是基础性信息,浮于新闻表面。n 只能作为常规采访的辅助手段来加以使用。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四)电话连线采访的技巧精心准备,巧妙发

20、问u 电话采访前的准备是记者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气氛。u 要确保电话采访的成功,记者要自始至终围绕采访主题进行发问,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精心准备,巧妙发问提问形式要随机应变u 电话采访时要从对方的语气、表达中揣摩对方的情绪、顾虑、爱好,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发问。u 不要盲目发问让对方为难甚至反感。u 表述要简洁明了。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精心准备,巧妙发问提问形式要随机应变验证求实u 这是电话采访成功的保证。特别是在抢时效的时候,对电话采访内容的真实性的核实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对一些事实产生疑义时要反复发问,直到得到真切的

21、回答。u 当记者得到电话提供的线索时,一定要通过对线索牵涉的事和人的反复核实来对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做出判断,以确定线索提供者所表述的事情的真伪。u 记者要尽可能多地采访目击者或当事人,并根据常识和自己的经验对事实的真实程度做出判断。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精心准备,巧妙发问提问形式要随机应变验证求实采访态度要真诚、平和u 记者与受访者之间是平等的互动关系,记者应本着真诚、平等、平和的态度进行采访问询。u 记者的真诚和专业会尽快让受访者产生信任。只有这种真诚的态度,才能营造采访的良好氛围,使采访对象乐意接受访问。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精心准备,巧妙发问

22、提问形式要随机应变验证求实采访态度要真诚、平和精心选择采访对象u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工作、专业、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要非常了解,包括对采访对象的表述能力、语速快慢都要有所了解。这是做好电话采访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精心准备,巧妙发问提问形式要随机应变验证求实采访态度要真诚、平和精心选择采访对象要以了解现场为核心u 在一些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中,观众最想了解的是事件的现场,因此,如果要针对这类题材进行电话采访,记者务必聚焦现场情况或事件进展进行提问,挖掘到最关键的信息提供给观众。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的类型与技巧五、电话连线采访12现场报道的构成要素现场报道

23、的前期准备现场报道的采制特点现场报道的优势3第三节 现场报道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4 第三节现场报道一、现场报道的构成要素n 不少研究者给出过现场报道的定义,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宁奎军)n 不少研究者给出过现场报道的定义,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

24、时报道,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宁奎军)2.“电视现场报道是指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目击者或参与者身份面向电视观众所做的图像(含现场音响)报道。”(梁洁)3.“首先,新闻事件要刚发生或正在进行之中;其次,记者要进入新闻事件现场,目击采访,现场口述报道;最后,报道应真实而完整地再现新闻人物的采访讲话和新闻现场的音响。”(谷中君)第三节现场报道一、现场报道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现场报道一、现场报道的构成要素n 综合看来,构成电视现场报道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要素:()记者要素:记者必须既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又出现在镜头中,即所谓记者现场出镜。而且,记者在现场要以目

25、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采访或评论。()现场要素:必须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现场,如此才能确保现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记者才能有机会第一时间采访到新闻当事人或进行直观体验。()声画要素:既有现场画面,又有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第三节现场报道二、现场报道的前期准备(一)业务准备n 现场报道的业务准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层面:u 尽可能占有相关资料。u 尽可能明确主题并围绕主题提前设计报道角度、采访人选、采访问题等。u 尽可能了解现场、占有现场。记者快速到达现场后,充分调动报道经验和新闻敏感去观察和了解现场情况u 尽可能提前掌握新闻事件的时间表、日程表等。这对于可预知的现场如大

26、型活动、大型表演、体育赛事等的报道尤为重要。第三节现场报道二、现场报道的前期准备(二)技术准备n 现场报道的技术准备主要是指设备器材,包括摄像机、话筒、磁带、电池等的检查准备。n 技术设备是现场报道采制最重要的硬件支持条件,因此应精心准备好。磁带、电池等尤其应注意携带足够的备用品。第三节现场报道三、现场报道的采制特点(一)以记者在现场的全方位采访为基础n 全方位采访即记者在到达新闻现场后要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接触新闻事实,感知新闻现场,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新闻事实,进一步展开深入采访。n 在对现场获得基本判断、形成疑问后,记者要采取多种手段积极采访到新闻当事人、

27、目击者等现场信息源,以尽多尽广地获取关于新闻事件的事实性信息。n 记者现场报道的深度、力度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采访是否到位和充分。第三节现场报道三、现场报道的采制特点(二)采拍过程具有不可逆性n 采拍过程的不可逆性根源于时间的不可逆性,新闻现场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在分秒间发生着变化,错过采录瞬间的事实不可能重演。n 不可逆现象的存在对于电视现场报道具有两个重要意义:u 一是时间就是现场。新闻现场的构成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调整、改变乃至消失。u 二是现场画面和同期声就是事实。丧失现场画面和同期声的现场报道是死板的、不富有吸引力的。第三节现场报道四、现场报道的优势(一)现场感强在现场报道中,记者

28、以目击者身份进行采访并口述报道,把感官体验和在现场获取的一手信息分享出来,带领观众目睹整个新闻事态的发展与变化,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第三节现场报道四、现场报道的优势(二)可信度高现场报道则是记者在现场进行口头报道、现场评论等,缩短了新闻现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少了中间的转述环节,传递给受众的信息真实性、可信性大为增强。第三节现场报道四、现场报道的优势(三)参与感强直播报道时,记者的采访和报道呈现高度同步性,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从被动的旁观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记者对新闻当事人或目击者的询问,与观众的欲知和未知是有重叠的,记者代观众进行发问。在同一个新闻现场,观众的视角和记者的视角合二为一,产

29、生思想和情绪的共鸣。这种“我在现场”的报道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新闻报道效果的提高。12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记者出镜报道的注意事项3第四节 出镜记者第十三章电视新闻采访与记者出镜456 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一)定义n 按照记者在报道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同,整体上分为两类。u 一是记者隐在幕后的电视新闻,即记者只负责稿件文字、画面后期编辑等,解说工作一般由专门的主持人或播音员承担。u 二是记者出镜的电视新闻,即参与报道的记者出现在镜头前,向观众交代现场,对事件进行解说、评论等。后者即我们

30、所称的出镜报道。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n出镜记者,指的是出现在新闻现场和电视镜头中,从事新闻报道、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出镜记者是电视记者的一个类型,n 但是我国电视媒体一般不会将出镜记者从电视记者中单列出来,而更多地要求电视记者能够训练自己的出镜素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承担出镜任务。所以,“记者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一项业务素质和职业功能,而“出镜记者”则是承担此项功能的业务工种,这是电视记者出镜工作的一体两面。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二)特性n 出镜记者是电视现场报道的重要组成元素和基本符号,其需要代表所在媒体立场,在镜头前用口语传递重要信息和提供观点评论

31、。n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应当是复述者、观察者、分析者三位一体的复合体,体现综合性的新闻素养,这是电视出镜记者的核心品性。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 复述者u 出镜记者要能将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的信息较准确地复述出来,这是一项基本素质。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u 这需要记者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复述能力:p 第一步,出镜记者在现场可能会采访许多人,快速做出反应哪些人的信息是重要的、是值得你在镜头前复述出来的;p 第二步,出镜时间有限,快速进行筛选采访对象的哪些话去进一步复述;p 第三步,采访对象的逻辑和表达可能并不优秀,存在逻辑混乱或重复表达,记者需要快速理解消化他的

32、核心意思,并用如实且平顺的语言复述出来。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 观察者u 记者调动感官进行现场观察,得到体验性信息,这些信息也是出镜报道的重要内容。很多时候,这些观察和体验所得是更具有现场阐释力和感性吸引力的。u 需要注意的是,记者需要判断所见、所闻、所感与新闻主题的呼应性,在出镜报道时将观察所得与采访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能脱离新闻事实只谈感受。第四节出镜记者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和特性 分析者u 出镜记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观察、采访、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新闻事件做出言之有据、有分寸的分析评论。u 但是,出镜记者不是新闻评论员,所以他的出镜内容还应以现场事实为前提和重点,可以此为据逐渐

33、深入相关问题的分析上。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一)国外n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 电视新闻中的记者出镜现象是与广播的现场报道一脉相承的。广播的现场报道指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用口播的方式直接进行的录音报道。这种广播形式最早出现在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创了现场报道这种形式,代表作是记者爱德华莫罗的现场报道这里是伦敦。随着广播技术和电话通信技术的进步,广播直播得到普及,出现了更有时效性和现场同步性的电话连线报道 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n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发轫于世纪年代。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通过卫星对整个事件做了实况转播

34、,其间,31岁的记者丹拉瑟做了一次大约分钟的现场报道。这被认为是电视现场报道以及记者出镜的开端性实践。世纪年代,美国的电视媒体开始用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拍摄新闻,这种摄录同步技术利用电缆通信和卫星通信,把现场影像直接回传给后方编辑或演播室,大大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利用技术,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及时与观众见面。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n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时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不久突然在空中爆炸,实况转播了这一过程,并通过记者的出镜报道串联了新闻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一标志性的新闻事件,使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引起全球电视媒体的重视,使其成

35、为此后西方重大新闻事件直播中常态化的节目样式。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二)国内n 出现 1958年月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这被视为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兴起的标志。世纪年代初期,现场报道这种形式开始在我国兴起。199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节目开播,记者高丽萍在天安门广场向观众做了分钟的现场报道,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引入记者出镜的形式。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n 兴起 出镜记者真正在中国电视新闻报道中引发大众关注,则开始于1996年新闻调查节目的开播。作为调查活动的主体,出镜记者成为新闻调查基本的结构元素。该节目也培养和推出了

36、王利芬、柴静、杨春等中国第一批出镜记者。世纪年代后期,中国电视媒体开始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1997年,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进行了72小时直播,史无前例,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全面走向现代化 第四节出镜记者二、出镜记者的发展历史n 成熟 2003年月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这一平台造就着越来越多的能够在新闻现场观察、思考、表达的出镜记者,他们成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后,不论是重大节日、突发事件还是重要会议等新闻现场,都可以看到出镜记者的身影。可以说,在当今电视新闻发展的成熟期,出镜记者如同解说词、字幕一样,是电视新闻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记者出镜也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

37、常见而重要的业务形态。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一)背景知识和信息n 出镜记者拿到选题后,可以通过翻阅书籍资料和现有报道,了解新闻事件的前情信息和报道空白。这能帮助记者做到心中有底、肚里有货。u 当你站到镜头前时,你要有信心自己掌握的资料和信息量是十分充足的,这是出镜记者成功出镜的一项重要前提。u 充分的背景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帮助记者理清出镜采访的新鲜兴趣点和报道重点,进而在采访中挖掘到新内容、新看点,出镜报道和评论才会有新意、有亮点。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二)切身体验新闻现场n 在出镜之前,记者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现场走访和体验。新闻现场的直观感受是无法靠资料获取

38、的,而必须调动感官进行体验式观察。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n 在出镜叙述时,这些体验式信息往往可以成为吸引注意力、切入主题的由头或细节。u 比如某一化工车间发生火灾后,记者应调动感官去闻一闻现场有没有刺鼻的气味,观察一下现场的浓烟主要来自什么位置,听一听车间周围有无发生燃爆,等等。u 这些细节一方面可以体现“我在现场”的出镜价值,另一方面会引发记者进一步发问和深入采访,即为什么火灾现场有刺鼻气味、有无环境风险、浓烟处是否得到控制、燃爆有无造成重大伤亡以及进一步危害等等。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三)准备一个故事或细节n 故事或细节比泛泛介绍更富有吸引力,更具有以小见大的

39、价值,准备故事或细节在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中也是一个通行的做法。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n 在出镜报道中,有时后方导播给出的报道时间较长,希望前方记者多做介绍。记者在准备时做到“软硬兼备”:u“硬”指的是通过现场采访获知的新闻梗概、背景、数据、现状等直接体现新闻价值的内容,u“软”则指从采访中听取的故事性讲述或在现场体验中发现的细节。n 只有做到“软硬兼备”才能撑起足够的时长,传达充足的现场信息,也才能增强出镜报道与观众之间的黏性,不令人感到乏味。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四)与采访对象做好沟通n 出镜记者到达新闻现场之后,要尽快投入采访,发现并联系现场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

40、、知情人、专家等,并邀请他接受你的采访。现场采访是出镜报道的核心信息来源。n 如果采访过程需要上镜,即记者在镜头前进行现场采访,那么记者最好提前与采访对象稍做沟通,将你希望知晓的大致问题或方面告诉对方,给对方一定的考虑时间。n 当然,在一些突发事件或采访对象可遇不可求的情况下,记者应当抓住机会直接提问。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五)手中有稿,心里有数n 在出镜之前,记者不妨把要说的重点列举一下,这既能帮助理清报道思路和语言逻辑,还能在必要的时候起到提醒的作用。n 如果报道中涉及一些关键性的数据,记者最好也将它整理下来,以备报道时的提示和准确无误。n 提示性的文字可以让记者更从容踏实

41、地进行镜头前的报道,也会给观众留下严谨专业的镜头印象。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六)长期的自我训练和心理准备n 还有一个方面的出镜准备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它是一种长期性的、职业训练性的准备,即心理准备。n 面对镜头时的紧张和压力。你需要面对镜头一口气把要说的内容讲出来,还要透过镜头与主持人进行交流,对于出镜经验不多的新手来说,潜在担忧一定会形成心理负担,从而造成自己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如何进行心理准备?n 其一,训练自己的镜头感。在出镜现场,记者最直接的交流对象是镜头。所以,出镜记者应适应与镜头对话的状态,即面对镜头能够做到精力集中和眼神固定。

42、n 其二,训练自己在人群中说话的定力。在公共空间或人群中出镜,很多新手会感到害羞尴尬或紧张不适,总怕自己表现不好或者说错话,会让周围人看笑话。平时要多在人群中、步行街闹市、地铁出入口、过街天桥等地方做出镜练习,练习自己的“厚脸皮”和排除周围干扰的能力。第四节出镜记者三、出镜记者的出镜准备(六)长期的自我训练和心理准备n 其三,训练自己临场的职业兴奋感。利用每次外出采访的机会给自己安排一些训练,按照出镜的要求和标准,站在镜头前调动兴奋情绪,将见闻和感受报道一下。兴奋感包括两个方面,n 一是进入现场之后就要兴奋起来,调动感官去搜集现场信息和细节;n 二是站在镜头前开始报道时,不能说话松松垮垮,要在

43、语音、语调、语速上展示出“我在现场”的兴奋感和表达欲望。第四节出镜记者四、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一)现场采访力争快速突破,问答力求简短n 现场采访基于新闻现场的空间环境和时间限制,强烈的现场感和一问一答的节奏感是现场采访的突出特点。n 对职业记者来说,现场采访要尽量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完成。u 在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现场,接触采访对象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或者只有两分钟、几十秒。u 在“一次成形”的情况下,你的现场兴奋感和采访对象的表达直觉才是最好的。第四节出镜记者四、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n 对于采访对象来说,现场采访需要在简短的时间内让采访对象把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信息说出来。n 一般而言,

44、现场采访的每个回合,即一问一答的采访内容尽量不要超过秒。记者可以将问题拆解开,在多个回合中提问,让采访对象更容易“接招”,也更有助于增强现场采访的节奏感。第四节出镜记者四、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二)出镜记者要准确定位自己在采访中的角色n 像其他类型的采访一样,出镜记者要清楚自己在采访中的角色定位,不需要过多铺陈,更不需要为采访对象代言,而应当将话语权充分交由新闻当事人。第四节出镜记者四、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三)充分利用现场环境和细节与采访对象互动n 其一,选择一处有现场贴近性的环境开展采访。n 现场贴近性是,画面要与新闻事件直接相关,而且能体现背景声、同期声或其他声源的存在。这样的声

45、画要素能唤起观众的临场感和现场感。u 比如在足球赛事的采访中,刚刚结束比赛的球员大汗淋漓地站在球场混合采访区接受访问,这个现场环境就比球员休息室、球员通道等更有现场感,现场球迷的呐喊声和欢呼声、锣鼓声等通过现场画面反馈出来,让观众充分浸入其中。第四节出镜记者四、出镜记者现场采访注意事项n 其二,注意观察环境或采访对象周围的细节,以此形成话题点。比如采访对象的衣着打扮、精神面貌、言谈举止,采访现场的陈设布置、书籍文字等都可以成为展开或深入对话的切入点。u 比如甘肃卫视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聚焦曾做过一次调查黑心棉加工厂的报道。记者赶到现场时发现几近人去楼空,所以赶紧抓住一个走过厂房的人开始采访。该人拒

46、不承认自己是工人并且表示工厂早已停产。眼尖的记者突然看到其头顶和衣服上都粘有棉絮,于是抓住这一线索,被访人言辞前后矛盾,无言以对,直接暴露了加工厂违法生产的事实。第四节出镜记者五、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n 出镜记者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利用自身的语言表达和现场条件,把现场最有价值、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交代出来。这是出镜报道的核心价值所在。第四节出镜记者五、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一)说细节和现场感受n 细节指的是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观察、感受到的具体内容,细节的讲述能起到深化报道的作用。现场感受则是记者在现场看到、听到、闻到、摸到的感性体验。第四节出镜记者五、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二)说采访内容和最新事实

47、n 除了现场体验,现场采访也是记者获取出镜报道内容的关键手段和途径。这需要记者在现场“打包”所有的采访后,快速进行消化吸收和逻辑处理,将采集来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在出镜过程中将现场情况和基本分析娓娓道来。n 出镜记者在选择出镜素材时尤其应当重视最新事实。记者要在连线时把有价值的最新消息先抛出来,这样会有效提升出镜的价值和报道的必要性。第四节出镜记者五、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三)说精确的数据和准确的描述n 在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突发事故等重大事件的出镜报道中,重要的数据一定要说,而且要精确。如果直播中需要交代的数据比较多且缺乏形象,记者要设法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述,争取让数据更直观地得到

48、理解。n 出镜记者的口头描述要做到形象,也要尽量做到准确,将你在现场了解到的人物的身份、性别、肤色、年龄等信息交代出来,这些准确的描述能够让观众产生更多画面感。第四节出镜记者五、出镜报道重点说什么(四)善用道具使报道生动化n 如果出镜记者能够恰当使用道具,使之与报道内容形成配合,则会给出镜报道增色。道具可能是记者根据现场情况事先准备的,u 比如在报道极寒天气情况时,记者端着一盆热水向空中泼洒,热水瞬间化为小冰晶。这一幕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天气的寒冷。在地理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出镜时,记者可以借助简洁的地形图陈述他所观察到的情况。n 在报道涉及较多数据或抽象内容时,记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手绘趋势图、

49、时间表、示意图等,将报道内容处理得更为简洁、清晰。第四节出镜记者六、记者出镜报道的注意事项(一)不要做没必要的出镜记者出镜需要满足两方面的客观条件:n 一是新闻时效性较强、新闻价值较大。u 新闻编辑部在进行报道策划和安排时,如果选题中涉及以下内容,通常会在报道流程中安排记者做出镜报道,以显现新闻的重要性:重大时政新闻(领导人出访、外宾访华、“两会”开幕等)、突发事件(地震、雪灾等)、公共影响事件(春运、节假日出行等)、重要信息发布(外交部、国台办记者会)、重点赛事(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知名赛事)等。第四节出镜记者六、记者出镜报道的注意事项n 二是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气氛感强烈。u 如果记者所在的报

50、道位置已不是第一现场,不具有明显的现场特征,那么,做出镜报道的必要性就会减弱。n“没必要的出镜”还表现为出镜记者的口头内容价值不高,或与解说词重复。记者出镜时要多说解说词中没有提及的现场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和拓展观众的收视信息。第四节出镜记者六、记者出镜报道的注意事项(二)出镜位置应靠近核心现场n 所谓核心现场就是承载着最多新闻要素、具有典型的现场特征的事发现场。n 比如火灾中的起火点、地震中的受损建筑物、塌方处、堰塞湖,重要会议的主会场,大雾天气中的主要交通道口等n 需要说明一点,核心现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人明确划定多少米之内是核心,之外就是非核心。所以,出镜记者到达现场之后需要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课件 第13章.pptx)为本站会员(momomo)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